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

入夜靜寂,二月仲春天氣,已是頗暖,夜風拂來,帶着遠處的林木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又有汝水上的水氣亦摻雜其中,尤令人心曠神怡。

只是,春夜雖美,此時的樑縣城中,卻是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昨晚荀貞大破董營、陣斬何機,具體的戰鬥過程和斬獲,樑縣城中的守軍不知,可是荀貞大勝、何機戰敗的結果樑縣城中的守軍卻是已然得悉,——畢竟樑縣城外的劉秉部只有三千人,不能把樑縣團團圍住,所以城中和外界的消息並沒有被徹底斷絕掉,事關本城守戰和自身安危,樑縣的守將時刻都在關注着荀貞、孫堅部入到境內的動向,荀貞、孫堅過注城不打、直擊何機營壘的事情他知道,昨晚荀貞獲勝的事情他已在今天午時前後得知。

從午時得知這個消息到入夜前後,守將先後召集軍官,共開了兩次軍議。

一次自就是在午時得知何機兵敗的消息之後。

何機一敗,這汝水兩岸,遠近百里方圓,就只剩下了樑縣和注城兩支董軍。

注城城小,城中只有數百兵卒,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周邊這一帶現存的董兵其實也就是隻剩下了樑縣城中的這一兩千人了,何機的營壘在時,樑縣城裡的這一兩千董兵近則可以和何機隔河呼應,遠則亦能與伊闕諸關中的胡軫響應,可現下何機兵敗,就等同是把這支董兵和伊闕諸關中的胡軫給割裂了開來,換言之,從某種程度而言,他們已是成了一支“孤軍”。

這可是大大不妙的。

午時前後的那第一次軍議上,各曲的軍候、司馬、屯長們議論不休,爭執不停。

有的認爲:何機已敗,荀貞、孫堅大勝,這個時候,樑縣應該固守城池,萬不可出城浪戰。

而又有的認爲:荀貞、孫堅攻何機時,樑縣就該遣兵出城襲荀貞後陣,那會兒因爲反對的人太多,此策未能實行,現在何機兵敗了,只剩下了樑縣這一座“孤城”,孤不可守,那麼如今就應該立刻帶兵出城,或往西去,或往北去,總之,不能繼續留在城裡等荀貞回師圍擊了。

對這個“帶兵出城而走”的意見,反對者甚衆。

反對的人說:城外現有三千荀兵,而荀貞、孫堅又獲大勝,如果現在出城而走,首先會被城外的荀兵咬住,其次,荀貞、孫堅已獲勝,那麼他們的主力也就已經騰出來了,一聞知此訊,定很快就會遣部來與城外的荀兵合擊之,待到那時,無城可守,只能野戰,以少敵衆,必然大敗。

認爲此策萬不可取。

衆說紛紜,爭執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終,守將做出了決定,說道:“現下敵情不明,只知何校尉兵敗,卻不知荀、孫二侯的主力在何處,我等如冒然出城,恐會失利,且等探明瞭情況,再做決定吧。”

到了傍晚時分,樑縣的探騎探明瞭荀貞、孫堅部主力的動向,又來稟報。

聞知荀貞、孫堅帶兵去了北邊,守將又把軍官們召集到了帥帳,召開了第二次軍議。

他對諸人說道:“據報:荀、孫二侯統主力兩萬餘往了北邊伊闕關的方向去,現留在汝水兩岸的除了我城外、注城外的數千人馬,還有一支萬餘人的部隊,屯駐在原本何校尉的營內外。”

有軍官立刻說道:“荀、孫二侯敗了何機,趁勝鼓勇,這必是去伊闕關了。”

卻也有人懷疑,說道:“伊闕諸關關中有我精卒三萬,荀侯、孫侯不可能不知,他兩人如是欲去攻關,絕不會只帶區區兩萬餘衆,兩萬多人怎麼可能打下伊闕諸關?”

有人問道:“那你以爲荀侯、孫侯是幹什麼去了?”

“何校尉兵敗前,想來定會遣騎去伊闕求援,荀侯、孫侯往北而去,我記得北邊數十里處有片丘陵,是從伊闕到何校尉營的必經之地,荀侯、孫侯會不會是設伏打援去了?”

“何校尉兵敗,連我等都知道了,伊闕關中豈會不知?即便何校尉曾有過遣騎去請援,現在伊闕的援軍肯定也都退回去了,荀侯、孫侯打個什麼援?”

“只要遣出些騎兵散在北邊丘陵一帶,斷掉伊闕關的消息並不難,何校尉雖然已然兵敗,可也許伊闕關中尚不知曉。”

“那你以爲我部現下該如何是好?”

“如荀侯、孫侯真的是打援去了,我有上中下三計。”

守將問道:“上計爲何?”

“傾城而上,渡過汝水,直撲荀侯、孫侯軍後,與伊闕關的援兵南北夾擊,戰必勝也。”

“中計爲何?”

“趁荀侯、孫侯主力北去,我部棄城而走,往西去,投陸渾關。”

“下計爲何?”

“固城自守,以期待荀侯、孫侯兵敗。”

守將忖思心道:“我部只兩千來人,而城外和北岸的荀兵有近兩萬之衆,要想擊荀侯、孫侯軍後,需得從他們中穿過去,風險太大,難以完成,上計不可取;固城自守,萬一荀侯、孫侯又勝,回師來圍我,我豈不是插翅難逃了?亦不可取。”如此想來,只有第二計可取了。

他說道:“我欲取中策,諸君以爲何如?”

上策需要極大的膽勇,下策是把期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要麼太危險,要麼不靠譜,對尋常人來說,都會選中策。

在場的軍官都贊成。

何機已敗,樑縣成了“孤城”,既然決定趁荀貞、孫堅北上的大好機會逃命,那就事不宜遲,於是,樑縣守軍就決定今晚便趁夜出城西去。

城外的劉秉部只圍住了樑縣的南邊和西邊,東邊和北邊沒有圍,北邊是汝水,不能走,可行的道路就只有東邊了。

走東邊出城有點麻煩,因爲爲了繞開城南的劉秉部,在出了城後需得先往南邊走一段路,然後再折轉往西,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多走點路就多走點路吧,總強過和劉秉部硬碰硬,直接去衝他設在城西的軍營。

通常快天亮時是人最睏倦之時,對戰場的兵卒而言之,天快亮時且還是他們“最疏忽”的時候,天快亮了,提了一夜的心也都放下來了,所以,樑縣守將把出城的時間定在了五更。

經過大半夜緊張的準備,五更時分,守軍悄悄打開了東城門,先是遣了些精銳出去,把遊弋在城外的荀兵哨探給殺掉,然後全軍出城,到底多是老卒,這支守軍相當精銳,他們出城時半點聲息也無,靜悄悄地出了城,往南邊走了七八里,然後轉往西去。

劉秉部三千人,分成了兩營,城西兩千人,城南一千人,他親在城西坐鎮,城南是由他部中的軍司馬坐守。他的這個軍司馬沒有經歷過戰爭,從沒上過戰場,只是因家資而得以被郡中任爲了此職,作戰經驗不足,所以雖是日夜守在營中,甚是用心,可在一些諸如警戒等軍事部署上卻很有不足,他營中竟是無有一人發現樑縣的這支守軍從他們營邊悄悄經過。

這支董軍本是做好了打一仗的準備,可是沒想到不但出城輕易,又見到南營的荀兵竟然如此大意,都不覺納悶,那守將心道:“荀侯、孫侯連敗何校尉,按說他們的部曲應該很是精銳纔對,可城外的這支時荀兵卻怎麼這般無用,營防如此鬆懈?”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是了,這支荀兵打的不是荀侯旗幟,而是汝南旗號,料應非是荀侯本部,難怪無用至此。”想及此,覺得有點可惜,若非是有荀貞、孫堅的本部在對岸,那他就大可以趁機夜襲一番劉秉營,然後再揚長而去。

樑縣守軍卻是輕巧巧就過了劉秉營,西去投陸渾關了。

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 太守長史兩不負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57 二月習射(上)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45 欺人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9 太守長史兩不負61 曹刺史安定濟北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 每思內戰常齧指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8 西鄉薔夫63 滍水星河影動搖22 文高初見97 孫文臺單騎陷陣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 東漢諸侯王3 習射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9 荀君爲政(上)53 滅族(上)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 初雪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67 鮮卑復又寇幽並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69 尋得事由插爪牙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70 孫曹通脫荀慎行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30 奉先馳雄擊汝南45 天寒遙寄冬衣去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3 鎮東檄調三將援71 初見一龍(上)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0 名士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63 同道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6 負此俸食慚愧極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63 叕兒乃有大志乎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38 範繩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45 虎膽奸雄59 荀君爲政(上)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50 勵士出征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30 臨大事從容不迫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