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誰會動手?

房陵縣城。

驛站。

正堂之上。

縣令寇譽跪坐左首位,在他之下,左右兩列,坐着十來二十個人,大多都是穩重的中年,有幾個是文士打扮,他們都安靜如斯,靜靜等待。

“抱歉,讓諸位等了!”

牧景一襲普通的長袍,從拱門而出,直入正堂上位,對着衆人,微微一笑,拱手行虛禮。

“明侯大人客氣了!”

衆人紛紛行禮。

“今日讓諸位前來,我也不和諸位兜圈子了!”牧景壓壓手,讓衆人坐下來,然後開門見山的說道:“就一件事情,春耕!”

“春耕?”

衆人面面相窺。

能列坐在此的,不是城中頗有名氣的儒者,就是城中鄉紳大戶的家主,他們都是房陵縣城之中舉足輕重的人。

今日突然被牧景召喚,心中多有猜測。

一朝天子一朝臣。

房陵雖無足輕重,但是也是漢中九縣之一,現在漢中換了一個主人,對於房陵還是有些影響的,比如房陵幾個鄉紳地主就憂心忡忡。

他們當初對於張魯政權也有一些支持,甚至不少人還贊助了一些糧食錢帛,現在張魯敗了,牧景主漢中,他們生怕牧景會秋後算賬。

但是卻不曾想到,牧景召喚他們前來,並非是秋後算賬,而是爲了春耕。

雖說牧景此出行,乃是打着農曹的名義,巡視地方,監督春耕,可這一個理由,他們都不太願意相信,他們更願意相信的是牧景是爲了重整權力而來的。

對於春耕,其實他們自然也在意,可是相比於春耕,他們更在意的是牧景對他們的調整,倒是沒想到牧景來房陵還真是督促春耕而來的。

這倒是讓他們有些摸不透牧景的心思了。

“房陵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遭兵禍之前,戶有萬,丁五萬,今戶八千有餘,人丁卻四萬不足,某知道諸位皆人心煌煌,不得安定!”牧景沉聲的道:“但是春耕關乎今歲收成,諸位不可不上意!”

“明侯大人大人日理萬機,如此小事,當不得明侯大人走這一趟,明侯大人若有其他什麼事情,還明示!”

開口說話的是城中頗有名氣的儒師,範安,範文向,年約五旬,出仕五載,曾任南郡從事,後卸職歸鄉,立一書社,曰清水齋,教四書五經,城中之人,對他頗爲敬重,不少大戶都願意把子弟送去門下學習。

他對牧景的印象不太好。

主要是當初牧軍首入房陵,卻守不住房陵,舍房陵而換上庸,讓上庸兵駐紮,禍害了城中不少老百姓,他執意認爲,這是牧軍帶來的戰禍。

所以

“範先生,我知道漢中的讀書人對某多有不屑,某也不與爭論,但是某此次前來房陵,還真是爲了春耕!”

牧景微微一笑:“可某入了漢中,自不能讓漢中百姓餓肚子,如今房陵荒廢的農田高大五成,來日如何保障房陵的百姓能活得下去呢,所以某才邀諸位相助,至於諸位心中的擔憂,大可放下,某並非一個秋後算賬的人,以前的事情,某可以理解汝等,過去的可以過去,但是以後你們如何行事就當小心的,某雖善,可漢律不饒人!”

“不知道明侯大人想要吾等如何相助?”

開口說話的是一個高大的男子,年約四旬,身穿長袍,沉穩能幹。

房陵伍家,伍同,伍成渝。

房陵縣雖小,可五臟俱全,城中自然也有一些大戶,哪怕天災人禍都能生存下來的,兵禍之下,百姓禍亂不少,不少大戶也遭災,城中糧鋪和糧倉也有不少被蠻橫的掠奪,大戶也損失不少。

但是這些大戶皆爲地頭蛇,有些底蘊比較深厚的大戶,麾有兵丁,護府庇主,哪怕遭遇兵亂也能保存下來不少實力。

伍家就是其中之一的大戶。

“簡單!”

牧景聞言,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容,沉聲的說道:“我出農具和糧種,你們出人力,我們合力把房陵荒廢的良田耕種起來了!”

“出人力?”

“這倒不是很難的事情!”

“只是白白耕種,有些不妥啊!“

“若能有分成,那就好了!”

衆人聞言,心中斟酌,目光也相輔對視起來了,心思彷彿在目光之中的輕輕的交流。

他們倒不是反對出人力,畢竟麾下佃戶之命,在他們高高在上的人眼中,不過卑微螻蟻而已,隨時可用之,但是他們多少有些貪心。

貪心什麼?

自然是田地,房陵田地本來不多,此次遭兵災,家破人亡者不少,不至於十室九空,可也空出兩三成來了,這些田地若能拿到手,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諸位考慮的如何?”牧景笑眯眯的問道。

他自然看出來這些人的小心思,但是這些人有沒有膽子挑破,那就另當別論。

“明侯大人,我想要問一下,耕種所得,歸於何處?”

伍同拱手問道。

“所得糧食,若有戶籍者田地,歸六成於他們,四成歸縣衙,若無人認領之田地,糧食所得全部歸於縣衙,屯與縣府糧倉!”牧景淡然的說道。

“那無主田地,日後該如何分配?”伍同再問。

“自當讓縣府重新分配於百姓!”

牧景沉聲的說道。

他這聲音一落,倒是潑了不少人的冷水。

又沒有糧食,又沒有田地,這種就是白乾活的事情,他們自然是不太熱衷,哪怕明侯的身份壓在上面,他們都不太願意。

“明侯大人,並非我們不想出力,實在是府中莊園尚且未能完成耕種,有心無力也!”

很快就跳出一人,乃是房陵大戶,岳家家主,嶽和,嶽奉賢。

他肥頭大耳,喪着臉,假惺惺的拱手,彷彿哭喪起來了,道:“明侯大人,去歲房陵遭兵禍之災,吾等皆然受災,麾下佃戶死傷慘重,今歲哪怕自家田地,都荒廢良多,實在是無能爲力!”

“岳家主不必如此!”

牧景笑了,笑着有些燦爛:“某家向來信奉自願的原則,這種事情,願意即可,不願意,某自然也不會勉強!”

“明侯大人高風亮節!”

嶽和心中微微一突,不過很快就恢復正常,他拱手恭維起來了。

“那諸位看來都挪不出人手來幫忙了?”牧景眸光一掃而過。

伍同突然站起來:“明侯大人盡心爲我房陵百姓,吾豈能因家事而不助,我願出三百佃戶,協縣衙耕種!”

“伍家主?”

衆人有些不解的看着伍同。

“明侯此乃善舉,惠及房陵百姓,諸位既爲房陵人,何意去推脫呢?”這時候又有人開口了,開口的是範安,雖然他對牧軍的印象不太好,但是他卻明白,牧景此舉,與房陵百姓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提供農具和糧種,協助春耕播種,乃是保證秋收,也是保證了讓寒冬臘月的時分,房陵的百姓不至於餓死街頭。

“範先生所言甚是!”

範安開口,倒是讓很多猶豫不定的人拿定了主意:“我夏家願出一百佃戶,爲明侯效命!”

“我洪家也出一百佃戶!”

“我許家的佃戶不多,但是八十人能湊足的!”

不少人開口了。

但是讓四五個沒有開口的人面色有些難看。

“好,諸位盛舉,若能挽今歲房陵之禍,撫平房陵之悲,當爲大功一件,某心中必記,來日若有機會,當奉還此恩!”牧景站起來,拱手行虛禮數。

他倒不是徵召不得人,只是如今的房陵,各家各戶的忙碌已經難以爲繼,除非他強行徵辟,不然難以召集人手。

有了這些大戶協助。

最少房陵能在春耕之中,完成八成的土地耕種播種,不至於秋收的時候太難看。

…………

……

下午。

驛站內堂。

衆人已離去,房陵縣令寇譽和縣丞餘臣留下來了。

“有這些大戶相助,人手充足,農曹會想辦法把農具和糧種儘快運來房陵,接下來你們就要辛苦一下,儘快完成春耕,再晚,那對收成不利!”

牧景囑咐兩人。

“諾!”

兩人拱手領命。

“葉知,此事你來協助他們,房陵算是我們最後一站,若是房陵可安,今年的春耕,也算是完成了!”

“君侯放心,此事我必親自督查!”

葉知點頭。

“君侯,岳家那些人呢?”寇譽突然問道。

有合作的,自然有不合作的,不說明着反抗牧景,但是多少有些牴觸,以城中嶽家爲主,牴觸牧景的人還真的不算是少,要是凝合起來,亂不了漢中,可也讓房陵不好過。

“我既然說了不計較,自當不計較!”牧景擺擺手,秋後算賬不是這個時候,他要的是安定,除非房陵足夠的安定,不然很多人他都不會動。

“君侯,就怕他們從中作亂!”寇譽道:“房陵主簿嶽述乃是嶽和親弟,此人行事詭譎,往日對君侯之心,甚不敬!”

“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牧景眯眼,看了一眼寇譽。

他是不是有點小看這個房陵縣令了。

“屬下只是察覺,他這段時日,多與外人聯繫,因有猜測,還望君侯早做準備!”寇譽道。

“在其位,謀其政,寇縣令,你只要管好房陵縣的事情便可,至於其他的事情,本侯來的這房陵,自然也走得出去,你無需擔憂!”牧景拍拍他的肩膀,道:“某很看好你,如今漢中,人才凋零,與吾而言,乃是噩耗,吾日日苦惱,如何召的人才,可於爾等有才之輩而言,乃是際遇,你可別辜負了葉明生的舉薦!”

“屬下當兢兢業業,絕不負君侯的期望!”

“去吧!”

“諾!”

寇譽和餘臣這才行禮,轉身離開。

這時候霍餘上前,低聲詢問:“主公,這是外人勾結房陵大戶的跡象,莫非是有人想要在房陵對你動手,看來我們早做準備啊?”

“無妨!”

牧景擺擺手,他眯着眼眸,嘴角微微揚起一抹蕭殺的冷笑:“引蛇出洞都引了這麼久,這條蛇肯定是按耐不住和了,但是我就是要看看,是一條蛇,還是一鍋蛇,誰會動手,這纔是關鍵!”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詭譎的嶽述第三百三十六章 景平雙營第四百九十六章 絕境中爆發的楊柏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潼關之戰 八第七百九十八章 謀算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羌王 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新歲,太武二年!第九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五章 出乎意料之中的捷報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上黨之戰 十六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韓氏遺孤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糧道爭奪 十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涼第六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政事堂 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四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八百五十三章 豫兗戰役的結束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與袁紹 一第六十五章 出乎意料之中的捷報 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下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上黨之戰 十一第十四章 漂白 五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開炮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上庸戰役 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變戰略部署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建縣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動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明魏決戰 三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八十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 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撤兵 (除夕夜!團圓飯!炮竹響!煙花起!)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三大諸侯會盟 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勉勵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崩 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拿下州牧府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政事堂 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詭譎的嶽述第四百二十二章 當爲人子,生死歸京! 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景平水師 六第二十三章 南陽太守 上第九百二十六章 我奪取交趾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主公,你也是年輕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門賠罪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八第六百零八章 背叛的緣由第五百章 寒冬臘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七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風雲再起 八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決戰上黨 二十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行重聚第七十二章 舞陰商戰 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譚宗瘸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談判,暴跳如雷的袁術!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壺關死戰 七第八百零一章 有賊進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建安二年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戲一場第七百章 陌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初平五年,大爭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 二第九十二章 雷公戰死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驚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整軍 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夷陵 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六百二十七章 視察鴻都第七百六十四章 鹿門山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第五百七十五章 選址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滅燕 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襄陽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抄家 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論立場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三大諸侯會盟 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景平水師 五第一千三百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招降西涼第五百七十六章 胡昭入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