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晚節不保

一場酒宴,終究不歡而散,不過這也在劉封預料之中,如果只是蠻族、羌人等交好的外族,倒可以把酒言歡,但鮮卑和匈奴本爲仇敵,又各懷鬼胎,酒席之上同樣也是刀

光劍影。散席之後,才從聚賢殿出來,便有荀方派來的人在外等候,今早暗衛回報,孫權在揚州和徐州重新調兵換防,任命五子孫奮爲徵北大都督,統御徐州、揚州兵力,駐軍在

徐州下邳城。孫奮在歷史上並不顯名,也未聽說過有什麼帶兵經驗,先前諸葛恪智取徐州,孫權以孫宇爲揚州刺史,鎮守江北,這一次又以皇子爲大都督,看來還是對屬下將領不完全

信任,可謂是任人唯親。

將自陸遜之後嶄露頭角的諸葛恪留在朝中,拜爲太傅,看似官居高位,實則是奪去了兵權,和曹爽在歷史上諫言拜司馬懿爲太傅如出一轍。東吳的後期因爲孫權老邁昏聵,猜忌之心太重而元氣大傷,人才凋零,後面幾位皇帝更是被權臣控制,自相殘殺,所以劉封並不急着先對付東吳,等消滅曹魏,東吳自傷

元氣,便會不佔而降。徐州原本是東吳大將賀齊,此人也是一員良將,在平定山越的戰爭中立有大功,又討平叛亂無數,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深受孫權器重,在與魏國的多次爭鬥中也屢立戰

功,實力不容小覷,這次換防,倒讓劉封隱約覺得有了一絲莫名的機會。

思考着中原形勢,似有所得,卻又一時間還抓不住重點,這種感覺讓他如同百爪撓心,十分難受,就好像想起來某個東西,卻偏偏叫不出名字那種煎熬。

從聚賢殿來到荀方所在的官署,這一路上竟將他急得後背出了一層細汗,除了荀方之外,姜維也在府中,他二人也在商討中原局勢。

“殿下!”剛走進門檻,忽然左手站起一人行禮,倒讓劉封吃了一驚。

“幼常?”錯愕之後,劉封才注意到左手邊還坐着一人,正是暗衛頭領馬謖。

這傢伙穿着一襲青衫,就坐在進門口的位置,此時日正偏西,他的位置就在陰影之中,劉封才從外面進來,視力受了些影響,沒有看太清躲在影子中的黑衣人。

馬謖還和當年一樣相貌英俊,眉宇間透着一股睿智之氣,只是臉色看起來更加白皙,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職業和服裝的緣故,眼神竟有幾分微不可查的陰鷙之色。

歷史上的馬謖和姜維一樣,是諸葛亮的高足,但因爲太過自信,又無實戰經驗,丟失街亭而成爲歷史笑談。

劉封讓他掌管暗衛,蒐集情報,卻更符合他的性情,幹得風生水起,他已經越來越喜歡在暗中洞悉一切的那種感覺,彷彿一個高明的幕後操縱者一般,神秘而又強大。

“你這一身,也太低調了些吧?”劉封打量着馬謖,搖頭嘆道,“我大漢江山的一半功勞,可都是幼常的,只可惜不爲天下人所知。”

馬謖老神在在,抱拳道:“吾能但當此任,實乃如魚得水也!幸蒙殿下賞識擢用,若能振興漢室,些許虛名,倒也無妨。”

“不不不,你可是馬氏五常之一,怎能如此埋沒?”劉封卻搖搖頭,笑道,“不日之後,暗衛即將改名,也要讓天下人知道,我暗衛的實力。”

馬謖皺眉道:“若昭告天下,以後蒐集情報,行事豈不是大不方便?”劉封挑眉笑道:“幼常豈不聞欲蓋彌彰?我料曹魏有黑風營,東吳有解煩營,我料暗衛之事他們也早已有所探查,將之昭然天下,卻只是冰山一角,幼常在明,自有人在暗

,如此一來,豈不是相得益彰,更方便行事?”

馬謖忽然眼睛一亮,欣然點頭道:“還是殿下思慮周全,卻不知暗衛改爲何名?”姜維在一旁笑道:“此事也是前幾日纔在咸陽議定,暗衛今後就叫雲羽衛,乃是取關將軍名字爲號,寓‘忠義’之意,以後雲羽衛不但要刺探敵情,還要監察朝中百官,探訪

民情,責任重大吶!”

“啊?原來如此!”馬謖聽得悚然動容,沒想到他不但要從後方走向前臺,更關乎監視天下之重任,終於有了激動之色,喃喃道:“雲羽衛,忠義,忠義……”

“好了,此事暫且不談,”劉封擺擺手,示意幾人坐下來,言道,“江東之事,孫權又在頻繁調兵,或有機可乘。”

姜維皺眉道:“賀齊乃是東吳老將,沉穩持重,孫權卻將其調走,派來孫奮,此人我們都不瞭解,不知他能力如何。”劉封笑道:“不管他是否有能力,但終究是孫權之子,在孫權心中,值得信賴便足矣!先前在交州,孫權借吾之手除去呂岱,如今又調回賀齊,看來這些立下戰功的老將,

都要被奪去兵權了。”

馬謖慨然道:“孫權承父兄遺業,任才尚計,人謂其有勾踐遺風,虎踞江東,號稱賢主,熟料如今卻昏庸無道,一世英名,盡敗於此。”荀方言道:“廢黜太子,此乃國之大忌,羣臣以直諫受誅者,如吾粲、朱據等十數人,顧譚兄弟等皆被流徙,而陳正、陳象至加族誅,猜忌殘暴至此,豈不叫人寒心,只怕

東吳如今也是人心離散,人莫敢言。”

荀方因荀彧晚年被曹操所害,對君主殘害忠臣感觸更深,東吳傳來的每一道消息,都讓他對孫權深感失望,深覺江東的強盛已經一去不返了。劉封撇嘴笑道:“孫權不惜拿陸伯言開刀,便是犯了諸多帝王的通病:猜疑心理太重,加之孫登早亡,餘子年幼,更覺江山受到威脅,稍微違逆,便勃然大怒,暴戾嗜殺,

此乃滅國之兆啊!”雖然在這個時代十餘年了,但劉封說話和荀方、馬謖等人比起來,還是顯得“土”了許多,沒有那麼多文縐縐的言辭,更不會引經據典,基本都是大白話,缺少了一些底蘊,但更加直白,反而讓人覺得親和。

第381章 洛陽對策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1475章 帝王心術第44章 兵強馬壯第135章 雲波詭譎第974章 籌備婚禮第700章 以退爲進第642章 名將之後第359章 叔侄交鋒第453章 初次帶兵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2022章 金蟬脫殼第1762章 一路追殺第2074章 首戰立功第1728章 出乎意料第1475章 帝王心術第1517章 敲山震虎第1396章 鯨魚羣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1158章 冤家路窄第1864章 悔不當初第1259章 捲土重來第23章 皆大歡喜第303章 火牛陣第1167章 再出奇計第1932章 惡人告狀第404章 巧舌如簧第987章 意外之喜第543章 長安奇兵第2042章 以逸待勞第673章 全軍覆沒第1483章 最後希望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291章 狹路相逢第676章 公私輕重第923章 千里追殺第2084章 柳暗花明第789章 內憂外患第589章 七星刀第437章 暗藏玄機第912章 老驥伏櫪第1242章 憋出內傷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679章 大開殺戒第701章 順利過河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188章 裡應外合第1107章 卓而不羣第60章 五子良將第243章 兵多將廣第1002章 論資排輩第1483章 最後希望第903章 設宴款待第1392章 技術領先第1137章 兵臨城下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951章 宴會風雲第2080章 潛入敵營第588章 詭異符文第1098章 大獲全勝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525章 連取三關第1138章 發兵救援第141章 三擒孟獲第472章 尾隨追殺第1258章 陣前對敵第780章城內兵變第94章 武力壓制第739章 當初抉擇第2109章 皇家寺院第1512章 長安八樓第1547章 統籌全局第1697章 權宜之計第1400章 奇蹟再演第1944章 提前行動第1783章 騎虎難下第1344章 如此誤會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1347章 憂患交加第1220章 氣急敗壞第479章 下餌第2100章 臨陣交鋒第1054章 守株待兔第1361章 人心渙散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1156章 分派任務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1727章 魚目混珠第1939章 撲朔迷離第1003章 還施彼身第1684章 全面出動第1042章 重拾信心第750章 是非對錯第1351章 望遠鏡第568章 書院染血第586章 興師問罪第1263章 背水一戰第1647章 離間之計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830章 燕王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