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

曹操的才能,何進也看在眼裡。曹操任尚書令、錄尚書事以來,行事井井有條,革除了不少弊政,舉薦用人也是唯纔是舉,堪稱是治國安邦的一把好手,沒有辜負許邵之言:治世之能臣。曹操對他也是十分恭敬,凡尚書檯之事,必定先呈天子,然後又送至大將軍府來。

然而儘管如此,何進仍然十分不滿。因爲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個宦官,而且是個在禍國殃民上不輸王甫、張讓的大宦官。何進之發跡,起初是巴結十常侍而得以何憶何美人爲皇后。何進一旦當上大將軍後,自然是對之前對他多有刁難的十常侍深惡痛絕,更是要與公卿百官及天下士民都鄙視的閹豎劃清界限。所以曹操即使爲他鞍前馬後,何進又怎會對閹豎之後假以顏色?

再者,曹操的權勢加重後,他的權勢就相應的下降了。中外政事,一切決於尚書檯。多是尚書檯已經擬定好了政策,才送呈宮中府中。這讓何進最是不滿。

但更讓何進不滿的是,儘管他如此厭惡曹操,卻在朝政上處處都離不開他。因爲中平新政是曹孟德一手主辦,離開了曹操,新政創造出的大好局面就要付之東流。而且方纔發生的變動,讓何進別無選擇,只能與曹操商議。

……………………

曹操無暇去猜度大將軍對他的心思。尚書檯已經成爲了朝廷中心,事皆決於臺省。曹操每日都要處理朝政,忙得不亦樂乎。今天他也忙得很,先是送別去幽州上任的公孫瓚。自從十軍之戰後,烏桓人埋怨朝廷迫之參戰,騎兵十不存一;又損失了大量物資,故而在幽州邊境上蠢蠢欲動,打算寇邊抄掠。曹操一面遣使痛責,一面安排兵力駐防。烏桓在十軍之戰後仍有數萬帶甲之兵,幽州必須要由一名大將鎮守。

曹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公孫瓚。公孫瓚是個忠義之士,其岳父犯法被髮配到交州日南郡,且發配不許家人跟從。公孫瓚感念其恩,妝成士兵護送其岳父到日南去。幽州涿郡到交州日南郡,這就是貫穿整個大漢萬里之疆,足見公孫瓚德行高貴。

公孫瓚還曾經在涼州與羌人作戰,深知騎兵作戰的要旨。因爲愛騎白馬,羌人呼之“白馬將軍”,但見白馬便喪膽。而且公孫瓚也參加了十軍之戰,雖然沒能取勝一場,但曹操也從此戰中看得出公孫瓚是個難得的將才,以及公孫瓚對胡人的深惡痛絕。

一個精通騎戰,又屢立戰功,還仇恨胡人的將領,正是用來抵禦烏桓、鎮守幽燕的不二人選。故而曹操向天子表奏公孫瓚爲右北平太守,易侯。漢制,邊郡的太守是有權募兵的,如飛將軍李廣就是太守。曹操命之在幽州招募士卒,對抗烏桓。

第二個曹操親自送別的,是孫堅。此時,在洛陽城南去十里的一亭中,曹操與荀彧正置酒送別孫堅一家。孫堅生得虎背熊腰,髯須蒼勁,他從席上起身來,並命身後的兩個兒子一同與他對曹操拱手長揖。

曹操連忙放下羽觴,也還了一禮。儘管孫堅比曹操高出一頭來,孫堅卻不敢低看了眼前這個人。孫堅說道:“此次還要多謝曹令君。若非曹令君在天子面前表奏,孫某何能得此殊榮?”

曹操笑着拍了拍孫堅的肩膀,說道:“文臺休得如此。你我相識已久,何必以官職相稱?再說,文臺曾從皇甫嵩擊破羌人,又在十軍之戰中屢立戰功,怎當不起這長沙太守、烏程侯?”

孫堅嘆了口氣,說道:“十軍之戰空勞天下兵力,也潰敗於劉範之手。孫某未能剿賊復土,有負皇恩啊。”

曹操笑道:“文臺不必如此。如今朝廷已今非昔比,來日必定能收復失地,誅滅國賊。倒是文臺更應將心思放在任上。”

荀彧說道:“交州刺史士變,以交州遠去中原,多有不遵朝廷之意;武陵郡有五溪蠻酋沙摩柯恣意倡亂,滋擾庶民;長沙本郡更有張羨荼毒士民,橫行郡縣。文臺兄,你這長沙太守可不好當啊!”

孫堅沉重地點點頭,突然他身後傳來一聲脆朗的話:“量之不過區區蟊賊,我父子怎放在眼裡?”

上一句說盡,孫堅的背後又傳來了稚嫩又堅定的一聲:“是也,我父子視賊如土雞瓦狗爾,必殺破之!”

曹操和荀彧都爲這石破驚天的話給驚到了,眼神迅速越過孫堅,投射到孫堅背後去,一看,是一個俊秀又不失英武的年輕人,他正臉上掛着一副自信的笑容;再把視線向下移,又見這年輕人身旁還有一個孺子,也是生得俊秀無比。

孫堅卻急速轉過頭,虎目圓睜,他嚴厲地呵斥道:“策兒、權兒,方家在此,不得亂言!”

“文臺,此便是汝子孫策吧?”曹操笑道。

“還不快與曹令君見禮?”孫堅說道。

“策拜見令君。”

曹操邊看這孫策生得英武非凡,玉樹臨風,碧眼瓊鼻,有英雄之姿,邊十分欣賞地撫了撫自己的短髯。曹操笑道:“文臺果真是虎父無犬子。曾記街亭決戰時,我軍戰不利,正要撤師歸營。西涼鐵騎將銜尾追擊,若事成,則我軍必被西涼軍馬蹄踏成齏粉。幸賴文臺與汝子斷後,我軍才得轉危爲安。在陳倉會戰時,我軍夜襲西涼軍大營,不料劉範早有防備。若不是汝子喝令全軍朝西涼軍投擲火把,稍遏其勢,我軍定會大敗。此足見汝子真乃少年英雄。”

“謝令君誇獎。”孫策得了曹操的誇讚,十分春風得意。孫堅也笑着點點頭。

“這位是?”曹操看向孫權,稍稍彎下腰。

孫堅正要爲他介紹,卻不想孫權一手攔住了,說道:“不勞父親。小子名孫權,見過令君。”

曹操頗爲驚奇,暗想一般的小孩見了陌生人必定膽怯,而這孫權看着才幾歲的模樣,卻頗有主見,膽識過人;而且長着一雙碧藍色的雙眸,看着十分奇異。曹操說道:“文臺果教子有方,兩子俱有英雄之姿。”

“令君過獎了,不過二孺子爾,安得如此讚譽?”儘管嘴上這麼說着,但孫堅臉上卻流露出自豪和慈愛的表情來,還一手揉了揉小孫權的頭。

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