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

未入潁川郡界,前頭斥候來報:道左停駐了一支軍馬,約五六百人。

荀貞心道:“莫不是郭俊、杜佑諸君聞我歸來,故出界相迎?”

荀貞、孫堅此次出郡擊董,留守在潁川的文臣便是以郭俊、杜佑、王蘭等人爲首。

荀貞問道:“打的可是潁川旗號?”

斥候答道:“有面軍旗,上寫着卻是一個‘文’字。”

“‘文’字?”荀貞頓時想到了文聘,心道,“仲業家在南陽,此地離南陽不遠,莫非是仲業家中有人來投?”遂道,“請那領軍之人到中軍敘話。”

不多時,斥候帶了兩人過來。

荀貞看去,當頭的是個熟人,卻是文聘的從父文直。

荀貞在潁陰爲亭長時,當時的潁陰令朱敞是南陽宛縣人,與文直、文聘家同縣,文家是宛縣的大姓,朱敞與文家交情不錯,而文直在宛縣亦頗有聲名,文直因得以從朱敞來到了潁陰爲吏,由此與荀貞相識,——也正是通過文直,荀貞才認識了文聘。

後來,朱敞任滿離職,文直也跟着一起走了,前兩年聽文聘說起,說因見天下將亂,文直辭了吏職,回到了南陽家中。

今日在道上與他相遇,想來定是他聞荀貞起兵,故來相投了。

荀貞歡喜前迎,一面與他見禮,敘別後之情,一面叫人去召文聘來,令他叔侄二人相見。

多年不見,文直見老,頭髮白了許多,不過當年溫文謙雅的風範卻是半點沒變,精神頭兒也亦不錯,荀貞與他敘了會兒話,見從在他身後的那個年輕人氣象不凡,眉眼間與他有些相似,因便笑問道:“此君狀非常人,英氣內發,吾觀他與公似頗爲相像,卻不知是何人也?”

“這是我的犬子,名魏。”

原來是文直的兒子,叫文魏,荀貞讚道:“虎父無犬子!”問道,“敢問表字爲何?”

文魏氣昂昂地答道:“賤字治象。”

“治象……,好字啊。‘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君父對君期望甚高也。”

說話間,文聘來到,他們叔侄、從兄弟相見,自有一番親熱。

文直對荀貞說道:“聞將軍起兵討董,至潁川,我即招募勇壯欲來投之,只是募勇費了些時日,故此直到今日才能來到。”

荀貞心道:“我從廣陵起兵,到潁川,再到出郡討董,中間這麼長的時間,怎會不夠你招募勇壯?之所以到現在纔來相投,不過是因見我連敗董兵,聲威大振罷了。”

他想得不錯,文直家離潁川不是太遠,且南陽是孫堅北上潁川的必經之處,如不是爲了觀望時勢,看荀貞成敗如何,早在孫堅到南陽時,文直就能帶衆與孫堅合,共至陽翟了。只不過,正如本朝初年馬援對光武帝說的那句話:亂世之際,不僅君擇臣,臣亦擇君。擔負着一族興衰的重任,不好好考察清楚,便是文聘就在荀貞軍中,文直也不可能輕易就來相投的。

荀貞亦知此理,所以沒有半點不高興的意思,反是笑道:“討董,乃義事也,今得文公來助,來日再擊董時,我必事半功倍。”

文直帶五六百人來,不足編爲一部,荀貞遂任他爲別部司馬,仍由他統帶這數百人,爲示親厚,又把文魏留在帳下,用爲帳前吏。

安頓好文直父子,讓他們帶部從在中軍,部隊繼續往潁川開去。

行未及多遠,離潁川還有四五里地,前頭斥候又來相報:南陽方向來了一支人馬,約八九百人。

荀貞心道:“南陽方向?是南陽的郡兵,還是袁公路的人馬?”問道,“帶兵者誰人?”

“自稱名叫甘寧。”

荀貞心道:“甘寧?”

邊兒上的文直說道:“此我南陽豪俠是也。我素聞其名。他本南陽人,其先客居巴郡,在巴郡時,他輕俠尚氣,藏匿亡命,聞於郡中,後被郡舉上計掾,補蜀郡丞,前不久棄官回到了南陽。”

“噢?公與此人相識?”

“我只是聽說過他的名字,並不相識。”

荀貞心道:“聽文直說這人過往的簡歷,必是那個甘寧無疑了。”

如果說文直的來投,還在荀貞的意料之中,甘寧的來投實在就是出乎他的意料了。甘寧在南陽,南陽有郡守、有袁術,荊州亦有刺史,按理說他應該投他們中的一個纔對,卻沒想到他是誰也不投,卻竟來投奔既與他不是同鄉、也非是在荊州爲吏、並且根本就不認識他的荀貞。

荀貞忙叫人相迎。

很快,甘寧到了中軍。

荀貞看去。

見他內着精甲,外披錦繡,美冠帶,帶玉懸囊,腰上寶劍,劍鞘華麗,珠光寶氣,逼人雙目。

荀貞心道:“聞甘寧昔在巴郡時,豪奢異常,人稱之爲‘錦帆賊’。今見之,果是個奢華人物。”

甘寧知道對面之人便是荀貞後,推金山、倒玉柱,伏拜在地,口中說道:“南陽甘寧拜見明將軍。”

“快快請起。”荀貞上前把他扶起,上下打量,笑道,“吾與君雖分處兩州,然吾久聞君名矣!”

“想來定非是什麼好名。”

荀貞哈哈大笑,心道:“甘寧固好奢侈,然觀其舉動,聞其言語,卻開亮爽朗,有俠士之風。”笑道,“大丈夫行事,豈是庸人可能理解的?好名也罷,惡名也罷,英雄只看本心。”

甘寧心道:“我聞荀潁陰開襟下士,雖名出儒門,卻有俠風,今見之,果然如此。”心中歡喜,說道,“聞明將軍起兵討逆,寧不自量力,願爲明將軍獻上犬馬之力。”

甘寧帶了八九百人,比文直帶的人太多,可也不夠一部,且他是新來相投,雖有重名於後世,卻也不可立即就拔之於顯位,荀貞因也就與對待文直一樣,也任他爲別部司馬,令其統領他自帶來的那數百壯士。

此正行軍途中,路上不可太多耽擱,甘寧得了任命,便即帶了部曲合入軍中,跟着部隊前進。

他帶部曲合入軍中時,荀貞見了一眼,見他的那些部曲也多是豪奢打扮,內着鎧甲,外披錦繡,不覺心道:“我部中最飛揚好奢的可算是高子繡了,可子繡與他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再行四五里,到了潁川郡界。

探馬又來相報:數百人正在郡界相候。

這數百人卻就正是潁川的郡吏、士人了。

郭俊沒來,陽翟郡府需得有他留鎮,這數百人中帶頭的是杜佑、王蘭等。

此外,又有棗祗、趙儼、繁欽、杜襲等等許多郡中的士人。

荀貞出郡時,可沒這麼多士人來送他,而他此番歸來,卻有這麼多士人來迎他,不用說,這必是因他連敗董兵、聲威愈振之故了。

杜佑等人接住荀貞,一行人往陽翟去。

來迎接荀貞的還有坐鎮父城一帶的陳到派來的人,荀貞叫這些人不必跟着去陽翟,而令他們先歸父城,並叫帶話給陳到:叫陳到仍先鎮守父城一帶,如對他有別的安排,會有軍令傳去。

數萬人浩浩蕩蕩,車騎甚盛,由潁川西南入境,開向陽翟。

沿途百姓聞之,多出來觀看。

有那消息靈通的,繪聲繪色對觀者們講述荀貞數敗董兵、斬獲“數萬”的勝利。

荀這次討董,雖然沒有獲得什麼實際的進展,只是敗了何機、胡軫幾陣,連伊闕關的關門都沒見着,更別說“攻入洛陽”了,但在諸侯羣起討董卻大多不敢進兵,而唯一敢進兵的曹操又大敗而逃的背/景下,他和孫堅的這幾番連勝、毫髮無損地順利歸來卻是極其亮眼的表現了。

也就難怪文直來投,也就難怪甘寧舍南陽郡守張諮、舍袁術、舍荊州刺史王叡,而獨來投他,也就難怪棗祗、趙儼等郡中士人聯袂來迎。

當然了,文直、甘寧、棗祗、趙儼等等這些人或來相投、或來相迎,——那相迎的說不定此時也已經有了投奔之意,他們倒並非全都是因爲敬重荀貞的“忠義扶漢”,往深里根究,亂世將至,荀貞忠義也好,不忠義也罷,對一些儒士來說可能很重要,但對很多的豪傑壯俠來說卻是半點也不要緊,他們更看重的是荀貞在此次討董中表現出來的膽略和能力。

這日將到陽翟城下,一道消息忽從南陽而來。

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56 熔鑄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 光和六年(上)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0 曹孟德四策禦敵9 督郵在此(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74 奮武遣以一軍阻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38 荀攸來訪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7 無賴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57 市恩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 言而有信荀貞之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7 每思內戰常齧指36 會師(上)17 推功相讓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4 冀州牧迎節以徵16 五日九戰(上)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2 二李陰與澤賊通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0 防寇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0 計吏郭圖(下)36 會師(上)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38 荀攸來訪51 動手前夜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3 誰人不知荀貞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5 鄉吏殘民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3 先表北海刺青州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69 英雄志氣袁本初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90 揭竿而起爲招安48 許君卿計敗張遼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43 焉可自棄學陳項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37 無禮賠罪22 枉費心機空費時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3 劫人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33 鸞鳳擇良木而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