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

見前頭戰事順利,董軍的敗兵一觸即潰,荀貞獲勝在即,從在荀貞身邊的徐榮出列說道:“董兵雖敗,而董卓左右皆精銳也,當此窮途,勢必死戰,眼前這支董兵卻潰亂得如此輕易,事有可疑。,”

荀貞說道:“噢?將軍有何高見?”

“董卓狡詐,或不會在此股敗兵中。”

“不在此股敗兵中,能在何處?”

“洛陽周邊道路通達,或許他會從別地逃往澠池、新安。”

“如此,將軍有何對策?”

“榮願提本部兵馬,急往澠池、新安,搜截董卓。”

荀貞看着前頭的戰事,也覺得這支敗兵潰亂得太快了一點,說不定董卓還真的是沒在其中,遂應了徐榮之請,說道:“如獲曹操,我必上奏朝中,爲將軍請五千戶侯!”

徐榮接令,轉回本部,帶着三千兵卒急往澠池、新安方向而去,——降了荀貞後,他收攏本部,得了兩千來人,荀貞兌現了承諾,又給他補了一千兵士,是以他現下共有部曲三千。

有了之前騙殺太谷守將的事,這回徐榮請令去追董卓,荀貞左右諸人中卻是無人表示懷疑了。

澠池、新安在洛陽的西邊、西北,是從洛陽去長安的道經之所,董卓在此兩地皆駐有兵馬,徐榮自請帶兵前去澠池、新安間阻截董卓,如是董卓真的沒有在前面的這支敗軍裡、真的先逃掉了,那麼自是最好不過,而如是董卓在前邊的這支敗軍中,也無妨,反正滅了董卓後,荀貞、孫堅早晚都是要向西去長安的,這澠池、新安乃是必至之地。

孫堅帶部由後頭追上,與荀貞合力,前後夾擊,把這支董軍的敗兵或斬、或俘,很快就消滅一空。諸將陸續前來稟報戰果,各有斬獲,而終無一人得董卓。

荀貞心道:“徐榮說的不差,董卓果是狡詐,看來他是先逃掉了!”

不但沒有董卓,如牛輔、楊定、呂布等等這些董軍上排得上字號的衆人也沒有一個被發現,這些人應或是在別的戰場上,又或是跟從在董卓身邊,和董卓一起先逃走了。

等消滅掉這支敗兵,時已入暮,遠近別處那些戰場上的喊殺聲有的變小了,有的依然很大。荀貞令人開路,趕到前頭見着孫堅,對孫堅說道:“雖未獲董卓,而董卓本軍已敗,文臺,你我可分兵遣將,一路往澠池、新安方向,追索董卓,一路則去馳助那邊的戰場。”

孫堅以爲然,兩人遂各點騎兵,命急往澠池、新安方向去,沿途搜索,以求能得董卓下落,然後,兩人各帶部曲,分頭去援助那些還在交戰的戰場。

直廝殺了一夜,到得次日清晨,各處戰場皆平。

董卓儘管分兵各地,留在洛陽的兵馬並不是很多了,然亦有兩三萬之衆,帶兵之將又多是如牛輔、李傕、郭汜這樣的悍將,故而荀貞、孫堅此役雖是大勝,可也沒能把董軍盡數殲滅,計算戰果,兩軍合在一起,大約斬獲得董兵一萬餘人,被逃出去的董兵也在此數。

老實說,荀貞、孫堅這次急擊洛陽,原本都是打了苦戰的準備的,兩人卻都沒有料到,勝利來得這麼快,而且還這麼容易。

迎着升起的紅日,荀貞、孫堅復又會師一處,兩人相見,看着彼此征塵滿面,相顧而笑。

不過,這場戰役雖是打贏了,整個的討董之戰還沒有結束。

荀貞說道:“董卓或已遠遁,暫時難以擒獲他。文臺,你我的部曲連着急行軍了一天一夜,未及休憩,又和董兵激戰了一天一夜,將士已疲,應該休整一下了。你我不妨便令三軍尋地駐紮,你我且先入洛陽,如何?”

孫堅點了點頭,說道:“我聞董卓在洛時,發掘諸帝陵墓,燒燬皇城宮殿,種種悖行,難以盡述,昨日、昨夜一戰,更又是加重了對諸帝陵墓的破壞,你我可趁此三軍休整的機會,先入城中,埽除宗廟,平塞諸陵,然後待探得董卓去向,再西擊函谷,謀取長安,迎天子駕返。”

函谷關,也是洛陽周邊的八關之一,如想取長安,這個關卡是必須要先攻取下來的。如是董卓死在了此戰中,荀貞、孫堅固是可以鼓起剩勇,接着便再去進攻函谷,可現下董卓下落不明,而荀貞、孫堅的部隊鏖戰至今,已俱疲憊,卻顯然是不能繼續作戰,需得休整一下了。

荀貞說道:“卿言甚是。你我這就入城去罷!”

荀貞、孫堅兩人令三軍駐紮休整,各帶了千許護衛,馳入洛陽城中。

到了城中,入目只見遍地都是斷垣殘瓦,放眼望去,偌大一個神京洛陽,而今竟是看不到半點人煙,野兔、狐狸奔跳在處處殘破的屋舍間,風一吹來,使人覺淒涼無限。

再往前行,到了皇城,南北兩宮的宮門殘破不全,進入宮中,也和宮外城裡一樣,只見殘垣斷壁,不見一個人影。損破的宮牆、殿舍中,時可見到倒斃地上的宮女、宮臣,死狀都甚悽慘,有的已經腐爛得不成人形,不時有野狗之類在這些死屍邊上衝着荀貞、孫堅等汪汪吠叫。

孫堅、荀貞不忍多看,命左右留下來一些兵卒,收拾宮中的這番慘狀,兩人帶着部曲從宮中折了出來,又往宗廟前去。

宗廟、社稷都在城南的正陽門外,荀貞、孫堅是從城西入的城,皇城南北宮在洛陽城的北邊,此時他倆從宮中出來,行不多遠,即到橫貫洛陽東西的銅駝街上。

這條街以銅駝爲名,是因爲在街的兩邊各有一個高九尺的銅駝,而如今,這兩座銅駝都不知去向,不必問也知,顯然是被董卓的部曲搬走,或是熔冶爲了兵器,或是被熔鑄成了錢幣。

過了銅駝街再往前,路東相繼是百郡邸、三公府等官寺,往昔之日,這些官寺門前車如流水馬如龍,而現下卻是隻有殘磚斷瓦,哪裡還有半點人氣?

荀貞不覺嘆道:“之前我來洛陽,想當日洛陽是何等盛況,戶民百萬,商賈雲集,剛纔咱們經過的那條銅駝街上人潮擁擠,揮袖成雲,揮汗成雨,並常有少年在此街上集會,喧鬧非常,……這路東的百郡邸中,集滿了天下的諸郡使吏,各地口音皆有,諸色人等並在,又及這三公府內,衣冠雲集,貴胄赫赫,可現在?觀之於今,這洛陽城竟是如成鬼蜮!”

兩人從城西進城起,到入南北宮中,再到一直出了城北的正陽門,這一路行來,連一個活人都沒有見到過,所能見的,只有掩伏在斷專殘瓦間、或乾脆被拋在路上的無數死屍。

出了正陽門,再行一段距離,離宗廟、社稷已是不遠。

遠看去,只見原先威嚴屹立的宗廟、社稷,卻竟是和城中的屋舍、南北宮裡的宮殿一樣,也變成了殘垣斷壁。

孫堅終於難以剋制情感,啼泣淚下,拔劍在手,立誓說道:“不滅董卓三族,堅不爲人臣!”

洛陽城中如此,是不能住了,荀貞、孫堅因便駐於城外,兩人一面等着董卓的下落,一面點派兵卒埽除宗廟,平塞諸陵,收拾董卓留下的那一番城中、宮中的殘局。

……

河內,袁紹營中。

探馬來報:荀侯、孫侯攻破太谷後,於前日急擊洛陽,與董卓激戰一日夜,大獲全勝。

袁紹聞報,面色頓變。

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3 同道37 起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7 蘇合湯餅孰爲香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7 計劃52 市義19 惡奴20 名士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61 仲業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38 初步75 曹純少貴氣吞虎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 習射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63 滍水星河影動搖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9 聖如仲尼也好名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2 旋舞65 奉孝高臥懷棲逸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0 荀君爲政(下)38 初步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34 孟塗敢棄夜襲利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 風物迥異江南地11 督郵屬吏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 雙喜臨門(下)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大勝(上)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19 誅滅沈家(下)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9 誅滅沈家(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4 文聘(下)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3 送糧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8 幾事不密則成害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1 寇至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40 荀攸之志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2 光陰似苒流如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