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招賢令

次日,袁紹在刺史府,召集衆文武,商議冀州的事務。

這也是,出征回來的第一次聚會,所以衆文武,都早早的到了。

袁紹,坐在刺史寶座上,看着文臣以田豐、沮授爲首,武將以趙雲、高覽爲首在臺階下,恭敬的站立着。真可謂人才濟濟呀,表示很滿意的。

袁紹首先報了一下拳,表示感謝道“我出征這段時間,冀州的事情,辛苦衆位了”。

“爲主公盡忠,臣等不辛苦的,主公謬讚了”,衆文武,齊聲應和道。

又互相謙讓了一番,就言歸正傳了。

袁紹問道“我離開之後,冀州可以什麼大事的?”。

聞言,長史田豐站出來道“稟主公,這期間也沒什麼大事的。就是洛陽百姓按照主公臨行前的授意,已經安置在鄴城周圍了。”。

袁紹點點頭,表示明白的,很肯定田豐的能力的。

有點擔心糧草的問題,就對着簿曹從事甄儼問道。

“不知道冀州糧草可缺乏的?”。

甄儼應聲而出肯定道“主公放心,我冀州糧草很充足的,不必擔心的”。

聽他這樣保證,袁紹很是放心的,知道甄儼不會亂保證的。

袁紹對着武將的方向,又問道“出征的大軍安頓好了吧,公孫瓚的降兵也整頓好了吧?”。

高覽和趙雲對視了一眼,高覽出列答道“稟主公,出征大軍已經安排停當了。至於幽州的降兵,還在篩選,重組的,尚需一段時間的”。

“辛苦你們倆,此事不急慢慢來”,袁紹誇獎了一番,囑咐道。

“是主公”,二人應諾,退回了班列之中。

袁紹又詢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把荀彧和劉曄,介紹給大家認識了。

因爲他倆初來,袁紹不好給予高位,就任命他倆爲記室,等立功了在論功行賞的。

荀彧二人也不很在意這些的,因爲他們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官位什麼的不急,早晚的事。

見事情彙報的差不多了,袁紹就想吩咐大家散去,各自處理公務去了。

別駕沮授卻站出來,神情有點嚴肅道“主公明鑑,眼下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主公決斷的”。

袁紹好奇道“什麼重要的事情,請先生明言的”。

衆人也側目,傾聽沮授的說辭。

沮授不緊不慢道“眼下冀州初定,冀州九郡除了渤海都是原來韓馥的人馬。主公要想統治穩固的,必須儘快換掉這些人,安置自己的親信的。不然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恐怕基業動搖的”。

田豐、劉曄深以爲然的點點頭,荀彧也眼睛一亮,不想此間還有志同道合的人。

還沒等沮授說完,記室辛評就站出來反對道“不可,冀州方定,豈可如此大換血的?這樣很容易造成混亂的,臣以爲萬萬不可的”。

審配有點後知後覺的,也反應過來了,支持沮授道“臣以爲可行,正所謂非我同類,其心必異的”。

記室辛評反駁道“都是冀州同僚,何來同類心異之說,此言大謬也”。

田豐看不下去了,也出言贊同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優勝劣汰,自古之道也。仲治如此反對,想必其心有私吧?”

這一席話說的辛評啞口無言,但是他很不甘心,用眼光示意,許攸站出來幫忙的。

許攸會意,站出來插言道“哈哈,諸公之言皆善,但是你們考慮過了嗎?九郡一百五十多縣,需要多少人的,我們有這些人馬嗎?”。

這一席話,說的審配啞口,田豐皺眉,沮授做思考狀,而辛評卻得意洋洋的,像是打了勝仗一樣的。

這些文臣之間的議論,武將向來不感興趣的,都是在一旁看戲的,只有趙雲在不停地點頭又思考的。

劉曄倒是很支持換掉他們的,但是聽到許攸的反駁,也皺了眉頭一下,苦苦思考對策的。

倒是荀彧,從頭到尾,表情都沒有變過的,但就是微笑不語的,至於郭嘉一直魂遊天地的,可能還沉浸於昨天的歌舞吧。

袁紹把大家的議論和表情,盡收眼底的,心中跟明鏡似的,知道誰是自己親信,誰又是靠不住的。

見氣氛有點冷場,荀彧又一副成竹在胸的狀態。

於是,袁紹點名荀彧道“不知道文若先生以爲如何呢?”。

見主公提到荀彧,大家的目光的集中過來,盯着荀彧,想聽聽他能說出什麼的。

荀彧見此,也不緊張,很自信道“沮授先生,言之有理,彧也以爲可行的”。

這話說得,很沒有營養的,沮授等有點失望的。

都是許攸,哈哈一笑,很得意道“先生難道忘記了我的提醒嗎?”。

荀彧笑道“此事簡單,何必再議”。

什麼簡單?衆人這回都側目傾聽,他的高見,袁紹想聽聽他的計策的。

只聽荀彧娓娓道來道“將軍知道秦孝公招賢令和燕昭王黃金臺拜將的故事吧”。

原來是招賢納才,這話說的,沮授他們豁然開朗,許攸等沒有脾氣。

果然,王佐之才,不是吹出來的,衆人也算重新審視這我荀彧先生了。

袁紹很滿意道“文若先生所言甚是,我有一道政令,請大家翻閱,如無異議,就下發執行吧”。

說着,用眼神示意,袁方站出來宣讀政令。

袁方領命,高聲宣讀招賢令道。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

原來主公,早有打算的,招納賢才,唯纔是舉的。

“主公大才,我等不及也”

衆人瞬間就明白了,一起附和,稱讚道。

袁紹見大家無異議的,就中斷了會議,讓袁方安排人馬,將招賢令,傳到全國各地的。

渴仰賢才,廣納善良,這胸襟,這手段,給現在人妖莫辨的污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報復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

於是,各路能人異士,都陸續齊聚冀州,準備各顯其能,大幹一場的。由此開始了袁家,領先其他諸侯的,人才優勢,此乃後話的。

第四百二十七章悍不畏死第一百九十三章殺手鐗第八十五章鹿門學院第二十一章西涼亂起第四百二十一章抵禦第一百八十三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二十二章作死第四十七章美人計第五百三十三章可笑第六十八章心存忠義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次交鋒第五十五章偷襲第六百九十章催命符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國第一神人第八百三十五章拉下水第三百三十八章興起的呂布第五十九章自作孽不可活第二十章鏖戰第五百八十九章攔路虎第八百六十八章交談第六百三十一章去卑到來第三十四章妥協第六百八十四章後知後覺第二百六十七章秘密武器第八百六十二章作死第八章叔侄相見第七十章令人作嘔第五百五十章立足點第七百一十章後知後覺第六百九十九章攻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章斷髮之痛第六百三十七章虎頭蛇尾第三百九十八章破敵良策第七百六十五章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六章壺關城陷第一百五十五章郎情妾意第七百三十七章勝利的曙光第七百零四章一觸即發第九百四十二章不容樂觀第八十七章三隻蠢豬第十章噩耗第七百二十五章大開殺戒第一百三十七章丞相駕到第二百三十九章殉葬第五十五章喜憂參半第六十三章甕中捉鱉第四百八十五章慶功宴第六章檄文第一百七十九章擔憂第十八章大戰磐河第六百六十五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五章重整旗鼓第八百三十五章拉下水第六百一十六章完善第三百零八章戰報第三百四十一章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挑釁第六百九十一章軍令到達第九百二十五章博弈第八十四章投降第一章袁遺家書第一百六十七章爭論不休第八十九章少年英才(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二章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五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憂慮第二百三十二章長驅直入第八百八十九章一頭霧水第六百一十五章賈詡開口第三百七十章如火如荼第四百六十七章痛打落水狗第六十七章結束第一百六十二章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四章曹劉交鋒第三十八章計定第四百零二章駕臨雁門第一百三十四章匯合第一百六十二章有眼不識賈詡第一百七十三章夜襲大營第五百七十九章喜出望外第九章初遇黑山第五十九章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零九章復仇人第四十九章一得一失第四章袁紹大婚第一百三十六章正面對抗第二十章密謀聯合第一百七十八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八章危局第二百九十四章絕境第六百零八章賈詡到來第七百九十章各有想法第五百八十章自以爲是第一百一十四章騎兵絕唱第一百四十二章後知後覺第五十一章舉薦第一百四十七章王對王第三百一十三章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