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

說來伊興出自士族,本身也是個有才華、抱負的人,卻因爲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無有軍略之才,逞強非要保衛桑梓,最終落了個一事無成,身死路邊的結局。

伊興穿着百石吏的黑色官袍,佩戴着寶劍,一看就不是尋常兵卒,應是山陽的郡吏,大小也算個官兒。兩三個徐州騎兵,馳到他的屍體旁邊,想要下馬割取他的首級。

刺死他的那個徐州騎將,帶着個新制成不久的青銅面具。

摘下面具,露出秀美的面貌,卻是辛璦。

辛璦瞄了眼倒地的伊興屍首,阻止了那幾個騎卒的動作,淡淡地說道:“小小百石吏罷了,何值取其首級?便是拿了他的腦袋,一個不入流的小吏,主公還能因此給我升官加賞不成?任犢所率之混入城內的兵士,已奪下城門,不要在此耽擱,汝等隨我殺入城去!”

辛璦儀表風流,久掌徐州軍中的騎兵部隊,在騎士們心中的威望很高。

聞得他此語,那幾個騎兵便就息了砍取伊興首級的打算,齊聲應諾。

荀貞在徐州的這些年月,儘管撫卹民生,沒有橫徵暴斂,然而開山冶鐵,卻是從未停過,加上通過商賈,從青州、兗州、揚州等鄰近各州走私買來的精鐵,現如今,徐州的步、騎部隊,連帶那新招募的兵卒,都不怎麼缺乏甲械,雖是依然無法做到人人披甲,但凡是徐州的精銳部隊,在甲械方面的配給,皆是相當充足的。

這數百跟從辛璦先發的騎士,便並是徐州兵中頭等的精銳。

半數穿着的都是鐵鎧,戰馬亦有比較粗略的鎧甲防護。

辛璦戴回猙獰的面具,挾矛在腋,重新做好了臨戰的準備,用足後跟輕打了下愛馬的肚子。雪白的坐騎頓時放開馬蹄,朝前如龍飛馳。

數百甲騎,催促坐騎的聲音此起彼伏,緊從在辛璦的身後,他們或仗矛、或挽弓,如同一羣下山的惡狼猛虎,直向方與馳去。

數百騎馳騁道上,聲勢着實不小,掀起塵土漫天,馬蹄敲打地面的急促聲響,傳出老遠。

路上攜老扶幼的逃難百姓,忙不迭地朝兩邊散開。

路邊是田地。

昨晚剛下過一陣急雨。田間土地泥濘。有的孩童一腳陷入泥中,拔出腳來,草鞋沒了,頓時大哭;有的老人體力不支,被近處的其他難民推搡摔倒,等起身時,滿身是泥。

有人把黔首、萬民比作是羊,觀此眼前的景狀,真是再恰當不過!

卻說辛璦與數百甲騎,不去看那田間的百姓一眼,緊緊盯着越來越近的方與城門。

城門口,十餘個著百姓布衣、渾身是血的漢子,各提刀劍,立在門邊。

一人身材壯碩,是此十餘人的頭領。

辛璦馬到跟前,認出了他來,可不就是任犢?

任犢不僅身上的衣服被鮮血浸透,臉上也是遍佈血污,他呲牙一笑,衝到了近前的辛璦大聲說道:“鷹揚,你來的晚了!方與縣尉,與一個叫什麼張希的山陽郡吏,皆已被我殺了!這方與城的守卒,真是不耐打,我等不過才殺了三二十個,他們就潰敗哄逃了!”

“鷹揚”,是辛璦現下的任官,乃是鷹揚將軍之簡稱。

任犢現任的官職儘管不高,只是個別部司馬,但他是荀貞昔在西鄉時的舊人。

瞧在這層關係尚,辛璦對他客氣三分。

辛璦兜住急行的乘騎,在任犢前邊轉了兩圈,說道:“是麼?”

任犢想起了什麼似的,慨嘆地說道:“方與的守卒雖然不耐打,那個叫張希的山陽郡吏,倒是還有些膽色。鷹揚,你知道的,主公素來求賢如渴,愛才如命,此番來取方與,主公事前對我亦有叮囑,叫我不可妄殺秀士;故是,我先是擒下了他,好心好意地加以勸降,殊不料他罵不絕口,竟是寧死不降。”

說到這裡,任犢搖了搖頭,私對張希的一意求死不可理解,然後說道,“他這等污言穢語,實在不像話,如何能讓主公聽到?我只好把他殺了!”

辛璦心中瞭然,若是通常的罵人之話,任犢必不會殺這個叫做張希的人,十之**,是這個張希侮及了荀貞的父祖,故此任犢不得不殺。

任犢接着說道:“那張希說,與他同來方與守城的,還有一人,是山陽郡的督郵,名叫伊興。又說,山陽郡的太守袁遺,已然棄郡逃走,去乘氏,奔曹東郡了。將軍,現下山陽無主,正是我軍長驅直進的良機!敢請將軍,趕緊遣騎,將這條情報,稟與主公!”

辛璦“哦”了聲,蹙眉說道:“袁伯業逃了?”

“正是。”

“我軍與張希是爲敵人,那張希爲何會將此事告與你知?”

卻是辛璦心細,在把此條情報稟與莘邇之前,他需得確定這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

辛璦的此一發問也有道理,以己度人,換了是辛璦、任犢,臨敵對陣之際,即便兵敗被擒,然亦斷然不會把自家的虛實,說與敵人知曉的。

任犢猜測說道:“張希說出此事的時候,嘴巴正在不乾不淨,他那會兒氣得嗓音都劈叉了,料是怒不擇言。”

“那伊興現在何處?”

“我問過俘虜了,說他帶了八百山陽兵,出城往泗水岸邊,試圖搶佔渡口去了。”任犢笑道,“就方與守卒的這點戰力,八百兵馬,就想把渡口搶下?這個伊興,怕不是得了失心瘋吧?”

辛璦記起剛纔死於自己矛下的那個山陽百石吏,當時其左右就有數百山陽兵卒相從,明白過來,知道了那人必就是伊興無疑了。

遂召騎士過來,辛璦令道:“你原路返回,尋到適才被我刺死的那個山陽郡吏,找塊地方,把他葬了罷。”

那騎士亦不問緣由,接令而去。

任犢說道:“原來伊興已被將軍陣斬。卻既已殺了,……”往辛璦及其從騎的馬下看了看,沒有找到伊興的首級,說道,“不取其首級也就罷了,將軍爲何反再遣人,去安葬他?”

辛璦從容說道:“如你所言,山陽太守袁伯業已棄郡而逃,伊興、張希兩人,無非郡府小吏,雖無武幹之才,卻不僅不逃,更逆我雄師,領兵來守方與,也算是節烈之士了。我不取他首級,是嫌他官微;安葬於他,是重他氣節。”

任犢聽了,便吩咐身邊的兵卒,說道:“去把張希、方與縣尉也葬了。”

兵卒不識趣,問道:“那他兩人的腦袋?”

任犢卻是不嫌張希、方與縣尉兩人的官職低微,已取了他二人的首級。

任犢怒道:“沒有腦袋,就不能葬麼?”

辛璦號稱玉郎,人如玉樹臨風,只是站在辛璦的馬前,任犢已自慚形穢,生怕辛璦會因此而再小看了他,任犢話音纔出,已是後悔。

他心中想道:“方與此城,不管怎麼說,總歸是我打下的!這份功勞跑不了。張希、方與縣尉也是我親手所斬,這份斬敵將佐的功勞,也跑不掉。雖是如少了張希兩個的人頭,待來日與諸將會於主公帳下,計首論功的時候,別人都是一堆堆的人頭,我這裡空空如也,是會有些不好看,但至關緊要的,是現下不能讓玉郎小覷了我,以爲我是個鄙陋的粗人。”

任犢咬了咬牙,改變主意,說道,“不過是兩個首級,從主公征戰以今,我手刃之敵,何止百數!也不在乎這兩個腦袋!你們拿去,給他兩人縫到脖上,再做埋葬就是。”

辛璦讚道:“司馬此舉,可稱義也!”

任犢如飲甘霖,方纔的那點心疼不捨,不翼而飛,昂昂然立着,說道:“些微小事,怎敢當鷹揚讚譽!”

辛璦與任犢入城。

城中的守卒要麼從別的城門逃走了,要麼被任犢等殺了,要麼降了,不需要再進行巷戰。

辛璦一面遣騎,去找荀貞,稟報袁遺奔乘氏的消息;一面分兵巡邏城內,維持治安;同時,又遣了數騎,出城散開,告訴從高平、湖陸逃難到此的百姓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入城。

諸般舉措,不必多講。

一日後,徐州兵盡數過河,荀貞親率領之,來到方與。

荀貞下達嚴令:“兵卒不許入城,敢擾民者,斬!”

到了城中,荀貞撫循城內的各里,見城中治安井然,沒有出現士兵殘民的事情,也沒有出現本縣輕俠趁機生亂的事,甚是滿意,對辛璦、任犢,好生褒獎了幾句。

又聞伊興、張希的故事,荀貞問戲志纔等人,說道:“張希之名,我嘗有聞。他可是張公元節之後麼?”

張元節,就是張儉。元節,是張儉的字。

戲志纔不知道。

荀攸答道:“張希不是張公元節之後,他與張公元節同宗,是高平張家的小宗子弟。”

荀貞惋惜地喟嘆,說道:“可惜了!亦節義之士也!犢,你給他一個全屍這事做得還算不錯。”

任犢伏拜謙虛。

荀貞忖思稍頃,說道:“攻下高平的當日,我就入城,謁見張公元節。他託辭年邁,不肯見我。而下張希身死,看來張公元節,怕是更不會見我了。”

他對戲志才、荀攸等人說道,“張家子弟入仕郡府的,應該不少,再有遇到,皆不許殺!禮敬待之,如肯降者,送來見我;不肯降者,送去高平。”

張儉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望門投止了。

桓帝年間,黨錮之禍起,中常侍侯覽誣張儉與山陽郡的其它二十四人共爲部黨。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官府緝拿甚急,張儉狼狽逃亡,一路走到哪裡,就到哪裡的士族家中躲避,他逃亡沿途的士人,沒有不敬重他的名氣和品行的,競相接納,許多家族都因爲收留他而家破人亡。其所經歷,單隻受族刑的就以十數,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爲之殘破。

不少人家因爲張儉而亡,張儉本人,倒是活到了現在。

前幾年,黨錮解除,張儉回到了家鄉高平。何進等數次徵召於他,他都沒有接受,在家賦閒居住,一直到現在。他今年已經七十出頭了。

說實話,對張儉“望門投止”的這段過往,荀貞是存有非議的,可是非議歸非議,張儉的名聲在那裡放着,卻也不能不給以足夠的崇敬。

故而,有了他這道軍令的下達。

巡視過了城中,荀貞與戲志纔等來到郡府。

在堂中坐下。

荀貞說道:“袁伯業奔去乘氏,而下山陽無主,下一步我軍該如何行動,卿等暢所欲言。”

76 演武薦賢(上)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 陽翟侯扣使不遣59 吾候諸君久矣31 除惡務盡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 雙喜臨門(上)15 出城激戰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34 一怒之威27 舉薦戲忠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30 回家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80 擒賊先擒王(上)23 市中美人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4 豫州乳虎第一威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63 田邊斷案(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5 陽城治吏(下)77 演武薦賢(下)33 督郵一怒(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74 如何練兵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31 除惡務盡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5 買馬(上)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45 正旦前日38 縱橫意氣袁本初4 留錢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69 英雄志氣袁本初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84 捕拿張直(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2 圍魏救趙亂其陣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 上任52 市義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6 本初何如伯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