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平幷州再結私約

與諸葛恪訂盟之後,趙舒確實按照盟約而行,留下魏延在河內牽制徐晃,自己卻帶大軍被上攻打上黨。軍報傳到曹魏營中,又引發了一次不小的爭議,徐晃久鎮幷州,深知其乃冀州西面屏障,不容有失,便打算帶兵回援。而朱晨卻認爲徐晃私心過重,捨不得幷州,堅持要乘漢軍分兵,出兵反攻河內,若是能打下河內,則上黨漢軍糧道斷絕,幷州之危,不救自解。這樣的計謀固然不假,但漢軍號稱二十萬,確切人數也在十五六萬,就算分兵攻打上黨,河內魏延等部兵力,也與魏軍不相上下。而且趙舒用兵多年,怎麼可能不派重兵保護自己的糧道?與其在河內與漢軍糾纏,還不如早些回援,以保全上黨。

朱晨雖然有曹植撐腰,但徐晃卻掌有軍權在手,兩廂爭執的結果,自然還是徐晃獲勝。只是徐晃的三萬援軍趕到上黨的時候,趙舒早已經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無奈之下,只能遠遠安下營寨,再思良謀。立營未穩,便有漢軍使者求見,徐晃命人請入,原來是趙舒譴人來下戰書,約會兩軍決戰。徐晃緩緩看完,就在書後回覆:“來日決戰。”

漢使離開,徐蓋便道:“父親,漢軍數倍於我,又以逸待勞,戰則不利,怎麼如此回覆?”徐晃微微搖頭道:“漢軍能三日而破樊城,一夜炸開潼關,卻遲遲不肯攻克上黨,便是要引誘爲父來戰。”說着又嘆息一聲,道:“爲父受有武皇帝知遇大恩,國難如此,自然不會退避。明日之戰,勝,則皆大歡喜;敗,爲父便以此軀報答武皇帝大恩。”

“父親……”徐蓋看了看父親花白的頭髮,終於還是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父親,如今曹植竊取權柄,排除異己,朝廷上忠直之士,無不被其迫害。父親與趙舒血戰,即便是勝了,曹植能容下父親麼?遲早也還是要向父親下手,左右是死,以孩兒之見……”

“住口。”不等徐蓋將話說完,徐晃就厲聲喝道:“爲父受兩朝先帝厚恩德,豈能臨陣變節,汝若再有此言語,休怪本帥不顧念父子之情。”徐蓋本無勸降之意,見父親作怒,急忙跪拜道:“父親且請息怒,孩兒決無此意。只是父親已年過六巡,爲我大魏徵戰數十載,名鎮天下。明日之戰卻是寡衆懸殊,倘有不敵,非但父親一世英名不保,還恐……。以孩兒之見,父親何妨將兵權盡數交付朱晨這莽夫,歸隱山林,得養天年。”

徐晃明白愛子的一片至孝之心,可是自己身爲武人,怎麼可能臨陣退縮?戰死疆場,馬革裹屍,正是自己多年夙願。“你且起來。”徐晃伸手將徐蓋扶起,道:“汝所言不假,我軍兵少,不宜與漢軍決戰。明日爲父帶五千軍馬吸引趙舒主力,汝卻帶剩下的人馬侍機衝入城中,憑城拒守。”

徐蓋明白父親突然改變主意,是想保全自己,保全麾下大部分將士的性命。複道:“既然父親定下計謀,孩兒願在城外吸引漢軍,父親乃三軍主帥,引兵入城,更可鼓舞士氣,抵擋漢軍進攻。”

徐晃卻搖頭道:“爲父老了,生死都不放在心上。若能殺出重圍,必然入城與汝匯合,若是有什麼不測,汝可便宜行事,不必以爲父生死爲念。”這話就等於是在交代徐蓋後事,如果他自己戰死沙場,徐蓋便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思,返回晉陽,帶着家人遠離戰場。

“父親……”徐蓋跟隨父親多年,何曾見過他未戰先言敗?若僅僅只是寡衆懸殊,倒不在話下,徐晃也有很多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可是如今曹植在朝廷中倒行逆施,民心不附,軍心動盪,實在難以與連戰連勝,士氣高漲的漢軍相抗衡。明日之戰,還沒有開始,魏軍卻已經先輸了大半。父子二人心中都明白,在帳中默然良久,最終還是徐晃開口,讓徐蓋退下休息,準備明日之戰。徐蓋不能違背父親之命,只能含淚退下。

回到自己帳中,卻見早有人等候在內,正是方纔漢軍派來的使者,嚴鵬。嚴鵬看到徐蓋臉上神情,心中便已瞭然,微笑道:“莫非徐老將軍仍是執迷不悟?”徐蓋點了點頭,嘆道:“家父深受曹魏大恩,實在不忍此時歸退,還請大將軍再寬限些時日,某自當盡力勸說。”嚴鵬臉上笑容頓去,略帶不悅地道:“若非大將軍仁德,又敬佩徐老將軍,此刻我大軍早已突破上黨,殺到晉陽。到時玉石俱焚,就算大將軍有心保全你徐氏一門,只怕麾下衆將士也不肯答應。”

早在曹植竊取魏國權柄之後,徐蓋便在爲自己族人的前景,以及自己前程擔心。徐晃固然是想死戰報國,但徐蓋卻不願意讓徐氏一門,就此破敗。嚴鵬剛好奉命前往幷州遊說,徐蓋起先還有些猶豫,但等到徐邈歸降蜀漢,受封槐裡侯,車騎大將軍,之後,才下定決心歸附。兩廂約定,由徐蓋勸說其父,或者歸降,或者放棄兵權歸隱,而趙舒卻是許諾封徐蓋爲鎮北將軍,領幷州刺使,晉陽侯。

可是現在徐晃始終不肯放棄對曹魏的最後忠誠,而趙舒也急於攻佔幷州,不肯再等。徐蓋滿心的如意算盤,此刻竟不知該如何打下去。嚴鵬見徐蓋不語,便又問道:“老將軍既已批覆來日決戰,方纔必是與少將軍商議明日戰事。不知老將軍是作何打算?”徐蓋雖然有心歸附蜀漢,但卻不肯出賣父親,現在讓他泄露軍事部署,更是搖頭道:“某確是誠心歸降,奈何家父不肯。若是大將軍不肯再寬限些時日,某又豈能出賣父親,以換取官爵性命?”

嚴鵬見其語氣堅決,惟恐事情鬧僵,便又堆笑道:“少將軍這話說的未免過了。只要少將軍真心歸降,必擔保老將軍性命無虞。只是現在我大軍在上黨城下耗時已久,再不能拖延下去。還請少將軍能誠心合作,將老將軍計劃說去,以便我等早日成事,少將軍也可早日安心。”

徐蓋也明白,上黨城下有十萬漢軍,拖延一日,便要消耗許多糧草。一旦趙舒失去了耐性,撕毀以前的約定,僅僅憑藉這三萬人馬,怕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漢軍前進的步伐,到時候威鎮幷州多年的徐氏家族,怕也要從此煙消雲散。兩廂權衡之後,徐蓋還是緩緩將明日魏軍的安排說出。嚴鵬含笑聽完,乃道:“果然不出大將軍之所料。少將軍不必憂心,明日必能迫使老將軍歸降,也定不會讓老將軍疑心到少將軍身上。”徐蓋最擔心的便是,歸降蜀漢之後,事情敗露,無顏面對父親,遂急道:“願聞大將軍妙計。”嚴鵬哈哈一笑,便低聲將次日的安排說去。

次日一早,徐蓋先帶兵離營,埋伏在城外,只等兩軍交戰,便衝入城中。徐晃帶着五千將士,大張旗鼓地來與趙舒交戰。兩陣對圓之後,徐晃有心混戰,爲其子製造機會,也不派將出戰,便親自督軍上前撕殺,頓時上黨城下殺聲震天。

這一戰,徐晃是抱着必死之心,以求報答曹魏大恩,麾下將士,也都是隨其征戰多年的精銳。雖然漢軍多出數倍,卻也急切難以獲勝。從早上戰到中午,魏軍固然死傷過半,而漢軍死傷人數也不在其下,只是死了一人,便又有人頂替而上,不像魏軍,死一個便少一個。徐晃雖然竭力指揮作戰,但苦於兵力過於懸殊,又被漢軍團團圍住,於是將希望全都寄託在其子徐蓋身上,遙望上黨,默默祈禱愛子能帶兵順利地進入城中。可是當徐晃的目光移到上黨城頭之時,身體猛然一振,還道是自己大戰之後,老眼昏花,復對旁邊親兵道:“你看看那城頭上,是哪家的旗幟?”

左右親兵都是跟隨徐晃死戰,哪裡顧得上四下打望,此刻聽主將問起,才極目望去,大驚道:“將軍,城上是漢軍旗幟。”徐晃聞言,幾乎從馬上墜落下來,大罵道:“這逆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左右魏軍將士都還在忘死血戰,可上黨失守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之後,在重圍之中,他們憑的就是這一股血氣,艱難地支撐着防線,如今上黨已失,士氣大爲失落,更加不能抵擋漢軍的凌厲攻勢。

左右親兵見敗勢已定,便勸說徐晃暫時退避,徐晃乃高聲道:“今日之戰,惟死而已,再有言退者,斬。”說完便一馬當先,繼續帶兵向前衝殺。沒過多久,卻又聽亂軍之中,有人高喊道:“父親。”徐晃擡眼望去,正是徐蓋滿身狼狽而來,急忙打馬上前,喝問道:“上黨如何失守?”徐蓋滾鞍下馬,拜伏在地,道:“孩兒本是奉命帶兵入城,不想趙舒早洞悉父親計謀,埋下伏兵,乘機襲占城池。孩兒死戰得脫,隻身來見父親。”

徐晃無論如何也不會疑心到自己的兒子會與趙舒勾結,只得嘆道:“爲父早該想到,趙舒詭計多端,這點小計謀,是瞞不過他的。你且上馬,隨爲父死戰,今日定讓漢軍知曉我徐氏父子威名。”徐蓋哪裡還肯再戰?再膝行兩步,擋在其父馬前,道:“父親,大勢已去,不如……”話未說完,徐晃手中的大斧已經在他眼前劃過,怒道:“你又想勸說爲父投降?”

“不是投降。”徐蓋再拜道:“父親,只要您老人家答應棄官歸隱,趙大將軍答應一切既往不咎……”直到這一句話說出,徐晃心中才猛然省悟,厲聲喝道:“你早與趙舒有所來往?”心中已是怒極,鬚髮倒立。徐蓋不敢仰視其父之威,乃道:“父親明鑑。大魏皇帝年紀幼小,曹植切居朝廷,而吳蜀聯合北上,情勢已有累卵之危。父親固然忠心耿耿,名鎮天下,奈何獨木難支,豈能逆天而行?”

徐晃只氣得是渾身發抖,巨斧就要當頭劈下。徐蓋跪伏在地,並不知道父親已經惱怒到突下殺手的地步,根本不曾有任何躲避的動作。眼看徐蓋就要命喪在其父的戰斧之下,他身後兩名親兵齊齊搶出,兩把鋼鞭一起將徐晃的大斧架住,才救下徐蓋這一條性命。

徐晃本是怒極出手,根本不曾加以考慮,但畢竟父子連心,在砍出之後,便清楚地知道,兒子徐蓋這條性命怕是保不住了,心中正有些懊悔。不想後面卻搶出兩個少年軍士,生生擋住了這雷霆一擊。徐蓋身邊親兵,徐晃也大都熟識,此刻卻見那二人面生得很,頓時明白,必是漢軍跟來的奸細,不由將對兒子徐蓋的滿腔憤怒,轉到這二人身上,反手便橫掃向二人腰間。

徐晃所料不假,這二人便是蜀漢軍的中兩員少年猛將,文鴦、傅儉。趙舒生怕徐蓋獨自前來規勸其父,有所不便,遂令二人喬裝改扮,跟在徐蓋左右護衛,果然在這關鍵時刻救下他一條性命。徐晃乃是當世猛將,又是含恨而發,巨斧在他手中使得是虎虎生威風,左右心腹見其被二人圍攻,也都趕來相助。雖然漢軍在外圍佔有絕對的優勢,但在這一小片範圍之內,無疑魏軍卻是將二人團團圍住。

好在那文、傅二人都是少年英雄,所謂初生牛犢不懼虎,雖在魏軍重圍之中,仍舊各挺鋼鞭爲戰。徐蓋先是長跪在地,苦苦相勸,但見雙方交戰不休,既擔心其父又失,又擔心傷了這兩位趙舒身前的紅人,只得起身道:“父親,您若再不住手。過得片刻,趙將軍大舉進攻了。”

“好。”徐晃本在與文鴦交戰,聽到徐蓋說話,便又棄了對手,縱馬過來,大聲道:“那我便先宰了你這孽障。”文鴦卻哪裡肯舍?乘着徐晃不備,一鞭掃在其坐騎腿上。文鴦這一鞭是何等力道?那馬腿當場被鋼鞭打斷,徐晃也從馬上跌落下來,徐蓋惟恐其父受傷,急忙上前攙扶而起,問道:“大人可安好?”關切真情,顯露無疑。

徐晃卻一掌將他推開,罵道:“滾開些。”徐蓋還待說話,忽又聽得外面殺聲大作,知道是約定時間已至,趙舒不見衆人回去,便下令進攻了。漢軍人數豈止十倍於魏軍,而且新占上黨,士氣如虹,魏軍自是難以抵擋,不多時便突破防線,殺到徐晃周圍。徐晃仍舊喝令部下死戰,卻哪裡能擋得住這潮水一般涌來的漢軍。

徐蓋見大勢已去,覆上前道:“父親,何苦再讓弟兄們做這無謂的犧牲?”徐晃看了看他,又復看了看四周陷入絕境的將士,怒道:“堂堂大魏兒郎,豈都如你一般貪生怕死?”徐蓋卻跪抱住其父雙腿,道:“父親縱使不爲這些弟兄着想,怎也不想想晉陽嗷嗷待哺的幼孫?這些將士哪個沒有父母妻兒?父親怎能爲一己之名……”

“你胡說什麼?”徐晃平生以忠義自詡,只有一腔的忠心,倒頭來自己的兒子不僅投敵,而且說出這樣的言語,早已是怒髮上衝冠,一腳踹開徐蓋,喝罵道:“我豈是哪沽名釣譽之輩?”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周圍心腹將士發出的聲聲慘叫,卻如鋼針一般,紮在徐晃的心間。突然之間,徐晃覺得周圍都安靜了下來,只有遠處城牆上的“趙”字大旗還在迎風飄揚,似乎是在預言大魏即將敗亡的將來……

第七十八章 聞戰報西南交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棄前嫌握手言和第一百三十章 戰龐德高平逞勇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督雍涼處心刁難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七章 尊劉姓結交馬良第三百九十章 入山林巧遇磁山第九章 遭劫匪武聖解圍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一百七十二章 揣上意君臣密談第一百二十章 遭暗算張苞早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唱大戲作秀離間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還政質問逼宮第六十四章 水猛虎百騎劫營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調令暗藏陰謀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七十七章 魏王府世子曹丕第四百六十四章 至漢中步入圈套第三百九十五章 論形勢託付街亭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平訪情意明顯第三百九十章 入山林巧遇磁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中伏計身陷洛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四十三章 營中戲關平入川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算計大破魏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駐地再勸北伐第一百三十二章 郭淮援于禁來信第四百四十九章 伐幷州桓易爲帥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至劉永聰穎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敵成猛虎被困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授先鋒感情用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一百章 劫糧草擊敗許褚第二百九十八章 至漢中說服魏延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六十九章 身在曹心在大漢第一百六十九章 鎮樊城暗奪兵權第四百章 請援軍程明突圍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魏營慌詐徐晃第三百四十三章 鬧將府誤會極深第二百四十八章 溫柔鄉答應起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稱帝貪慕虛榮第七十五章 夜觀星獲贈真言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稱帝貪慕虛榮第一百七十六章 弟代兄欲赴樊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懷禍心挑破離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七十章 賜恩惠拉攏人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破樊城郭統建功第一百四十七章 襲吳營計中有計第四章 落難人遭遇好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揣上意君臣密談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死志欲報血仇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稱帝貪慕虛榮第一百七十三章 送大禮曹操遇刺第十一章 顯辯才舌戰臥龍第三十七章 明借道假途滅虢第三十九章 巡襄陽初見鳳雛第三章 臨赤壁見證歷史第一百九十五章 反中計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十八章 桃園夜主人逐客第三百六十五章 報前仇假公濟私第二百九十五章 首密談意欲結盟第四百五十二章 平幷州再結私約第四百三十四章 謊軍情忠臣蒙冤第三百七十二章 督雍涼處心刁難第二百二十章 留遺言馬良自盡第三百四十章 滿月宴孟倩發難第三百零一章 顯身份軟禁百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露真情得知真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擒少主葉楓立功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六十二章 克合肥圍攻壽春第八十四章 遭抓捕誤會極深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八十章 朝夕處日久生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陷絕境力盡遭擒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效獻帝密詔泄露第四百零八章 苦與累誰能理解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九章 遭劫匪武聖解圍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至劉永聰穎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蠻王被迫求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四十二章 使者到出兵益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算計大破魏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揣上意君臣密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臨長安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