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挾帝西去

董卓的嗓門很大,他的聲音一出,堂上堂下皆聽聞,衆將聞言,皆然變得沉默起來,他們的目光左右窺視,看着對方,但是他們的神情卻並不顯得意外。

牧氏大軍反撲雒陽的這個結果,是他們意料之中的結果。

畢竟這一次西涼軍的兵變是等於在牧氏大軍身後狠狠的捅一刀,他們控制雒陽,最後還殺了人家父親,現在牧龍圖率軍殺回頭,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牧氏兵馬有何畏懼?”

“他們趕來,我們就敢戰!”

“牧賊都已經死了,一個黃口小兒而已,不值得我們忌憚!”

半響之後,一個個桀驁不馴的西涼大將紛紛開口。

河東的精兵都調遣來了雒陽,西涼軍如今的兵力就算沒有十萬,也有八九萬之多,十萬西涼精兵,依靠雒陽堅固的城牆,絕對是可以對戰牧氏大軍的。

“主公,此戰我們不宜與牧氏大軍硬拼!”

李儒突然站出來,他走上一步,拱手說道。

“爲什麼?”

董卓聞言,微微擡頭,目光看着心腹謀士,沉聲的問道。

他對李儒的能力十分的信服。

特別是這一次的策劃。

李儒簡直是在牧氏的眼皮底下策劃了這一次的兵變,讓他一舉滅掉了牧山,取而代之,成爲大漢相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漢室權臣。

若非李儒替他籌謀,他根本不可坐上如今的位置。

“主公,如今的形勢與我們來說,硬拼並非良策,並非我們打不贏牧氏,而是不能打,牧氏數支兵馬正是在憤怒之中,而且牧龍圖與我們有殺父之仇,他肯定是會不惜代價的與我們的交戰,與我們不死不休,哪怕我們依靠雒陽成爲防線,若是短兵相交,恐怕也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李儒淡然的道:“若是單單隻有他們牧氏兵馬,也並不不足爲患,但是主公可不要忘記了,在他們身後,還有關東聯軍,關東聯軍數十萬,雖被重挫,但是他們的實力猶在,若是我們與牧氏兵將血戰一場,恐怕笑的最開心的就是他們!”

“本相國倒是忘記這一點了!”

董卓這些天膨脹的心情現在倒是冷靜了不少,他眯着小眼睛,臉上透着精明之色:“關東聯軍雖看起來被牧氏打的壓不過去了,可他們實力還是有了,無論是牧山,還是本相國,恐怕都入不了他們的眼,他們若能掃平關中,恐怕不會顧慮我們的立場!”

“這倒是說的對!”

“主公所言甚是!”

“此戰不可蠻幹啊!”

“若是被關東聯軍漁人得利,我們豈不是白乾一場!”

衆將聞言,紛紛對視一眼,皆然表示認同李儒的說法。

“文憂,你說的很對,但是牧龍圖來勢洶洶,我們如何應對他們壓境而來的大軍?”董卓擡頭,目光定格在李儒的臉龐上,溫和的問道。

“主公,事到如今,我們唯有放棄雒陽!”李儒沉聲說道。

這是他早已經想到的對策。

當初之所以冒險一擊,是因爲他認爲西涼軍還有一條退路可用,所以纔會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朝廷,與牧氏翻臉,設計伏殺牧山。

這一條路,就是放棄雒陽。

但是他不止一次和董卓提議,可董卓就是遲遲不答應,如果早答應了,現在已經你做好的撤兵的準備,或許在董卓心中,漢室唯有雒陽作爲都城,才能名正言順,若是離開雒陽,他扶持了陳留王未必能受天下人信服。

“可雒陽畢竟是帝都!”

董卓聞言,嘴角揚起一抹苦笑,還是有些不甘心:“若離開雒陽,天下還會認我們扶持的天子嗎?”

“主公,其實現在他們認不認天子不重要!”

李儒道:“自靈帝死後,漢室憂患,朝廷無名,天子之名,已不足讓天下諸侯認同,我們離開雒陽,雖有所失去,可卻最符合我們目前的戰略部署,唯有離開雒陽,我們才能把戰場讓出來!”

雒陽爲兵家必爭之地。

這時候退出雒陽,對西涼軍百里無一害。

他們扶持陳留王爲帝,需要時間沉澱。

另外雒陽讓出來了,自會被牧氏大軍佔據,屆時關東聯軍豈能放過牧氏大軍,牧氏自然成爲衆矢之的,反而他們退出雒陽,可享受漁人之利。

“把戰場讓出來?”

董卓喃喃自語,心中有所異動。

“主公,雖雒陽爲漢都,可主公不要忘記了,這只是光武帝立的都城,而大漢皇朝昔日都城,並非雒陽,而是長安!”李儒加上一把火:“遷都長安,不失正統,卻能讓我們爭得積聚實力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讓出雒陽之地,必讓他們廝殺不止,屆時我們可穩坐長安觀戰天下諸侯,暗中積聚實力,待我們穩坐三輔之地,收復西涼之兵,便可破關而出,可坐擁天下!”

這是一條他爲董卓鋪墊的康莊大道。

牧氏已爲落日之勢。

牧龍圖這個少年雖然不簡單,但是終究年幼,牧山之死已讓牧系的團結土崩瓦裂,他一個少年,想要力挽狂瀾根本不可能,他哪怕還有十餘萬精銳兵馬,陷入了絕境之下,必然已成爲天下公敵,根本不可能有翻身的機會,無論是佔據雒陽,還是突圍出去,都會遭遇圍殺。

不足爲患!

至於關東諸侯?

看上去是勤王之兵,正義之軍,可多少人心中暗藏野心,雒陽不破,他們尚有效忠朝廷之念,可一旦雒陽被攻破,他們便會失去念想,屆時定會內亂。

只要他們牢牢掌控三輔之地,然後一步步的把清掃西涼,把關中納入版圖之中,大事變可成。

“好!”

董卓雖有不甘心,卻也不是一個悠遊寡斷之徒,他還是很有魄力的,沒考慮多久,就應下來了:“文憂,此事交予你安排,但是我有兩點要求,第一,雒陽羣臣,必須挾南下,若沒有羣臣相依,朝廷不足號令天下,第二,三幅之地雖然爲關中,卻因靠近西涼,人丁稀少,我們要把雒陽百姓挾南下!”

“屬下領命!”

李儒點頭。

他也正有此意,不把雒陽搬空,他豈會甘心。

……

翌日。

街頭有童言:“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李儒的手段很凌厲,他準備的不是一天兩天了,從開始這個計劃,他就已經籌備起來了,所以這一則的童言傳播的很快,無數孩童在唱,不僅僅在百姓之中,也迅速的在朝廷文武百官之中的傳遞開來。

“這童言何意?”

無數的大臣暗暗的商議起來了。

“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

“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

“天運合回,進漢室之都,唯有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朝廷之中有人開始的解析起來了。

“遷都長安?”

無數詫異。

遷都在很多人看來的都是一件大事。

“長安乃是昔日帝都,遷之亦無不可!”

“我大漢皇朝,自黃巾亂起,多災多難,或許雒陽龍脈,已經你不保我漢室之榮,此時我們遷都回雒陽,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這時候站出來的支持的官吏不在少數。

所以很快提出遷都的奏本就已經上來了。

“遷都長安?”

王允吃驚,他一直在考慮如何應對牧氏之兵壓境而來,他本來還指望西涼軍能拼殺一陣,現在他頓時明白了,西涼軍根本就沒想過與牧氏之兵交戰,所以這時候提出遷都之提議。

遷都長安,這看上去有些荒唐的提議,他卻開始考慮了。

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

“司徒大人,你認爲遷都之議如何?”天子劉協自不甘爲傀儡,對於遷都之說,他是絕對反對了,一旦遷入雒陽,恐怕他得一輩子淪爲傀儡了,但是他很清楚,他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力。

“陛下,牧氏叛軍尚有十餘萬,如今已經攻破了汜水關,逼近雒陽在即,若是我們強行迎戰,唯恐雒陽又失!”

王允籌措了一下語言,然後說道:“此事我們遷都長安內,不失爲上策,待討賊聯軍擊潰了牧氏叛軍之後,我們再返雒陽,亦不可也!”

“可是……”劉協還是不甘心。

“陛下,我漢室已遭太多劫難,臣唯恐陛下安好,陛下萬萬不可……顯露鋒芒!”

王允突然囑咐的說道。

“朕明白了!”

劉協當下垂頭喪氣起來了,他很清楚,王允是爲了他好,劉辯怎麼死的,死在太聰明瞭,聰明到無論牧山和董卓都難以掌控,董卓纔會在絞殺牧山的時候,一起殺掉,然後把罪名嫁禍牧山。

如果他不顯得笨拙一點,恐怕董卓就算會對牧山動手,也不會對他動手,畢竟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總比他這個上位不正的皇帝,更好的統帥天下。

一首童謠,讓朝廷展開了三日的討論。

朝議很激烈,有人反對,有人同意。

維持了三日政論之後,天子直接下聖詔,詔令大漢遷都。

遷都之事,正式提上日程,西涼軍早已經籌備好了,雒陽也開始動起來了,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走飯小卒,不管是願意了,還是不願意了,紛紛被挾持南下……

……

……

入夜,明月皎潔,星空燦爛,月色傾灑而下,映照在滔滔洛水河流之上。

黃亭渡口。

這個渡口是洛水渡口,距離雒陽城不足一天的路程,已經近在咫尺。

渡口南側,平原之上,大軍連營,十餘里的平原都是一頂一頂的的帳篷。

中軍主帳。

牧景正在用一塊抹布,在抹擦手中的盤龍槊,這一柄馬槊是他的兵器,他其實並不是很喜歡,也許是因爲他不喜歡戰場,所以對兵器也有排斥。

但是現在,他很清楚,這將會是自己未來的依靠。

大勢不可逆。

亂世不可擋。

大亂之世,唯戰而已。

“你還有閒情在這裡?”戲志才揭開了門簾走進來,目光彤彤,看着牧景。

“怎麼了?”

牧景放下了手中的抹布,然後把盤龍槊遞給了霍紹,看着戲志才的,淡然的說道。

他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了。

此時此刻的他,並沒有數日之前在汜水關的狂躁,這讓軍中不少人的軍心穩定下來了。

“南軍的事情,別說你不知道?”戲志才氣沖沖的說道。

“娘要嫁人,天要下雨,誰擋得住!”

牧景依舊的平靜淡然。

這些時日,牧山之死已經傳開了,牧氏麾下各部自然軍心震盪起來,一種絕望哀愁的情緒在軍中迴盪,自然而然引發的逃兵的狂潮。

其中以南軍最爲嚴重。

南軍本是南陽軍改編了,收攏了昔日的禁衛軍,然後在大戰之前,徵召了數萬之多的關中青壯,兵力佔據牧氏麾下一半之樹。

要說戰場繼續維持勝利之勢,自然無礙,以黃劭之力,可統帥這一支兵馬。

但是牧山死於京城。

牧氏主公已死,牧氏將會陷入西涼軍和關東聯軍的夾擊之中,這種兵敗如山倒的情緒感染之下,最先崩潰的自然是南軍。

南軍數日以來,逃兵之數,已高達三成。

“難道你一點都不在意?”戲志才眯着眼,看着眼前的牧景,他彷彿感覺很陌生,這樣的牧景,身上有一股讓他都不寒而慄的冷漠。

“告訴黃劭和胡昭,無需重刑留人,既然留不住他們的心,就由得他們離開!”牧景擺擺手,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直接說道。

“你可知道,情緒是會感染的,一旦南軍逃兵的情緒感染所有兵馬,我們會很麻煩,哪裡來了兵力攻打雒陽?”

戲志才道。

“我對景平軍和暴熊軍,有信心,至於白波軍,我相信黃漢升的能力,他若不能穩得住,留之亦無用!”

牧景聳聳肩,嘴角揚起了一抹冷笑:“現在只是開始而已,我們還沒有陷入最後的絕望之中,這時候都留不住人,那我們如果到了一個絕境想要整合軍心殺出去了時候,也不會有人有追隨,反而會影響士氣,那我何必留他們!”

“那雒陽呢,沒有足夠的兵力,我們如何攻打雒陽?”戲志才又問道。

“雒陽打不得的起,還是未知之數!”

牧景搖搖頭,突然低喝一聲:“霍紹!”

“在!”

“傳我軍令,鑑於軍中將士情緒不佳,就地紮營三日!”牧景下令。

“諾!”

霍紹帶着十餘親衛各個營寨去傳遞軍令。

“你從來就沒想過和西涼軍打,對嗎?”

戲志才突然明白了,牧景一再休整,根本就是給足夠的時間西涼軍離開雒陽,他目光栩栩,盯着牧景的側臉:“殺父之仇,你放得下嗎?”

“放不下!”

牧景捏着拳頭,深呼吸一口氣,強硬壓下着心口燃燒的火焰,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冷冷的道:“但是我現在不是一個人,父親死了,再也沒有人爲我撐住一片天空,讓我可以爲所欲爲,可以肆無忌憚,如擊的我,寄託了你們太多的希望,暴熊軍,景平軍,白波軍,甚至南軍的一些兵將,他們都是信任我們牧氏,才歸於門下,我想要他們活下去!”

他站起來,看着天空,幽幽的說道:“一個人揹負的太多,就沒有了選擇,我牧龍圖可以悲傷,可以憤怒,甚至可以拼命,可以爲了報仇戰死沙場,但是我不能他們陪葬!“

(總有點卡文,憋了半天都憋不出一章,不滿意啊,雖然情節想好了,但是這精彩的轉折沒寫好,好哀傷!)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糧道爭奪 七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天下定 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戰虎營不能參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雒陽戰起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風波 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奪荊州 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王對王 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九百二十章 收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奪荊州 十六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再戰上庸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戲開場了第七百四十章 兩個消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潰敗千里之外 八第八百九十七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戰啓 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組合投石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整軍 下第六百零四章 妥協第五百九十四章 荊州的謀算第七百零二章 暴跳如雷的胡長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殲滅韓遂部 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託孤 (第一更)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風暴將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下五分 八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戰後 五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戰檀溪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上黨 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最後的天師 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張遼第六百三十八章 參狼爲誘,景平在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宴會 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魏軍突圍!曹操逃命!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五十六章 景平武備堂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戰時期 三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決戰上黨 十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誅袁氏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敢來,我就敢拼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堅持不住的襄陽第四百八十章 吃掉他們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偷襲 五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沮授之志第九十三章 先鋒營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遭遇冷落第六十六章 舞陰商戰 一第二十四章 南陽太守 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殲滅韓遂部 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算計世家第二百零三章 風起 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抉擇 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遊說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六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六十四章 出乎意料之中的捷報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虎牢祭旗!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一千一百章 佔領長安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三十二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發雷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休戰時期 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潼關之戰 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火燒酸棗,南下虎牢!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鄴城爭奪戰 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猛虎之殤 七第四百五十三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潰敗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奪荊州 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鄴城爭奪戰 二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壺關死戰 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六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動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巔峰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直搗黃龍 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輸艱難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偷襲 五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明魏血戰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