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從豫州撤軍了?”
兗州定陶,州牧府邸,聽聞此事,曹操大吃一驚。
郭嘉沉聲道:“孫策來信,說願意讓出豫州之地交予明公,他只要家鄉江東即可。”
曹操頓時陷入了沉思當中,嘴中喃喃自語道:“怎麼可能, 孫氏經營豫州十餘年,根深蒂固,他就這麼輕易放棄了?”
“這孫家小兒,倒頗有些氣魄啊!”
郭嘉佩服道:“豫州乃是僅次於冀州和青州的膏腴之地,土地豐茂,人口衆多,他卻說放棄就放棄, 孫策有常人無有之大智慧也!”
曹操便說道:“奉孝不如說說,孫策此舉到底是何意?”
“很簡單。”
郭嘉說道:“兩個意思, 一是我們與孫氏互不信任,讓出豫州,意在和我們達成聯盟。只要他去了江東,就在我們身後,到時候可以全力支持我們。”
曹操嗤笑道:“孫策小兒不會天真地以爲我會如此信任他吧,即便是讓出了豫州,難道我還會真的相信他不會攻打我嗎?”
郭嘉便說道:“脣亡齒寒,這是孫策在信中所言。他說若他得江東,絕不會在背後襲擊明公。”
“那第二個意思呢?”
曹操問。
“自然是讓我們成爲與朝廷抗衡的前線。”
郭嘉臉色不是很好,說道:“河南之地是大漢最富饒的土地之一,豫州、兗州、徐州加起來不比青州冀州差多少。若是好生治理,甚至比冀州青州還要強。我們拿了那麼大一塊地,自然要幫他頂住壓力。”
曹操沉思道:“若是他真心想與我結盟,這樣做倒也不是不行。怕就怕在他只是利用我,就像我們利用劉表一樣,拿我們當盾牌, 他好伺機奪取江東。”
“這一點我反倒不擔心。”
郭嘉說道:“明公想, 他利用我們, 拿我們當盾牌,
自己去江東了不管我們,等我們被朝廷剿滅了,下一個是誰?這個道理他自己也懂,在信中已經跟我們說明,若朝廷來攻,必然救援。”
“若這是孫策的計呢?”
曹操起了疑心,總覺得天上不會掉餡餅,狐疑道:“他父親已經在朝廷爲衛尉,他怎麼能會拋棄父親於不顧,若他假意去江東,實際上是幫朝廷收復揚州,等我們這邊與朝廷交戰之後,忽然背後襲擊,我軍豈不是危在旦夕?”
郭嘉頓時笑了起來,說道:“若他是假意去江東,又何必多此一舉呢?直接配合朝廷進攻兗州,我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現在把豫州讓給我們,白白給那麼大一塊地盤讓我們補充糧草兵力嗎?”
“額.......”
曹操被問住, 一想也是。
孫策要是真投靠朝廷, 直接與朝廷夾擊他就是了。
兗州沒有什麼天險,他的兵力也不多,一旦朝廷與孫策聯合,一起進攻他,必死無疑。
因爲可以進攻兗州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從河南郡和潁川郡可以進攻陳留,從魏郡清河國平原國可以進攻東郡,從平原國濟南國可以進攻濟北國,從徐州可以進攻泰山郡、下邳國、廣陵郡。
現在加上孫策的勢力,就連處於腹地的濟陰郡、山陽郡都保不住。
朝廷二十萬大軍可以直接四面八方合圍過來,再加上孫家軍隊,任何一方都可以力敵曹操的主力,戰鬥估計不會超過一個月,他就得出城投降。
所以孫策沒必要多此一舉,先把豫州讓出來資敵,然後大老遠跑去江東,再大老遠反攻回來。
這麼做的意義在哪裡?
白白浪費時間不說,還幫朝廷增加收復兗州和豫州的難度。
因此曹操的疑心病想得確實沒問題,只是但凡朝廷的決策層和孫策腦子沒問題,大概率不會這麼做就是。
曹操站起身,緩緩步入廳中,屋外正是盛夏六月,天氣炎熱,庭院中的樹鬱鬱蔥蔥,嘰嘰喳喳的蟬鳴不絕於耳,十分吵鬧,惹得人心中煩躁難耐,很難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
他在廳中來回走了兩趟,然後扭過身看向郭嘉,皺起眉頭道:“孫策想要江東,但我得豫州,就要正面與朝廷開戰,以我的實力,能贏下朝廷嗎?”
郭嘉苦澀道:“很難,這其實也是我擔心的問題。朝廷不傻,不會給我們消化豫州的時間,如果不出所料,朝廷很快就會出兵。”
“那我憑什麼幫他孫策做替死鬼?”
曹操冷哼一聲。
孫策擺明了是想利用豫州這個誘餌引他上鉤,一旦他心中貪婪,妄圖把豫州吃下,等待他的,就是朝廷的雷霆打擊,自己又何必去上了這個惡當呢?
“明公的意思是回絕他?”
郭嘉遲疑道:“可陳暮把孫堅調來豫州,就是想讓我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是如此,最終的結果就是誰都無法壯大,然後被朝廷逐個擊破。現在孫策去江東,他以江東之地充實自己,我們得豫州兗州徐州之地,只要休養兩年,便可得十幾萬大軍呀。”
“你自己不也說了嗎?劉備不會給我們消化的時間。”
曹操說道:“他這邊走了,獨留我一人與劉備幾十萬大軍相扛,到時候他的軍隊還不知何時能來援,我爲何要答應他?他要是覺得這個條件不錯,那乾脆我把兗州讓給他,我去江東。”
郭嘉搖搖頭道:“我們去江東太難了,孫氏本就是吳郡豪強,在江東有不少世家豪族支持,這就是掌握了人和。若是我們去的話,人家根本不會支持我們。爲了大局着想,明公還是要三思,好好考慮一下孫策的提議。”
曹操沉吟道:“奉孝覺得我們應該答應?可是朝廷那邊?”
郭嘉笑道:“朝廷那邊也不是沒有辦法,明公別忘了,我們還有別的盟友。韓遂、劉璋、張魯、劉表、孫策乃至於呂布這些人,未嘗不能利用。若是能夠說動他們,一起出兵,則朝廷要應對四方敵人,我們就可以趁機消化豫州,壯大自身實力。”
“唔.......”
曹操撫須沉思片刻,點點頭道:“來人,去召志才、仲德、公臺前來議事。”
這件事情終究是件大事,他必須要聽聽所有謀士的意見。
......
......
孫策的主力其實已經全部撤出了豫州,抵達了九江,目前正在壽春準備船隻,打算渡江東去。
不管曹操同不同意,他都已經決定接受陸議的建議,離開豫州這個是非之地。
如果曹操同意最好,大家和平交接,不至於內鬥出現刀兵之事。
不同意,他就一路打到丹陽,以武力佔據揚州。
陸議說得沒錯,孫氏在江東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外有長江天險,內有周魯陸等豪族相助,得江東便有百年基業。
這對於志在天下的孫策來說,確實是一個首選之地。
反倒是曹操在江東缺少人和,沒有世家豪族的支持,缺失了人和,即便是佔領了江東也難以治理。
所以按照陸議周瑜魯肅等人的推測,都認爲曹操是同意最好,不同意也得同意。
而就在孫策率領大軍撤出豫州,準備逼迫曹操讓出丹陽郡的時候。
洛陽西宮,陳暮拿到了情報之後,就立即去找劉備。
劉備此時正在西宮裡殿的中廳房間中批閱今日內閣送來的文書。
自從內閣徹底取代尚書檯之後,他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因爲以前的尚書檯只有轉呈資格沒有批示資格,必須由錄事尚書的三公方可。
而現在內閣首輔以及多名一等錄事尚書都有批閱權力,小事基本由他們做主,大事才由劉備拿主意。
所以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就自然不會出現在劉備桌案上,無形中少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聽到陳暮過來,劉備讓王植去迎接。
等陳暮進了西宮內殿的門後,劉備笑着說道:“四弟,怎麼了?”
陳暮揚了揚手中的公文說道:“大哥,馬超和孫策反了。”
劉備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皺起眉頭道:“這兩人真不拿自己的父母族人性命當一回事的嗎?”谷糕
馬家二百多口人,孫家也有一百多口,現在全部搬到洛陽,身家性命都在劉備手上。
當初陳暮說的時候,劉備還不信,現在卻是沒想到陳暮再次一語成讖了。
陳暮坐在劉備下手的一張蒲席上,將公文遞給王植示意他呈遞上去,微笑着說道:“馬氏盛於西涼,西涼人民風彪悍,崇尚武力,忠君思想觀念淡薄,想獨立做軍閥,也是理所當然。”
劉備來了興趣,問道:“四弟向來主張透過細節觀察本質,看來對於此事早已經分析過了,不妨說說爲何馬騰在洛陽,馬超還是想要造反?”
“原因很簡單。”
陳暮笑着說道:“馬騰是想擁兵自固。”
“擁兵自固?”
“不錯。”
“當年始皇派屠睢領五十萬大軍征討百越,屠睢中伏身亡,趙佗任囂接任,一統嶺南。後來天下大亂,二人割據一方,自立一國,馬騰韓遂孫策等人,也是這麼想的。”
“就憑他們也想自立一國?”
劉備大怒。
現在可不是當年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林立的時代。
wωω☢тTkan☢c o
秦朝破六國之後,已經初步形成了統一格局。又經過大漢四百年奠基,大一統的共識早已經深入人心。
幾百年下來,除了經常嚷嚷燕人張翼德在此的張飛以外,其餘七國舊地,已很少如此自稱。
因此在當時的漢人看來,統一是趨勢,搞分裂不可取。
然而陳暮倒是知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談秦朝統一之前,單說統一之後,也是分多合少。
除了四百年大漢以外,三國分裂了百多年,晉朝短暫統一,沒多久就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然後是南北朝數百年,唐朝看似大一統,但也就前期統一,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紛紛割據自立,中央朝廷政令一紙空文。
五代十國和兩宋就不用多說,就沒統一過。一直到元明清,纔出現三個大一統王朝,不再有長時間的割據。
所以一旦中央朝廷的軍事實力不足,出現朝廷難以掌控地方,各路軍閥四處割據的局面,那麼分裂自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因而面對劉備的不滿,陳暮倒是沒必要跟着他不滿,只是說道:“大哥也不必爲此惱怒,我招馬騰孫堅進京,就是早已經知道他們的想法,有了對策。”
劉備轉怒爲喜道:“我就知道四弟早有謀略,快快說來。”
陳暮便說道:“孫策棄了豫州,南下去了江東,這從表面上看是一招好棋。因爲它逃脫了曾經與曹操互相不信任的桎梏,雙方就可以從容地聯合在一起,但實際上依舊是中了我的計策。”
“這又是什麼計策?”
劉備詫異。
陳暮說道:“很簡單,孫策南下直奔江東,可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了丹陽郡正常情況下,曹操絕對不會把丹陽讓出去,所以孫策只能拿豫州和曹操換。”
“嗯。”
劉備點點頭,此事他自然知道。
陳暮又道:“但問題是孫氏經營豫州已經十餘年,根深蒂固,孫堅向來忠於朝廷,多地縣令都是由朝廷任命。曹操想短時間內拿下豫州,立即就讓各縣臣服,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劉備若有所思道:“四弟的意思是,曹操即便是奪了豫州,也很難在豫州大量徵兵、收稅、納糧?”
“正是。”
陳暮笑着說道:“曹操不容易在豫州得到利益,各郡縣都有忠於朝廷者,乃至於一些潛藏於山中的盜匪,亦不乏願意投效朝廷。若是他得豫州,至少半年之內,毫無收穫,還得分兵駐守,這對於曹操來說,其實是個陷阱,如蹈湯火。”
劉備福如心至,忽然說道:“而且曹操若是得豫州,朝廷就正式有藉口討伐他了。”
“大哥說得正是,小弟佩服!”
陳暮大吹法螺。
劉備指着他笑道:“四弟啊四弟,我還不知道你,恐怕你早就已經想好了吧。”
陳暮忙道:“絕對沒有,這都是大哥自己想到的,與我無關。”
“行了。”
劉備擺擺手:“此事就交予你定奪,明日內閣會議,就商議出兵的事情。”
陳暮說道:“具體出兵事宜,自然是明日內閣商議。不過還是要防止曹操聯合劉表、孫策、劉璋、張魯、韓遂、馬超、呂布等人一同作亂,以給他消化豫州爭取時間。”
劉備心裡一驚,差點忘了這茬,忙不迭道:“四弟可有對策?”
陳暮笑道:“韓遂那邊我會讓公與聯絡閻行,此人上次來洛陽,我見他對朝廷多有敬意,還把父母送到洛陽來,恐怕心裡早有投降的決議,到時候讓他暗中爲內應,必可破韓遂馬超。”
“那劉璋呢?”
“劉璋守門之犬,連漢中門戶都被父親曾經的部將佔據,不需要管他。”
“張魯?”
“張魯不足爲道,他自己也得小心劉璋北上奪他漢中,絕不可能派全力出兵,即便出兵也不會太多,正好讓二哥一併處置。”
“呂布?”
“三哥不是在河東看着嗎?”
“所以我們實際要對付的敵人只有劉表、曹操和孫策?”
劉備回過味來。
關中有關羽張飛鎮守,韓遂馬超張魯劉璋呂布這些人,完全被看得死死的,根本不可能東進。
那麼他最大的敵人,就只有河南的曹操,江東的孫策以及荊州的劉表。
陳暮笑着點點頭:“不錯,這就是大哥最後的三個敵人,只要處理了他們三人,關西關中川蜀之地的鼠輩,就不足道爾,一兩年之內,皆可以平息。”
劉備琢磨過來,深以爲然地道:“善,四弟覺得,我們應該要怎麼打?”
陳暮毫不猶豫地道:“劉表先不用管,派人鎮守南陽即可。遠交近攻,先打曹操,再打孫策,只要一戰把曹操消滅,江東和荊州,也撐不了多久!”
現在的局勢有些像官渡之戰前夕。
孫策讓出豫州之後,就像官渡之戰前一樣,袁紹在河北聚衆二十餘萬,曹操在河南只要數萬人馬,孫策在江東,劉表在荊州,可謂是羣敵環伺。
但不同的是歷史上曹操由於挾持漢獻帝,把自己弄成了衆矢之的,孫策揚言要進攻許都,劉表也是虛張聲勢作勢北上,袁紹更是大軍南下,整個曹操政權都處於風雨飄搖,即將崩塌的階段。
而此時劉備成爲了皇帝,各路諸侯都以劉備竊據天子席位,讓現在的劉備成爲衆矢之的。
因而孫策劉表這些想要割據的諸侯只能被迫與曹操結盟來對抗實力強大的朝廷,不至於讓曹操像歷史上那樣過得非常艱難。
只是問題在於,劉備不是袁紹,袁紹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組織力和策略都很差,讓曹操在官渡找到了機會,一把火燒了所有糧食,導致自己大敗。
而劉備有陳暮相助, 提前警惕,自然不可能犯這種錯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戰鬥必然是一場大決戰,區別只是在於這次曹操有了劉表和孫策的幫主之後,實力會更強一點而已。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吞併北方花了七八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讓孫家穩固了江東,逐漸強盛,這纔給了孫權赤壁之戰的勇氣。
可此時孫策纔剛去江東,立足未穩,曹操如果在短時間內被消滅,孫策根本不可能抵擋住朝廷大軍攻擊。
甚至陳暮已經想好了,到時候親征江東,帶着孫堅去,看孫策怎麼說。
老子是愛國忠臣,兒子當叛逆的陳暮也不是沒見過。
後世爲我軍獻圖的雲南王不就是如此?
成王敗寇,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