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執政一方的太守來說,威望是最要緊的。既然荀貞因爲收復諸縣而獲得了很高的威望,從而收攬到了一些郡縣士族、大姓,那麼再想辦法把荀貞的威望給打壓下去不就行了?
這就是趙然想到的辦法。
那麼如何打壓荀貞的威望?荀貞將要行縣,可以趁此機會打壓他的威望。
趙然遣門客趕赴樑期等縣,提前安排佈置。
在他安排佈置的期間,康規等吏整理好了郡裡的田地、民口、儲糧等數據,分別呈給荀貞,荀貞一一看過,做到了心中有數。他上次升朝的時候打算十日後便出發行縣的,因爲江禽進兵甚快,捷報頻傳,以致郡縣大姓聞風而動,絡繹前來拜謁,爲此耽誤了一點時間,王淙早把行縣的各項儀仗、事宜準備妥當,四月下旬這一日,他不再拖延,起駕行縣。
王淙、荀攸、審配等均從行隊中。
頭一個去的是樑期縣。
出鄴縣,北行二十里,渡滏水,再行三四十里即是樑期。
樑期是鄴縣到邯鄲縣的必經之地,兩個多月前,荀貞從邯鄲來鄴縣上任,路經樑期時,樑期縣令不僅沒有出迎,而且連個小吏都沒有派出,不聞不問,宛如不知,對荀貞辱之甚也。
荀貞雖然受辱,可樑期令是朝廷命卿,卻也不能無故治其之罪。
他這次行縣首選樑期,跟從他車駕的郡府吏員們私下議論,猜他必是想報此受辱之仇。
漢之長吏爲官,除了無能之輩,但凡有些志氣的講究的都是寧肯刑罰過重,也不願落一個“軟弱不勝任”之名。這是因爲漢之治吏法,不咎以往,即是說如果一個吏員犯了過錯,被罷黜,或受到處罰,乃至服刑,都不要緊,只要他有可取之處,有才幹,那麼等上一段時間,等朝廷需要人才的時候自然就能得到朝廷的再次啓用,不會因爲他以前的過錯而不再敘用,並且再次啓用他的時候,任給他的吏職通常不會和他被罷黜前所任之職相差太遠,若是因爲剛猛尚威而受到貶斥,總有再被啓用的一天,可如是因爲“軟弱不勝任”而被貶斥,那就永無出頭之日了,何謂“不勝任”?能力不足,擔當不起任用。
郡吏們以己度人,猜荀貞是欲報仇,他們猜得不錯,荀貞確是想報仇。
只是,卻未等他得以報仇,入到樑期縣境,尚未入縣城,他的車駕就被人攔住了。
他掀開簾子向前看,只見車駕儀仗的最前亂糟糟地聚集了數百人,把道路遮得嚴嚴實實。
郡功曹王淙下車問之,回來稟報:“縣人聞府君行縣,乃來上訟。”
“上訟何事?”
“下吏略微問了一下,上訴之事各有不同。”
荀貞上次過樑期,樑期無人迎,這次他來行縣,樑期令卻不能再不迎了,不過他仍舊沒有親迎,派了縣主簿代替他來迎接荀貞。
這個縣主簿原是在前導引,此時湊到車外,說道:“鄙縣民不知輕重,驚擾明公車駕,固爲罪也,然明公既至,百姓欲求見上訴,如置之不理,車駕自去,恐亦有傷明公愛民之令名。下吏愚見,明公不如暫留此地,接見過這些訴訟的人以後再入縣不遲。”
審配、荀攸登上荀貞的車。
審配附耳低聲說道:“明公尚未入城,而百姓遮道,此事殊可疑。”
荀貞亦覺得可疑,心道:“料是樑期令搞的鬼!”
——他猜對了一半,是樑期令搞的鬼不錯,指使者卻是趙然。
不過,不管是誰的指使,他鎮定自若,瞧了縣主簿一眼,說道:“君言甚是。”
縣主簿聞他答應駐車,眼中喜色一晃而過,急不可耐地說道:“那下吏去叫他們過來?”
“不急,你先傳我敕令。”
縣主簿愕然,問道:“何敕?”
“樑期自有長吏,太守不可越權,凡欲言盜賊訴訟事者,詣縣寺,民告吏者,留。”
依照漢制,太守行縣,主要是檢查諸縣的各項政事,而不是代替諸縣處理訴訟。荀貞的這條敕令合情合理,這個縣主簿滿心不甘,卻也只能奉命和王淙一起去前邊敕告攔路的百姓。
荀貞旁顧荀攸、審配,不屑地笑道:“樑期令技至於此!”
荀攸笑答道:“卻是樑期令不知明公應事變乃至於此!”
樑期令安排人遮道上訴,看似如以荀貞的方法很好解決,可要是換一個不夠鎮定的太守,放眼一看,幾百人攔路,恐怕早就慌了手腳,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辦纔好了,斷難如荀貞處理得這麼省事,又或是換一個喜好表現的太守,也必不會如荀貞這樣處置,很可能就會接受百姓的上訴,可一旦接受百姓的上訴,那就掉入樑期令的陷阱裡了,數百人上訴,而且大多是故意來找麻煩的上訴,幾天幾夜估計都處理不完,最終只能以灰溜溜地離開而落場。
審配問道:“明公既依制令他們詣縣寺,緣何又留下民告吏者?”
“這些百姓十之**是樑期令指使的,如其中有告吏者,則這被告之吏必是與樑期令不和的,我因而令民告吏者留下。”
審配恍然,說道:“原來如此。”
荀攸忽發一笑,說道:“可笑樑期令自以爲得計,卻反被明公抓住了馬腳,自作孽不可活也。”
荀攸的這句話說的不是“民告吏”這件事,而是指樑期令指使這麼多縣人來告狀,恰好證明了樑期令治縣的不得力,荀貞可以此爲藉口刺舉彈劾他。
不多時,王淙和縣主簿歸來,攔道的百姓皆已散去,只留下了一人,被他倆帶到車前。
荀貞敕令只許民告吏者留下,這個百姓顯是告吏的了。
荀貞頓起興趣,從車上下來,也不坐,便這麼站着問道:“你要告誰?”
這個百姓拜倒在地,惶恐地說道:“小民要告沙亭亭長。”
荀貞本以爲他要告的會是縣府吏員,卻不意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細細打量他,見這人伏拜在地,頭不敢擡,誠惶誠恐,說話的聲音帶顫,心道:“看他模樣,像是個真告狀的。”和顏悅色地問道,“告他何事?”
“小民同產兄名賢,因傷人被抓,半道上逃走了,縣尉令沙亭亭長緝捕。沙亭亭長未能抓到小民兄,於是把小民的阿母拘押亭中。小民的阿母年邁,爲了能救出小民的阿母,小民買了一隻羊羔和一甕酒給沙亭亭長,可他在接受了之後卻不肯把小民的阿母放出!”
在抓不到疑犯的情況下,地方吏員可以把疑犯的父母拘繫起來,以利用孝心逼迫疑犯自首,這是法律上允許的,但法律上卻不允許吏員收受賄賂。
荀貞問道:“這是受賕罪,你爲何不向縣寺上告。”
“小民去縣寺上告了,縣中不受理。”
“誰人不受理?”
“掾吏魏球。”
荀貞對王淙說道:“奉我檄令,去樑期縣寺,捕拿魏球下獄。”
“以何罪下獄?”
荀貞口占檄令,說道:“樑期魏球,知人犯法而不辦,見知故縱,依法,與罪者同罰。”
王淙就着車轅寫好檄文,待蓋好官印,將檄令收好,轉身欲至車邊登車。
荀貞叫住他:“騎馬去!”令扈從在側的原中卿,“帶二十騎,護功曹入縣。”
原中卿應諾,點了二十騎士,給王淙牽過來一匹馬。
王淙心知荀貞這是欲立威,面色複雜地看了眼那個縣主簿,暗歎一聲,心道:“卻不是明公手狠,而是你家縣令太過分。”
審配、荀攸等能看出數百百姓遮道上訴殊爲可疑,王淙自也能看出。
由原中卿等騎士擁簇着,王淙馳馬奔去縣寺。
縣主簿旁觀了這一幕,駭然變色。
荀貞轉回頭,對這個告狀的百姓說道:“沙亭亭長受賕,雖未枉法放人,然亦已觸漢律,我當按法治之。你的羊羔和酒,我會叫他依市價賠錢給你。你行賄亭長亦有過錯,不過念你是孝母,可以不追究。你要想你的母親能及早回家,就去找你的同產兄,叫他投案自首。你如能找到他,告訴他:人子觸法,累及其母,此大不孝也。”
這個百姓應諾,拜謝離去。
荀貞令縣主簿:“你奉我檄令去沙亭,捕拿亭長下獄,令其作價賠償,還錢給剛纔那個百姓。”
縣主簿諾諾唯聲,接令退下,目睹了荀貞剛纔令持戟騎士護從郡功曹親去捕拿掾吏魏球的場面,他不敢稍作停留,馬上就登車趕赴沙亭。
……
樑期縣寺。
一吏奔入堂上:“縣君,攔路的百姓散去了!”
“爲何散了?”
“太守令郡功曹和周主簿敕告百姓,命百姓除告吏的外,餘皆來縣寺上訴。”
樑期令大失所望。
原本想着荀貞年輕早貴,必是個沉不住氣、好表現的,荀貞到郡以來先誅軍候、屯長,又逐郡府吏,這兩件事似也證明了他確是個沉不住氣的人,卻未料到此計竟沒能得以奏效。
他心道:“使百姓遮道上訴,這是趙少君的吩咐,如今我沒能把它辦好,也不知會不會引來少君之怒?罷了,且等太守來到縣寺後再做別的打算吧,希望能將功補過。”
正盤算着,又一吏飛奔來報:“郡功曹馳馬入寺曹,奉太守檄,下魏掾入獄了!”
樑期縣姓魏的掾吏只有一個,即是魏球。
樑期令吃驚起身,問道:“太守緣何拿魏球下獄?”
“沙亭亭長受賕,魏球見知故縱。”
樑期令一聽即知,卻原來是他搬起石頭砸住了自己的腳,因爲百姓上訴而導致魏球下獄。
他又驚又怒,連忙出堂,趕去曹院。
剛入院門,迎面就看見魏球被幾個甲士按倒在地,王淙正在其面前宣佈完他的罪行。看到樑期令,王淙不急不慢地繼續往檄令讀完,捧給他看,說道:“此府君檄,縣君請看。”
樑期令怒道:“樑期自有長吏,縣吏觸法,當由本縣處治,本縣尚未治,太守怎能干預?”
王淙現爲郡功曹,功曹乃是長吏的親近門下吏,不管他對荀貞有何看法,在外吏面前他得維護荀貞的利益,要不然會被人視爲不忠的,面對樑期令的怒火,他淡然答道:“‘樑期自有長吏’這句話,府君在敕告攔路百姓,令百姓散去時也說過。”
樑期令頓時啞然。
王淙不再理他,叫原中卿等抓着魏球,親送他下獄。
樑期令呆立在院曹裡,在聞訊出來的諸曹曹掾、史諸吏的眼光中,只覺無地自容。
樑期是他的地盤,而就在他的地盤裡,荀貞的功曹當衆把他的一個掾吏抓捕下獄,而且還是下到了樑期縣的獄裡,這是在**裸地打他的臉。
他咬牙切齒,心道:“我爲吏三十年,轉任數郡,歷經十餘二千石,未嘗見如此跋扈太守!此仇,我必報之!”他如果知道邯鄲右尉周倉的結局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可惜他不知道。
回到堂上落座不久,縣門吏來報:“太守將至縣。”
樑期令強忍屈辱,帶着縣吏出迎,迎了荀貞入縣寺,分主次落座,他開口想說魏球之事,卻不等他說出,審配先開了口:“太守要錄囚。請縣君把一年內的案宗取來,呈給太守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