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武威之下

在這名士卒退下之後,曹操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吩咐一名士卒,讓兵部尚書荀攸前來覲見,沒有一會,荀攸就來到了曹操的面前,等到起行禮完畢之後,曹操問道:“你可知,子龍他們的消息?”

荀攸想了想趙雲發來的信件後,拱手道:“回陛下,趙將軍在三日之前曾經來信,信上說,此時已經攻破了安定,不日就能夠兵臨馬騰等人的老巢武威城下!”

“好,朕有一件事交代給你,你附耳過來。”

曹操在荀攸耳畔說了幾句之後,荀攸臉上升起一種十分複雜的神情,開口道:“陛下,這樣真的可以嗎,依照微臣看來,還不如......”

“不用多說了,行不行,到時候就知道了,就算不行,對於我大魏來說,也不上什麼損失不少嘛?”

“這,既如此微臣領命!”荀攸想了想,無奈的答應了下來,不過對於曹操剛剛哪個辦法,荀攸還真的不太看好。

看着一臉無奈的荀攸退下器,曹操笑了笑,心中得意的想到:“等到成功的時候,有你們吃驚的張大嘴巴的時候。”

魏漢和談的事情,由於雙方都沒有大張旗鼓,除去一些上層人士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得到消失,再加上魏軍三十萬進攻西涼這個震撼的消息,足以吸引住大部分人的精力和注意力。

西涼或者說是涼州,這個地方雖然緊鄰塞外,致使交通不便,百姓苦寒,可謂是一個苦寒之地,然而也正是因爲緊鄰塞外。致使西涼戰馬甚多,一度稱雄天下,不管是董卓率領的西涼軍。還是馬騰率領的西涼軍,其鐵騎之威。足以使得大部分中原諸侯膽寒,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而且若如要研究華夏文化,也更加不可能繞過西涼,比如:佛教傳入中原時,西涼就是最關鍵的一站。

佛光西來,自此擴散,纔有後來的格局。中國四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就在西涼住過十多年,他對漢文化的瞭解,就是在西涼完成的,至今,他那個著名的焚不爛的舌頭還埋在涼州,接受着歷代過客的朝拜。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若如要研究華夏一些有名的建築,那就更繞不開西涼了,後世的北京,昔日的長安等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頭,就在西涼。

同時,雖然西涼苦寒。然而它的地理位置卻是十分之重要,它東接關中,西通西域,山脈前隔,沙漠後繞,可謂是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

而其中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爲絲綢之路要衝,位於烏鞘嶺、毛毛山北麓。東倚景泰、南枕天祝,西北同西涼接壤的古浪峽更是被稱爲華夏西部的“金關銀鎖”。最窄處寬僅數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也正是因爲此,在此處就留下了許多故事,比如宋代的楊門女將,徵西夏時,到古浪峽,走投無路,跳崖自盡,留下了“十二寡婦滴淚崖”的傳說。

涼州最早的來歷是在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開闢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

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爲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在今甘肅省置涼州刺史部,涼州之名自此始,意爲“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其下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張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10郡,治在隴縣(今陝西省隴縣),轄域約爲後世的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區湟水流域,陝西省定邊、吳旗、鳳縣、略陽等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等地。

東漢時,增置武都、永陽、南安、安定屬國、張掖屬國(以上3郡後廢)、張掖居延屬國(即西海郡),可以說,若如不是涼州太古苦寒,再加上緊鄰塞外,單單憑藉一個涼州,其大小就可能只小於西川,荊州和揚州。

這一次三十萬魏軍出征,趙雲親自帶領人數佔據多數的十五萬大軍進攻馬騰,剩餘的十三萬,則是由徐晃和樂進帶領進攻郭汜。

雖然西涼鐵騎,曾經威震天下,橫行大半個天下,然而此時,經歷過數次元氣大傷之後,面對魏軍那宛如泰山壓頂一般的進攻,不敢是馬騰還是郭汜都是一敗再敗,損兵折將,喪城失地。

武力和智慧,若如在雙方差距不算太大的時候,還能夠扭轉乾坤,但是在雙方差距過大的時候,卻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就在徐晃和樂進領兵進攻郭汜最後的老巢天水的時候,趙雲則是以及率領大軍,兵臨馬騰的老巢,武威城下了。

此時的武威城中,涼國的守軍只剩下了殘兵一萬多人,馬騰的老丈人,曾經派遣兩萬姜人騎兵進入西涼的姜人首領,早已經在魏軍騎兵的三板斧之下,近乎全軍覆沒了。

損失慘重的姜人首領,不敢把怒火發泄到魏軍身上,轉而發泄到了馬騰的涼軍身上,在涼國境地之內劫掠了一把的姜人騎兵,在留下一封斷絕關係的信件之後,直接就跑路了。

姜人的作爲,馬騰雖然惱怒,但是此時的他,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城外十萬魏軍的包圍,讓馬騰徹底打消了心中出城作戰的想法。

“將軍,武威不愧是涼國的都城啊,真沒有想到,這個昔日的破爛城池,今日竟然變得如此的高大了。”

張郃看着自己身前,這個城牆高達,護城河深不見底,城牆之上遍佈箭樓的武威,一臉的唏噓感嘆,這和他數年之前說看到過的武威簡直就像是兩個城池了。

“確實如此,如果強攻的話,我軍士卒的傷亡,定然不會小到哪裡去。”

趙雲皺着眉頭,看着面前的武威,經過馬騰這些年來不斷的修整,此時的武威,雖然還比不上長安,洛陽,大梁這樣的大城池,但是比起鄴城,襄陽這些城池來,還是不妨多讓的,攻打這樣的城池,就算打下來了,此時的十萬魏軍,最後說不定只會剩下五六萬。()

第426章 朕即國家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1422章 趙雲的決斷!第1486章 鐵騎來臨第1040章 時移世易第347章 國庫空虛第1213章 牛鬼蛇神第360章 拋屍入關第972章 帝國聯合(二)第1235章 遭遇不測第483章 全軍出擊!第503章 曹丕和孫尚香第1271章 撤退第147章 殺良冒功第467章 爆開的隱患第451章 殘陽如血第1479章 帝國使者(二)第949章 混亂無比(一)第126章 天子詔書第294章 鮮卑攻城第464章 連弩和弩第364章 人間地獄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1152章 不戰而退第1321章 漁翁得利第1257章 密約第593章 暫時停戰!第1370章 歐洲的攪屎棍第375章 混吃等死第979章 西方來人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174章 叛亂第1401章 對抗神威炮的辦法第228章 雙簧第1271章 撤退第1437章 夜襲第54章 追擊董卓(10)第1119章 吃癟的脫脫不花第675章 吳軍突圍(一)第1137章 呂蒙出計第1173章 脣齒交錯(一)第167章 震懾第861章 繼續打土豪第1093章 動盪(一)第962章 狂妄(二)第1131章 反對結盟第1235章 遭遇不測第633章 吳皇后(二)第1370章 歐洲的攪屎棍第1485章 印度來人(二)第1416章 斯巴達第855章 巧遇第一期拿一百六十一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24章 風起第212章 洛陽戰第1169章 備戰第578章 敗退!第654章 巢湖之戰(三)第92章 濮陽攻略四之最後的準備第192章 風起酸棗第682章 征服(四)第1379章 霸業之戰(五)第194章 毒士的陰毒第187章 垂涎第1341章 邊境衝突第835章 到達第637章 南蠻(一)第1237章 假象第1457章 斯巴達與重裝騎兵第724章 黑科技(上)第1318章 兩國屈服(一)第669章 烏孫的武則天?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910章 連戰連捷(二)第702章 傀儡國王第840章 一舉打垮第1009章 帝王無情(一)第1150章 英雄第570章 張魯投降!第1291章 嚇退大軍第1187章 徐晃楊威第783章 風捲殘雲第614章 內政(四)第433章 拓張的想法第479章 曹昂的想法第1248章 總算死了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804章 仰慕思潮第1260章 遭遇第82章 天策軍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118章 大禮第327章 君子六藝第1035 商業行動第342章 兩都之策第101章 救援濮陽第1119章 吃癟的脫脫不花第890章 曉勇馬超第58章 追擊董卓(完)第451章 殘陽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