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備出兵

初平二年五月,右北平太守公孫瓚於冀州安平大敗冀州牧韓馥麾下大將潘鳳,潘鳳率領三萬大軍進入安平,最終只帶着三千兵馬退守鉅鹿。公孫瓚擊敗潘鳳的同時,其部將田楷也率兵奪下中山,一時間,冀州諸郡中,河間、安平、中山三地已然落入公孫瓚手中,而且此時公孫瓚是蓄勢待發,隨時準備向潘鳳退守的鉅鹿發起攻擊。

在公孫瓚的兵威懾人之下,冀州牧韓馥是驚慌失措,這時候渤海太守袁紹派出的麾下謀士荀諶、外甥高幹連同早已暗中投入袁紹麾下的現韓馥麾下文士辛評、辛毗兄弟入鄴城的冀州州牧府,最終荀諶以出色的口才將韓馥說服,讓韓馥決定請渤海太守袁紹入主冀州,以拒公孫瓚。

當然,這是因爲韓馥並不知道公孫瓚之所以會侵入冀州那是有着袁紹的一份功勞在裡面,若無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約定,公孫瓚此時還不一定會將冀州選爲自己的目標。

不過,雖然韓馥並不知道公孫瓚攻入冀州與袁紹有關,但是其麾下長史耿武、別駕關純、治中李歷和騎都尉沮授都覺得請袁紹入主冀州不是一個明智之舉,但是韓馥已經被公孫瓚給嚇怕了,根本沒有注意到袁紹的狼子野心,不顧耿武、關純、李歷、沮授等人的勸說,堅持要請袁紹入主冀州。

韓馥堅持之下,沮授和李歷無奈只得是放棄了希望,但是耿武和關純二人仍舊是心中有怨,認爲這就是袁紹的陰謀詭計,雖然韓馥已經是決定了,但是他們可不會讓袁紹這麼輕易的就得到冀州,最好能夠把袁紹趕出去。

而在荀諶成功說服韓馥迎袁紹入主冀州之時,平原太守劉備也接到了公孫瓚的消息,準備從平原出兵,直指渤海,替公孫瓚牽制一下袁紹。

由於公孫瓚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的不錯,加之公孫瓚在和袁術的交易之中也給劉備留下了不少的物資和戰馬,讓劉備是更加的感激自己的這個同窗,對於公孫瓚的請求也是應允,而且這次出兵牽制袁紹劉備也不是全無好處,公孫瓚已經答應劉備只要這次他出兵牽制一下袁紹,不管之後公孫瓚有沒有拿下冀州,公孫瓚都會給劉備一批戰馬。

在與麾下一衆文武商議一番後,劉備決定由自己親自領兵,帶上關羽張飛兩員大將,率兵五千,前往渤海牽制袁紹。至於平原則有太史慈、簡雍、孫乾三人留守。

跟隨紀靈前來平原的袁耀本來是想要留在平原,然後伺機進入冀州在冀州公孫瓚和袁紹的爭奪之中摻上一腳的。但是可惜,知道紀靈和單經把交易完成,袁耀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藉口留下。

最後袁耀和紀靈攤牌的時候毫無疑問是被紀靈給拒絕了。

不說那冀州如今是公孫瓚的戰場,雖然公孫瓚和袁術現在結盟了,但是戰場之上情勢瞬息萬變,而且難保公孫瓚不會有什麼別的想法,所以紀靈是絕對不會讓袁耀去冀州的。

更重要的,在袁耀的話語之中,紀靈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冀州一定會是袁紹和公孫瓚的戰場,而且據紀靈對劉備的觀察,估計在這一場爭鋒之中,劉備也是要摻上一腳的,到時候冀州就是公孫瓚、袁紹、劉備、韓馥幾大勢力相爭,可不是一個好地方。

如今的袁耀隨着他逐漸展露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是越來越受袁術的看着,這次;來平原若非是紀靈親自帶隊,袁術也不會讓袁耀來的。如果這次紀靈把袁耀留在了平原,那麼等到紀靈回到汝南之後將會面臨袁術的怒火和懲罰。

就算不管袁術,就說紀靈本身他也不願意袁耀留在平原,平原畢竟是劉備的地盤,不是袁術的地盤,袁耀是袁術勢力唯一的一個繼承人,雖然現在袁耀的年歲還不大,但是袁術麾下的一衆文武對袁耀都非常的滿意,如果把袁耀一個人留在平原,就算他身邊有着周倉和裴元紹在,危險係數也太大了。

所以,最後紀靈還是將袁耀給帶回去了,並沒有讓他留在平原。而且因爲上次袁耀和魏延、俞涉從南陽偷跑到汝南,紀靈爲了防備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在袁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紀靈幾乎就是寸步不離的看着袁耀,不讓袁耀有着任何一絲偷跑的機會。

在紀靈的嚴加看管之下,袁耀縱使有心偷跑,也是沒辦法了,最後袁耀只能是乖乖的跟着紀靈返回豫州去了。不過最後爲了能夠不讓袁紹順利的拿下冀州,袁耀還旁敲側擊的在劉備身邊說了一些話,爲的就是希望劉備能夠助公孫瓚一臂之力,不讓袁紹入主冀州。

當然,袁耀也不希望公孫瓚奪下冀州,一旦公孫瓚奪下了冀州,憑藉着他在幽州的聲望,他就可以順勢拿下幽州,到時候的公孫瓚將會成爲袁術在北方的一大強敵。

只有混亂不堪,沒有人能夠成爲霸主的北方纔是最符合袁術利益的。

公孫瓚、袁紹、劉備,無論是誰都有可能成爲北方霸主,那個時候對於袁術的發展就是十分不利的了,袁耀希望的是公孫瓚、袁紹、劉備三大勢力在北方是爭鬥不休,誰也奈何不了誰,這樣袁術就有足夠的時間來積蓄實力,到時候出兵北上,將這三方勢力一網打盡。

不過這只是袁耀的期望,事情會不會真的按照袁耀的期望來走誰也不知道,袁耀也只能是想辦法把事情推到自己設想的道路上去,但是事情的發展會不會真如袁耀所預想的那樣誰也不知道,包括袁耀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就不做的,正因爲不知道事情會怎樣發展,袁耀纔是盡全力的去做。但是最後這事情會不會成功,那就是未知數了。

袁耀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第四百五十章 再赴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袁耀的看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追殺袁紹第一百六十七章 董卓入甕第六百五十九章 萬焰穀人第七十四章 截天夜叉第一百四十八章 路遇潘鳳第六百一十章 窮奇呂布第五百八十六章 顏良突破第六百八十章 兩尊金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鳳雛龐統第八十六章 舉薦許褚第三十章 馬中赤兔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猛虎衛第九十三章 出發潁川第四百零六章 激烈爭奪第二百七十六章 黃金臺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對韓烈的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泰山四寇第二百四十章 要劉表的人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齊聚會稽第三百九十三章 徐州局勢第四百二十六章 泰山四寇第五章 諸侯齊聚第三章 拜師紀靈第七百一十九章 繞過郯縣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七十四章 紀靈追曹操第七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猙第三百五十六章 荀衍的反問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水師現第四百一十章 俞涉魏延雙突破第二十六章 袁耀的考慮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的追殺第十八章 謀破護關大陣第十章 西涼華雄第四百六十章 水軍失利第三百七十一章 金血騎第六百四十一章 神秘石壇第七百零四章 劉備稱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強衝營寨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打敗她第五百九十七章 謀取好感第六百九十八章 三人聯手第二百章 南陽之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夏侯蘭第五百二十三章 呂布出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袁耀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陷重圍第四十五章 南陽太守第一百一十一章 讓他們打第五百五十三章 袁耀出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繞過郯縣第六百一十章 窮奇呂布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孫策第七百一十七章 畢方高蒼第四百五十九章 沙摩柯的任務第四十七章 聯盟之終第一百七十四章 飛熊危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陵城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陷重圍第三百六十七章 高蒼的底牌第六章 盟主之爭第六百四十五章 西涼馬超第三百五十七章 陶謙之死第四百零九章 準備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陷重圍第三百四十二章 我要五溪蠻第二百八十八章 黃忠文聘出擊第四十五章 南陽太守第一百七十二章 饕餮第三百二十八章 五路諸侯第三百八十章 陳登歸附第六百二十五章 鳳雛龐統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見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零三章 初平二年到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返回南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曄來投第一百九十六章 曹操一劍第六十七章 廖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陽城破第四百五十六章 對甘寧的看重第四百三十九章 攔路的李條第六百五十四章 部分會合第四百八十四章 猛虎落幕第二十八章 呂奉先第七百二十三章 夜間廝殺第五百七十章 關羽救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劍聖王越第三百五十三章 血陽天功第二百三十章 呂布出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潰敗之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石像動靜第二百六十四章 袁孫不戰第六百零五章 呂布之力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子之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邢道榮與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