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雙線作戰(中)

只有趙雲愁眉不展,他認爲剛剛關羽絕對沒有施展全部實力。不知爲何就突然撤退,總給趙雲一種很危險的感覺。如果自己真的達到了足以幾招擊退關羽的地步還好說,但現在屬於關羽自己撤退,趙雲認爲其中有詐。

“若是此時傳到太子殿下那裡,畢竟關羽是太子殿下的岳父,我今日之行爲……算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關羽畢竟是楚國的大將,我既然是先鋒就要完成先鋒的指責!”心中猶豫了一番,趙雲這才堅定下來,下令先就地休息。

Wшw ●тTk дn ●℃ O

“來人,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彙報給薛主帥。切莫有任何隱瞞和吹噓,務必彙報實情!”趙雲讓斥候長前去彙報情況,同時讓另外幾個斥候告知宇文成都和盧義的先鋒隊停止進軍。

關羽撤退有蹊蹺,趙雲擔心是徐庶和諸葛亮的計策。

關羽撤軍,直接回到新野城內,回到自己的住處關上大門。將商議脫下,關羽露出了數道劃痕的雙臂。

精壯的肌肉和身軀並沒有太多的傷痕,因此手臂上的劃痕就顯得格外扎眼。

徐庶得知了關羽緊急撤退的消息,馬上就趕到了關羽府上,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原本的計劃可以讓趙雲的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徐庶不知道關羽爲何私自撤退。

但當徐庶剛推開大門的時候,就明白了願意,關羽是當機立斷了。

“關將軍,今日……”徐庶假裝有些不解,還是想詢問清楚情況。

關羽眯起眼睛,不加掩飾也不加解釋,實話說道:“軍師之計策穩妥,但前提是趙雲會中計。今日,趙雲的兵器厲害,未曾觸及到我身前半寸,就能傷我。白馬義從士氣浩蕩,怕是一味地引誘他們到埋伏之地,將士們早就死傷殆盡。”

解釋的話不多,但關羽還是避開了自己認爲打不過趙雲的實情。

徐庶聰明,他聽關羽的意思就能明白,今日一戰是趙雲穩勝了。

這個情況超出徐庶的意料,如果是宇文成都戰勝關羽,那還在情理之中。但是現在就連趙雲都能夠力壓關羽一籌,還真是讓徐庶震驚。

“關將軍無須在意,畢竟那趙子龍身穿戰甲,而將軍不着重甲,本就吃虧。趙子龍兵器厲害,將軍沒有敗於武藝。今日也不算戰敗,關將軍好生修養。”徐庶不敢觸怒和刺激關羽,也沒有這個必要,但他知道這新野是受不住了。

原本憑藉關羽的武藝和白耳精兵的戰鬥力,配上諸葛亮研發的連弩,還能夠和晉軍抗衡。但是新野易攻難守,現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新野無法鎮守。

離開關羽的住處後,徐庶無奈嘆氣,下令道:“準備好撤軍。新野無法再瘦,南撤鎮守關隘。新野之地貧瘠,將人才和寒門學子帶走就行,不要打擾百姓生活。至於關將軍那裡,不要多說。今晚我會借大王的名義傳令給關將軍,他不會一意孤行。”

徐庶眯起眼睛,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抵擋晉軍了。既然晉軍想要新野,徐庶認爲還是避其鋒芒爲好。

翌日清晨,新野城內守將全部撤離,官府的度支和糧倉也所剩不多。徐庶只留下了避免百姓饑荒的糧食,算是行仁義之事,不已百姓爲要挾。

趙雲的白馬義從來到新野城下,看到城門禁閉,楚國大旗飛揚卻沒有守將於城上的情況後,他又謹慎起來。

“將軍,下令攻城吧!我認爲徐庶一定是畏懼於咱們晉國大軍,已經先行棄城而逃了!”副將心中欣喜,這可是放在嘴邊上的功勞,豈有放空的道理?

趙雲眯起眼睛,他也認爲的確應該試探一番,不過依舊擔心會有危險。

“好!那我就給你五百將士,前去試探。若是此乃空城,記你首功。若是有埋伏,速速撤回。”趙雲槍指新野城,下令讓副將先去試探性攻城。

副將心中大喜,他立刻點五百將士,扛着雲梯前去攻城。

在趙雲的注視下,五百將士輕而易舉地登上城樓,最終從裡面將城門打開。

“白馬義從聽令!進城後,不可騷擾百姓,違令者斬!”趙雲輕喝一聲,讓白馬義從進城控制各個城樓。

傍晚許都晉王宮內

韓武坐在太子殿的尊位上打了一下困氣,揉弄疲憊的眼睛。

“太子殿下,前線戰報,趙雲將軍攻克新野,薛仁貴將軍於新野駐軍不前。”郭嘉將戰報送到韓武面前,讓他過目。

崔琰眉頭緊促,忍不住說道:“既然能夠一舉攻克新野,爲何有不乘勝追擊?區區一個新野,不足以讓大軍興師動衆。太子殿下不如下令,讓薛仁貴將軍繼續南攻,說不定能克半個荊州。”

韓武和郭嘉聽到崔琰的建議後,都開始微微搖頭,顯然是不太認同。

韓武眉頭緊蹙,道:“劉備有徐庶和諸葛亮,其實徐庶還沒什麼。徐庶會打仗,會陣法,會用兵,但終究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我軍兵多將廣,絕對實力面前,計策就顯得無力了。但是諸葛亮不一樣,他的奇謀讓人不得不防。徐庶撤軍必有後手,以東宮的名義傳令,讓薛仁貴鎮守新野兩個月,再自行定奪是否南下。違令者,即便有功,也軍法處置。”

韓武眯起眼睛,他認爲還是不要和諸葛亮心存僥倖比較好。

諸葛亮的奇謀,韓武認爲時時刻刻都要提防。

郭嘉露出笑容,恭維道:“不愧是太子殿下!薛仁貴之前沒有戰功,因此即便是主帥也人微言輕。爲了保證功績,薛仁貴將軍就不會冒進。沉穩下來,就不會陷入敵人的圈套。楚軍羸弱,晉國大軍必勝。”

轉過頭向崔琰報以微笑,郭嘉認同了韓武的想法。

“崔公,昭告天下,新野劃入兗州治下。派能夠忍辱負重的使者前去襄陽,遊說劉備。記住,要忍辱負重,忍得住罵!諸葛亮口才堪稱天下無敵,就不與他爭辯是非了。”韓武眯起眼睛,決定以蠶食的方法不斷削弱劉備的實力。

第二百九十八章 關雲長!(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錦囊計(三)第五十七章 出兵黑山之行刺第二百零三章 英雄之死第八十章 與虎謀食(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紅薯和玉米(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吳國危機(中)第三百一十章 百步射戟(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文丑進軍(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花開並蒂(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家千里駒(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妖精(下)第五白七十六章 三國鼎立(上)第二十三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庶徐元直(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刺客(下)第四百七十章 科舉三題(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昂反叛(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反貪風雲(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銅雀臺(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秦弩(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銅雀臺(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喬(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北疆局勢第九十六章 計策要連環(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司馬八達(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囊計(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幽州的草原異族(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家千里駒(下)第四十一章 無恥老賊第二百三十章 烏桓和羯族(下)第四百四十章 改變歷史(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刺客與替身(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結仇第三十九章 攻克長安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趙子龍勇冠三軍(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陽平攻防戰(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曹丕大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象踏!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剿公孫瓚(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韓月訂婚(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終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聰明的女孩子(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敗俱傷(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國分裂(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諸葛猜忌第四百七十四章 南下計劃(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國分裂(下)第十四章 劉關張第八十四章 先登之威(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曹丕覺醒(上)第一百零七章 虓虎撼徐州(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下)第五百零五章 秦晉決戰(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都局勢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武的擔憂第四百二十章 衣帶詔(上)第三百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六百二十二章 韓嘯犯紀(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襲長安城(續)第四百八十章 漢水秋潮第五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會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能賢才——曾國藩(下)第一百零一章 會見軻比能(中)第一百零四章 張繡的反擊(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冢虎之謀(下)第六百二十章 陷陣之志(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諸葛孔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宇文第三十五章 聯合曹操第十九章 圍攻武關第三百一十三章 蒯家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九章 錢莊計劃(上)第二十六章 冀州安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龐統的奇謀(一)第二百零六章 北方第一霸主(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追擊戰(上)第五百零四章 秦晉決戰(上)第九十六章 計策要連環(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吳國分裂(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玉璽爭奪戰(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一十三章 蒯家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幽州的草原異族(上)第二十四章 分兵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龐統,龐士元!(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麯義的悍勇(下)第十三章 華雄反攻第二百五十章 反貪風雲(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下)第九十四章 一筆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弒虎(中)第九十三章 策反之計(下)第四十六章 入主幷州第六百零六章 毒蛇反擊(下)第四百零二章 稱王的前夕第二百零五章 北方第一霸主(中)第三百八十章 新律法(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趙昂反叛(一)第二百四十章 弒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