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什麼意思?”
只是當秦誼和蔡琰商量好孩子的教育問題之後,還沒來得及進行喜聞樂見愛做的事情,那邊知道秦誼回府的杜嬋卻是殺了過來,徑直把秦誼叫回了自己房間,然後馬上便追問起來。
杜嬋其實並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只是隨着秦誼勢大,有些人也是把寶壓在杜嬋身上,準備和這個未來的皇后太后搞好關係,恐怕也是有人把秦誼可能立劉成爲帝的信號告訴了杜嬋,這才讓她跑過來找秦誼撕逼。
“沒什麼意思,本來想着滅掉劉備和孫權後藉助一統天下的功績稱帝,結果現在天子病危,只好擁立個漢室宗親來過度,好方便我一統天下!”
然後看見杜嬋,秦誼心中也是有些氣,本來一切都按照秦誼的劇本進行,結果杜威拾掇秦騰給劉協下毒,也是把秦誼的整個計劃給打亂了。
說起來現在七歲的秦朗,倒是一個難得的老實孩子,如果僅僅是普通的收成,其實挺不錯的,但面對世家和異族的挑戰,可能未必就合格,還有他這個除了漂亮一無是處的母親,也給他減了不少分。
“那你立了劉成爲帝,還會不會自立爲帝?”杜嬋只能說是沒有大智慧,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非常精明,譬如前些年通過秦誼把劉成交給蔡琰撫養一事,便讓杜嬋斷定劉成是秦誼的種。
不過當時杜嬋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男人的褲子鬆點兒其實沒什麼,尤其是這麼有本事的男人。
但是當劉成有機會做皇帝之後,杜嬋卻是再也坐不住了,這可是秦誼的種,萬一一直賴在皇帝這個位子上不肯下來,秦誼又不肯廢掉劉成,自己兒子豈不是沒上位的機會了?
“這個要看劉成的表現,還有局勢的演化,如果局勢逼着我只能擁立漢室,我也只能讓劉成做這個皇帝!”
“你怎麼能這麼忘恩負義?”這下子杜嬋心裡一下子就涼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劉成真得做了皇帝,只要地位稍微穩定下來,秦誼再廢掉他的意願就低了不少,也就是說在爭奪帝位的博弈上,劉成已經開始領先秦朗了。
急得眼淚都淌下來的杜嬋也是繼續哭着說道:“我阿翁一直都瞧不起你,我還是執意要嫁給你;回到原平後你說要起兵,我回到廣武老家,苦苦哀求父親相助,沒有我父親相助,你能取得現在的地位嗎?現在得了勢,居然要把我們母子一腳踢開!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
越說越生氣的杜嬋,最終也是爆發起來,跑到秦誼面前扯着秦誼的衣衫,一下子竟然將秦誼的衣服給撕破,還嫌不夠解恨的他更是在秦誼身上抓了幾道,將秦誼身上抓出了幾道血痕。
被杜嬋弄得有些疼的秦誼也是一把將杜嬋推倒在地,結婚已經快十年了,秦誼一直都很寵杜嬋,有些被壓制的火氣也是爆發出來:“你以爲我不想做皇帝嘛!可是你爹怎麼弄得,竟然想要毒死天子,逼得我從前線回來給你們擦屁股,也就是現在前線沒有大戰,如果有大戰整個軍心都會不穩!弄不好我想要一統天下的希望都沒了!我沒砍了你爹,已經夠給你面子了!”
“我苦命的朗兒!你爹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
聽着秦誼如此咆哮道,杜嬋也是被秦誼給鎮住了,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一直被自己揉捏的老公已經是天下第一人了。
可是杜嬋很快也是馬上便冷靜下來,這個時候她不能不爭,如果再不爭,兒子就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
一瞬間杜嬋也是檢討了一下自己的行爲,剛纔對秦誼的撕打也是非常過分,秦誼現在身份尊貴,甚至可以說是比擬天子,也就是秦誼脾氣好,換一個自己老父親那樣的男人,恐怕自己已經倒黴了。
於是杜嬋也是換了一個策略,終究是快十年的夫妻,她知道秦誼有些吃軟不吃硬,也是在地上裝可憐抽泣起來。
而杜嬋的這個反應也是起到了作用,終究是快十年的老夫妻,杜嬋人又這麼漂亮,秦誼也是忍不住對杜嬋說道:“你說忘恩負義,說實話,蔡家對我的恩德可比你們杜家要大多了!沒有你們杜家,我秦誼還是秦誼,你們杜家提供的那幾百人我從那裡弄不到?但是如果沒有蔡家對我的恩德,我秦誼就不是秦誼了!”
看着杜嬋在那裡嘟囔着忘恩負義這句話,秦誼也是有點兒惱怒,細算起來,杜家對自己的恩德,可真是遠遠比不上蔡邕對自己的肯定。
“我出身邊鄙,靠着伯父的一點兒關係才得以在大將軍府做宜祿,身份卑微,隨便一個小吏都對我呲牙咧嘴!我是靠什麼改變了?不就是靠拜在伯喈先生門下才改變了自己的身份!有了伯喈先生的認可和舉薦,我成了士人羣體中的一員,從此我可以和這個帝國的上層人物們侃侃而談,傾心結交,再也不是一個端茶倒水的小吏!你知道嗎?我是靠伯喈先生才實現了階級跨越,被帝國的主流人士所接納,這纔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你們杜家所謂的那些支援又能算什麼?沒了你們杜家,我從其他縣裡一樣能夠找到願意爲我效力的軍隊。但沒了伯喈先生,我絕對沒機會站在這個舞臺的最中央!如果說你們杜家爲我出了五分力,那麼伯喈先生一人,便爲我的事業出了百分力!”
隨着秦誼說完這段話,杜嬋也是有些無語,恍惚間想起了剛和秦誼成親那段時間裡,秦誼各種投機鑽營的事情,甚至還把自己新婚未捨得使用的被褥送人,結果卻是換來一陣白眼的尷尬,自家老公不就是靠着搭上蔡邕的關係才飛黃騰達的嘛!
——我是擺事實講道理的分界線——
又有善相墓者,言誼祖墓所有帝王氣,若鑿之則損耗,誼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三公矣”,而誼果位至太尉。——漢·無名氏《東都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