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

劉備雖答應了荀貞,願意跟着他去趙國,卻不能馬上就去,他離家月餘了,得先回家看看老母。他與荀貞約定,年底前必去趙國。

朝廷的聖旨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封賞功臣,一個是令皇甫嵩解散部隊,除了留下萬餘步騎鎮壓冀州地方外,其餘的兵馬悉歸本郡,原爲郡兵的仍爲郡兵,原爲義從的遣散回家。

荀貞的部衆是義從,不是郡兵,本在遣散之列,不過好在荀貞被拜爲趙國中尉,這卻是個武職,有統兵之權,倒是可以由此做些文章。

事實上,也不需要做文章,冀州新定,百姓不安,黃巾雖敗,餘黨尚存,各地並多有大量的盜賊趁機而起,爲了穩定地方上的秩序,郡國本就不可無精兵防備,加上冀州黃巾餘部的大部分都是退入了趙國、常山一帶的太行山中,這一帶就更需要精兵強將坐鎮防禦,所以在請得了新任冀州牧皇甫嵩的同意後,荀貞保留了兩千餘步騎,剩下的那千許人想歸家的,給其路費,無家可歸或不想回家、願意投入荀貞門下做賓客、徒附的則統編爲一隊,由荀成、陳褒帶着回去潁陰,反正此前荀成奉荀貞之命在潁陰買了大量的土地,足夠安置這些人了。

早前就有數百人願爲荀貞的賓客、徒附,加上這批人,荀貞家中如今也是賓客、徒附千餘了。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然在漢末地方豪族中卻只是處在中游水平。漢末地方上真正的大豪強,門下動輒奴客數千家。不過話說回來,荀氏從來就不是豪強,而是傳統的儒家士族,雖不算窮,可族中也沒有大富的,荀貞驟然暴富,未免會引人側目,爲消除不良影響,荀貞效仿繼承了荀淑家中資產每有增益,便分給貧苦的族人的好傳統,把荀成買來的土地、前後依附他的奴客分了一半給族中。漢人重鄉土、重宗族,他輕財好施的舉動給他帶來了很好的名聲。

聖旨宣讀已畢,皇甫嵩、荀貞、傅燮以外,各部將校如宗員、鄒靖、北軍諸校尉等亦各得封賞,或被召入朝中,或被委任州郡,一時間,大多的將校、功臣都有了去處,各自依照聖旨,或遣散部卒,或赴職上任。劉備亦在此時帶關張及衆義從歸家而去。

下曲陽城外的數萬漢兵步騎,沒過多久就星散大半,只剩下了不到一萬五千步騎。

這一萬五千餘步騎,兩千餘是荀貞的,餘下的是皇甫嵩的。

冀州的州治在高邑。高邑原名鄗縣,光武皇帝在此地登基,登基後把這裡改名高邑,屬常山國。常山國在趙國的北邊,兩國接壤,高邑在常山國的南邊,離趙國很近,幾十裡地而已。

因此,皇甫嵩和荀貞得以同行。不過兩人同行的路程很短,皇甫嵩統大兵在外多時,今又被拜爲左車騎將軍、冀州牧,封槐裡侯、食八千戶,位尊權重,蒞任前必須先去一趟洛陽,故而,從下曲陽南下行百十里,至楊氏縣,皇甫嵩便與荀貞分道揚鑣了。

當晚,皇甫嵩召荀貞入帳,由三四個帳下文吏作陪,暢談飲宴。

宴席上,說及往日戰事,皇甫嵩嘆道:“半年征戰,數州塗炭,張角雖死,餘黨猶存。貞之,朝廷拜爲你爲趙國中尉,一來是爲酬賞你的功勞,二來亦是希望你能鎮守趙國。黃巾餘黨多遁入趙國、常山等地山中,趙國五城皆在郡東,郡西數百里山川橫縱,林木茂盛,是個極適合寇賊藏身的地方,你責任重大啊!此去就任,萬不可自恃戰功,輕視大意,需得再接再厲,一鼓作氣,要把藏匿在趙國境內的黃巾餘黨以及寇賊盡數掃滅,以保境安民。”

荀貞應諾。

“趙國五城,除邯鄲外,其餘四城先後皆曾失陷於賊手,如今張角敗亡,餘黨鼠竄,佔據這幾座城的賊子雖也逃走了,可城內的百姓想必深受苦害,你到任後,除了討賊保境,也要注意約束部卒,大軍過處,必有災年,百姓已苦,不可再擾亂他們。”

“諾。”

“趙國郡兵多沒在黃巾亂中,存者無幾,你到郡後,如果部下步騎不夠用,可與趙相商量,酌情增招義勇。我之州治離邯鄲不遠,快馬朝發夕至,你要是有何需要,可遣人報與我知。”

“諾。”

皇甫嵩敦敦關切,對荀貞如待子侄。荀貞深爲感動。

末了,皇甫嵩笑說道:“這裡距趙國不遠了,明天你就不必送我了,……,趙相劉衡是濟南名士,曾經出任過張掖屬國都尉,雖然沒有聽說他在任上立下有什麼功績,可既然他曾經出任武職,料來也該是個知兵的,我聞其人性忠信,你上任後倒是不必擔憂他會掣肘。”

張掖屬國屬涼州,皇甫嵩聽州里人講過劉衡,雖未與他見過面,但對此人的脾性能力卻是略有所知。荀貞應諾,答道:“是。”頓了頓,又道,“貞想在就任前先去常山一趟。”

“去常山?”

“是。”

“去常山作甚?”

“我聽黃巾俘虜說,常山有一少年英雄,姓趙名雲,英姿傑出,勇力過人,想去見一見他。”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漢末三國的名將裡邊,趙雲是最有名的一個了。荀貞早就想認識認識他了,只是此前一直身在潁川,沒有機會,現在總算有了機會,當然不肯放過。黃巾軍的俘虜裡有常山人,荀貞早就令人暗自打聽過了,趙雲現雖尚未揚名天下,然在常山國境內已是小有名氣,好幾個常山籍的黃巾俘虜都聽過他的名字,知他是常山真定人。

皇甫嵩莞爾笑道:“軍中人言潁川荀貞之好結交賢士俠客,有荀郎中遺風,果不其然,果非虛言。”“荀郎中”說的是荀攸的從祖父荀昱,荀昱因喜好結交賢士,號“天下好交荀伯修”。荀氏以儒傳家,族人多爲儒雅君子,近代以來卻出了兩個有遊俠之風的,一個是已經故去的荀昱,一個便是荀貞了。

是夜宴席盡歡而散。

次日一早,皇甫嵩令麾下萬餘步騎先去高邑,自己輕車簡從,繼續南下,前往洛陽。

荀貞則轉道去常山。

……

二月離家,今已八月底,苦戰半年,血染徵袍,說實話,荀貞很想家。

可當下的交通太不便利,下曲陽距潁陰差不多千里之遙,一來一回,便是快馬不停也要半個多月,稍微再在家待幾天,一個月就過去了。

趙國的前任中尉死在黃巾亂中,值此黃巾初定、太行山中“賊患”漸盛之際,趙國的中尉之職不可久空,聖旨裡寫的明白,令荀貞必須在半個月內到任。一入宦海,身不由己。因此,荀貞雖然想念陳芷、唐兒,想念家人親友,想念荀彧送他的那一樹寒梅,很想知道樂進等的近況,卻也是歸家不得。既然無法回家,他就決定索性去常山看看。

漢制,地方長吏不得無故離境,荀貞雖尚未正式上任,然而已經領了聖旨、印綬,所以不好大張旗鼓地去找趙雲,在楊氏縣與皇甫嵩分別後,他令許仲、戲志才、江禽、陳到、何儀、李博等暫統兵先入趙國,自帶荀攸、辛璦、典韋、宣康、原中卿、左伯侯數人輕騎前去真定。

真定在常山國的腹地。從楊氏縣西北行,沿洨水西北上,行十數裡入常山國境,繼續西北行,過平棘,再行百十里即是真定。其實,真定離下曲陽很近,兩地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相距不過數十里,要非是爲了送皇甫嵩,荀貞就直接從下曲陽去真定了。

——

1,劉衡。

《兩漢時期冀州的官吏研究》一書中,靈帝時期的趙國相只收錄了劉衡一人。

按《隸釋?趙相劉衡碑》裡記述的劉衡生平:劉衡,字元宰,濟南東平陵人,先是被特選爲渤海國郎中令,繼而被州舉茂材,除修縣令,遷張掖屬國都尉,以病徵拜議郎,又遷遼東屬國都尉,碑文在這裡缺了些字,殘留的只“遼東屬國都尉不”幾個字,可能是沒有去就任,覆被拜爲趙相,在位三年,又被拜爲議郎,連徵不就。中平四年二月卒,時年五十三。

熹平元年十月,渤海王被曹節等誣陷謀反,與妻、子皆自殺。以此,劉衡應是在熹平元年前擔任的渤海郎中令。熹平元年到中平四年有十幾年,劉衡在此期間先後被舉茂材、任縣令、兩次被拜議郎、兩次遷爲都尉、任趙國相三年,並在家居住了一段時間,按時間計算,他可能就是在中平元年前擔任的趙國相,至於中平元年時是否還是他在任,不可知也。

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23 大獲豐收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8 初步17 虎狼之威(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37 會師(下)4 豫州乳虎第一威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6 原盼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7 置彀在此請君入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78 唯先順勢能造勢84 威震陽翟(中)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22 文聘(上)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3 縣尉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0 回家30 奉先馳雄擊汝南48 雷霆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3 程偃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1 仲業1 飛書問君何所欲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3 誰人不知荀貞之41 夕陽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72 寧舍濟北取任城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47 山雨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6 初夜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4 將近臨湘桃花盛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7 第一天(中)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88 從徵汝南(上)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9 尋得事由插爪牙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3 習射57 程仲德畫策狠辣6 聞寇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6 爲君請功29 鍾繇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4 賊困屋中57 二月習射(上)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2 敬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