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就不打擾大將軍處理公務了!”
拿到了姦夫孫峻的人頭,也算是給兒子出了一口氣,司馬懿又和秦誼寒暄了幾句之後,也是轉身告辭。
而秦誼也是很有風度的將司馬懿送到了屋門外,只是就在剛到屋門外之後,卻是碰到了另外一個在那裡等候秦誼接見年紀輕輕的士人。
這個士人雖然看上去並不是非常英俊瀟灑,但是卻也目光敏銳,神情堅毅,看上去便不是凡品。
一時之間司馬懿也是有些好奇,忍不住便向秦誼問道:“這位青年才俊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見到司馬懿詢問自己,這青年也是恭敬得向秦誼和司馬懿行了一個禮,自我介紹道:“吳郡陸凱,見過大將軍,見過司馬侍郎!”
“吳郡?可是陸伯言的同族?”當聽了陸凱的話之後,司馬懿也是微微皺起眉頭來。
現在朝廷雖然名叫大漢,但是已經前漢和後漢都是兩回事,別的不說這官職自從天子親政以來便是大變樣,三公九卿逐漸成了擺設性的位置,實權被新設的三省六部所掌握,而在三省六部之上,更是有了一個內閣來直接對皇帝負責。
現在的內閣首輔,自然是大將軍秦誼,這個位置秦誼不來做,誰也不敢坐啊。而且秦誼這個內閣首輔的權利之大,已經超過首輔明確規定的權力,現在的大漢纔是真正的二元君主制,誰也不知道秦誼和劉成之間最終該如何恢復正常權力結構。
在秦誼之後,次輔是由劉成任命的荀彧。之前因爲荀彧的忠漢屬性,一直被秦誼打壓,就在劉成繼位後,荀彧的好日子纔來了,成了劉成的心腹重臣,前些年終於在他的侄子荀攸病逝之後進入內閣。
而在荀彧入閣之後,他的女婿陳羣則是主動從內閣之中退了出去,做了光祿大夫的閒置。畢竟翁婿都在內閣之中,實在需要避嫌。而且陳羣也是知道,自己並不是很得天子和大將軍的喜歡,這兩人都像防賊一樣防着自己。作爲大漢三興的二號功臣(頭號自然是秦誼),這個結局不是很好。
排在第三位的是王澤,作爲秦誼事業最早的支持者,太原世家的代表人物,他要是在新朝沒有一個顯赫的地位,實在對不起支持秦誼立業的太原士族們。
排在第四位的是鍾繇,之前作爲司隸校尉的他,德高望重,在秦誼一統天下時穩住了關中的形勢,甚至還把馬騰拉攏過來幫着秦誼平叛,也是立下大功的。
排在第五位是老當益壯的賈詡,他的存在主要是爲了裝點一下門面,前四位被太原和潁川士族們給瓜分了,不找一些其他籍貫的士人來點綴一下,實在讓不少人寒心。
排在最後一位的本來是董昭,不過因爲前段時間大疫,董昭到益州做刺史,也就退了下來,現在是由徐庶補上。
至於法正、司馬懿這些年輕一輩的,暫時還沒能進入內閣的大名單中,不過司馬懿已經瞄準了內閣輔臣這個新朝最爲顯赫的位置。
其中法正,司馬懿是想都不敢想,雖然司馬懿和秦誼的關係非常好,但是也沒能接近法正和秦誼的關係。
司馬懿已經不準備和法正競爭,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其他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一代。
首先是幷州人中的王凌、王昶和溫恢,這幾個人都是太原士族的代表人物,根紅苗正,很早便站出來支持秦誼打天下,這些人中是必然有人成爲司馬懿前進路上勁敵的。
另外幾個對司馬懿威脅很大的,就是潁川的郭嘉郭奉孝和吳郡的陸遜陸伯言。
前者郭嘉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十年前爆發的平遼之戰中突然間一鳴驚人,協助現任的衛將軍趙雲,聲東擊西,百日平遼東,從此開始平步青雲。雖然郭嘉的行政能力比較低,但是在大局之上無人能及,已經讓司馬懿感受到了深深的忌憚。
後者陸遜,則是深受大將軍秦誼器重,之前在益州差不多幹了有十年,隨着劉備入朝之後,也是終於得以進入中央,各方面都是做得滴水不露,軍政大事無一不精,各方面比起司馬懿來都是不遑多讓。
現在看到了競爭對手陸遜的家人,司馬懿心裡面有些不痛快,雖然他家的司馬六達親友團也已經上線了。
“伯言公的確是鄙人的叔父,但是鄙人自小到現在,還沒有見過伯言公。這次到雒陽來,也是直接來到大將軍府,還沒有時間去拜會叔父!”
就在陸凱出生的那一年,陸遜便離開吳郡,前往益州任職,接下來二十年間從來沒有回過吳郡。現在陸抗還沒有出生,陸凱這個做過東吳丞相的人,便是陸家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然後陸凱剛開始嶄露頭角,便被秦誼給掐尖了,提前招攬到雒陽來,準備給他一個更好的機會。
上一世的時候,秦誼曾經聽說過士族中央化的一個概念,用來對抗世家大族。
那就是隨着士族各支脈發展,士族中的某些人物,往往會隨着任官遷徙到各地或者入仕中央,主動或被迫向河洛聚集。遠隔數代的血緣關係業已極度稀疏,又遠離本郡,鄉土關係淡薄,逐漸喪失了宗族概念。
陸遜和陸凱便是秦誼對這個辦法的嘗試,陸凱到現在都沒見過陸遜,等陸遜的兒子陸抗出生並長大,恐怕對江東老家也沒什麼太大的感情,註定要在雒陽成長工作的陸抗,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回到江東老家,只會把雒陽當成自己的家鄉。
而看到陸凱,秦誼也是笑了一下:“敬風,我很看好你,覺得你有丞相之器,你可要好好努力,不要讓我失望啊!”
已經走出老遠的司馬懿,在聽了秦誼的話後,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不高興。雖然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但是這吳郡陸家,可是和吳郡孫家那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的,敵人的敵人,應該算是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