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將軍百戰死

感謝冥寒嘯月公子投的兩張月票!

大火一直持續到傍晚前才消停,此時,馬超率領一萬名輕騎兵踩在滾燙的地面上向東方飛奔而去。

與此同時,張任率領的一支軍隊進入城中,整個新城沉浸在漫天的煙霧和嗆人的氣味之中,還有許多火頭在做着最後的掙扎。

馬超率領一萬輕騎兵一直追到河邊,剛好看見河面上燃燒的浮橋,在月光和火光下,對面人影憧憧,正朝恆仁而去。

馬超異常懊惱地大罵一聲。

馬超並沒有率領軍隊迴轉,而是就在河邊紮下營壘,同時派快馬向曹操稟報情況。

也就在這天晚上馬騰的前鋒部隊在恆仁城外與烏孫的輕騎兵隊生了一場遭遇戰。戰鬥只進行了兩刻多鐘,雙方各損失數百人,未分勝負。

隨後馬騰的前鋒部隊又同烏孫王后的輕騎兵隊生了兩場戰鬥,同樣未分勝負。

第二天一早,馬騰率領麾下三萬主力挺進到恆仁以南數裡的一片丘陵地形中,而此時,烏孫王后的大軍已經全部進入了恆仁城中。

馬騰已經接到了曹操的飛鴿傳書,同時斥候也報告了烏孫王后大隊主力進入恆仁的消息,因此並沒有對恆仁採取任何行動,而是命令大軍就地依靠地形紮下營壘。

馬騰帶着幾十名親兵登上營壘中的一座山崗向恆仁方向眺望,不禁感慨道:“想不到一個小小番邦也竟然能夠建造這樣的城池!”

馬騰眼前的恆仁城規模着實不小,城中起碼有十萬居民居住,整體呈長方形,形制與中原幾乎完全一樣,城牆高達兩丈。均是由青磚壘築而成,雖然還無法與洛陽、長安這樣的城牆相提並論,不過也絲毫不遜於中原的郡城了。有四座城門,城門處竟然還設有甕城。所謂甕城其實就是在城門後用城牆圍起來的一個獨立空間,城牆與主城牆相通,也有一道城門,穿過這道城門才能真正的進入城市,打仗時,防守方經常故意將敵人迎入甕城,然後從四面居高臨下射殺,這便是引君入甕一詞的由來。

恆仁治所。

烏孫王后剛剛與衆將議定了防守事宜。此刻大廳內只有烏孫王后和幾個貼身的侍女。

烏孫王后有些疹齋地揉了揉太陽穴,起身走到地圖架前,目光遊離到大魏北方都護府的位置上,雙眸一凝,喃喃道:“希望你們言而有信!如果我烏孫倒了,你們難道就好過了嗎?”

這時,一名傳令官一臉喜氣地來到烏孫王后面前,稟報道:“王后,好消息啊!齒關被也急將軍攻破了!”

烏孫王后不禁一愣,連忙走到傳令官面前。急聲問道:“真的嗎?你肯定?”

傳令官立刻雙手呈上一封飛鴿傳書。

烏孫王后一把接過,飛了一遍,不禁鬆了口氣。喃喃道:“總算來了一個好消息!”

隨即問傳令官道:“有四國方面的消息嗎?”

傳令官搖了搖頭,“還沒有!”

烏孫王后點了點頭,盼咐道:“立刻將齒關捷報傳告全軍!”

“是!”傳令官應諾一聲,退了出發去。

烏孫王后想了想,回到案几前提筆飛快地寫下了一份嘉獎令,叫來另外一名傳令官,盼咐其立刻將嘉獎令傳給立下大功的也急。

齒關之戰是在昨天夜裡結束的,五千魏軍基部陣亡,不過烏孫軍也不輕鬆。陣亡近七千人,加上受傷的。達到了一萬之數,而也急這支烏孫軍總數不過三萬。

說來。也是這支魏軍的戰鬥力不夠強,如果是第一軍團的精銳,不僅傷亡比例不會是這樣,而且此時齒關應該還不會丟掉。

烏孫王后在之後除了加強本城的守備,還派了親信大將也急率領兩萬人在河邊構築工事以防備魏軍渡河。

曹操率領第一軍團主力於次日早上抵達河邊,隨即開始準備渡河做戰,渡河做戰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收集船隻,這些船隻並不是用來擺渡的,而是用來搭設浮橋

與衆將議完事後,曹操叫身邊的御林軍去弄一壺茶來。曹操坐了下來,開始閱覽剛剛送上來的情報

這時,一名傳令官進到大帳中

“陛下,所有在新城陣亡的將士的遺體都己經找到!”傳令官稟報道。

曹操的神情突然變得沉重起來,吩咐道:“告訴許褚,好生收礆,不得怠慢!”

“諾!”傳令官應諾一聲,正準備退出發去。

“等等!找到樂進將軍的遺體了嗎?”

“己經找到不過已經被烏孫人給安葬了!”

曹操沉默片刻,吩咐道:“把樂進將軍的遺體收拾一下,與其他陣亡將士一道運往英靈殿!”傳令官抱拳應諾一聲,退了出去。

樂進是最早投效曹操的,即使在之後,曹操勢力之中的頂級武將大大增加,導致樂進的地位不斷下降,但是樂進還是一如既往的效忠着曹操。

曹操將其調往西域,就是爲了日後好提升他的職位,卻沒想到西域成爲了樂進的葬身之地。

將軍百戰死,這是此時曹操心中唯一的想法!

“陛下,搭建浮橋的船隻已經齊了,是否可以發起攻擊了?”馬超和典韋等將聯袂進來,馬超迫不及待地請示道。

曹操點了點頭,下令道:“傳令弩炮隊立刻對對岸敵軍陣地進行火力突襲!三輪炮擊過後,前鋒營發起攻擊!孟起,你則率領騎兵等候在河邊,一旦浮橋搭成,就立刻給朕衝過去掃蕩敵軍!其餘各位將軍隨朕率領後軍壓陣!”

“諾!”衆將齊聲應諾。

一百餘架弩炮在河岸邊呈一字橫列開,這些弩炮是魏軍生產的那種最大個的,被命名爲神威弩炮,威力極爲驚人。

與此同時,近兩萬前鋒營將士已經準備就緒,馬超率領的一萬輕騎兵也列陣在河邊的一塊空地上。

在對面,烏孫人用拒馬、土石構建起了臨時防禦陣線,分爲三層,中間的一層非常開闊平坦,其上近兩百架投石車一字排開,這些投石車的作用就是封鎖河面,一般來說,如果從河面上強攻的話,這些投石車絕對是一個噩夢。

曹操立馬在一座小山崗上,作爲御林軍大將的典韋和許褚也立馬在一側,銅鈴般的眼眸中全是好戰的渴望,五千御林軍圍在山崗周圍,將整座山崗保護的密不透風。

隨着魏軍令旗手舞起令旗,負責操縱弩炮的軍官當即大吼一聲,數百名士兵一陣忙碌,緊接着淒厲般的響聲響成一片。

曹操的目光不禁迅移到對岸,只見對岸猛地升起無數條塵柱,許多烏孫士兵彷彿被一股巨力串成了一串,工事、投石車的碎片伴隨着塵柱漫天飛舞,在一片驚天動地的響聲中隱隱可以聽見對岸傳來的驚恐的呼喊聲,烏孫人顯然沒有想到魏軍竟然有這樣恐怖的武器。

其實,這兩年來,烏孫王后及其麾下的將士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得知,魏軍有這樣一種可怕的武器,不過對於傳聞中似乎很誇張的描述,他們並沒有信以爲真。(。)

第1247章 忠烈第1230章 兩國鬥將第738章 破吳郡(上)第718章 烏孫將軍第1004章 最後一戰(二)第1372章 盛極而衰?第1342章 視察軍營(一)第1356章 羅馬君臣的擔憂第1048章 千鈞一髮第931章 巖手山之戰第461章 羅馬帝國的消息第1424章 背信棄義第336章 祭天大典第1157章 金人的神威炮(一)第1394章 僥倖第188章 東窗事發第481章 甘寧!甘興霸!第140章 司馬懿第744章 神亭嶺第1211章 劫糧第1423章 對金人的要求!第1329章 淳樸的百姓第1489章 首戰(三)第66章 天變第226章 良苦用心第1364章 勾引失敗第282章 神權和皇權第189章 糜環的心意第83章 大幕拉開第1484章 印度來人(一)第1031章 衆叛親離(一)第241章 白衣少年第163章 兩兄弟的動作第958章 帝國大戰(二)第1290章 襲營第1442章 已死相建第476章 荊漢北伐第170章 商定婚約第208章 酸棗降第1314章 合適的時機第345章 借刀殺人第420章 冷酷無情第175章 逃離德陽殿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1307章 加納提亞行省血海第991章 攻入城中(一)第195章 自嘆不如的賈詡第1318章 兩國屈服(一)第277章 遷怒第715章 討伐烏孫第1408章 帝國天威第1365章 西域的重要性第1176章 暴怒的皇帝第789章 鍾繇第616章 內政(一)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989章 烏鴉山之戰(一)第678章 頂牛(二)第1127章 海路征討第一期拿一百六十一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355章 陽謀第224章 樂進的不甘第835章 到達第230章 魏公曹操第671章 平亂第822章 戰場觀察者王文安第1171章 部署第1501章 來晚了第211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535章 野心勃勃的烏孫!第64章 屯田策第1214章 撒星陣第912章 擒王滅國(二)第1003章 最後一戰(一)第1367章 揚軍威與域外第1374章 千秋霸業第628章 平川(一)第306章 抄家貶職第52章 追擊董卓(8)第281章 儒家還是百家爭鳴?第450章 鮮卑潰敗!第1229章 打臉第1108章 伏擊、大勝第916章 齒關攻防(二)第807章 狼蛇之輩第236章 三省六部制第1357章 科捏爾城第935章 日高山要塞陷落第925章 攻入王宮(一)第1394章 僥倖第117章 長安鉅變(下)第1048章 千鈞一髮第1178章 下馬威(二)第998章 風捲殘雲(二)第84章 入兗州第512章 入襄陽!第992章 攻入城中(二)第258章 兩腳羊第1454章 首次登場第1407章 重裝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