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

“這幾年明豐錢莊都是你親自執掌,現在又是發展的時機,這時候需要的是內部團結,而不是臨陣換將,另外昭明閣想要把明豐收回去,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可缺乏一個時機,現在還不能把明豐交出去!”牧景搖搖頭:“如果說明豐在誰的手中,還能讓我比較安心,那隻能在你手上了!”

“人言可畏!”

蔡琰要擔心的事情就比較多了:“父親都出面,找我談話了,那就是說,已經很多人容不得我坐在這個位置上了!”

明豐錢莊,就好像一個滾雪球一樣,已經越滾越過了,直接能掌控明國錢幣的價值,錢幣的價值,能直接影響一國經濟。

蔡琰歸爲王后,如今又執掌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

但凡讀過史冊的。

亦惶恐會不會讓明國出一個呂后一般強勢的夫人,這是基本上所有讀書人,都不會允許的事情,甚至會聯合起來反擊。

“無妨!”

牧景想了想,說道:“他們無非就是想要從你這裡,打開新政的缺口而已,我得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和新政有什麼關係啊?”

張寧忍不住問了出來了。

“姐姐,夫君立新政於天下,已惹了無數鄉紳豪族的反對,但是夫君向來強勢,而且做事情滴水不漏,自身立足的穩,他們就算無孔不入,也難以對夫君進行攻擊,這時候,如果昭姬姐姐的問題可以被擴大,自然就會牽涉新政的問題,新政立足艱難,是夫君強勢的扶持,下面還有一羣官吏衝鋒陷陣纔有了今天的規模,可如同幼苗一樣,需要精心的呵護,才能茁壯長大,要是這時候,他們以昭姬姐姐爲突破口,不僅僅攻擊的是明豐錢莊,而是新政,他們會不惜代價,把新政扼殺在搖籃之中!”

回答張寧的,是平日沉默寡言,也是這個家裡面,唯一一個不願意出去做事情,寧可把所有光陰都留在這後院裡面的人,貂蟬。

“貂蟬姐姐,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黃月英很奇怪的叫了起來了。

平日的貂蟬,沉默寡言,很少會會在這種事情上發言的,這一次的發言,倒是讓一家人都對她有些刮目相看了。

包括牧景,牧景的目光也略微怪異的看了一眼貂蟬。

這話說起來簡單。

但是沒說穿的時候,想要理解,那就是很考驗慧根的,領悟了就是領悟了,領悟不了,就是領悟不了。

倒是蔡琰,施施然的說道:“秀兒自小養王司徒家,而且天生聰慧,從小就是受到了的朝政薰陶,雖性子寡淡,然而時政之敏銳,非當今女子能比之!”

她這麼一說。

牧景倒是理解了。

貂蟬雖然是王允養女,但是王允是當他親閨女一樣養的,和蔡琰差不多的待遇,都是出身官宦世族,對於時政,異常敏感。

她有這樣的天賦,倒是一點都不奇怪。

只是很少有人能發覺她這樣的天賦,而且她自小是生活,已經早就了她的性格,讓她不會傾向於蔡琰那般,願意證明自己,她更願意藏拙,藏巧於拙。

“原來是這樣!”

張寧聽了貂蟬的這一番話,一開始是詫然,後來聽蔡琰解析,卻明白了,她少年長於江湖,隨於父親而起兵,見過大場面,卻很少接觸那種正規的朝廷之爭,感受不到朝廷的暗流潮涌,自然而然也缺少這一份敏銳。

不過她的智慧也是一流了,舉一可反三,很快聯想到自己身上了:“如此以來,豈不是我的醫學府,也會成爲他們攻擊夫君新政的一個藉口!”

醫學府和醫部,是目前整個明國醫學發展的兩架馬車,醫部的前身是醫司,尚書是張仲景,他的《傷寒論》已經寫出來,還被印了好幾萬套,不僅僅是在明國裡面流放,在牧景的全力扶持之下,全天下都已經流通了,已經奠定了當世大醫的地位了。

而醫學府。

主要是培養新醫道的人員。

張寧,也稱之爲外科鼻祖了,她以手術著稱,這些年,在牧景影響和扶持之下,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外科手術風格。

她治好的人很多。

治死的人也很多。

論救人,她或許不如張仲景,但是如果論醫學發展,她是一個先鋒軍,是全天下醫學發展都要感謝的一個標杆性人物。

新醫道,存在爭議性,以儒家之道,自然是對這種情況,十分的排斥,她被攻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如若不是牧景在背後死撐着,張寧的醫學府,早已經沒辦法經營下去了。

這也很有可能,成爲牧景的一個缺口。

“你們都擔心過頭了!”

牧景擺擺手,安慰她們,說道:“不管是明豐錢莊,還是醫學府,本身就已經是新政的一員,根本就脫離不掉了,不管是你們在執掌,還是別人在執掌,都會成爲他們攻擊的一個目標,我自然坐得住這個位置,我自然就撐得住明國!”

這是他的自信。

不僅僅是自信,也是他的一個局。

如果真有人敢在這方面攻擊他,那就等於找死,他主動放出來的弱點,弄不好可是一個看不見的深遠,到時候跳下去的人,別怪他心狠手辣。

自古以來,君王和臣子鬥,和世家門閥鬥,和鄉紳豪族鬥,那都是常規的事情,利益守恆法則,有人得到,就會有人失去。

牧景爲天下黎明,自然就得和他們鬥一鬥。

……………………

臘月的大雪紛飛,爲天下迎來了一絲絲的喘息,在這個寒冬之中,哪怕是零星一般的戰爭,都不會出現了。

在北方,這種天氣,早已經到處都結冰,河流冰封,舉步艱難,不具備戰爭的環境。

這時候,曹操已經從官渡返回了許都。

這一戰,明歲都未必能結束下來了,機會不來,打一場,兩場,三場,四場……甚至血戰無數次,都是沒有意義的。

如同袁紹佈局一般。

他也在等待時機。

這注定是一場對持戰,誰能熬得住,誰熬不住,就看命運怎麼安排了。

反正他是不會認輸。

許都也籠罩在白皚皚的雪花之中,遠看就好像一座冰城一樣,看起來唯美,不過這種天氣,卻是最能影響生活的。

曹操只是帶着幾百的親兵,悄然無聲就回到了魏王府。

身邊有典韋許褚兩大虎將。

哪怕是身在萬軍的包圍之中,曹操也是安然無恙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安全,他倒是一點都沒有擔心。

魏王府,其實就是昔日的丞相府,如今就是修改修改,頂多就是在周圍圈多幾個院落,然後就變成了魏王府。

爲了中原這一戰,朝廷幾乎已經是赤字橫行了。

曹操現在可不是享受的時候,他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的人,爲了打贏這一戰,他甚至是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

他自然不可能浪費錢財糧食在這種修建府邸上了。

一走進大堂,他把身上的大襖給揭開,雙手搓了一下,然後走到了一個火盤子旁邊,烘了一下,還叫着:“這賊天,真夠冷的!”

“主公?”

這時候大堂裡面,爲首的官吏,荀彧才反應過來了,他連忙站起來,拱手行禮:“拜見大王!”

或許對於封王的事情,荀彧是略有不滿的,漢室道統恐怕已經在這一次封王之中,蕩然無存了,然而,這事情他倒是不怪曹操。

還是天子惹的禍。

其餘衆官亦然站起來行禮:“拜見大王!”

“都坐吧!”

曹操向來不拘小節,他擺擺手,對着衆人說道:“你們聊你們的,孤想烘烘這火再說!”

“大王什麼時候回來了,也不通知一下臣,臣好安排人去迎接大王歸都!”

荀彧低沉的道。

“戰況膠了起來了,目前寒冬臘月,也沒辦法決戰,邊疆之事,孤已安排好了,在明歲三月之前,是沒有問題的!”

曹操讓親兵給自己卸掉了戰甲,解開腰間的佩劍之後,坐了下來,一邊烘着雙手,一邊開口說道:“這朝廷,孤總歸有些不放心,還是回來看看,才安心!”

他就差直說,他不放心天子。

所以跑回來悄悄。

這天子,的確很難讓他放心下來,全方位的盯梢之下,天子還是小動作連連的,絕不是一省油的燈啊。

荀彧聰慧過人,豈能聽不懂曹操的題外話,他苦笑的一聲,然後把手中的文卷喝起來,對衆官說道:“諸位,今日之事,商討至此,還望諸位共勉,爲朝廷亦好,爲黎明百姓亦好,需竭盡心力,渡過此難關!”

“諾!”

衆官站起來,躬身行禮,然後轉身離開,魚貫而出,遇門口處,穿上靴子,從風雪之中,返回各自的司衙去了。

“汝等剛纔在商討何事?”

曹操有些疑惑。

“爲來年糧草,籌措做準備!”荀彧沉聲的迴應曹操的話,道:“大王,延津一戰,我軍兵敗,已至民心支持降低,甚是有些鄉紳豪族,不願意賣糧於我們,明裡暗裡,多認爲吾等朝廷,會敗於河北,異心已生,多有推搪!”

“這是孤失策了!”

曹操聞言,心中微微一沉,這事情他是一直有些的忽略了,如今倒是醒悟過來,可卻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神色變得有些黯然起來,說道:“在戰場上,一直只是想着戰略兵策,卻還是有些大意了,未能兼顧全局,延津的失利之戰,並沒有給我們在戰略部署上帶來很大的麻煩,可總歸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的,軍心上的確受到了一些影響,可我們也能撐得住,然而卻不曾想到,會影響朝廷上了!”

中原不是西南,西南明國可以失其鄉紳豪族的支持,因爲牧景從一開始,就已經把財政和糧草上獨立起來了。

明國財政,有明豐錢莊支持。

明國糧草,農部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時代的標準,昔日的裁軍之下,那些退役軍卒分到了田地,等於大規模的開墾良田,哪怕鄉紳豪族不支持,在糧草上,明國也可以保證。

這就是優勢。

而中原,曹操目前是做不了這一點了,朝廷的財政問題,緊張的很,徐州,兗州,豫州,稅收雖然一直都很好,可開銷也大,加上目前朝廷掌控的時間不長,沒辦法形成威懾力,下面的稅收繳納,始終有些拖拖沓沓,甚至有人躲躲藏藏,消耗朝廷很大的精力。

另外這三州之地,地處於中原,雖然皆爲肥沃之地,水資源充足,乃是一等一的糧倉,然而人口衆多,鄉紳豪族也頗多,這些鄉紳豪族,霸佔着大步的良田佃戶,很多糧食也在他們的執掌之中。

所以曹操對於鄉紳豪族的依賴,比較大。

民心支持,其實就是這些鄉紳豪族的支持,這些人,更多的是見風使舵,朝廷誰開掌控,他們根本不在意,他們只是在意,誰能庇護他們而已。

如今延津兵敗,朝廷自然就給他們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讓他不得不有些的小心謹慎起來了,甚至想要另起爐竈。

說老實話,曹操出身不好,並不得士林人士的支持,相對於四世三公天下第一世家出身的袁紹,少了幾分信任力。

所以如果袁紹打進來了,恐怕很人會立刻倒戈支持袁紹的。

“很嚴重嗎?”

曹操眯着眼眸,沉聲的問。

“如果解決不好,甚至激發矛盾,那恐怕我們明歲想要袁紹決戰的心思,必須要壓一壓了!”荀彧嘆了一口氣,苦澀的說道。

朝廷的攤子很大,想要掌控,也不是這麼容易了,一兩個人好收拾,可要是一羣人都擰成一團了,難不成就真的要殺雞取卵,把他們都一鍋直接烹了不成。

這可是無法承受的。

甚至會讓朝廷直接爆發內亂,這些鄉紳豪族,自從黃巾之亂開始,一個個都暗地裡面招兵買馬,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私兵。

最後哪怕平了他們,也足夠讓朝廷元氣大傷,別說如今還是朝廷最關鍵的時候。

“糧草,始終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曹操站起來,來回踱步,他的面色,異常的凝重:“如今和袁紹決戰,是箭在弦上的事情,不是說我們想要拖延,就能拖延,如果明年開春,我們不能湊足糧草,必然兵敗如山倒,如果不想我們的戰略部署出現問題,就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可有良策?”

“我們不能將就他們,畢竟朝廷需要威嚴,一旦這事情讓,讓他們認爲可以制衡朝廷,我們就全盤皆輸了,他日肯定也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我們只能老辦法了!”

荀彧道:“強硬一點,誰冒頭,就殺誰,殺了一批,再來拉攏一批,但是這中間,比較難掌控的是一個度,這個度一定要掌控好,不能給他們激發矛盾的機會,也不能讓他們認爲我們可欺的!”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歸心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糧道爭奪 九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雒陽 九第六百一十五章 初平三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形勢逆轉 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對羌人部落的佈置第八百九十四章 江陽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傳承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之戰 九第三百零四章 糧食風暴 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吾欲成王,天下皆爲子民!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明魏決戰 十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親自接應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輸艱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之殤 下二 (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荊州城戰役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牧氏龍圖,到此一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景平水師 四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五百二十五章 最後的天師 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組合投石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閱兵 (補更,10/20)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戰後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明燕決戰已經打響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明魏決戰 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進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宣誓而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奪荊州 八第八百八十二章 信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七百零六章 鄧芝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江東之變 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參狼羌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直搗黃龍 六第九百一十章 出賣 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牧龍圖,是你!!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直搗黃龍 三 (中秋節快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追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第八百八十六章 廣漢決戰 上第四百零六章 景平軍在行動 (第二更+第三更,兩更合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隆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殲滅韓遂部 一第八十二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下第五百零二章 偷襲冠軍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在商言商,以商對商!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五百零三章 偷襲冠軍 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宛城之戰 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七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整軍 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建安二年的開始第六百一十五章 初平三年第五百四十七章 黃忠的奇襲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聖賢之路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直搗黃龍 三 (中秋節快樂!)第七百四十八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完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孫權的選擇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八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八百二十二章 他,只剩下三個月了!第九百二十章 收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歸途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馬超和龐德 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奪荊州 七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千零六章 忽悠蔡圖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壺關死戰 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進軍關中,入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完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封疆大吏第五十章 月黑風高夜 六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龐德公入仕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政事堂 五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劉表的驚恐 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戰成名 九 (上架第六更)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三大諸侯會盟 十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詔?行,給他一份吧!第八百四十八章 蔡邕出仕第三百九十四章 閃電戰 八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居高臨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驚變,梟雄末路! 三第一千七百零八章戰關羽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要玩,就玩一把大的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偷襲 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海商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