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急襲襄賁

“在下東萊太史慈,字子義,奉孔太守之令,前往徐州,請求援軍!”

看着面前表情沒有絲毫變化的太史慈,趙雲和張郃互相對視了一眼,最終由身爲主將的趙雲站出來道:“不知子義身上可有證明之物?”

聞聽趙雲索要證明之物,太史慈想了想,既然剛剛對方擊殺了數千黃巾兵,那麼想來也不可能是黃巾餘黨了,因此到沒有任何猶豫的,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一枚璽印,一份書信,交給趙雲道:“此乃孔太守的璽印、書信,將軍請看。”

“確實如此,如此,卻是雲,小人之心了。”

仔細的觀看了璽印、以及書信之上的蓋章的趙雲,心中終於肯定了太史慈的身份,想起自己剛剛的猜忌,謙謙君子的趙雲,有些不好意思。

將手中書信、璽印交還給太史慈後,趙雲開口道“我等的主公,乃是兗州牧、曹丞相,此次我等奉曹丞相之令,領軍兩萬,爲先鋒,率先到此,大部隊不日就到。”

“既如此,還請將軍派遣士卒,將在下手中的璽印、書信,交給曹丞相,而在下,則留下,幫助將軍,一同抵擋黃巾軍,同時等待曹丞相大軍到來!”

決意留下抵擋黃巾軍的太史慈,這樣的態度,無疑得到了趙雲和張郃的好感,同時,太史慈主動留下的舉動,更是讓張郃心中的疑惑也是減半了大多數。

“如此多謝子義了!”

相比於後來的張郃,趙雲更加明白,面前的太史慈的武藝是有多麼的高超,在這個一人的武藝很有可能扭轉戰局的東漢,太史慈的加入,不亞於得到千軍,因此,趙雲倒沒有絲毫的推脫之詞,而是一臉讚揚的同意了。

在趙雲讓一名曹軍士卒,攜帶着印信、書信快馬加鞭趕往曹操所在之處後,一旁的張郃,開口道:“子龍,接下來黃巾軍大舉集結是十有**的事情,你可有想好,接下來我軍的行動,是退兵還是固守待援?”

張郃和趙雲,或者說曹操麾下的武將跟武將的關係都挺不錯的,畢竟歷史證明,在一個勢力正處於初生期的時候,其勢力之中的文武關係都是十分的良好,因此在私底下,張郃倒沒有稱呼趙雲爲將軍,而是直接稱呼顯得關係密切的字。

不過關係好歸關係好,張郃還是挺清楚的,明白自己身爲副將,絕不能越俎代庖的決定接下來兩萬大軍的何去何從,而是直接開口問向趙雲,等着他的指令。

百萬黃巾軍,相比於此時還處在後方的曹操,帶給前方趙雲等將的壓力,無疑會更加的龐大,雖然趙雲不後悔剛剛的決定,但是面對百萬黃巾,趙雲還是感覺到苦惱不已。

要是退兵的話,不說張郃何其麾下的曹軍士卒甘不甘心,就是趙雲自己也是十分的不甘心的,但是固守待援的話,憑藉此時已經成爲了一旁荒蕪廢墟的東海郡,幾乎沒有帶多少糧食的曹軍士卒,一旦被困在城中的話,那麼其後果將是慘烈性的。

至於分兵出擊,不管是趙雲還是張郃想都沒有想過,先不說在這個時代,一旦分兵,分散各地的曹軍士卒相互之間的聯繫問題,就是分兵之後,最大的可能性還是被黃巾軍給個個擊破,分兵等同於找死。

想來想去,只剩下退兵一條路的趙雲,即使心中不甘,認爲退兵有負曹操的重託,同時心中也清楚,就這樣毫無戰果就退兵的自己,日後說受到的責罰肯定更重,但是兩萬曹軍士卒的性命還是在趙雲心中佔了上風。

慈不掌兵,征戰沙場有一段時日的趙雲,當然不會那麼婦人之仁,但是讓自己麾下士卒白白喪命,只爲了那不知能不能得到的功勞,來減輕自己日後受到的責罰,趙雲是絕對做不到。

“將軍,固守待援的話,在下倒是認爲有一個地方可以當做固守待援之處!”

原本準備吩咐張郃傳令退兵的趙雲,聽到太史慈此話之後,和張郃一起,將目光都放到了太史慈的身上,問道:“不知子義所說的是那個地方?”

“襄賁!在下來此之時,曾經見到,一隊隊黃巾軍士卒押送着一車車的糧草進入了城中,要是沒有錯的話,襄賁就是黃巾軍的存糧之所,要是攻下襄賁的話,其中所存的糧草,足夠將軍麾下兩萬大軍長久的用度!”

真是柳暗明又一村啊,太史慈的話,讓趙雲和張郃臉上都露出了喜色,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太史慈所說的那個地方,必然是黃巾軍的存糧之所,但是如果是的話,攻下存糧之所,不但頃刻間收穫足以抵擋黃巾軍良久時日的糧食,更是能夠大大的打擊黃巾軍。

而且,如果憑藉此擋住黃巾軍數日的話,那麼無糧的百萬黃巾軍,即使不會崩潰,但是其戰鬥力下降會有多麼強,也是可見一二的了。

賭還是不賭,趙雲和張郃對視了一眼,都看到對方眼神之中要表達的意識,那就是賭了,畢竟一旦成功,那麼其帶來的利益實在是太大,大到說不定能夠讓曹操不費吹飛之力的平定青州黃巾!

“子義,襄賁城中的黃巾兵有多少,你知道嗎?”

“這,回將軍,這在下倒是不好回答,不過依照在下那些時日的觀察,襄賁城中的黃巾兵,最少也應該有一萬。”

太史慈將他所觀察到的襄賁城中的情況說出之後,趙雲還沒有說話,張郃就立刻說道:“子龍,兵貴神速,我看就由你立刻帶領麾下的數千鐵騎,急襲襄賁!”

趙雲一呆,沒有想到張郃會如此說,張郃話中的意思,完全等於他放棄了這個天大的功勞,將這個功勞都交給了趙雲,這一刻趙雲,心中可謂是感動非常。

趙雲對着張郃重重的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有些事情放在心中,清楚的記着、明白着就行了。

片刻之後,三千曹軍鐵騎,在飛揚的沙塵和如同雷鳴的轟鳴聲中,從這座東海郡邊境的無名小城,向着襄賁快速的奔襲而去。

第1184章 魏軍!魏軍!(一)第246章 有失有得第260章 誰纔是兩腳羊第438章 解決步度根第585章 目標西川(下)第679章 西域插曲(一)第1132章 轉變、準備第318章 河北甄家第1262章 突發事件第308章 班師陳都第1190章 金奸(二)第1074章 安息奸第42章 傳國玉璽第1章 我是曹操第801章 及時趕到!第1154章 軍械貿易第364章 人間地獄第1133章 達成協議第48章 追擊董卓(5)第433章 拓張的想法第1328章 君子如風第1361章 暗道襲城第1139章 處置叛徒第284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13章 死戰第70章 志才效忠第1081章 悠閒時光·醉臥美人膝第895章 火燒新城第1104章 大舉進軍(二)第1385章 將軍陣亡 軍團覆沒第71章 平淡中的危險第1396章 小國悲哀第25章 華雄到來第454章 檢閱三軍第82章 天策軍第746章 伏兵四起第862章 羅馬內亂平息第1182章 親征第686章 初交鋒(一)第853章 狗奴使者第327章 君子六藝第1304章 兵臨第202章 乘勝攻城第248章 診斷病情第112章 加快的歷史第1321章 漁翁得利第855章 巧遇第332章 華夏的拓張史第759章 扶桑女王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257章 猖狂的烏桓人第591章 破關曙光!第1370章 歐洲的攪屎棍第552章 水師失利!第675章 吳軍突圍(一)第1451章 向亞歷山大學習第409章 大軍雲聚第1442章 已死相建第381章 三推第1187章 徐晃楊威第573章 伯言第126章 天子詔書第791章 倉皇而逃第728章 戰艦發威第629章 平川(二)第613章 好運的夏侯惇!第11章 前倨後恭第747章 失利第1317章 民情洶涌第139章 魏文帝曹丕第199章 歷史的產物第10章 謀士李儒第1250章 西方事第43章 追擊董卓(1)第752章 天下一統!第540章 商部設立!第23章 歃血爲盟第537章 大宛使者第96章 頂尖謀士的碰撞第434章 出兵第128章 交鋒第一千零三九章 被嚇了一跳的陳宮第309章 過場的朝會第1288章 驅虎吞狼第536章 孔明和孔明!?第1360章 王國建立第1197章 胡昭的憂慮第451章 殘陽如血第134章 無下限的百官第687章 調兵遣將第1150章 英雄第1287章 虎頭蛇尾第510章 落幕之前!第781章 王宮陷第242章 反面教材第202章 乘勝攻城第192章 風起酸棗第793章 仰慕中原第1125章 鬱悶的夏侯淵第1064章 不可能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