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劉爭大哥,原來你就是那個名動天下的黃巾軍渠帥劉爭啊。”
“我的天,我說怎麼這個名字這麼熟悉呢,第一次聽到我就覺得奇怪,只是一直都沒有想出來到底在哪裡聽說過。”
“嘖嘖嘖,你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這個跟屁蟲,從遼東跟着劉爭一路波波折折的來到了交州之後,這才終於知道了劉爭的身份。
不過和劉爭預料的不一樣的是,太史慈並沒有什麼劉爭是反賊的身份就開始疏遠劉爭,反而一臉崇拜的看着劉爭,完全就像是一個小迷弟,對於太史慈而言,他對朝廷的忠誠度並不是特別的強烈。
儘管他本身就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吏,但是青州刺史對他的迫害,加上他早就已經對官場上的一些事情感覺到了深惡痛絕,所以對於大漢朝廷氣數已盡的事實有了足夠多的瞭解。
並不會因爲劉爭之前是黃巾軍,現在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就對劉爭有任何的偏見,相反,因爲劉爭這段時間做的這些事情,每一件都注意引起人們的轟動,劉爭雖然在朝廷里名聲不怎麼樣。
但是在民間,劉爭可是一個賢良的好官員,不僅給麾下地盤上所有的百姓免除了很多稅賦,就連給劉爭當兵,都是有軍餉的。
很多時候,在其他諸侯的手下,當兵可是義務,你不去都不行,不去就把你抓過去,最低級的兵種,是毫無人權的,但是在劉爭這裡當兵,不但死後後一大筆的撫卹金,就連立了戰功的嘉獎都是極大一筆錢。
就算毫無戰功,只要不犯過錯,每個月都有一筆軍餉可以拿,這筆錢,比在家裡種地也不少,甚至更多。
而且還沒有那麼辛勞,在交州別人是搶着當兵,劉爭還挑三揀四,別的地方沒有人來,都是強制性的去徵召。
太史慈跟在劉爭的身邊,劉爭帶着他在各大軍營裡逛了幾天之後,他就賴上劉爭不走了。
說什麼都要加入劉爭的手下,給劉爭當兵。
“劉爭大哥,我跟你說的這個事,你同意了沒有。”
“啥事啊?”
劉爭明知故問,故意裝傻。
“我上次不是跟你說了嗎,就是我在你這,給你當兵的那件事情啊,我要從軍!”
“從軍,可以啊,你去找甘寧大哥報個名,明天就去他手下當個小兵就行了。”
太史慈主動提出自己要在這裡當兵,劉爭自然是欣喜若狂,按道理說,他應該表現的極爲 驚訝,然後大家皆大歡喜,可是偏偏劉爭此時卻表現出一副並不在意的樣子。
因爲經過這些天,劉爭和太史慈的相處,劉爭對太史慈這個人,有了一定的認識,也知道,這個傢伙,年紀輕輕就練就了一身本事,養成了心高氣傲的性格。
歷史上的太史慈就是如此,他從遼東避禍回來之後,爲了報答孔融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對他母親的照顧之情,曾經幫助過孔融,但是這樣的幫助,只是介於朋友之間的人情,並不是太史慈願意在孔融的手下幹活。
就連後來太史慈去投奔劉繇,也不過是看在當時的劉繇,已經是揚州刺史的份上,加上二人又是同鄉,這才又了暫時屈居於劉繇手下的事情。
不過這段時間,太史慈也看不起劉繇,因爲劉繇並沒有把太史慈當做大將來看待,而是用一種收留同鄉朋友的樣子來對待太史慈。
直到太史慈和孫策相遇,二人一番酣戰,各有勝負之後,這才讓太史慈,得遇明主。
太史慈心高氣傲,但是被孫策給打服了,對孫策的佩服,讓他願意屈居於孫策的手下,並且成爲了孫策的得力助手,也算得上是孫策死去之後的,吳國第一猛將。
劉爭正是因爲見識了太史慈的心高氣傲,纔想要磨礪一些太史慈的性格,否則以他現在這個誰都不服的心態,一旦領軍,肯定是會出事情的。
而太史慈的心高氣傲,劉爭也能夠明白,畢竟少年人有本事,哪個不是心高氣傲,誰都看不上,和劉爭相處的這段時間裡,太史慈除了對見過的甘寧,表示一些尊敬之外,其他人,他都不放在眼裡。
就連劉爭,他都不是特別的在乎,因爲劉爭的實力,確實不如他,但是劉爭畢竟是那一羣人的老大,所以他纔對劉爭表現出幾分尊敬,知道如今知道了劉爭的真實身份之後,太史慈纔對劉爭是真正的崇拜。
而劉爭想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手下的人 ,殺一殺太史慈的威風,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此時的太史慈聽見劉爭答應了他的從軍請求,臉上也是在這個時候,露出一絲驚喜,不過很快驚喜就變成了苦笑。
“要從小兵幹起啊,我這麼厲害的人,也要從小兵幹起嗎?我的實力,劉爭大哥你還不知道嗎,你不是在黃縣的時候就見過嗎,不是我自吹自擂,就是你手下的那個甘寧,也不見得是我的對手,而且我的箭術,肯定比他強!”
太史慈想要從軍,並且想要光宗耀祖的返回黃縣,出人頭地,但是聽見劉爭說要從小兵開始幹,這得幹到什麼時候啊,所以他想要找劉爭套套近乎,看看能不能直接當個將軍,統領個幾百上千人什麼的。
“咋的,不想從小兵幹起?你要知道,甘寧將軍,現在能夠成爲一營的統帥,那可都是他自己從一個小兵開始成長起來的,當初他投奔我的時候,不過帶來了幾百弟兄,在我手下也就是一個曲長而已,直到跟隨我南征北戰,才一步步利用戰功升任一營之長的。”
劉爭衝着太史慈解釋了一句。
可是太史慈還是臉上的表情不好看。
“這……可是我的實力,你也好歹知道,讓我做一個小兵,怕是有些說不過去吧,要不也給我一個曲長?”
太史慈對於上來就做小兵這事,還是比較抗拒的。
劉爭見到他這麼說,也知道靠說是說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