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

信到乘氏曹操的營中。

曹操展信觀看。

荀貞的此信不長,信中表達的意思與上次寫給他的那封信相近。

與上次那封信不同的是,上次那封信的信末,荀貞建議曹操最好是撤回東郡,依仗黃河之險,與陳留郡的張邈部成犄角之勢,背倚袁紹,這樣,大概才能暫時地保住一些地盤;但在這封信的信末,荀貞寫道:“方提步騎十萬,欲與孟德會獵濟陰,琴瑟之器,已爲卿備矣”。

兗州戰前,曹操與荀貞見過一面。

當時,曹操對荀貞說,“等此戰罷了,你我在昌邑把酒再敘”,意爲這場仗,他不但有信心肯定打贏,而且認爲他能夠生擒荀貞,讓荀貞成爲他的階下之囚。荀貞回答他說道,“也好,且等你我飲宴之時,我再聽卿爲我吟詩作歌”,荀貞引用的是戰國時秦王與趙王的故事,秦、趙的國君會於澠池,飲酒酣時,秦王要求趙王爲他鼓瑟,想那鼓瑟吹笙,是樂人的差事,秦王這是在侮辱趙王,把趙王看作了臣子,時從趙王同在的藺相如回擊,則請秦王爲趙王擊缶。

現下,昌邑已爲荀貞所得,曹操的那句“在昌邑把酒再敘”,顯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琴瑟之器,已爲卿備矣”,但荀貞叫曹操爲自己吟詩作歌的要求,卻也許會實現。

曹操看罷了信,心中五味雜陳,那天的豪言猶在耳邊,無論如何也是沒有想到,短短的旬月之間,半個兗州竟都丟失,他曹孟德卻是一敗再敗。

然而,曹操並不服氣,他不認爲是自己不如荀貞。

項羽兵敗身死前的那句話,浮現曹操的心頭:“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要非是因爲他初任兗州刺史,民心尚未盡附,劉岱給他留下了個爛攤子,而那山陽太守袁遺,又怯懦無用,不發一矢,即棄郡而逃,如何能使荀貞得意至斯?

任城之戰敗,曹操承認,有他的原因,但山陽之失、亢父之失,全是袁遺的責任。

旋即,曹操暗啐了一口,心道:“哪裡來的天亡?無非一時挫敗。徐州兵戰至今日,兵鋒早鈍。昌邑縱爲貞之所得,我料他必無餘力再來攻我濟陰。貞之不可能在昌邑久駐,早晚會返徐州。我料他留下鎮守山陽的,必是許顯無疑。許顯有治軍之能,可稱名將,卻非我之敵手。我據守濟陰,等貞之還徐州以後,伺機發兵東擊,未嘗不可奪回山陽。順勢而北,任城、東平、濟北各郡,也不是沒有收復的機會!”

陳宮、程立、滿寵等在座。

陳宮問道:“鎮東在信中說了什麼?”

曹操不隱瞞,大方地把信給了陳宮,叫他自看,笑顧諸人,說道:“我久與貞之相熟,了其脾性。其人雖儒雅,偶爾亦好戲謔。今昌邑小勝,便就故態復萌,來戲弄於我了。”

陳宮看完信,傳給程立看。

程立看完,再給滿寵。

不多時,帳中的衆人全都看了一遍。

程立說道:“徐州兵已佔昌邑,距我乘氏百里而已。明公,下一步有何打算?”

曹操說道:“正要聽公等高見。”問程立,說道,“公有何見?”

程立看了陳宮一眼,說道:“我兵馬三萬,屯駐乘氏,固然不懼鎮東來攻;但是,趙雲在歷城、江鵠等將皆屯軍於東郡邊界,趙雲,徐州上將也,江鵠諸輩,皆悍勇之徒,如是突襲東郡的話,東郡恐怕會出現危險。東郡一旦危險,則我乘氏之兵,士氣浮動矣。

“眼前之計,立以爲,可擇一將駐守乘氏,明公引主力,且歸東郡。”

他頓了下,補充說道,“只要東郡安穩,乘氏就不會有事。”

陳宮怫然變色,怒道:“程公,你爲何一再請求明公撤還東郡?”

程立答道:“這不是我的要求,是戰場形勢使然。”

陳宮說道:“如果擔心東郡陷入危局,明公大可以擇將增援夏侯校尉等,以補充東郡的守禦兵力,又何必非要明公親自帶部,返去東郡?明公乃我一軍之主,若從程公之言,果真撤回東郡,乘氏的駐兵,士氣定然低落,濟陰則不保矣!”

他下榻在地,語氣慨然,對曹操說道,“明公,徐州兵連鬥旬月,轉戰我兗南北,師老兵疲,‘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此是之也!宮之愚見,當此時刻,明公萬不可撤回東郡,而應固守乘氏,以待時機。”

程立、陳宮兩人的觀點,都有道理。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戰而走,就這麼撤回東郡,那麼曹操勢必將會失去兗士之心。

曹操是個有遠見的人,絕不會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害得失,他於是接受了陳宮的建議。

曹操對陳宮說道:“公臺此謀,正合我意!”

乃遣敗軍歸來的劉若、史渙率兵數千,離開乘氏,西入東郡,加強東郡的防禦

曹操則領主力,屯駐乘氏,以觀荀貞接下來的舉止。

荀貞接下來沒有什麼舉止。

徐州兵打到現在,的確是已經有點打不動了。

擺在荀貞面前的,如今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從廣陵郡調徐榮的部曲來援,然後再接再厲,攻打乘氏,以圖濟陰;一個是就此罷休,鞏固戰果,等力量積蓄夠了,再與曹操決戰,看看兗州究竟會歸於誰手。

戲志才、荀攸、張昭等人,有的主張前者,有的則傾向於後者。

兩邊的代表分是戲志才和張昭。

戲志才支持前者,張昭極力贊成後者。

張昭提出來:“兗州是人文大州,山陽等郡,俱名流薈萃。明公今雖打下了山陽,但是兵爭容易,收人心難。人心若是未得,一場敗仗,可能就會把現在大好的局面毀掉!兗州兵儘管數敗,曹東郡在乘氏,兵馬尚有數萬。曹公知兵能戰,程立、陳宮,智謀士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等輩,戰將也。我軍如強要攻之,誰也不敢保證就一定能打贏。昭竊以爲,宜留大將鎮守昌邑,然後收拾山陽等郡的士民之心,候以來日,再圖濟陰,這纔是穩妥之策。”

在昌邑城外的營中,荀貞連着幾天舉行大規模的軍議。

衆人議論紛紜,爭辯不休,一直不能得出結論。

戲志才、荀攸私下問荀貞的意見。

說實話,荀貞也很猶豫。

山陽郡,荀貞本來是不想打的,可聽從了戲志才的建議,遂得山陽全郡,還把亢父順手接收。

現在,戲志才又堅持繼續打濟陰,那會不會仍然還是他對?

若調徐榮部來,打濟陰,對徐州兵確實是有有利的一面,便是兗州兵的士氣不高。

可曹操擅長用兵,荀貞絕不會因爲他的一些失敗就小覷於他,張昭說的也對,萬一打了敗仗,山陽等郡的士心未收,——何止未收,從劉巍、檀節、伊興、張希,還有鮑信等人的反抗行爲,以及張儉不願見荀貞的舉動可以看出,至少是兗州的部分士人,對荀貞的排斥且是相當的強烈,一個不好,還真的是極有可能是會把辛苦打下來的這個局面給敗壞掉。

就在荀貞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使者從南邊的豫州而來,求見荀貞。

卻是孫堅派來的。

41 謀重有利爲臣職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0 督郵在此(下)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8 程嘉獻策難吳輯36 會師(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0 將戰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40 荀攸之志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24 杜買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0 牽掛者何27 高素三勸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 計劃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4 大勝(上)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2 馳援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58 關張各有惆悵情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9 督郵在此(上)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56 允誠書從濟北來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3 荀君有召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4 戲忠21 徐羊各獻破敵策79 毋要臨渴而掘井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45 正旦前日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3 鸞鳳擇良木而棲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0 樽前豪傑意難決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1 一諾從來許殺身23 大獲豐收26 招人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0 祭祀族宴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2 枉費心機空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