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從京城趕來的小黃門扯着尖細的嗓子念讀聖旨上的內容,其實上邊的內容這些大佬早就知道的差不多了,只是用來確定一下而已;
車騎將軍張溫,加封互鄉侯,遷至大司農,他算是撈着一個侯爵,別的好處一概沒有,從車騎將軍的武官轉爲文官大司農,在權職上來說屬於不升不降,也就是他是個老好人,不願意得罪人也不願意參與朝廷中心的鬥爭,對這個調令還算滿意,別人···定是不滿;
這次封賞充滿了貓膩,主要的來說就是宦官勢力、士族世家勢力以及外戚勢力三方之間的博弈,關係到誰的實力能夠得到增長,拿到好處,能不上心嗎?他們可是辯駁了好久才決定下來的;
張溫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貨色,他雖然也是士族世家的一份子,但是他不願意與人合流,自然也就被踢了出來,也就是他是兩代老臣,宦海沉浮積攢下了巨大的聲望,沒人敢動他不然宦官勢力一定會拿他開刀立威;
而外戚勢力也不是沒有招攬過他,可惜了,這老爺子打定主意不參加進去,誰說也沒用,他一心想等待辭官致仕過過閒雲野鶴的生活,大司農這個職位,目前來說很清閒,也符合他的心態,他很高興地接受這個提議了;
除了這個被踢出局外的人,其他職位上的爭鬥相當的激烈,作爲清剿叛軍的三巨頭,皇甫嵩與董卓的新職務成爲了焦點之戰,還有就是一些小輩的升遷也是一個爭奪;
其中皇甫嵩所代表的是宦官勢力,是的,就是宦官勢力!你沒有聽錯!說起來可能還不信這個鐵血正直的老將軍是宦官勢力的人,那他上一次被張讓進言罷免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可能說不通!
但是他的確是宦官勢力一手捧起來的人物,簡單的來說皇甫嵩此人雖然正直、剛毅,可他還有另外一面,他懂得審時度勢,懂得隱忍,當朝廷大權落在宦官手中的時候,他爲了能夠一展平生所學,不惜出賣了自己給宦官勢力;
這也是爲什麼他在掃蕩黃巾的時候無論是後勤保障,還是論功行賞的時候都能夠拿大頭,而盧植只能坐冷板凳,朱雋只能得到一個名不副實的虛職,這足夠說明皇甫嵩爲人並不迂腐;
他有報國的熱忱,也有報國的決心所以纔會有這種讓人所不齒的行動,從前也有人嘲笑過、謾罵過他出賣自己的行爲,可是現在,皇甫嵩聲震天下,可謂一代名將!誰敢小瞧?
皇甫嵩也曾想過下了官宦勢力這條賊船,可惜沒有成功,第二次平定羌亂他被罷職賦閒是因爲張讓的進言,那是宦官勢力對他的警告,所以這一次雖然是何進上表讓他出徵的,臨行前他見的人卻是張讓,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從而有了他今天這般封賞;
左將軍皇甫嵩升任太尉之職,加封槐裡侯,原太尉馬日磾罷免,原司空劉弘,袁術的岳父罷免,原太傅袁隗遷至司空之位,致仕辭官良久的丁宮升任司徒,原車騎將軍何苗官復原職;
宦官們的辦事力度着實有效,不僅佔據了三公之一的位置,還弄廢了兩個三公,新提升上來的司徒丁宮也是一個如同張溫式的人物,都是老好人,從來不願參與黨閥之爭;
馬日磾是外戚勢力捧上去了,馬日磾的致仕對他們的傷害很大,他們不像士族世家還有一個遷至司空的袁隗鎮場子,吃了個悶虧,但是何進仍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比三公還要高上一籌,外戚勢力對此並不擔心,他們更擔心的是董卓的官職;
按照何進的設計董卓就應該留在西涼成爲雍涼一帶的扛把子,爲他效力,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宦官勢力的全力狙擊讓他不能達到目的,最終以何苗官復原職爲交換,算是何進妥協了,給董卓弄了一個西涼刺史的官職;
宦官勢力與外戚勢力拿的都是大頭,士族世家們本就是一盤散沙,所以他們所得到的好處並不多,只是提升了幾個年輕一輩的人,就連袁術這一次也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
只有孫堅是個例外,他不是任何勢力的人,卻被升爲長沙太守、烏桓侯,在這其中皇甫嵩出了不少力氣,宦官們還以爲是自己人,也就不留餘力的幫了他一把;
至此,西北羌亂以勝利告終,衆人皆大歡喜的準備回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衆人都洋溢在喜悅的情緒當中,唯有孫堅顯得有些憂慮,不爲別的,他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什麼東西?董卓!具體的來說是董卓招攬叛軍的動作;
這讓他很不安啊!他私下裡就勸說張溫斬殺董卓,他認爲董卓是個禍害,而且這個禍害已經露出了不敬朝廷的苗頭,此時扼殺他是最好的時機,晚了,則會釀成大禍;
但是張溫哪有這個膽子啊!董卓已經是一方刺史了,哪容得他來處置?再者說張溫已經決定老老實實的混日子了,也不想管這件事情,置之不理;
孫堅碰了個釘子,又去勸說皇甫嵩,皇甫嵩倒是想這麼幹了,卻覺得沒有藉口,不佔據大義,難以堵住悠悠衆口,不肯,後來有人向董卓告密,董卓當然是大怒了,李儒給他出了個主意,就是找皇甫嵩哭訴!
Wшw¤ TTκan¤ C〇
哭訴什麼?哭訴孫堅嫉妒自己麾下華雄斬殺王國立了大功,所以進讒言,他現在是西涼刺史,自然需要大量的兵力鎮壓四方豪強,尤其是韓遂、馬騰還保存實力···
皇甫嵩這下子怒了,信以爲真,訓斥了孫堅一頓,對董卓的事情也不問不問了;事實上他也不想管這件事,他若是動手殺害董卓,必將提前引起宦官與外戚的爭鬥,釀成大禍,這不是他想看到的;
孫堅鬱悶不已,尤其是看到董卓部下對自己總是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心中更是決定要早早的離開這個是非是滴,所以他帶着自己的三千子弟兵不告而別,回到南方去長沙郡上任去了;
孫堅走後董卓舒了口氣,這個孫堅差一點破壞了他的計劃,這根攪屎棍一走,他手下收編叛軍的動作又快了幾分,再沒有了顧忌!
董卓本就是西涼隴西的本地人,早年間也流傳着他悍勇的傳說,只是在河東郡、幷州做官長期在外,讓人遺忘了而已,當他帶着大軍再一次掌握這裡的時候,很多人想起了他,也就投奔了他,收編叛軍的行動算是異常順利,他手下的兵馬猛然長至十三萬餘!
PS:感謝司馬雪、玉十指、凱哥很忙三位的打賞支持!十萬字了,衝榜啊!每日三更,如此給力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