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

李驤慨然說道:“我有一計,若能按之行使,足能滅此殘賊!”卜己大喜問道:“是何計也?”

李驤說道:“皇甫嵩遣傅燮、荀貞去擊白馬,自帶兵留守韋鄉,以威脅我軍,使我不敢出城去援白馬。彼之此計觀之甚毒,破之易矣!咱們也可以如他一樣,兵分兩路,一路兵多,而故意裝出兵少之樣,急急去援白馬;一路兵少,而故意大張旗鼓,做出兵多之樣,徐徐前去韋鄉。”

卜己說道:“一路兵多,做出兵少之樣,急援白馬;一路兵少,做出兵多之樣,徐去韋鄉?”

李驤點頭說道:“然也。”他對自己想出的這個計策甚是自得,驕傲地環顧帳中,按劍說道,“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皇甫嵩兵分兩路,一擊白馬,一留韋鄉,用的就是虛實之計,咱們也用‘虛實之計’回敬他!咱們分兩路出城,一急援白馬,一徐去韋鄉,他見此狀,必不敢攔擊我援白馬之部!”

堂上諸人細細思之,覺得李驤說的有理。設身處地,換了他們是皇甫嵩,在有一路“人多兵衆、大張旗鼓”的敵人氣勢洶洶、迎面襲來時,恐怕也是不敢輕易離營,貿然去攔擊援白馬之黃巾兵的。皇甫嵩留在韋鄉,是在牽制濮陽城裡的黃巾軍,但若是按李驤此計,皇甫嵩又反被“徐去韋鄉”的這支黃巾兵給牽制住了。衆人盡皆大喜,有人拍案稱讚:“真妙計也!”

卜己說道:“卿之此計固妙,可若是皇甫嵩不顧我‘徐去韋鄉’之部,或是被他看破我去援白馬的纔是主力,又該怎麼辦呢?”

李驤說道:“就算被皇甫嵩看破也無所謂,他若是悍然出營,攔擊我援白馬之部,則我徐去韋鄉之部就可從後擊之。我城中之主力也可趁機急出城,直搗其中軍。如此,前有我援白馬之部,後有徐去韋鄉之部,中有我城中主力,三處發力,皇甫嵩便是知兵善戰,當其時也,定也是無計可施。”

一人問道:“白馬城外有傅燮、荀貞所統之萬人……。”不等他說完,李驤就打斷了他,說道:“不錯,可白馬城內也有韓立的五千兵!當我三路合擊皇甫嵩之時,傅燮、荀貞若敢輕動,則韓立便可帶部從城中出來,亦從後擊傅燮、荀貞。”

堂上衆人有幾個閉上眼,假想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將會是怎樣一個局面:韓立、荀貞和傅燮、援白馬之黃巾軍、皇甫嵩、去韋鄉之黃巾軍以及濮陽的東郡黃巾主力,六支敵我的兵馬將會形成有一個亂戰。最西邊是韓立的五千兵,其次是荀貞、傅燮的萬人,接着是援白馬之黃巾兵,然後是皇甫嵩的萬人,再接着是去韋鄉之黃巾兵,濮陽的東郡黃巾主力則在皇甫嵩部的側翼,對着其中軍。這一番亂戰若是展開,很明顯,佔上風的將是東郡黃巾。

卜己做出了決定,說道:“好!卿此計真可謂萬無一失。”霍然起身,顧視諸將,“便按元欽此計行之!”

……

韋鄉,皇甫嵩接到軍報:濮陽城中出來了兩支兵馬,遠遠望之,一路旗幟如林,約有五千人,徐徐往韋鄉而來,一路旗幟較少,行軍的規模也較小,可能有兩三千人,急往白馬而去。

聽完軍報,皇甫嵩啞然失笑,笑對帳中諸將說道:“小兒伎倆。”

帳中諸人裡一個軍候蹙眉憂心,說道:“東郡賊分兵兩路,明顯是針對將軍此前之分兵而來。他城中總共只有兩萬人馬,不可能分出八千人出來,這兩路人馬之中必有一路是虛張聲勢。”

另一人接口說道:“不錯。他若是真敢派八千人出來,那麼濮陽城中的防備必就空虛了,一旦出城之賊被我軍擊潰,濮陽城唾手可得,卜己必不敢冒這樣的危險。以下吏愚見,他派出城的這兩路人馬雖然號稱八千,實際上至多五千人就不少了。不過話說回來,五千人雖然不多,可若分不清他這兩路那一路是虛、那一路是實,對我軍而言也是個麻煩啊!”

又一人接口說道:“不錯。萬一他來我韋鄉的這一路是‘實’,那麼我部如果貿然離營,去截擊援白馬之賊,豈不是就要進退失據了麼?”

好幾個人問皇甫嵩:“賊之此計甚毒,將軍緣何說是‘小兒伎倆’?”

“兵法之道,在精、在專,不在故弄玄虛。”

帳中一人說道:“孫子云:‘兵者詭道也’,將軍爲何反說兵法之道在精、在專?”

皇甫嵩笑道:“誠然,孫子說過‘兵者詭道也’,可這個詭道卻不是故弄玄虛啊!何爲詭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這是詭道。今觀東郡黃巾賊,他們既不是‘能而示之不能’,也不是‘用而示之不用’,更不是‘利而誘之’、‘實而備之’,正如方纔諸君所言,他城中只有兩萬守軍,此次派出城的最多五千人,而卻竟又分兵兩路,這不是自己削弱自己麼?他若是合兵一路,我還覺得有點麻煩,分兵兩路?他們這是在自取其亡也。”顧盼帳中,笑對諸將說道,“兵法的‘詭道’是一回事,實力又是一回事。實力不夠還要用‘計’,這不是詭道,這是學兵法未成,只學到了皮毛。”

聽了皇甫嵩所言,帳中諸人恍然,一人問道:“將軍所言之‘精’、‘專’,指的便是實力麼?”

“不錯,觀古之戰事,固有分兵以取勝者,然更多的還是依靠優勢的兵力來擊敗敵人。楚漢相爭,高祖皇帝敗於彭城是因爲項羽奇襲之計,而最終垓下一戰,項羽自刎烏江,爲何?當其時也,楚兵十萬,漢兵六十萬,堂堂之陣,項羽力不能敵。七國之亂,條侯與大將軍率三十六將軍進討,遣奇兵斷吳楚之糧道固爲奇計,然最終之獲勝依靠的卻還是精兵追擊。行兵打仗,正奇兩道,正爲根本,奇不過是輔助罷了。故此,東郡賊分兵兩路出城,自以爲得計,於我看來,卻這是小兒伎倆罷了。”

皇甫嵩說着話,柱劍立起,面容一整,環顧衆人,說道:“軍令!”

諸人紛紛起身,行禮應道:“請將軍令。”

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 豫州乳虎第一威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69 樂文謙領兵北上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9 誅滅沈家(下)58 二月習射(下)17 第一天(中)5 尋賢不遇(上)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26 鄉中四姓37 起行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8 誅滅沈家(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 二李陰與澤賊通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4 賊困屋中72 凌霄鴻鵠潁陰侯32 國家棟梁傅南容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0 兵非無情不可掌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27 高素三勸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15 玄德仁義愧獨生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2 敬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 二李陰與澤賊通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9 計吏郭圖(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9 荀君爲政(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33 破敵(下)21 上任西鄉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7 山雨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 道左遇貴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5 再勝4 初雪43 縣尉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40 荀攸之志27 舉薦戲忠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2 旋舞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95 冀州北望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