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面目皆非

中原烽火將起,厲兵秣馬,百姓惶恐,但在西北之地,卻是一片歌舞昇平,歡樂祥和。

原本荒蕪幾近廢棄的河西兩關,曾經是盜賊流寇的巢穴,自從漢軍駐紮之後,又一次恢復了昔日的繁榮。

關頭之上,整齊雄偉的士兵,迎風招展的大漢旗幟,不但沒有讓過往的客商百姓緊張畏懼,反而從老遠看到便感覺到踏實親切:

兩關境內,凡旌旗所示之處,盡受大漢庇護,無分外族貴賤。

河西兩關,自然便是大漢與西域交界的樞紐之地——玉門關和陽關。

武帝時期,爲抵抗匈奴對邊疆的騷擾,經營西域,“列四郡、據兩關”,河西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也是重要的軍事關隘和商路要道,兩關均設置都尉管理軍務,玉門關爲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而陽關則是南道關隘,均爲兵家必爭之

地。

如今的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外客往來,自從開通西域商路以來,已然恢復昔日繁榮景象。

這一日的玉門關張燈結綵,彩旗飄揚,士兵百姓載歌載舞,一個個精神煥發,喜笑顏開,讓新入關的商隊莫名其妙,紛紛四處打聽情況。

其實消息早已在兩日前便傳來,麒麟王來到西涼之後,即將巡視兩關關隘,能夠看一眼久負盛名,又爲這荒蕪廢棄之地帶來生機的麒麟王,是每個百姓的榮耀。

此時的劉封正站在這座聞名遐邇的黃土關隘之上,身旁陪同的有西域都護府都督郭淮、長史程武和陽關都尉王凌等重要文武及一衆河西名流。

站在關城之上,望着漠漠平林,那裡有駝隊正在緩緩而行,關城內外人聲鼎沸,貨架地攤琳琅滿目,賣藝雜耍比比皆是,恍惚有一種在長安西市的錯覺。

聽着郭淮幾人的介紹,劉封負手立於城樓最高處,心中感慨萬千,他怎麼也想不到,一千多年之後的漫漫黃沙之地,在這個時代竟是一大片綠洲盆地。

在蘭州上學期間,他曾和同學慕名去過河西走廊,特地去參觀玉門關和陽關遺蹟,這兩座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讓後人總是充滿了仰慕和嚮往。

當時的玉門關遺蹟,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的戈壁灘狹長地帶中,四周到處都是砂石黃土,一片空曠荒蕪景象。

登上古關,舉目遠眺,遠處沼澤遍佈,溝壑縱橫,能看到長城蜿蜒,烽燧兀立,植樹造林的胡楊樹挺拔而立,抵禦着漫天風沙。

而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名,雖然它因爲《陽關三疊》而更富文藝氣息,卻只剩下一塊後人立下的岩石碑作爲紀念,關隘早已埋沒在黃沙之下。

遺蹟只殘存部分房屋、農田、渠道等,當時正好一場大風颳來,大家躲避車中,當大風過後,這些遺址只剩下溝壑縱橫,正如人們心中那般淒涼悲惋,寂寥荒蕪。

大漠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讓人心馳神往,百感交集,只覺得天闊地遠,人生蒼茫,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但眼前這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地,雖然到了秋天蒙上一層金黃之色,但絕不是他以前看到的那副荒涼景象,簡直是面目皆非。

放眼望去,只見泉水湖泊隨處可見,紅柳白楊,蘆葦搖曳,隨處可見綠洲盆地,竟比後世的內蒙古大草原還要豐茂。

歷史變遷,歲月流逝,後世人對自然的破壞,在這兩處親眼所見的對比之下,讓劉封的感觸尤甚。

僅僅只是兩關之地變化便如此之大,可想而知大工業時代的地球,是怎樣的千瘡百孔?

這一刻,劉封心中涌起無限思緒,人類的進步,如果是以自然的退化爲代價,那千年後的文明,真的是文明麼?

“歲月是把殺豬刀啊!”心潮起伏,劉封不禁慨然長嘆,這句話何嘗是對人,對物事又何嘗不是如此?

“什麼?殿下要殺豬刀作甚?”一旁的程武伸長了脖子,豎着耳朵詫異地看着劉封。

“咳咳,不不不,不必要!”劉封乾咳一聲,白了一眼程武,踩了踩城牆問道:“這城牆黃土新舊不一,想必是又增築了吧?”

“正是!”程武不好追問,答道:“故城是以黃土混合熟米漿、麥草秸稈碎葉修築,外圍又增加了三尺厚的黃膠土夯築,更能防風雨侵蝕。”

“黃膠土?”劉封微微皺眉,他知道西涼之地石塊不多,建築大多都是黃土和土坯構成,但黃膠土卻是第一次聽。程武答道:“哦,這是郭都督所發現的,郭都督巡察各縣之時,看到幾處民房歷經數十年依然堅固,故而詢問當地土人,方知黃膠土比之青磚更爲堅固柔韌,便下令在兩關

外圍增築三尺,加固城池。”

“很好!”劉封滿意點頭,郭淮可是三國後期的名將,能征慣戰,看來在佈防方面的能力也不弱。

腳下的玉門關與後世留存的遺蹟相差無多,關城呈方形,俗稱小方盤城,四周城垣各有角樓作爲了望臺。

城牆高三丈餘,只開了西、北兩道門,城堡中有東西走向的一條大車道,是整座關隘的唯一通道,其餘各處都修建箭樓、堡壘等防禦工事。

關下的歡呼聲越來越多,許多人都仰着脖子看着昂然而立的劉封,舉手呼喚,甚至還有幾隊人簇擁在一起就在關門前的空地上載歌載舞,盡興表演起來。

劉封頷首示意,指着蜿蜒向南的城牆,“這長城想必便是通往陽關的,共有多少裡?”

程武答道:“關城共有一百四十八里,每隔十餘里便設有烽火臺,烽燧墩臺修建于山丘之上,遠近百里盡收眼底,一旦發現敵情,便可及時支援。”

烽火臺是古代傳遞軍事情報的重要工具,狼煙燃起,便意味着戰爭來臨,這些烽燧在廣闊的大漠之上,作用尤爲明顯。

“殿下,有人求見!”正當他和程武討論兩關軍事的時候,卻見郭淮帶着七八個穿着儒衫,一臉清高的文士走過來。

第1246章 御駕親征第915章 璞玉雕琢第1509章 幕後主使第236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三星洞第457章 冰釋前嫌第879章 心悅誠服第1043章 訓練騎兵第184章 子午谷之兵第1760章 全城混亂第296章 戰略眼光第1558章 輕敵冒進第787章 衆望所歸第84章 開館計劃第141章 三擒孟獲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575章 太平谷第1153章 籌謀全局第2103章 攻戰要地第1961章 天降奇兵第625章 人工呼吸第44章 兵強馬壯第1346章 意外結局第651章 神秘大禮第60章 五子良將第51章 進退維谷第732章 禳星之術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909章 洞中論道第652章 激將之法第18章 兩虎相爭第2074章 首戰立功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951章 宴會風雲第712章 搶先下手第453章 初次帶兵第1646章 剷除惡霸第1349章 形同虛設第624章 河中巧遇第645章 自斷後路第107章 騎兵計劃第32章 最高議事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862章 新任夷王第680章 飛鴿走狗第1070章 初獻三策第265章 朝堂風雲第553章 兵不血刃第1861章 連夜破城第165章 失之交臂第454章 蠻不講理第1464章 將計就計第1109章 消失山野第2103章 攻戰要地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32章 最高議事第213章 各自算計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1236章 引蛇出洞第1721章 超度亡靈第515章 陣前認親第2031章 逃離危機第81章 誤闖閨房第901章 連動殺機第1671章 自斷後路第2110章 繪製藍圖第1844章 局面失控第1130章 自造隱患第1397章 剿滅海賊第66章 危機臨近第2111章 國法教法第1431章 掌控輿論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1329章 後院拱火第1094章 無奈投降第788章 直擊要害第1555章 攻防手段第1682章 虛實難辨第1494章 剽竊之作第2065章 佛像出城第1926章 手到擒來第1116章 少年英雄第1476章 江山美人第920章 回城計劃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2085章 三全其美第846章 螻蟻之命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1134章 魏延之信第674章 自亂軍心第602章 天選之人第2044章 兵臨城下第1891章 勝利曙光第488章 奇襲徐州第301章 成敗聲名第1194章 秘密殺器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941章 急不可待第813章 入朝不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