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荊州的亂局

在這一次會後,荊州的那些豪族們就開始互相忙碌了,他們要爲自己家族的未來謀出路,雖然劉表是荊州的掌權者,可是他們也不能陪着他把家底給輸光。

首先聚在一起的自然是蒯良和蒯越這一對兄弟,他們雖然並非親生兄弟,然而屬於同族,共同代表着蒯氏的利益,聚在一起首先就是討論劉表所謂聯軍的可行性,結果二人全都不約而同的認爲,這件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劉備之所以推動聯盟建立,本身就是包藏禍心,之前劉備在交州推行的所爲“仁政”不僅吸引了交州的許多人才,就連荊州都有一些人跑去效力,像這樣的梟雄,如果沒有好處,他會這麼辛苦的四處組織聯盟嗎?

而拋開劉備的包藏禍心來說,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就算是四方都同意組建聯軍,那誰來做這個盟主呢?如果是孫策做的話,所有人恐怕都難同意,因爲在四方之中只有孫策的出身不是漢室宗親,而讓他聽命於人,這又幾乎是不可能的,劉備的資歷淺,實力也最弱,自然不可能做同盟,劉璋就是一個廢物,連自己都沒有能力領導好,更不用說領袖羣雄了,這樣說來好像只有一個劉表能做盟主了,然而不管是劉璋還是孫策都是不會同意的,劉璋與劉表雖屬同宗,然而雙方明爭暗鬥不是一年兩年了,劉璋就算再笨,也不可能讓劉表做盟主的,孫策那就更不可能了,劉表可是跟他有殺父之仇,即便是沒有殺父之仇,荊州在江東的上游,隨時都能夠威脅江東的安全,孫策也絕對不會甘心受劉表的領導。

所以說來說去,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各自爲戰,而這樣一來孫策佔據着地利,劉備有劉璋、劉表和孫策作屏障,實際上是最安全的,劉璋那裡還有一個張魯作屏障,所以首當其衝的仍然是荊州,而憑藉着荊州目前的力量,哪怕裴青只是調三五萬大軍,他們都未必能夠戰勝。

所以二人算來算去,荊州都沒有任何的希望。

其實又何止是蒯良和蒯越認識到這一點了呢?荊州的有識之士如韓嵩、傅巽、鄧羲、劉先等人也都知道劉表這樣做的結果只能給荊州帶來災禍,根本看不到一點希望。

於是這些人在以後的日子大都是一言不發,鄧羲更是直接辭去了職務,以表示對劉表的不滿。

就連蔡瑁現在也不斷的與麾下將領碰頭,而且還經常出入劉表的府邸,跟劉表的妻子,也就是蔡瑁的妹妹蔡夫人在密謀着什麼,而這一切都是瞞着劉表在進行。

除此之外,劉表的少子劉琮這時候也經常跟蔡瑁接頭,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整個荊州現在真正一心一意籌備防範裴青的其實只有劉表的長子劉琦和大將文聘,其他人都是陽奉陰違,爲自己做打算。

然而劉表卻不知道這些,還沉浸在建立聯盟抵禦裴青的迷夢之中呢。

可是劉表等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再等到劉備的進一步消息,這時候有傳言過來,說孫策提出答應聯盟的條件是必須讓他做盟主,可是這一點直接被劉璋給拒絕了,同時劉璋也提出不能讓劉表做盟主,否則他就不會答應聯盟。

劉璋拒絕孫策,也不讓劉表做盟主,更不可能讓實力最弱的劉備做盟主,所以他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要自己做盟主。

在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劉表也是半天說不出話來,可是如果讓他把盟主之位讓給孫策,他也絕對做不出來。

好在後來劉備想辦法調和關係,大家彼此達成停戰協議,互不侵犯,同時各自以己方的兵力全力防禦裴青,一旦裴青發起進攻,各方須全力以赴進行援助。

結果劉備這種和稀泥的做法竟然得到了各方的贊同,但是這樣一來他們之間本來是主動進攻裴青的聯軍,現在竟然成了被動防禦的同盟,其“正義性”和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實際上來講,簡直就是一盤散沙,就連之前的關東聯軍都不如,因爲彼此之間的承諾只是口頭承諾,一旦裴青的大軍到來,真不知道有誰願意出兵援助?

但是好在四方停戰,這對劉表來說也算是好事,最起碼他可以集中兵力防禦裴青了。

然而劉表根本不知道,荊州內部的那些文武將官根本對此不看好,他們繼續着他們暗中的行動,有的暗暗給裴青寫信表示效忠,也有的暗暗徵調自己的親信部將準備觀望,還有的甚至準備在裴青大軍到來之後起事以便配合。

蔡瑁平時就跟劉表的次子劉琮走得近,討厭長子劉琦,現在劉琦積極準備防禦,這更加引起了蔡瑁的反感,蔡瑁本來就因爲自己是劉表的大舅哥而生怕裴青的大軍到來之後會殃及於他,所以早早的就向裴青寫信表示效忠,但是又怕裴青信不過他,所以蔡瑁就盡力的討好裴青,以便證明自己的忠誠,於是他爲蔡夫人出主意,聯合劉琮一起針對劉琦,到處說劉琦的壞話。

劉琦的性格懦弱,現在收到多番詆譭,心中恐懼,恰在這時,劉表的謀士伊籍爲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主動申請調任長沙太守以便避禍。

劉琦雖然不願意,可是卻也沒有辦法,只好向劉表申請調任長沙太守。

劉表一開始還有些捨不得,可是蔡夫人和蔡瑁等人紛紛勸說,他最終還是同意了。然而令人無奈的是,劉琦還在上任的途中,結果原長沙太守張羨竟然率軍反叛,聲稱要響應裴公,歸順朝廷,與此同時,桂陽、武陵、零陵三郡同時反叛,與長沙太守張羨結爲同盟,霎時之間劉表的荊州七郡竟然有四個郡反叛,現在只有三個郡還在掌控之中,相當於實力減了一半。

無奈之下的劉琦只好暫時駐紮在江陵,然後命隨從將消息飛報劉表。

劉表聞報之後大驚失色,立刻着手調派軍隊前去鎮壓,可是號稱人才濟濟的荊州竟然沒有將領領命,眼看着局勢越來越混亂,劉表急怒攻心之下竟然狠狠的吐了一口鮮血,病倒在牀。

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三十五章 來自唐德的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降麴義第二百零五章 安定的戰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曹操的危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藍田決戰(二)第五章 還有這福利?第二百五十五章 要配就配最強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不相信!第二百零一章 韓暹和李樂的嘆息第二十三章 呂蒙的姐夫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五十二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入姑臧第八十五章 賈詡第一章 華麗的蛻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糜氏家族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朱儁的召喚第八十二章 臨行前的交代第二百六十章 刺殺眭固第二百零八章 勸和之議第二百零五章 安定的戰局第二十六章 原來是個草包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死的呂布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造演義版關羽第三百五十六章 袁術與呂布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謀妙計虎相爭第一百零一章 拔下一根頭髮第五十四章 陳羣、杜襲和趙儼第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三百一十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七十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賊祝奧第二百四十四章 救援徐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四十一章 荊州的亂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豫州統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糜竺的決定第三十四章 又一謝氏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桑梓之地也只能放棄第二百四十七章 糜竺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救援徐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務必生擒第二十八章 暴怒的何儀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六十八章 九原李肅第四百三十章 袁氏雖敗,不缺忠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入姑臧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二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九章 又一批名將的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入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嚴氏的毒計第五十章 忠誠要有表現第三百四十九章 血本無歸第二百五十章 陶謙的無奈第九十一章 賈詡的算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們一起走第二百三十章 來自魏延的感激第六十五章 繼續進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需三天口糧?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郃歸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京留守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啓絲周之路的設想第四十一章 鄧當和鄭長第一百六十五章 藍田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忠誠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門樓第二百三十五章 呂布來了第四百零四章 尹禮和昌郗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他姓呂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降麴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四章 周倉服輸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紹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刺殺李儒第三百九十一章 窺視忠誠第二百八十二章 總會有機會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禁和臧霸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二百九十二章 互派援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二百八十四章 常春對顏良第八章 裴元紹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態版陳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舒縣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如此剛烈第十一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五十一章 見識見識裴公的仙藥第三百六十二章 呂布沒有死第六十八章 九原李肅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謀妙計虎相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積蓄實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如此殺人(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