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趙雲抱拳應道,不過心中和臉上仍然有一些失望和失落之色,不過好在趙雲的性格不容易走入牛角尖,沒有一會,趙雲的心就平和了下來。
從失望和失落之中冷靜下來的趙雲,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對着曹操抱拳道:“陛下,末將雖然沒有斬殺黃忠,不過黃忠的那把黃楊大弓被末將得到了!”
曹操聞言,雙目一亮,對於那把黃楊大弓心中可謂是十分的好奇,開口地問道:“那把大弓現在哪?”
趙雲向着身後一揮手,揚聲說道:“將大弓拿上來!”
趙雲話落,隨即一名校尉就扛着一把碩大的強弓來到曹操面前,單膝跪下雙手將大弓高高地舉起。
曹操迫不及待地取過大弓,打量了一眼這僅比自己身高矮半頭的大弓,語帶感慨道:“這弓真是大得嚇人啊!昔日天下無雙的呂奉先,所使用的強弓,怕也不過如此吧。”
趙雲帶着一絲複雜的神色看了一眼曹操手中的大弓,回答道:“回陛下,確實如此!這黃楊大弓至少是八石的強弓,而昔日呂布所使用的那把強弓還只有六石!那名叫黃忠的敵將,其人的力氣倒是不小,更加難得的是,這把弓的弓臂是用百年以上年齡的木製成,弓弦是用罕見的犀牛腿筋絞合而成!這把弓可算是難得的神弓!”
曹操點了點頭,試着拉了拉弓弦,可惜的是,就算曹操用盡了力氣,也只能拉開不到四分之一,曹操感慨着搖了搖頭。問趙雲道:“子龍,你拉得動嗎?”
趙雲聞言,卻沒有如同曹操想的那樣應下來。反而搖了搖頭道:“回陛下,末將的長處不在於力氣。這把強弓,末將沒有辦法將其完全的拉開。”
趙雲這麼一說,一旁原本靜靜觀看的諸將都好奇起來了,紛紛試了試曹操手中的這把大弓,可惜的是,除去馬超之外和還沒有試的太史慈之外,其餘的諸將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拉開這把大弓。
而馬超雖然拉開了大弓,但是在箭術一道上並不如何出衆。根本不適合這把強弓。
最後的太史慈,上前了一步,對着曹操抱拳道:“陛下,末將願意一試!”
想到後世的太史慈,同樣是箭術和武藝雙絕,曹操當即將弓交給看太史慈,指着城外說道:“朕曾經聽聞子義在箭術一道上,頗有研究,若如能夠拉開此大弓,那麼就朝着城外射上一箭。好讓朕親眼看看此大弓的威力!”
太史慈應諾一聲,接過黃楊大弓,來到牆垛邊。先是輕輕試了試弓弦,隨即深吸了一口氣,大喝了一聲,雙臂之上的肌肉鼓起,大弓的弓弦被太史慈慢慢的拉開,片刻之後,只見黃楊大弓竟然滿月張開,此時,太史慈整個人都散出一股讓人側目的氣勢!
第一次見識這一情景的衆衙役都不禁腿腳打顫。臉頰發白,曹操莫名的思緒散發開來。不禁想到後世射鵰英雄傳中片頭的那一幕.不禁感到有些時空錯亂的怪異,隨即笑了笑。全神貫注的放在了太史慈的身上。
徹底拉開大弓的太史慈,沉聲道:“拿箭矢來!”
一名魏軍士卒聽到,看了一眼曹操,看到其點頭之後,立即向太史慈送上了箭矢,隨即太史慈將箭矢搭在弓弦上,對準了遠出的一顆大楊樹的樹枝,片刻後,太史慈大喝了一聲!
弓弦震響,那支箭矢就如同一道銀光般向城外飛射出去,帶着劃破空氣而發出的淒厲的呼嘯聲!
片刻後箭矢擊中城外差不多四百米處的一棵大楊樹,箭矢既然沒有絲毫差錯的將剛剛太史慈對準的枝幹射斷,一名士卒將此情景回報之後,城牆上登時響起一片驚呼。
曹操愣了愣神,想到太史慈射出的箭矢的精準度都是如此,更何況是更加有名的黃忠,想起之前同黃忠對峙的情景,曹操心中不由暗想:‘要是當時黃忠朝朕放一箭,只怕不死也的重傷了!”,一念至此,背心不由得溢出一絲冷汗。
射出一箭之後的太史慈,臉色平靜地來到曹操面前,看了一眼手中的黃楊大弓,眼中有一絲絲不捨,但是最終還是雙手呈上道:“陛下!”
曹操接過黃楊大弓,稍作思忖之後,便揚聲道:“子義!”
“末將在!”太史慈抱拳應諾。
“接着!”曹操笑着將手中的黃楊大弓拋給了太史慈。
“陛下,這......?”
太史慈流露出微訝和一絲絲驚喜的神情,曹操笑道:“這東西放在朕這就只能是擺設!而對於孟起,子孝他們來說,這個東西的用處也不大,因此朕就做主賜給你了!”
太史慈心中雖然大喜,畢竟對於這把黃楊大弓,善於箭術一道的太史慈,可謂比之任何人都要渴望或得到他,只不過太史慈,還是擔憂其他將領的反應,他可不想因爲一把兵刃,而導致他和馬超等人反目。
還好的是,對於太史慈獲得黃楊大弓,馬超,趙雲,曹仁他們,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嫉怒之色,這讓太史慈放下了心來。
放下擔憂之後,太史慈的心中只剩下大喜過望了,連忙向着曹操拜謝道:“末將多謝陛下賜弓,今日之後,末將定會以此弓,爲陛下征戰沙場,再立功勳!”
“好,朕等着子義再立功勳!”
曹操大笑的扶起了太史慈,一把對自己沒有用處的黃楊大弓,換來麾下將領的激奮,這對於曹操來說,真是一場不虧的買賣。
剿滅諸葛亮親自率領的荊漢主力以後,南陽境內剩餘的,只有那些零星從戰場之上逃出來的荊漢軍士卒,而這些零星的荊漢軍殘兵在短時間內便被摧枯拉朽地解決乾淨了,其中絕大多數是主動請降的,畢竟戰達到這一份上,已經沒有幾個荊漢殘兵願意同剛剛大勝一場,打着己方兵敗如山倒的魏軍繼續爲敵。
剿滅南陽境內零星的荊漢殘兵後,曹操下令將麾下的將近二十萬的大軍分成三部分,其中一部分三萬人,鎮守南陽,一部分五萬人則是在南陽之前,臨近荊州新野一帶修築橋頭堡,剩餘的十萬人,這是作爲日後南征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