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羌
“羌人”分爲“先古羌”(又叫東羌)和“後古羌”(又叫西羌)。共同特點是:以羊爲祭祀的圖騰。
先古羌爲秦統一後,和東部諸族融爲一體,形成漢族的胚胎。後古羌自春秋戰國時期從西北涌入,發展演變成爲今天的部分漢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阿昌族、景頗族、獨龍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緬語族。
羌人的優點是能吃大苦、耐大勞,而且勇敢善戰,敢於反抗強暴,缺點是種類分散,不能凝聚爲強固的政治集體,所以進入漢末三國混戰局面時,羌人便成爲割據者挾之以攻戰的工具。
從董卓入洛至獻帝東歸的七年中,挾持漢帝及大臣的都是涼州軍閥,他們軍中都有羌胡。
董卓父曾爲潁川綸氏縣尉,而卓屢與羌中豪帥相交結,說明卓亦爲隴西豪家。《三國志》卷6《董卓傳》注引《英雄記》言:“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卓既以羌胡兵而立功,同時又靠鎮壓羌胡而升官。後來他因手握強兵而逐漸驕縱,不肯離兵回朝。卓死,其部屬李傕、郭汜等仍然挾持着漢獻帝及公卿大臣。
涼州軍人所以如此飛揚跋扈,其軍中多羌胡人是原因之一。後來以今陝甘交界地帶爲主要據點的韓遂及馬騰、馬超父子軍中亦多羌胡人。《董卓傳》言:“韓遂等起涼州……卓西拒遂,於望垣峽北,爲羌胡數萬人所圍”。表明韓遂等軍中的羌胡人數當不下數萬,然而羌人酋豪因種類各自分散,始終未能有何作爲。
蜀漢政權與羌人的關係,一直較好。諸葛亮在隆中對策時,即向劉備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其實際含義,即諸葛亮用“和”、“撫”的懷柔政策以達到最大限度地讓少數民族爲蜀漢政權賣力氣、出糧餉的目的。
總的來說,羌是位於西北部的一個較爲閒散的政權。
2、鮮卑
鮮卑,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源自東胡部落,名稱有吉祥與神獸的意義,指的是馴鹿。
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爲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2世紀時鮮卑佔據匈奴領地,稱雄塞北。
3、烏孫
烏孫是漢代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烏孫人的首領稱爲"昆莫"或"昆彌"。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人與月氏人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人。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人攻殺(據《漢書·張騫傳》),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于收養成人,後來得以復興故國。
4、
高句麗
高句麗,中國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高麗”簡稱“高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中國東方北部及朝鮮北部存在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也稱高氏高麗(與韓國曆史上的王氏高麗不同,王氏高麗是由後來的新羅人建立的,韓國人的祖先)。
5、扶余
扶餘國,又作"夫餘國"等,公元前2世紀-公元494年的民族政權,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民族政權國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後期王城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扶余人的祖先來自蒙古東部及俄羅斯遠東的廣大地區,部分聚居於今日東北和朝鮮。那裡穀物豐盛,餘糧頗多。扶餘國從前2世紀立國到494年東扶餘國被高句麗滅國爲止,歷時約700年。此外,沃沮、東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
6、邪馬臺
邪馬臺(yémǎtái)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邪馬臺國"被認爲是日本國家的起源。
早期的邪馬臺國以男子爲王,由於2世紀末發生內亂,乃共立女子爲王,名爲卑彌呼,以邪馬臺之地爲都,有弟幫助治理國家,此時的邪馬臺國實際是30餘個倭人國家的盟主。卑彌呼女王國對其他諸國有相對統治權。卑彌呼曾在伊都國家設立一大率之官以檢察諸國,並在大倭的監理之下向他國收租賦。
卑彌呼死(約248)後,又立男王,但因國中不服而復立卑彌呼之女壹與(臺與)爲王,內亂始定。此時已由中國傳入水稻栽種和使用鐵器,居民種植禾稻、苧麻、養蠶栽桑,緝麻線,制絲錦、縑絹。武器用木弓鐵鏃。在交換上已經是國國有市。社會已有大人、下戶與奴婢、生口之別。大人皆四五個妻子,是上層統治者,下戶則有二三個妻子。兩者間的地位與尊卑差別明顯。但下戶並不是奴隸。而奴婢和生口則具有奴隸性質。
邪馬臺國與中國三國時代魏國通好,兩國通過帶方郡頻繁往來。文獻記載,自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後,邪馬臺國派到魏戍帶方郡的使節前後達4次。魏國也曾兩次遣使至邪馬臺國,封卑彌呼爲親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綬,封其大臣爲率善中郎將等職,並賜以錦絹、銅鏡、珍珠等。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邪馬臺國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都有較大發展,且出現了文字的雛形。由於日本的第一本正史乃於西元720年所完成,因此早期的記載難免使人懷疑其真實性。而中國的史書當中,最早而且詳細介紹日本國情的是魏志、東夷傳、倭人條(下簡稱《魏志倭人傳》)。
據卑彌呼於239年派遣使者經朝鮮赴魏都,獻奴婢拾人及布匹等物與魏帝,獲魏帝賜「親魏倭王」的稱號,與金印、銅鏡等物。至於說邪馬臺國究竟在日本的何處,
目前有兩種學說相持不下。一種是九州說,另一種是近畿(奈良一帶)說,至今仍無決定性的證據。倭人的生活與服飾由於《魏志》作者並不是親眼看到倭人,而且推測倭國在浙江、福建的東邊,事實上,日本九州的緯度約與江蘇省相等,因此倭人傳中所記載的倭人服飾究竟有多少真實性,只有待考古學來求證了。譬如說,倭人傳中記載「男子不論大小,皆黥面紋身」,這一點在日本引起很大的爭論,因爲後代人偶及圖畫或書本中,都看不到有這樣的習俗。但是後來在日本,約有四個地方出土的彌生土器或石棺蓋的人物臉頰上,畫有類似刺青的線條。
7、安息
安息帝國(公元前247年-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帕提亞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爲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薩珊波斯代替。
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北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爲了商貿中心,被認爲是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
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
隨着安息帝國的擴張,帝國首都的所在地也沿着底格里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成爲首都。
8、波斯
薩珊王朝是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薩珊王朝的居民稱薩珊王朝爲埃蘭沙赫爾或埃蘭。薩珊王朝取代了被視爲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及後繼的拜占庭帝國共存了超過400年。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珊王朝。薩珊王朝一直統治到阿拉伯帝國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爲止。薩珊王朝統治時期的領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波斯灣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範圍甚至延伸到印度。古典時代晚期的薩珊王朝被認爲是伊朗或波斯其中一個最重要及最有影響力的歷史時期。薩珊王朝統治時期見證了古波斯文化發展至巔峰狀態,影響力遍及各地,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的成形起著顯著的作用。
9、貴霜
貴霜帝國是曾存在於中亞的古代盛國,在其鼎盛時期(105年—250年)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恆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承繼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曾擁有人口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爲是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