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減免稅賦

羣臣起身之後,文武按照武左文右的規矩,而分成兩派,分別坐在曹操的左右手下方,這個時候的羣臣議事還沒有如同後世那樣,只有君王一個人是坐着,其餘的文武,都是站着,當然更不可能出現如同滿清那樣,皇帝是端坐着,文武是彎着腰,宛如奴僕一樣。

自先秦時代一直傳承至今,由於文化的傳承並沒有被外來的蠻夷入侵說打斷,文化一脈相承下來的東漢,還是如同先秦時代一樣,不論是君王還是文武都是端坐着而議事,正如同聖人所講的一般,君王,文武,坐而論道。

“孤率領大軍出征北方,細細算來依然有數月之久,孤不在此時,整個中原大地能夠繼續的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全賴諸位卿家盡力。”

面對曹操的誇讚,在場的所有文武,只要不是太過白癡,當然不可能傻愣愣的直接回答,中原如此安定都是因爲自己,而是紛紛推遲,比如什麼皆賴君上之威,臣不敢貪功等等。

對於文武各種各樣的推辭,曹操一笑也不太意,畢竟就算他身爲君上,也不能強硬着把自古以來臣下面對君王之時的自保外衣給強硬的拉下來不是。

只要將他曹操從來沒有忘記過他們的所作所爲的意識清楚明白的傳達了出去就足夠了,至於其他的,卻是不需要太過在意。

慰問了一下留守在陳都的文武。表示了一下他曹操從來沒有忘記他們這些安靜的呆在後方的人後,接下來的一個時辰之內,則是曹操在不斷的詢問着六部尚書。從他們的口中,清楚的明白數月以來,中原地區清楚而確實的發展。

將中原地區數月來的發展清楚明白的曹操,想到剛剛六部尚書所講的,中原地區,兗州、豫州、徐州三州人口盡皆開始復甦,數月或者可以說是半年來。新增的人口都在原有的人口上上升了十分之一,各地的官倉之中的糧食儲備。都在逐漸的上漲,同樣的,三州的稅收,也因爲人口的復甦。百姓逐漸安定下來,開墾田地而逐漸的上升着。

同時由於曹操這個後世而來的金手指,那些在原本的時空之中根本就還沒有出現的先進農具和灌溉方法都逐漸的通過曹操之口,工部之手而成爲了現實,如此帶來的,就是中原三州的糧食產量,相比於天下的其餘十州,要遠遠高過不少。

而糧食的高產量,所帶來的就是百姓生活逐漸安定。而生活安定所帶來的就是人口的復甦和增加,可以說,時至今日。三州已然進入了一個良好的循環圈之中。

雖然相比於陳都來說,三州的其他地方還不能算是進入了太平盛世,但是相比昔日那朝不保夕,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可謂是好上太多了,當然。如此一來,不可避免的。曹操的名聲在這些百姓的心中可謂是更加的響亮了。

“北方初平,其中幽州更是找到烏桓、鮮卑兩部蠻夷之入侵,烽火連天,百姓屍骨露與野,可謂是人間慘劇,戶部尚書!”

“臣在!”

想到幽州的慘狀,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考量,曹操最終在心中打定了原本那些不怎麼堅定的想法,將目光放到了手持玉圭,躬身立在下方的沮授的身上道:“孤決定,減免北方冀州、幷州、青州三州一臉之賦稅,減免幽州三年之賦稅,一年之內戶部不收青州、冀州、幷州三州稅賦,三年之內,戶部不收幽州任何賦稅,這是孤,唯一一個能做的,對於幽州百姓們的補償了。”

原本還有些想要反對曹操減免北方四州稅賦的官員們,聽到此話之後,一下子都安靜了下去,曹操都這樣說了,他們身爲臣下的要是在反對,就顯得有些在找死了。

“臣奉命!”

減免北方四州稅賦,不可抑止的,身爲戶部尚書的沮授,其手上的權力會受到一些壓制,畢竟戶部的權力就是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北方四州稅賦減免,那就代表着在接下來的一年到三年之內,戶部根本沒有辦法把手伸到北方四州之中。

要是換做其他人,可能此時臉上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反對之色,然而曹操在沮授臉上看到的,卻是欣喜和感激。

曹操不認爲沮授是在做戲,不說沮授本身的人品、性格,光是沮授本身身爲冀州人這一點,就足以讓曹操相信,在執行這一條命令之上,沮授絕對不會出現陰奉陽違的情況。

將目光從沮授身上離開,曹操看向了端正的坐在位子之上的陳宮和戲志才兩人道:“中書省,尚書省聽命!”

陳宮和戲志才兩人聞聽曹操的話語,不敢怠慢,手持玉圭的離開了坐位,來到了正殿中央,面向上首的曹操躬身行禮道:“臣在!”

“稅賦減免之策,稍後有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傳於天下,此詔下達之後,尚書省,你們和戶部一起將此策給孤完完整整的施行下去,要是三年之內,孤聽到任何關於北方四州稅收的謠言,那麼就不要怪孤不講情面了!”

華夏是一個人情社會,而其帶來的就是華夏社會的治理,其實就是一個人治的社會,這不可避免的將會帶來種種曹操不想看到的危害,命令戶部和尚書省一起執行此策,既是對於兩部的鞭策,同樣也是一種另類的平衡和監督。

“臣奉命!”

陳宮和戲志纔對視了一眼,表情嚴肅的應了下來,他們並沒有因爲曹操剛剛那一番嚴厲的話語而有所不滿,反而因此而心中警惕,即使曹操不說,他們這些原本就是出生寒門的官員,也不可能讓某些官員,趁着曹操此減免稅賦的政策而暗中斂財。

曹操今日的這一道減免稅收的政策傳達天下之後,可謂是一石響起千層浪。

北方四州之地百姓民心進收歸與曹操之手不說,那些善存的諸侯們,當然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邊嫉妒曹操竟然如此大手筆的減免整個北方四州的稅賦,一邊滿口酸味的大放厥詞,認爲曹操如此行事,其敗亡之日已然不遠。

當然,不管是進收民心還是諸侯們的嫉妒羨慕恨,此時曹操以及在場的文武們都沒有辦法看到,此時的他們,一邊心中暗歎着曹操的大手筆,同時爲自己能夠在如此聖君明主的手下做事而激動不已,一邊臉上恭敬的躬身奉命了下來。()

第1194章 雨臨第1272章 上綱上線(一)第927章 烏孫王后的心機第42章 傳國玉璽第1245章 全部平定第47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717章 屍山血海第687章 初交鋒(二)第562章 柴桑城!第487章 後手!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1361章 暗道襲城第552章 水師失利!第546章 大軍南下第1464章 羅馬分裂第1227章 斯巴達軍團第344章 暗潮涌動第450章 鮮卑潰敗!第1208章 瓜分魏國第1302章 大火滔天第967章 要求割地(一)第214章 瘋狂的曹軍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967章 要求割地(一)第171章 回師兗州第585章 目標西川(下)第1003章 最後一戰(一)第1234章 斬殺趙雲?!第696章 規模擴大第1412章 詢問第211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329章 五御、六書、九數第413章 婚事第1446章 營救趙雲第971章 帝國聯合(一)第1088章 舉兵叛亂第964章 萬騎破陣(二)第1016章 生米煮成熟飯(二)第1192章 利器第1323章 ”強大“的曹操第362章 人心惶惶第1088章 舉兵叛亂第64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第961章 狂妄(一)第300章 放歸與京觀第107章 先見之明第1424章 背信棄義第1232章 棄城撤退第1250章 西方事第413章 婚事第1278章 政變第712章 烏孫王都第360章 拋屍入關第43章 追擊董卓(1)第1245章 全部平定第1064章 不可能的提議第631章 平川(四)第423章 分歧第756章 儲君制度(上)第1199章 嚴加防備第1487章 首戰第791章 倉皇而逃第366章 司馬之策第1359章 強攻(二)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250章 建安五年 烏桓入關第276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25章 滅蜀(二)第1361章 暗道襲城第1029章 天災第1216章 慘烈廝殺(二)第482章 趙雲戰黃忠!第1398章 東西對峙第928章 朕爲天下王!第306章 抄家貶職第360章 拋屍入關第1109章 噩耗(一)第1126章 準備干涉第94章 濮陽攻略(完)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839章 玄甲之威第1208章 瓜分魏國第261章 狠辣第1165章 突襲(二)第1172章 結盟第959章 萬騎圍皇城(一)第1318章 兩國屈服(一)第647章 劉琦(一)第311章 燦爛輝煌第1363章 最毒婦人心第1045章 猛攻(一)第1316章 即將屈服的金國第892章 一鼓作氣第790章 劍下亡魂第360章 拋屍入關第243章 扮豬吃老虎第1202章 大敗金軍第281章 儒家還是百家爭鳴?第813章 有動力纔有進步第1141章 激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