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決斷

於是,趙雲帶着馬超和龐德一邊駐守壺關險要,一邊向幷州腹地救援。望朝廷再發援軍,不然一旦壺關失守,幷州的防禦就等於是一翼洞開了呀。

當在上黨爲雁門的血戰籌措糧草和物資的逢紀和徐邈,在得到了趙雲的求援信之後,都感到很是棘手呀。真的是腹背受敵,再加上有張揚和王匡這兩個垃圾在趁機作亂,真是讓人頭大呀。

還好顏良帶着十萬大軍及時趕到,這讓逢紀和徐邈很是喜出望外,有了顏良的這股生力軍,接下來就好收拾一點了。

等顏良帶着大軍到了上黨的時候,逢紀和徐邈二人就立即去請他過來商議軍情大事。顏良是知道他們的能耐的,不敢怠慢,當即過來商議。

在知道王匡和張揚作亂,劉備聯軍侵略幷州的消息之後,這把顏良給氣的火冒三丈起來,這羣垃圾真是找死,看我顏良不殺光他們的呀。

見顏良義憤填膺,也有了去消滅敵人的打算,這和逢紀和徐邈的想法不謀而合,也讓他們大喜不已。當即對着顏良建議起來,希望他可以帶着麾下的大軍,先掃清幷州張揚他們作亂,然後在支援壺關的趙雲他們,坐等主公的大軍支援。

這樣的建議好是好,也很對顏良的胃口,但是顏良此行的目的是支援雁門的張遼,共同對付匈奴,現在突然改變目標,會不會有點妨礙呀。

有這樣的擔心,顏良也不藏着掖着,立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道“兩位先生所言不錯,但是顏良奉主公之令,去救援雁門,對付匈奴。現在改變方向,馳援壺關,這樣會不會讓主公怪罪呀。萬一雁門有所閃失,末將難辭其咎呀!”

聽到顏良的擔心,逢紀不以爲意的笑了笑,爲顏良解惑起來道“哈哈哈,這個請將軍放心,現在沮授軍師已經帶着大軍支援雁門了,那裡不必擔心。雖然不能立即消滅匈奴大軍,但是堅守一段時間當無問題呀!”

“而且我們剛剛得知,主公已經派遣鍾繇、董昭、審配三位先生帶着十萬大軍支援我們幷州,不日就到。等他們到來之後,就是這些跳樑小醜破滅的時候呀!”,見顏良還是有點擔心,徐邈繼續補充一下道。

“哈哈哈,如此顏良再無疑惑擔心了,請二位先生放心,末將現在就出發,馳援壺關,會一會豫州的垃圾們吧!”,一聽二位先生這樣一說,顏良再無擔心,當即笑了笑,然後就雷厲風行的告辭下去,自去帶着大軍出發了。

見顏良這毫不拖泥帶水的樣子,這讓逢紀和徐邈很是讚歎的點點頭,主公麾下大將如此,何愁大業不成呀。

二人盯着顏良的背影感嘆了一下,之後自然不忘記把這裡的詳細情況通報給主公,也包括他們的應對之法。請主公決斷,早發援軍,一舉消滅這些魑魅魍魎。

“主公,大軍已經準備停當了,請主公下令出發吧!”

袁紹看到這裡,卻被外面典韋的一聲稟報聲給打斷了,見大軍已經準備好了,袁紹也就不再看了,也看了差不多了。點點頭,當即下令道。

“嗯嗯,傳令下去,大軍即刻出發!”

“是主公,末將領命!”

於是,袁紹告別張郃、田豫等衆人,然後就帶着典韋、文丑、崔林三人及二十萬大軍,朝范陽城進發,回城商議救援幷州的計策。

軍情緊急,一路上大軍不敢怠慢,都是埋頭趕路的樣子,而沒有一絲的疲勞。恨不得立即趕回范陽城,可以早發援兵,救援幷州。

終於在四日後的傍晚時分,袁紹帶着疲憊的大軍趕到了范陽城的城樓下。知道主公帶着大軍回來了,城樓上駐守的大軍自然不敢阻攔,袁紹終於回到范陽城。

事不宜遲,袁紹在把大軍交給文丑安頓之後,就讓典韋去通知范陽城的文臣武將,立即來太守府連夜開會。等二人領命之後,袁紹就帶着崔林一起朝自己的臨時住所趕去,去等其他麾下大臣的到來。

不一會,衆人俱到了,聞聽主公傳令誰敢不到,特別是從典韋的口中已經知道幷州出大事了,這讓他們更加不敢怠慢起來,都火急火燎的朝主公所在地趕去。

見麾下的文臣武將都到齊了,袁紹也不廢話了,先讓崔林再次把幷州的情況,通報給衆人之後。然後毫不猶豫的說了自己的決定,對着衆人詢問道。

“幷州危急,孤意立即支援幷州,不知道衆人意下如何呀!”

“主公所言不錯,微臣也以爲應該立即支援幷州,不然憑藉着現在幷州的實力,很難對付這腹背之敵!”,一聽主公有這樣的想法,田豐作爲文臣之首,毫不猶豫的站出來支持道。

“哈哈哈,既然元皓先生也以爲這樣可行,那就大軍立即出動,支援幷州吧!”,見田豐支持自己的決定,又見底下的衆人都是一副贊同的樣子,這讓袁紹很是滿意,笑了笑,當即下令道。

“主公且慢,現在幷州的情況很是糟糕,敵軍兵馬加起來接近百萬大軍。而我們在幷州纔不過四十萬大軍,實力很是懸殊呀。雖說我們可以大軍支援幷州,但是主公知道的,我軍剛剛大破鮮卑聯軍,還沒有恢復過來元氣。久戰疲勞不易勞師遠征,又要面對這樣的險境,還請主公稍安勿躁呀!”

見主公就要下令大軍出征了,荀諶忙不迭的站出來,說了一大堆反對的意見,並不贊成現在立即出兵救援幷州。

聽荀諶這樣一說,雖然很是有道理了,但是袁紹還是不能接受。現在幷州危在旦夕,盼救兵如盼星星,我們要是如此遲緩,肯定會誤了大事的呀。

想到了這裡,袁紹就有點着急起來,對着荀諶語重心長的勸道“先生此言不差,但是現在幷州危如累卵,救援刻不容緩呀。我們如此瞻前顧後,恐怕會錯失最佳的救援機會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個道理先生應該明白呀。不能因爲小的損失和辛苦,而置大義於不顧呀!”

說道最後,袁紹硬起了心腸,越來越堅定了救援幷州的決心,聲音很是響亮的決斷道“孤意已決,大軍離開出發馳援幷州,有遲疑不決者,是以通敵論處。望衆人都支持孤的決定,切莫遲誤,否則幷州休矣!”

第六百八十章賈詡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九章陳羣的分析第五百四十一章恍然大悟第七百五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一百三十九章田豫獻計第一百一十五章龍爭虎鬥第五百一十九章風花雪月第九百零三章暗潮涌動第二百六十六章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一章先禮後兵第六百四十八章此消彼長第六百九十九章攻城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一百三十六章背叛第二百零四章自取其辱第三百一十八章明知故問第六百二十四章匈奴出動第一百八十章後手第三百九十章任性第十二章人中呂布第九百四十三章脫離危險第二百六十四章請戰連連第九百三十五章自以爲得意第三百九十九章諸將請戰第九十六章潛回幽州第五章馬超獻禮第六百六十一章自尋死路第九百零二章通報主公第二十九章羣英會第十四章冀州攻略第四百九十八章蔡琰的提醒第二百四十七章纏鬥第八百六十章告一段落第三百八十五章捷報第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一十七章假扮援軍第二百三十章三將爭功第一百六十八章交鋒第八百三十二章師父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大軍集結第八百三十三章期許第四十九章一得一失第四十九章一得一失第九百二十七章大意了第七十四章主動出擊第三十三章支持第七十一章兩軍相遇第八十五章八陣楊威第五百三十六章低聲下氣第七十二章黃河九曲第九百一十六章兩種心情第一百七十九章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二章張飛剪徑第一百八十五章不打不相識第五百二十二章談情說愛第一百零五章騎兵交鋒第十五章妙計連連第四百六十章戰前總動員第五百四十一章恍然大悟第一百七十一章不了了之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八百三十一章劍拔弩張第六百三十三章初次交鋒第十八章勸降徐榮第七百五十五章大軍殺到第一百一十五章范陽保衛戰第五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八百五十四章會晤第五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一百二十一章自焚而死第七百四十九章向豬羊第八百零四章明白了一點第七百二十九章鞭屍第四百五十一章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五章遙相呼應第三百二十五章驅趕第六百九十章催命符第五十九章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章天賜良將第八百零三章碰壁第一百二十七章夜襲第七百九十七章十萬火急第六百七十三章重蹈覆轍第五百一十四章餘怒未消第九百三十七章翻身落馬第五百五十三章目中無人第七章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二章匈奴殘暴第三百六十七章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七百六十四章收尾第二百二十六章三方行動第三百七十三章詐傷第二百三十章水中魚鱉第五十五章混戰第五十二章董卓之死第五百六十一章心滿意足第八百零五章轉移目標第二百四十一章悠悠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