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鳳雛之能,天下大勢(月初求月票)

bookmark

黃承彥聽後輕嘆一聲,他可謂是是爲自家女兒的婚事操碎了心。

本來像黃家這樣的世家大族,壓根就不用愁談婚論嫁之事,只要放出消息,上門求親的人保準會踏破門檻。

只是黃家的情況有些複雜,並不能以常理度之。

黃家算何等世家大族?

這麼說吧,荊州最大的勢力,肯定是荊州六郡的主人劉表吧?

劉表的後妻,是蔡瑁的二姐,蔡瑁的大姐,便是黃承彥的妻子。

更何況黃家還有自己的底蘊在,這要是還算不上世家大族,那荊州也就沒有什麼世家能上得了檯面了。

從幾年前開始,黃月英的醜女之名偶然間傳了出去,很快便成爲了家家戶戶茶餘飯後的談資。

即便是黃月英偶爾外出,也會遭受他人非議和指點。

無奈之下,黃月英只能以輕紗遮面,深居簡出藏於家中研讀典籍,實在無聊就以工藝爲樂。

久而久之,黃月英的才學竟不弱當世一流之士,機巧不輸名家大師半籌。

只是身爲女子,尤其生在黃家這樣的荊襄大族,談婚論嫁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前去黃承彥小舅子蔡瑁家中去求親的人可謂是門庭若市,但同樣是荊襄大族的黃家卻是無人問津。

偶爾有上門的,都是爲了黃家的地位權勢而來,這樣居心不良之人,黃承彥怎會看中?

後來黃承彥聽老友說琅琊諸葛家的二公子諸葛亮擇偶不重外貌,只看內涵。

故此黃承彥叫老友龐德公幫忙,請諸葛亮見面一敘,這纔有了今日的一幕。

只可惜,諸葛亮與傳言中的並不相同,流言果然不可信啊!

見屋內的氣氛不太對,司馬徽出言詢問道:“依孔明所言,怕是已經擇好主公了吧?不知孔明欲去何處高就?”

“小子並未確定投效何主,但心中倒也算是有些打算。”諸葛亮模棱兩可的說到。

“該學的該教的,我們幾個糟老頭子都已經悉數教給了你倆,如今天下動盪,漢室衰微,各方諸侯刀兵不斷,你二人也是時候出山,擇一明主效力了!”龐德公亦是選擇了岔開話題。

“龐兄所言甚是,不知士元如何看這天下大勢?”司馬徽笑問道。

“今漢室衰微,禮樂崩壞,各路諸侯俱是擁兵自重,數分天下。以在下愚見,雖然眼下英豪輩出,各方勢力此消彼長,但其中能平定天下者,不過寥寥幾人罷了。”龐統緩緩說到。

“哦?不知士元以爲哪幾路諸侯能平定天下?”司馬徽饒有興趣的問到。

“各路諸侯中的第一人,便是坐擁青、幽、冀、並四州的大將軍呂布。大將軍雖然出身貧寒,但卻有着異於常人的心性和本領,崛起於亂軍當中,大將軍治下的土地,都是他一刀一槍打下來了,大將軍此人,當是我輩效仿的楷模。”龐統頗爲推崇的說到。

“大將軍未至弱冠便起義軍抗擊黃巾,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平定黃巾之亂後,大將軍成了先帝的賢婿,改任幽州牧。”

“此後,大將軍以幽州爲根基,兵不血刃的將奪下青州;隨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除掉了冀州牧韓馥,將冀州收入囊中。雖然這有些無賴,但值此亂世,此舉倒也無可厚非。”

“攻佔幷州之舉,與攻打冀州並無太多不同,畢竟天子就在薊縣,大將軍大可行‘指鹿爲馬’之事,此事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截止到現在,大將軍手握四州之地,麾下戰將千員,帶甲之士十餘萬,放眼天下,無人能與其抗衡!”龐統如數家珍的說到。

“士元對大將軍如此推崇,莫不是士元想去大將軍麾下效力?若是士元有此意,老夫倒是可以代爲引薦,老夫與大將軍也曾有過一面之緣,老夫的得意門生郭嘉郭奉孝就在大將軍麾下效力,想必大將軍會賣老夫這個面子。”司馬徽笑着說到。

“如此甚好!久聞大將軍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希望大將軍不會在意小子的這幅相貌。”龐統自嘲道。

“士元大可放心,大將軍斷然不是那等目光短淺之人,此事老夫可以跟士元打包票,大將軍定不會在此事上奚落士元。”司馬徽言之鑿鑿道。

“士元,你繼續說下去,將其餘能成事的諸侯一一列出。”龐德公開口道。

“諾!”龐統拱手道。

“除去大將軍,在下以爲兗州牧曹操亦可成事,曹操此人雖是醃宦之後,但行軍佈陣和頭腦謀略卻皆是上層之選,曹操自陳留起家,而後擊敗了劉岱,逐漸佔據了整個兗州。但在徐州之戰中,重鎮下邳被李靖所得,曹操的一切佈置都功虧一簣,這算是曹操的一個敗筆。但曹操自身有這個能力,外加手下兵多將廣、有名士輔佐,其崛起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龐統將曹操的發家史一一講明。

“只是兗州尷尬的位置限制了曹操,若是曹操一直待在兗州,遲早會被大將軍所破。若是曹操想要破而後立,必須舍了兗州另尋一處寶地發展。”看得出來,龐統對曹操的前景並不是很樂觀。

“除去這二人,第三路能成事的諸侯便是江東孫氏。江東之主孫堅有着江東猛虎之稱,長子孫策拜入大將軍門下,成爲了大將軍的門生;次子孫權雖然年幼,倒也頗爲見識不凡。江東人傑地靈,豪傑輩出,孫堅麾下文武皆備,且江東水師縱橫江河,鮮有敵手,外加長江兩岸的地形地勢,江東孫氏的崛起已成不可逆轉之勢。”龐統緩緩說出了第三路他認爲能成事的諸侯。

由於呂布穿越的蝴蝶效應,這一世龐統並未前去江東投效,故此便也沒有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司隸之地與涼州的各路諸侯,這些人不提也罷。自國賊董卓死後,西涼軍的勢力便陷入了各自爲戰的境地,用四分五裂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況且先前董卓的行徑早已惹的天怒人怨,民心盡失,就算這些人有再多的精兵強將,亦是無濟於事。”龐統頗爲不屑的說到。

【月初求月票,感謝老哥們!】

第二百二十七章 誰主沉浮?第三百二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始第四百四十五章 獅子搏兔第五百一十九章 半生夢魘,清算之時第七十五章 圍堵廖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董卓中計,宮前授首第一百七十六章 五子良將,徐晃來投第八十八章 搜尋張寶第四百四十章 吳用的算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卓學乖了第四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四百九十章 曹寧赴宴,美人計始第二章 重而爲人第二百章 戰濊貊(窮,爲了稿費的加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五更,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先鋒顏良,出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進擊的張麻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密終有一疏第二百零一章 郭嘉定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赴西涼(爲LPL奪冠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蠻力破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公孫瓚的莽第七十四章 濃煙滾滾第二百六十七章 進擊的張麻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喚再開,悲催袁術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雲變幻,塵埃落定第五百章 召喚再開,花刀猛將第三十五章 功蓋諸葛第八十章 抵達潁川第七十五章 圍堵廖化第十四章 惡漢伏虎序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悲催蔡陽第五百零五章 糧草之爭,老謀織田第一百四十三章 屬官陳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捕將軍第四百零四章 火燒迷蹤谷第二百四十三章 圍困甘泉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魯智深VS李逵第四百四十七章 激戰雁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薊縣書院第二百四十七章 蹇碩橫劍自刎第五百三十二章 錯失臥龍,水鏡做媒第四百八十二章 固執陶謙,獨木難支第三十章 準備工作第五百二十章 復仇開始,攻陷王宮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懷董卓,暴怒曹寧第二百五十三章 召喚再開,猛將齊聚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癱田豐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合斬敵,乞活之名第五百零五章 糧草之爭,老謀織田第八十章 抵達潁川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顧茅廬,隆中對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幷州狼騎(爲流落哥百賞加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掘皇陵第四百四十四章 耿直張楊第四百五十八章 井底之蛙第四百七十一章 晴天霹靂,絕望陶侃第四百四十章 吳用的算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魯智深VS李逵第三百一十八章 董卓來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誰主沉浮?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骨打來襲第四百五十六章 突施冷箭第六百四十四章 激戰壽春,袁術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靈帝病重,呂布入京(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林沖上梁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元燈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馬虧的曹老闆第三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寧誅丁原第八十三章 神機妙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抄家行動開始(新年快樂!)第四章 發展藍圖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布成功破局第一百零一章 仗劍除賊第四十二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四十五章 招賢館與郎中學院第五百四十七章 馬良認主,話癆馬謖第一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第四百二十八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五百七十四章 蔡氏所圖,江夏劉琦第三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薊縣書院第四百一十四章 曹操戰劉岱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師大將莫自牢第四百一十三章 召喚再開第九章 常侍張讓第五百九十八章 生財之道,以錢換錢第六百三十四章 老將獻策,襲擾之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元霸之威,萬夫難當第六百零一章 艱難抉擇,獻關投降第六百零五章 曹營走水,出關迎戰第四百七十章 曹操起兵,陶謙心聲第五百九十八章 生財之道,以錢換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圍而不攻,熊熊野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成功突圍,去而復返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裡有礦的呂布第五百七十三章 兗州易主,各方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