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長安的瓊林宴,劉尋誇了他們一番。劉尋還得去吳地教訓一下這些新晉秀才。
因爲,這次科舉,吳地的人表現實在太差,出了最多的事兒,比益州第一次科舉,出的事兒還要多!
吳地最大的瓊林宴,在建鄴舉行。
劉尋過去的時候,發現這裡的人對他的態度分爲兩極。有的人非常歡迎,有的人卻眼睛裡面射出仇恨的光芒。
這是有原因的。
之前,吳地的士族勢力最大,人民生活最苦。劉尋來了,突然之間改天換地,人人公平,對於這種情況,以前可以說是永無出頭之日的寒門和百姓自然是十分的高興。可是,被屠戮幾番的士族餘孽,自然是非常的仇恨。雖然他們不敢再做出出格的事兒了,但是暗中仇恨,那是大大的有。
跪地兩旁,夾道歡迎,這是以前的農奴和貧民。藏在後方,暗露仇恨,這是士族餘孽。
劉尋就在這種情況下,施施然進入了建業城。
在建業城的瓊林宴上,劉尋同樣是最後到場,吃了一些菜,然後對他們進行了批評。
劉尋這樣對吳地的學子們說的:“這次科舉考試,你們吳地的人,表現最差!很多徇私舞弊的,朕知道,這都是以前士族的臭毛病,但是,從朕佔領這裡的那一刻開始,這些臭毛病就要消失了!有臭毛病的人,要麼毛病消失,要麼你們自己消失,沒有別的選擇!”
劉尋說完,直接讓人把人皮稻草人推來,道:“朕知道你們中間有很多心思純正,打算好好爲民服務的。但是,所有心思不純的人,這些稻草人就是你們的榜樣……”
“你們看這個稻草人,他本來是程家的家主。雖然朕讓程家衰落到極大的地步了,可是起碼還能比普通百姓好許多。他憑藉着自己的才學,也能在太守府獲得一個官位。可是現在,身體成灰,人皮包裹稻草!你們誰想學他?誰想?!”
劉尋在上面發火,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發抖。直到劉尋發完火,離開了,很多人才能站起來,驚恐地坐下。
做完這些,劉尋就準備回到長安城,不在輕易出來了。
不過,眼下既然出來了,劉尋就打算去巡查一圈新地盤。
新地盤正在進行以工代賑的事兒。之前吳國一直都是糧食大國,興修水利等方面做得不錯。只有兗州、徐州等地方,一直被晉國當做掠奪之地,很多工程做的都不好。
劉尋一路巡遊過去,讓很多官員接待。然後去工地親自查看。
也許是劉尋開疆擴土的威勢還很大,這些官員倒是沒有偷工減料,做的很是不錯。看到那一項項工程做的很好,劉尋的心裡很高興。這樣一來,明年、後面等,糧食就可以大豐收了!
視察完這些東西,回到長安城,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十日。
還有二十天就要過年了,長安城裡面的人有的已經開始爲這件事兒做準備了。
百姓們生活好,纔會喜歡過年。稱呼過年爲新年。如果生活不好,那就是年關,好像要過一個關卡一樣。
劉尋命令錦衣衛搜尋了一下今年百姓們過年的情況,報告上來給自己看。
其中吳地有一家農家人,竟然在堂屋裡供奉起了劉尋的畫像!這是把他當做神仙來祭拜的情況啊!
至於原因,錦衣衛們也查探出來了。這戶農家之前一直受到士族地主的壓迫,每一年,家裡的人都吃不飽,有一年,還餓死了一個孩子!
但是今年,劉尋大軍過去,讓他們沒有了壓迫。種着自己家的那幾畝田地,雖然不可能富裕,但是因爲江南的良田產出比較多,家裡有了所有人都能吃飽的糧食!
對於一個天天吃不飽的人來說,能夠吃飽飯,那的確是極大的恩情了。剛好,朝野之間盛傳劉尋乃是天神轉世,他們就真的把劉尋當做神仙祭拜了起來。
在錦衣衛的畫像中,依稀可以看到,一個老農,帶着自己的婆娘和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跪在大廳中,對着一面牆壁叩拜,還弄了幾柱香。
而牆上掛着的,正是劉尋的畫像!
劉尋心中感嘆:以後自己練成了巫祖圖典九層全部,或許能夠擁有千年壽命。那個時候,再來研究一下人的信仰之力,看看能不能利用起來。萬一能,自己可就真的能成爲神仙了!
還有一家人,是徐州靠近海邊的,特別想要一個兒子,用來傳宗接代。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生了兩個都是女兒。
因爲家裡面太窮,養不起。只把第一個女兒養活了。至於第二個,實在沒辦法,只好溺死了……
聽起來非常的殘酷,但是,在窮苦的古代,這種事兒還真的是經常的發生。
當然,古代人也不是鐵石心腸,能夠養得起的話,他們也會好好養。但是,實在養不起,也只能這樣了。
這一次,這戶人家生出來了第三胎,但是還是個女孩。但是,卻沒有仍,而是養活了下來。
因爲,在劉尋大帝的帶領下,以工代賑,還更多地救濟貧困戶,讓他們有能力把孩子養活了!
這戶人家,經常向海神祈禱,希望海神能像雷神那樣,支持劉尋。
只是劉尋所謂的雷神支持,不過是火藥罷了……海神,也是沒有的事。
劉尋看到這些,心中十分高興。這說明,自己的政績讓百姓們獲得了很好的生活。這當然是十分令人高興的事兒。
同時,到了一年結尾的時候了,皇宮裡面也在進行着各種準備,各種新鮮的肉菜吃食、好看的奇花異草、頂級手藝大師的作品、粗陋的今年才研製好的煙花爆竹等等,開始往皇宮裡運了。
各位妃子,也開始拿出平常得到的例錢,更加用心的裝扮自己,以期能夠獲得劉尋的更多注意,獲得更多地寵愛。
沒有孩子的,想要懷上龍種,有了孩子的,想要再要一個。劉尋每天流連於各妃嬪之間,如同戰鬥一般,把她們整治的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