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

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

第四部

第十二章(總第一百四十八章)、空空梓潼

辰時,大軍出發,馬宇令趙真和陳木爲先鋒,直逼梓潼。

趙真和陳木聞探馬來報說梓潼城內情況異常,似乎沒有守軍,隨即率大軍來到梓潼城下,覺得城內確實安靜的令人奇怪。雖然可看到城頭戰旗飄飄,人影綽綽,戰鼓咚咚,但總是感覺哪裡不對,又說不出來。趙真令暫勿攻城,讓士兵緊緊的盯住四個城門,若是有出城或進城的人,一律抓住審問,弄清城內的情況,並派快馬將情況向馬宇報告。馬宇聞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哦,想不到法正、李嚴還會玩這一套。”

賈詡、郭嘉、董昭高興的笑了,看的張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道:“你們笑什麼?到底怎麼了?梓潼城發生了什麼變故嗎?”

董昭道:“張公祺啊,這回咱們可以進梓潼吃午飯了。”

“爲什麼?梓潼投降了嗎?”張魯猜道,張魯只想快點打到成都,抓住劉璋報仇。

“雖然沒有投降,但是他們都跑了,給咱們留下一個空城。”董昭解釋道。

張魯也高興起來,笑道:“哦,是這樣啊,那敢情好,省心省力了。”

馬宇卻笑不起來,說道:“暫時確實是省心省力了,但後面指不定也許還會出什麼花樣呢。”遂令道:“咱們進城吧,法正、李嚴再厲害,也不能把梓潼整的一無所有吧。”

。。。。。

趙真和陳木迅速進入了梓潼,控制了城門和城區,並張榜安民。經過仔細搜查,梓潼城內確實已無一兵一卒了。城牆上的人影,有草人,也有老百姓。咚咚聲則也是抓了一些老百姓,付了錢讓他們來敲鼓。經檢查,城內的糧草和兵器庫等還是很充足的,還有一些盔甲也留下了,這倒是令人有點意外。城外以及周邊二十里之內,經過仔細的搜索,也沒發現異常,趙真和陳木檢查後,向馬宇報告道:“感覺蜀軍撤退的很是倉促,有點像臨時起意。”

馬宇直接進入梓潼將軍府,爲陶升設置了靈堂,率衆將領祭奠後,隆重下葬在梓潼城外。隨後看望了傷員,見沈先都給予了治療,周刻也安排了伙食,每個傷員都有一大碗馬肉,沉重之餘感覺還是有點心安了。周刻將死傷的戰馬都殺了後,將馬肉燉了,又給各部都分了二十大鍋,整的梓潼城內外到處都是馬肉香味。馬宇命陶升的中郎將宮通率二千人馬駐守梓潼,並與之單獨交談了一晚上。餘下的二千八百七十人仍由鄧迅暫領。感覺兵力有點不足,馬宇令河套將軍陳平的中郎將平德率三千人馬,趕到涪城,兵力方面讓他們各郡自招兵補齊。梓潼的特工部人員也暫歸屬陳木。

。。。。。

馬宇讓周刻將多餘的馬肉分好,再從糧庫中拿出些糧食來,準備分給城內的老百姓,周刻高興的答應,立即安排人去辦理去了。由於城裡的老百姓跑了不少,馬宇讓李登想法將城內的老百姓集中到將軍府前的廣場,經過李登的在三努力,稀稀拉拉的總算是來了三四百人,多爲老弱病殘。見來的差不多了,馬宇站在桌案上,高聲道:“鄉親們,我們是天子派來的靖勇軍,是老百姓的隊伍,也是你們的隊伍。因爲劉焉犯上作亂,天子令我們來討伐他。我們今日來到梓潼,就是爲了讓你們,從今以後過上幸福祥和的生活。現在,我們將給你們每家每戶都分一些糧食和馬肉。你們準備好裝糧食的袋子,可以到這邊排隊領取,大家放心,每家每戶都有份的,都能領到。”

周刻帶着五百人,將馬肉早已切割成三斤左右的大塊,將糧袋堆在肉旁邊。很快老百姓跑着從家裡取來的袋子,排上了長隊,百姓們羣情振奮,高興的圍着周刻的肉堆和糧食,鬧哄哄的擠來擠去,不時發出一陣陣笑聲。有的說,靖勇軍真的不錯。有的說,天子派來的,肯定要想着老百姓的。有的說,要是早點來就好了。周刻讓一隊士兵站成兩排維持秩序,讓排隊的老百姓,按順序領了肉後,再領取糧食。

有的老百姓們問什麼是靖勇軍,你們要人嗎?士兵們耐心的解答着,把馬宇剛纔講的話重複了一遍又一遍,聽說當兵還有餉銀,有的說明日讓兒子來行不行,士兵們說可以啊,明日來沒有問題。周刻趁機大聲宣傳道:“鄉親們,若有想參軍靖勇軍的,明日開始,到這裡來報名即可。我們靖勇軍是老百姓的隊伍,不欺負老百姓,也不搶老百姓的東西,我們還要保護老百姓。但是,我們對年齡有要求,從十六歲到四十五歲,纔可參加靖勇軍。”

次日,從早上開始,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老百姓報名參軍加靖勇軍,在大桌案前,不斷的有人在登記姓名、年齡等。第一天就有三十多人報名,多數是周邊的老百姓,聽說後趕來的,馬宇感覺素質還是很不錯的。幾天下來,總共有三百七十五人蔘軍靖勇軍,馬宇讓周刻按要求訓練他們,爭取儘快完成訓練,暫歸屬於周刻部。

董昭向馬宇彙報了各部的情況,經兵力補充後各部基本滿員,趙伍八千人,趙真八千人,薩倫八千人,周倉八千人。李登親兵隊一千二百人,陳木一千零四十人,另外還有特工隊五百人。周刻一千六百三十八人,再加上三百七十五名新兵,合計爲二千零一十三人。沈先五百人。衛覬送來一千二百名訓練合格的新兵,總兵力有三萬八千四百五十三人。衛覬送來的糧草,再加上梓潼繳獲的,糧草足夠八個月了,下一批糧草將於近期啓運。

馬宇將送來的新兵全都分配給周刻,糧草也比較充足,心情感覺稍安,否則去攻打劉璋屯有重兵的的涪城,還真的心裡有點沒底。

部隊在梓潼修整幾日,主要是因爲陶升的陣亡並安定其部屬,有的則調整歸屬到其他將軍屬下。同時抓緊時間訓練新兵磨合部隊,清除了一批抵抗靖勇軍的士族豪門,和當地百姓、士族和土豪等搞好關係,爲今後打好基礎。馬宇和董昭、張魯、宮通等與當地父老士族等相見座談,建立健全基層縣、鄉村亭各級管理機構。馬宇又召集將領開會,講清當前大勢,鼓舞精神,提高士氣。現在咱們距離成都可以說已經走了一半了,很快就會到達成都了,勝利在望,爲下一步攻打涪城打好基礎。

。。。。。

接下來的目標是涪城(綿陽),關鍵是如何行動。涪城是成都的重要屏障,劉璋特派吳懿和法正坐鎮。再加上梓潼退下來的,目前涪城共有三萬五千人馬,這是守護成都的重要力量,使得涪城成爲一塊硬骨頭。德陽還有一萬八千人馬隨時可以支援,所以攻破涪城對雙方都很重要。但硬攻涪城沒有意義,那將會導致兵力損失過大,這是馬宇最不贊成的。蜀軍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靖勇軍三萬八千人攻打有三萬五千人守衛的涪城,基本是一比一,沒有優勢,沒有必勝的把握,肯定會造成重大的傷亡。

在如何攻打涪城的商討會上,董昭對着特工隊提供的地圖,提出的作戰計劃是圍三放一,給守敵一條逃生的道路。董昭講解道:“首先利用三到六日,填平護城河。同時建造三個鎮敵樓,從高處觀察城內的一舉一動,以利於指揮作戰。準備好之後,用密集的霹靂大砲,至少需要八十門大砲,集中對着一個城牆段猛烈轟擊並封鎖兩側,再結合火流星砲彈,震懾殺敵,沉重打擊並摧毀守敵的士氣。達到轟擊的目的後,在發起最後的攻擊階段中,再輔助壕橋鋪設在護城河上,以便於攻城部隊多處過河。過河後,以十個靖勇軍新型的鎮敵樓靠近城牆,居高臨下用箭弩攻擊守敵,中層隱藏的士兵則衝上城牆。在這些攻擊的掩護下,同時可選定某個合適的地段,秘密進行地下挖洞,進入城內,在城內潛伏多日的、近二百名特工隊配合下,奪取城門。”

董昭最後補充道:“綜上所述,目前靖勇軍最大的不利,就是咱們的兵力僅僅略多於涪城守敵,沒有達到一倍以上,很有可能會造成攻城的失利。”

大家聽完後,一時都沒有說話,對於攻城就是那麼一些方法,可以說是誰都知道,兵力的情況大家都清楚,沒有太多的建議和補充,唯有在攻城的時候,希望守敵能犯一些錯誤,但這又太虛無太幼稚了。

賈詡和郭嘉都從地圖上看出了涪城周邊的河流,若可利用水攻則可以事半功倍,但考慮到馬宇一向不願傷及百姓,所以倆人都沒吱聲。

馬宇聽了董昭的攻打涪城計劃後,也陷入了沉思。馬宇向來反對硬攻硬拼的攻城,不僅對雙方來說死傷巨大,而且水平實在是太low了,對穿越過來的馬宇簡直就是智商的侮辱,但又沒有其他辦法。用水攻又會傷及百姓,馬宇絕不會考慮。馬宇暗想:“挖地道吧,又太慢了,而且這樣的套路是很容易預防的。可是對着涪城這高高的城牆,既現實,又無奈。智取巧奪一個城市,哪有那麼容易的,沒有上天眷顧以及機緣巧合是無法實現的。就目前而言,即使攻入城了,三萬八對三萬五,能有多大的優勢還真不好說。若是繞城而過直奔成都吧,必遭到前後夾擊,最重要的是糧道被切斷了,這樣做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在古代攻城是必須的,不得不爲之,這也是無法繞過去的難關。”

馬宇回憶了劉備奪取益州的情況:“一個原因是有法正、張鬆等做內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率張飛趙雲從東邊攻打過來,直到成都城下,以及馬超投奔劉備後,其威名也給劉璋很大的壓力,劉璋纔打開城門投降,劉備從而得以入主益州。可是看看自己,內應就不要指望了,特工隊那點人,能在混亂之中給守敵多增加點麻煩,就已經很不錯了。再看東路的支援呢,張衛和馬超的情況,以及杜濩等人的攻勢,不知道他們誰是真正的將才,能夠先衝殺到成都。看來不能等、不能靠,無論如何還是要圍困涪城,解決眼下的問題,反正是車到山前自有路,實在不行只得強攻了。”想到這,馬宇一聲令下,大軍開拔,距離涪城十里處紮下大營,將涪城包圍了起來。

馬宇令陳木放出探馬,全面掌控周圍的一草一木,對守敵的探馬和信使能活捉的活捉,不能活捉則一律射殺。令趙伍保持警戒,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令周倉部全力配合沈先製造組裝大砲、鎮敵樓等攻城器械。令趙真部四處砍伐樹木、收集砲彈,越多越好。令沈先大量製作士兵們稱之爲火流星的火炮彈。令薩倫部每日取土填護城河。各部人馬立即忙碌了起來,上山的上山,下河的下河,後營裡晝夜不停的鋸木頭,按照馬宇晚上苦思冥想的新式雲梯和大砲,叮叮噹噹忙的個是熱火朝天。

倒是賈詡、郭嘉等人經常去涪城,對着涪城上下左右沒完沒了來回的看。

。。。。。

吳懿、法正和冷苞等率衆將在城樓上,看着馬宇的大營忙個不休,收集石頭的、搬運大樹的,進進出出忙的個是熱火朝天。吳懿等人表情有點緊張,只有法正若無其事的看着,看着似乎與己毫無關係的事情一樣。吳懿也深感丟失城池的壓力,一向反對出城主動攻擊的,這時也徵詢的問法正道:“孝直,咱們是不是給馬宇一個突然襲擊,怎能讓他順利的製作攻城器械呢。”

法正一直看着馬宇的大營說道:“這個事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讓他順利的製作。誰都不準出城,出城野戰我們不是馬宇的對手,若出城只有馬宇才高興。我們只要準備好守城就可以了。冷將軍,明日率部把再距離城門一百步以內的房屋全部拆除,所有物料全部用於守城。”

。。。。。

涪城,今四川省綿陽市,是國家唯一的科技城,是重要的國防科技、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成渝經濟圈七大區域之一。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南接遂寧市射洪縣,西接德陽市的羅江縣。綿陽是中國早期人類活動地區之一,邊堆山遺址出土了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西漢高祖二年(前205)置涪縣,漢高祖六年(前201)置廣漢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廣漢郡由乘鄉遷到梓潼縣。漢安帝元初二年(115),益州刺史部和廣漢郡均遷至涪縣。之後設置多變,到隋代逐漸穩定。民國二年(1913),依照“山南水北”爲“陽”的古義,因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爲綿陽。解放後,1950年設綿陽專區。1970年改稱綿陽地區。1985年改爲綿陽市。綿陽市受地貌影響,降水豐沛,徑流量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境內有大小河流及溪溝3000餘條,所有河流、溪溝都分別注入涪江、白龍江與西河,均屬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也是境內最主要的河流。綿陽西部青川、平武爲多地震區域之一。綿陽市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衆多的著名景區和旅遊景點,如越王樓,李白故里,翠雲廊,王朗國家自然保護區等,是大九寨國際旅遊環線和三國蜀道文化國際旅遊線上的主要節點。

#############

(本章完)

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65章 (總) 何爲對聯第276章 (總) 蛛絲馬跡第320章 (總) 吉順民邸第61章 (總) 夕陽如血2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269章 (總) 天下大勢第157章 (總) 生死之戰1第71章 (總) 豪強割據1第7章 (總) 軍事訓練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277章 (總) 鋒利利城1第145章 (總) 大戰序幕第282章 (總) 南下號角第41章 (總) 雁門雄關第46章 烽火上黨3第9章 (總) 初示身手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100章 (總) 長安之行2第49章 府中比武第160章 (總) 劉璋獻蜀1第108章 (總) 刀光斧影3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106章 (總) 刀光斧影1第139章 (總) 謀劃漢中第322章 (總) 千頭萬緒第214章 (總) 進退兩難第164章 (總) 特大旱災第118章 (總) 血戰雄關2第253章 (總) 佈局江北第19章 (總) 何去何從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2章 (總) 死神突臨第49章 府中比武第273章 (總) 暗黑諜影第316章 (總) 大漢金票第354章 (總) 送禮當塗第120章 (總) 血戰雄關4第293章 (總) 投降風波第93章 (總) 晉陽之春4第42章 河東平叛第104章 (總) 猛將張繡第263章 (總) 蔡琰婚事第90章 (總) 晉陽之春1第89章 (總) 平定西涼3第269章 (總) 天下大勢第190章 (總) 白袍小將第332章 (總) 智星隕落第93章 (總) 晉陽之春4第200章 (總) 鄴城會議第295章 (總) 妙才不妙第245章 (總) 當世英雄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259章 (總) 洛陽皇宮第315章 (總) 長生不老第267章 (總) 伏波將軍第202章 (總) 出征半島2第382章 (總) 江東王府第51章 平氏家宴1第252章 (總) 四郡入囊第208章 (總) 江邊夜戰2第103章 (總) 文和先生第276章 (總) 蛛絲馬跡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127章 (總) 發展之計第79章 (總) 雲中定襄3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205章 (總) 大寧江畔第33章 (總) 平定上黨第128章 (總) 突來信函第82章 (總) 晉陽學堂第252章 (總) 四郡入囊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20章 (總) 一箭退敵第246章 (總) 兵貴神速第182章 (總) 奉旨討逆4第183章 (總) 智取鄴城第380章 (總) 陰陽計謀第236章 (總) 袁譚之死第86章 (總) 驍騎威風第160章 (總) 劉璋獻蜀1第356章 (總) 造勢打援第22章 (總) 大將眭固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147章 (總) 攻取利州2第101章 (總) 天子恩典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323章 (總) 殿試前夕第383章 (總) 昭烈皇帝第152章 (總) 血戰涪城2第377章 (總) 輕化諸暨第139章 (總) 謀劃漢中第273章 (總) 暗黑諜影第90章 (總) 晉陽之春1第25章 (總) 大戰張燕3第362章 (總) 劉備偷襲第369章 (總) 饒州休整第126章 (總) 洛陽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