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江東孫郎

鄴城,袁家後院。

張夫人懷胎十月,爲袁紹誕下幼子。

老來得子,袁紹當然疼愛。

幼子取名袁買,字顯雍,與袁康表字同音。

袁紹年近五旬,張夫人也已臨近三十。

大齡生子,幼子體質孱弱。

袁買出生後時常發熱,半夜吵鬧不休,雖請醫者每日照料,卻不見好轉。

整日煩悶不已,袁紹每天廷議之後,都會去張夫人住處看上一次。

曹操攻伐劉備,徐州先後失城。

劉備派往鄴城求援的使者也已趕到。

廷議中。

袁紹手撫額頭面帶憂慮之色,還在擔心纔出生的小袁買。

“袁公!”沮授出列:“曹操攻伐徐州,許都雖留兵馬,卻非固若金湯,正是起兵南下之時。”

袁紹沒有吭聲。

田豐見狀也跨步上前:“沮公所言正是,請袁公莫要誤了絕佳時機!”

“劉備坐擁數萬大軍,曹操前往討伐,河北正可休養生息。”逢紀說道:“出兵南下,當須謹慎!”

沮授正要說話,袁紹開了口。

“幼子染痾,某整日心憂,何來心思發兵討曹?此事容後再議。”

“袁公顧念小公子,乃慈父常理。”逢紀說道:“即便出兵,也須待到小公子安康方可!”

袁紹雖未吭聲,卻深以爲然。

沮授說道:“出兵討曹關乎袁家命脈,袁公卻因一嬰兒,坐失絕佳戰機!”

袁紹眉頭鎖起,看向沮授,目光很是陰冷。

“沮公乃是爲袁家大計,說話過於耿直。袁公息怒!”

看出袁紹臉色不善,田豐連忙圓場。

逢紀卻說道:“袁公擔憂小公子,沮公如此說話,不免讓人齒冷。”

袁紹臉色鐵青:“廷議暫且到此,發兵許都一事,容後再議!”

不等衆人應聲。袁紹起身就走。

廷議散後,袁尚與逢紀走在後園小路。

“沮授所言正合時宜,逢公因何反駁?”袁尚問道。

“公子莫非忘記,當日沮授、田豐等人爲五公子開脫之事?”

“逢公是在刻意引火?”

“五公子親近長公子,沮授、田豐等人曾一力示好,若無應對,久後必成禍患!”

袁尚沒再說話。

田豐、沮授均爲智慮之士,果真示好袁旭,將來爭奪河北。他將面臨不少阻力!

袁紹拒絕出兵相助,劉備只能一力抗敵。

徐州軍人數足有數萬,卻多爲新近招募的民夫。

他們沒有上過戰場,雖受了數月訓練,又怎是南征北戰的曹軍對手?

小沛城下,遍地戰死曹軍。

關羽佇立城頭,望着城外曹軍陣營,他總覺着哪裡不太對勁。

“關將軍!”一個身披甲冑的將軍來到他身旁:“我軍已七次擊退曹軍。”

此人大約三旬上下。比關羽矮了一頭有餘。

他名喚夏侯博,追隨劉備已有數年。

曹操率軍攻入徐州。夏侯博奉命協同關羽防禦小沛。

“是否太容易了些?”關羽說道。

“將士浴血搏殺,方可退敵!”夏侯博說道:“莫非將軍對此尚有疑忌?”

面沉如水,關羽並未言語。

“曹軍攻城已是數度,始終難以攻破城池。”夏侯博說道:“末將以爲,敵軍圍困小沛,只爲阻攔我等馳援徐州。”

看向夏侯博。關羽臉色有些難看。

與徐州之間通路被截斷,一旦劉備遭遇危難,他馳援也是來不及!

“沛公領軍鎮守徐州,戰事應是更爲慘烈。”

“將軍可有計較?”關羽問道。

“敵軍攻城看似兇猛,實則連城牆也攀登不上。”夏侯博說道:“圍攻小沛者並非曹軍精銳。以將軍武勇。若夜襲曹營必可一戰破之!”

關羽並未立刻做出決斷。

曹軍人數衆多,小沛城內徐州軍雖也不少,將士卻疏於訓練。

出城廝殺,徐州軍完全不佔上風!

曹軍果真只是爲了圍城,夜襲曹營倒是個法子!

倘若他們另有打算……

關羽還在遲疑,夏侯博說道:“戰機轉瞬即逝,容不得將軍半點遲疑!”

關羽終於點頭:“既是如此,便依將軍之計!”

曹操大軍壓境,袁紹拒絕發兵馳援,劉備處處防禦很是狼狽。

關羽駐紮小沛,張飛則與他鎮守徐州。

進入徐州,曹軍一路有如破竹。

不過數日,徐州境內只餘下小沛與徐州二城。

城頭上,張飛立於劉備身旁。

“曹操一路破城,我等手中僅餘小沛、徐州,袁紹那廝又拒絕發兵馳援。袁顯歆自身難保,也是無有指望。不如某護着兄長突圍而出,尋個去處安生,日後再做計較。”

劉備沒有吭聲。

當年從陶謙手中得了徐州,後被呂布奪去。

爲爭徐州,他與呂布廝殺頻頻,最終不敵只得投靠曹操。

藉助曹操之手,白門樓斬殺呂布,再叛曹操,才又得了此處!

曹操興兵討伐,理由正是衣帶詔。

心知兵敗必死,劉備一時也想不到該往何處。

他本以爲袁紹會發兵來援,至少應該派出大軍攻打許都。

偏偏沒想到,只因幼子抱恙,袁紹偏偏拒絕了出兵援救的請求!

曹操麾下有郭嘉、荀彧等人,劉備帳前卻無智慮之士。

徐州被破,不過時日而已!

“二弟尚在小沛,怎可舍之離去?”劉備說道:“我二人死守徐州,坐等袁紹、孫策發兵來援!”

劉備還指望孫策發兵,此時的江東卻發生了一樁大事。

早先孫策曾應了劉備發兵討曹。

曹軍進入徐州,孫策當即調集兵馬打算北上。

大軍出征之前,他於蘇州城外狩獵,竟遭到已故太守許貢門客埋伏。

面門中箭,被人救回之時,孫策已是奄奄一息。

油燈在屋內鋪滿昏蒙的光亮,晃動的光芒將房間映託的鬼氣森森。

孫策躺在鋪蓋上。

前來探視的江東諸人已經散去。

房間裡只餘下倆人。

坐在他身旁的是個大約只有十七八歲的少年。

少年頭髮焦黃,雙目泛碧,容貌不像中原人。

他正是孫策同胞兄弟孫權!

坐於孫權身後的是個五旬開外、頭髮斑白的僚屬。

此人名喚張昭,孫策對他很是倚重,江東內政多委託於他。全本小說網

第677章 清白給了仇人第425章 不可不做的事情第98章 作惡的倒成了好人第64章 說的難聽就是好色第313章 田豐獻計第147章 判若兩人第255章 必回江東第561章 一石二鳥第252章 只因清冷所以美麗第139章 前倨後恭第428章 絕地反擊第336章 濮陽內亂第686章 務求全殲第278章 君弱臣強第68章 美人如酒第433章 紅事白事一起辦第531章 心中的號角第225章 兵敗第517章 倒打一耙出自何處第773章 還是不讓他知道的好第418章 女人的心思第192章 速往青州馳援第420章 不是對手第335章 張郃府上一把火第846章 不如不在一起第333章 劉闢渡河第298章 只討一個人第230章 缺少的還很多第753章 不可逗留第285章 夜奪東嶺關第795章 陪練第470章 自水門進入第523章 到了報仇的時日第231章 衣帶詔第324章 曹操有約第519章 改道徐州第640章 告訴他擒了個女子第269章 顏良上蓬萊第711章 小別勝新婚第656章 得雪深仇第610章 信與不信第398章 送來的好處不能要第633章 海西海嘯第88章 不肯公子傷及一發第157章 先行一步第219章 父慈子孝都689章 有恩必報第613章 三條路可走第857章 近來無戰事第200章 初登蓬萊第146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第262章 佯攻延津第72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17章 若無心機豈非任人魚肉第170章 上蔡城頭聚風雲第10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162章 計是好計用人不淑第652章 敲山震虎第347章 不一樣的態度第104章 逍遙不了幾天第862章 夾板氣第466章 一顆人頭一吊錢第370章 不能由着他們胡來第286章 刀劈孟坦第157章 先行一步第666章 莫要太過逞強第757章 只有等到破城第598章 建造外營第78章 做個只取一瓢的英雄第629章 好大的月亮第638章 你我都只是棵草第721章 念兒探監第169章 事已成了七八分第774章 曹軍探子第786章 失望第265章 故友相逢第144章 殺了無用第444章 可敢靠近第144章 殺了無用第607章 掘子營投袁旭第565章 皇帝密詔第317章 既要決戰就與之戰第758章 獻城第242章 婚約做不做數第147章 判若兩人第307章 官渡敗北第494章 火燒博望第494章 火燒博望第167章 親生母親第299章 各有機關第472章 進退維谷第545章 縮骨術第179章 悔婚第424章 袁公升天了第252章 只因清冷所以美麗第194章 此仇必報第302章 不留情面第645章 沒有不知道的第141章 出征在即第609章 都要勸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