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需三天口糧?

裴茂聽了也是連連點頭,他作爲朝中曾經的尚書令,覽閱過無數的卷宗,自然對匈奴人的殘暴更加清楚,本來以爲現在是一個亂世,沒想到大漢竟然還有實力討伐匈奴,這實在不能不說是大漢之福啊,否則的話真不知道老百姓們還要被匈奴人欺凌到何時?

其實裴茂不知道,裴青現在之所以決意討伐匈奴,不僅僅是因爲匈奴殘害百姓,也不僅僅是因爲匈奴之前背信棄義,突然關閉榷場,並且對他的河東發起進攻,主要是裴青看上了匈奴的牛羊,這可是海量的食物,如果掠奪幾十萬只牛羊,就足夠十萬大軍半個月的口糧,而且只要製成臘肉之後還能夠長期保存,攜帶又方便,這對於長途奔襲的將士來說簡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更何況匈奴水草豐茂,放牧是其天生的職業,族中擁有的牛羊數量又何止數百萬?

既然之前嚐到了甜頭,裴青自然會更進一步的得到這種甜頭,以便使自己的糧食問題得到解決,最起碼是能夠解決糧草不足的燃眉之急。

然而當裴青將這一消息宣佈出去的時候,立刻在麾下衆文武中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以陳羣、殷浩等人爲代表的文士們認爲如果接受代郡,己方的戰線拉得實在太長,運輸補給都很困難,再加上這裡會同時面臨鮮卑、匈奴、袁紹和公孫瓚的威脅,想要守住十分艱難,耗費大量的錢糧不說,最後還未必能夠守住,實在沒有必要答應劉和。

而荀攸、胡昭等人則是另外一個態度,他們認爲以如今的態勢,袁紹和公孫瓚之間苦大仇深,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所以不可能會出現聯合對代郡發起進攻的局面,最多也就是坐山觀虎鬥,至於匈奴,因爲之前匈奴率軍進攻河東,卻被徐晃率軍擊退,如今士氣受挫,短時間內對代郡發起進攻也沒有太大的可能,至於鮮卑,也不必多慮,畢竟代郡有長城之險,只要堅守不出,對方也無可奈何,至於糧草運輸,也不用太費力氣,只需要屯駐的軍士實行屯田,便足以保障糧草的供應。

後者的觀點跟裴青是一致的,所以裴青當然支持後者,到最後更是斬釘截鐵的說道:“此事就這麼定了,代郡必須要收回來,所以這一次對方的投降我們必須接受,幽州牧劉公一直以來與袁紹結爲同盟,可是劉公子卻能不顧與袁紹的交情而舉代郡向我們投降,足見劉公子能夠公而忘私,對我們尤爲信任,我們怎能辜負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隨即裴青上表天子,封劉和爲襄陵侯(縣侯),拜爲諫議大夫,遙任幽州刺史,這一切雖然都是虛職,但是卻也給了劉和極大的榮耀。

其實並不是裴青不願意給劉和實權,實在是劉和自己不願意做官,自從劉虞被殺之後,劉和最大的心願就是爲父報仇,後來雖然袁紹打敗了公孫瓚,可是在佔據了幾個郡之後卻再也沒有展開下一步的行動,這讓劉和心灰意冷,所以才聯絡父親的舊部,一起以代郡向裴青投降,希望裴青能夠幫他報仇,除此之外他什麼都不要,就連這些虛職,也都是裴青好說歹說才勸他接受的。

於是裴青任命龐舒爲代郡太守,並且以王粲作爲軍師,帶領將領文稷、穆順和潘鳳前去上任,主要的任務就是安定局勢,做好防守。

然而就在這時,卻突然傳來了一則消息,消息傳來之後,天下震動,原來北地太守段煨突然被殺,匈奴人乘機佔據了北地郡。

在這之前因爲北地與涼州隔絕,段煨主動請求將北地郡交給司隸校尉部託管,裴青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所以北地雖然在實際上處於格局狀態,然而在名義上卻是屬於裴青的治下,現在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當地的實際統治者竟然被刺殺,而匈奴則乘機佔據整個北地郡,如果要說這兩者之間沒有聯繫,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可憐北地的兩三萬將士除了數千人逃走,剩下的都被迫投降給了匈奴人,尤其是那裡的百姓們,更是從此要受到匈奴人的壓迫,這讓他們本來就很艱難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我等作爲大漢的官長,怎能眼睜睜看着百姓們受苦而無動於衷?”

在聽說消息之後的裴青臉上充滿了憂慮,他召集衆文武,痛陳利害,表達了自己的主張:“不管條件多麼艱苦,也一定要討伐匈奴,收復北地,最起碼也要保持段煨死前的局勢,奪回泥陽和富平這兩個縣。”

然而此舉卻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陳羣再度發表自己的見解,對着裴青勸道:“主公,這一年來我們的糧食實在太緊張了,之前與袁紹大戰的時候,我軍糧草就已經勉強供應,後來我軍收復了上黨、太原和雁門三個郡,不僅需要支出更多的糧草,同時運輸線還長了不少,現在的糧食問題就已經十分緊迫了,如果再去攻打北地,我們非要再鬧糧荒不可,所以主公,這仗真的沒辦法打了。”

對於陳羣的說法,那些搞內政的官員們全都點頭贊同,不是他們不想盡力,實在是事情太難辦了,上一次因爲雁門而籌措糧食,他們就絞盡腦汁,集體商討了一天才最終咬牙作出決定,將長安城內唯一的一座賑災應急糧倉給打開了,這可真是逼急了,因爲如果以後真的再有災難,他們可真的要乾瞪眼了。

可是沒想到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呢,裴青竟然又要攻打北地,這實在令人難以承受,所以這些內政官員們全都頭大如鬥,連忙竭力反對。

然而卻見裴青說道:“長文,諸公,不必如此緊張,這一次作戰我們其實並不需要耗費多少糧草,只要你們能夠幫忙提供三天的口糧便可,這一點想必諸公不難做到吧?”

“什麼?只需要三天的口糧?這,這可是真的?”陳羣聽後滿臉的難以置信,對着裴青說道。

第四百三十三章 鄴城城下第二百四十章 該考慮一下納妾的事情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糜竺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徐州的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生了什麼?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涼軍的家眷們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第一百一十八章 詐降第四十七章 我有靈丹妙藥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齊聚河內第三十九章 唐德,字伯虎第四百三十二章 超級神將呂蒙第一百五十九章 如此殺人(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絕望的韓遂第六十六章 背主之人第七章 拜見大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按計劃行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務必生擒第四十八章 已非吳下阿蒙第三章 大當家周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啓絲周之路的設想第四百零七章 馬騰之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幾多波折第三百八十一章 紀靈歸降第十章 好機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裴青的自信第三百三十八章 怒攻姑臧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張郃高覽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賊祝奧第一百零三章 三大超級人才(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總會有機會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補償第一百五十九章 如此殺人(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與鄧當的約定第三百三十章 僞造詔書?第四百零七章 馬騰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飛表示不服第九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三十五章 來自唐德的好消息第三十三章 苦肉計和空城計第六十五章 繼續進軍第十五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八十八章 臧霸的提升第三百五十二章 楊阿若的誤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六十四章 還算滿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曹嵩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且慢!第三百八十二章 按計劃行事第五十三章 澄清吏治第三百六十四章 呂蒙的主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桑梓之地也只能放棄第十五章 大開眼界第二十八章 暴怒的何儀第六十二章 事情果然發生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忠誠的問題第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二百零七章 不分勝負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合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捨生忘死的氐羌戰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潛往長安的計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一十七章 豪俠祝公道第二百五十章 陶謙的無奈第三百一十一章 擒將立功第一百一十九章 桑梓之地也只能放棄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們錯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殘忍的何曼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術之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紀靈歸降第一百六十八章 藍田決戰(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王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援軍來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曄的妙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成功打入內部第一百九十四章 郝昭和郭淮第四百四十章 劉表的煩惱第五十二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一百四十四章 還有機會?第一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六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場交鋒第四百三十八章 裴青的大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陳登的妙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早就料到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並非懈怠第一百二十九章 賈詡的苦笑第七十三章 董白和荀攸第九十五章 賈詡的陰謀第三十四章 又一謝氏名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公主駕到第三百九十一章 窺視忠誠第四十章 三百義從第一百一十四章 殺個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