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那劉備身爲大將軍,居然敢孤身前往我們這南鄭城,本身就是極爲冒險的,如果不是真心前來求合作的話,斷然不會做出這等事情。”
閻圃一句話就讓劉璋和在場的其他人,都順勢點頭。
“既然劉備本人都親自來到我們這南鄭城了,也就表明了他是真心前來尋求合作的,畢竟他所說的劉爭,最近這些年來,也確實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果劉爭不除,朝廷將永無寧日,這天下,始終都不能夠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朝廷無論如何都不會甘心的。”
“而我們作爲偏居一隅的人,不管是對朝廷而言,還是對劉爭而言,都是一個眼中釘。要麼是被拉攏,要麼就是被兼併,與其被兼併,惹來雙方的怒火,倒不如順勢而爲,和其中一方合作,對抗另外一方,說不定還能夠從中獲取一些好處。”
閻圃有身爲一個謀士的能力,他很清楚,現在劉焉已經無法獨善其身了。
幾年之前,天下大亂的時候,劉焉還能夠偏居一隅,在這益州當自己的土皇帝,畢竟沒有人能夠管得了他,大家都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忙活。
放任劉焉在益州自生自滅,只要不妨礙到他們就行了。
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
劉爭和劉備都已經將自己的事情處理完了,天下也才從四分五裂之中,變成了兩強爭霸。
兩強爭霸的結局就是,這兩強都要儘可能地掌握更多的資源,拿到更大的贏面。
所以本來夾在中間,可以相安無事的劉焉,就成爲了劉備和劉爭都需要爭奪的目標了。
就算這一次劉璋可以避開劉備和劉爭的攻打,那麼下一次呢,下下次呢,他們不可能一直都相安無事,總會被劉爭和劉備二人攻打的。
所以,與其被動地等着進攻,倒不如主動選擇其中一方,然後參與進來,主動破局。
這便是閻圃能夠給劉璋帶來的建議。
“閻圃先生的意思也是要和劉備合作,共同對付那劉爭嗎?”
劉璋聽完了閻圃的一番話之後,已經明白了閻圃要說的是什麼了。
“其實,合作的最佳對象,應該是劉爭纔是。”
“那劉爭最近風頭正盛,已經佔據了五個州郡,算上冀州和即將到手的幽州,劉爭的地盤,已經是得到了大半個天下了,中原富饒之地,北方養馬之地,南方魚米之鄉,都盡入他手,和劉爭合作的話,對付劉備,會更加輕鬆一些。”
“當然,劉爭似乎並沒有派遣人馬來找我們合作,所以我們就算想合作,也沒法去和他聯繫,加上之前他攻打上庸,已經算是和我們撕破了臉皮,我們最終只能選擇和劉備合作。”
閻圃更加看好的是劉爭,但是劉爭沒有機會,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劉備。
反正有了劉備的加入,劉璋的兵力和劉備的兵力,不說能夠直接滅了劉爭,至少,在漢中地區,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綜合了大家的意見,看來我們只能夠選擇和劉備合作了!”
在場的人除了張魯是持反對意見之外,其他人都是贊同和劉備的合作。
畢竟只要和劉備合作了,他們便能夠立刻解決眼前的圍城危機。同時還能夠藉助劉備的兵力對付劉爭,將被劉爭佔據的上庸三城奪回來。
不管怎麼說,合作都要比拒絕劉備的提議好得多。
綜合了大家的意見後,劉璋又是一陣承諾,似乎是內心在做決定。
片刻之後,終於下定決心從這後堂裡走了出來。
再次回到了大殿上。
劉備帶着簡雍等人,依然在這宴席前等候。
看到劉璋等人重新返回這宴席上,劉備知道他們應該已經商議出了一個結果。
不等劉璋開口衝着劉備回答,劉備在看見劉璋後,便主動衝其詢問。
“賢弟,你們商議的怎麼樣了?”
此時的劉備十分淡定,因爲在他看見劉璋的那一刻起,從劉璋等人的神情上,劉備就已經斷定劉璋應該會答應自己的請求。
畢竟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劉備也絕對會答應的。
果不其然,劉璋在劉備詢問後,直截了當的衝着劉備回答。
“玄德兄此事與我雙方有利,我自然不會拒絕,只是那劉爭的兵馬兵強馬壯又身經百戰,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玄德兄可有計劃?”
到了這一步,劉璋已經不再侷限於和劉備談論是否合作的事情了,他更在乎的是如何與劉備合作一起對付劉爭。
關於這一點,劉備並不需要開口和劉璋描述了。
站在劉備身邊的簡雍,便起到了他該有的作用,在劉璋問起的時候,立刻開口衝着劉璋回答。
“劉璋公子,關於這件事情,我家主公和將軍已經早就有了對策。”
簡雍開始在這大殿之上,和劉璋,張魯等人說起了關於這一次如何對付劉爭手下士兵的事情。
洋洋灑灑地將之前他們討論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璋等人後。
這劉璋也是面露沉思之色。
最終答應了和劉備聯手,共同對付黃忠鎮守在上庸的兵馬。
劉璋和劉備最終達成合作,雙方摒棄前嫌,共同對抗劉爭。
而此時的劉爭,還並不知道劉備已經和劉璋聯手。
他還帶着黃忠的兵馬在西城縣,因爲截斷了劉備的糧道而沾沾自喜,覺得勝券在握了。
因爲糧道被劫,劉爭害怕關羽放棄攻打南鄭城,轉而將兵力全部調派到子午谷一線奪回糧道。
所以劉爭將兵力大量調派,往子午谷一線,打算駐守子午谷,在子午谷和關羽的兵馬一戰。
除去甘寧駐紮在南鄭城外不遠處的3萬兵馬,剩下的3萬兵馬劉爭幾乎全部調派到了子午谷沿線,並且派出大量斥候,一旦關羽軍有風吹草動便立刻佈置防禦措施。
在吩咐完這些事宜之後,劉爭還覺得漢中地區的局勢將會發生變化,秘密派遣兵馬去給駐守在荊州附近的孫堅傳令,讓孫堅調派兵馬往漢中方向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