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遷都長安

董卓逃到虎牢關上,吩咐趕緊關好城門,亂箭射退諸侯聯軍,就這樣還心驚膽跳的。心有餘悸的摸了摸腦袋,嘀咕道。

“我頭還在嗎?”

“我頭還在嗎?”

“我頭還在嗎?”

這表現讓聲旁的西涼將領很是無語,都面面相覷,沉默無語。

尤其是西涼第一軍師李儒,本來對戰場的董卓的表現就有點不滿的。

畢竟本來西涼軍就處於人數優勢,坐擁三十五萬精銳,還大半是騎兵,可謂兵強馬壯。而反觀諸侯聯軍,不過二十五左右,不但馬匹有限不說,很多都是還沒來得及訓練的農民,真是一羣烏合之衆。

雖說呂布猝然戰敗了,但只要董卓身先士卒,搶先一擊,勝負未可知也。那像現在損兵折將,銳氣大減,士氣全無,老實說李儒很傷心,也很失望的。

過了好一會,董卓才恢復一些,見李儒在身旁搖頭嘆息,趕緊上前一步抓住李儒手,心有餘悸的問計。

“文優,你看諸侯勢大,要不我們暫避鋒芒,等以後在理會吧”。

李儒知道董卓大敗喪氣,沒想到連鬥志都沒有了,已經心生退縮之意了,頓覺感到又失望了三分。

李儒,還未說話,西涼將領就嗡嗡的炸開了,議論紛紛的。

“對呀,我們還是回洛陽吧,那裡城高闊深很安全的”。

“不行,洛陽豪門勢大,不如退到西涼,那裡是我們老家,誰來了都不怕”。

“對對,說的很對”。

衆人很是贊同,附和道,只有徐榮從一開始就一言不發的,很平靜的看着他們,也不知道想什麼的。

董卓聽着他們的建議,有點意動了,就想同意。

李儒見此,無奈的搖了搖,站起來阻止喝道“不可,今天雖說我軍大敗,但實力尚存,汝等豈可如此喪氣,出這些餿主意”。

軍師的威信還是有的,畢竟很多西涼將領都是李儒發掘的,讓董卓提拔他們的,只一席話就讓他們閉嘴了。

老實說董卓有點生氣了,心想我還沒說話,你就站出來了,心中有點不舒服的。

就想發作,但還是耐着性子,語氣生硬道“依你看我軍應該如此呀?”。

李儒知道自己越權了,但不是很在意,也可以說他認爲董卓不會在意的,這爲以後他倆決裂埋下了裂痕。

看來只能用賈詡的計策了,文和果然看得比較遠,料中主公的心思了。

李儒勉強提神道,“溫侯新敗,兵無戰心。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方轉怒大喜道,“非汝言,吾實不悟,此計大妙也”。

說着就要下令召集衆將,回洛陽,商議遷都的事情。

李儒見董卓心意已決,也不好在勸,還是略盡人臣之道。

提醒道,“主公撤軍回洛陽,不可急促,當緩緩而行,以免被諸侯所趁”。

董卓表示明白,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

李儒繼續道“可先通知李傕、郭汜棄了汜水關來虎牢匯合,讓徐榮將軍領軍先回洛陽,做好先期準備。主公在領大軍趁着夜色回去,留呂布斷後,等李傕、郭汜到了,在一起棄關,如此方可無憂”。

董卓完全贊同,吩咐“衆將領命,暗軍師計策行事,不得遲緩”。

衆將應諾,都下去準備了,李儒自告奮勇的去知會呂布一說,也順便去勸說他一下,讓他重拾信心,董卓允諾。

李儒來到幷州大營的駐地時,他們已經恢復過來,最起碼士氣比西涼軍要好。應該是高順的功勞,李儒在心中暗暗想到。

作爲西涼軍師,士兵自然認識,不需要通傳,李儒徑直而入。

不一會,就來到了呂布的營帳外,其餘將領都不在,只有高順在門口守着。

見到李儒到來,高順行了一禮,拒絕讓李儒進去。

“我主在裡面休息,不便見客,如果可以,順可以代爲轉告”。

李儒,滿意的點點頭,笑道“這事你不好傳達吧”。

高順,剛想出言拒絕,就聽到呂布的聲音從營內響起。

“讓軍師進來吧,我沒事了”。

李儒拍了拍高順的肩膀,很欣賞道“將軍盡職盡德,很不錯”。

說完就推門而入,只留下清瘦的背影,讓高順一臉懵逼。

李儒,推門進去,看呂布氣色好多了,算是恢復一點了,頓時放心了不少。

呂布知道李儒來找自己必有事故,故問道“不知軍師大人,所來何事?”。

李儒賣了一個關子,道“沒什麼大事,就是知道將軍心情鬱悶,特來爲將軍排解一番的”。

呂布聽他如此之說,臉色瞬間就變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呀,這不是揭人短嘛。

呂布有點憤怒道“軍師是故意來取笑我的,要是這樣你可以走了,否則呂布就無禮了”,說着就要送客的。

李儒很淡定的繼續道“將軍應該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況且今天將軍也不算敗了的”。

這話怎麼說的,呂布來了興趣,催促李儒繼續說下去。

“請軍師賜教”。

“儒在城樓上看的很清楚,今日敵將使得最後一招,應該是絕技,他也受傷不清呀。算起來你們應該是兩敗俱傷的,不過以我觀之將軍應該略勝一籌的”,李儒肯定道。

“哦,是這樣的嘛,我今天沒有丟臉嗎?”,呂布不放心道。

李儒繼續忽悠道,“當然了,將軍知道諸侯聯軍都是怎麼稱呼你的?”。

呂布來了興趣道“怎麼稱呼的?”。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只簡單的八個字,呂布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氣勢嗖的一聲恢復了,再看下哪有半點頹廢的樣子了。

“哈哈,不是軍師,我還不知道自己的厲害的”。

李儒見呂布恢復過來了,也舒了一口氣,把董卓遷都計劃和命令細細的爲他說了一遍,呂布一聽很痛快的接下命令了,心中打算找機會再和趙雲比個高下的,找回場子的。

李儒完成了任務之後,自回去準備了,就等徐榮先行,等到天黑回洛陽的。

第八百一十五章處心積慮第四百四十九章痛打落水狗第一百零三章迎戰第七百八十三章心亂如麻第一百二十八章雙傑戰趙雲第一百五十章兵分三路第八百三十章差強人意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二百二十二章作死第五百零八章文姬歸漢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所決定第九十三章徐晃vs高順第八百六十九章浮想聯翩第十五章妙計連連第六十四章狗急跳牆第二百二十三章轉機第一百一十章不歡而散第四百二十六章發狠第五百七十七章議和大使第一百四十一章擴軍備戰第七百零七章兩軍匯合第六十八章神醫華佗第一百三十六章正面對抗第三百一十八章明知故問第一百六十四章平定青州第一百四十六章易儲之心第七百四十一章嗜血第九十七章原來如此第十六章追殺董卓第五百零九章羣議洶洶第一百七十五章自有妙計第六十二章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六章一觸即發第二十一章坑殺第一百一十五章圍困易京第四百零八章大戰開啓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次交鋒第九百二十六章癲狂第七百三十四章拼命第一百一十七章假扮援軍第四百四十六章發威第一百七十章泄露天機第三百四十一章交鋒第五十七章鮮卑猖狂第六百七十二章大軍攻城第七百三十七章勝利的曙光第三百七十五章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次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白髮人送黑髮人第四十八章閉月貂蟬第一百五十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一十六章詐傷第二百七十九章大耳賊第九百零六章各方行動第八百一十二章暗潮涌動第二百四十章雷霆手段第六百零四章過渡第三百九十二章提醒第一百三十三章攻守易位第五百一十七章擔憂不已第二百零一章兄弟齊心第六十三章甕中捉鱉第五百一十一章田豐趕到第九百五十章渾水摸魚第四十一章捷報第八百六十章告一段落第七百九十五章突發情況第七十五章火牛陣第三十一章出兵平叛第三章營救之策第三百章緣由第一百二十三章寬慰第九十三章大捷第三百七十四章曹性的支援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六百八十二章斷後路第七百五十六章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三章應對之策第八百六十三章分道揚鑣第四百一十九章野心第六十章共同禦敵第一百二十一章陳到受辱第一百九十九章暴跳如雷第四百九十三章苦大仇深第一百二十三章和連的得意第三百零七章袁紹的轉變第六十章共同禦敵第八十章各懷鬼胎第十三章暗恨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場鬧劇第十六章兄弟相認第五十七章計取長安第七百九十六章自作聰明第六百四十九章暴跳如雷第七十七章謀斷九州第九十七章離間諸侯第一百一十七章假扮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無功而返第十四章冀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