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備得張鬆,法正相助,成功將劉璋抓獲,而後逼迫劉璋令益州各郡縣長官降服,雖然五千人馬卻是一路疾進,連行三百多裡,一直進入到巴郡縣。沿途收服將士兩萬餘人。諸葛亮頗有手段,勸劉峰重用法正,張鬆兩人。得這兩人相助,這兩萬餘人馬盡數爲劉備所用。
昔日劉璋雖然闇弱,但卻安民如子,在益州府內着實有些死忠派,但經的張鬆舌顫生花的口才一說,加上重金收買一些內應,劉備在諸葛亮精心策劃下的造勢,劉備入主益州勉強被這些人接納了下來。
而後劉備一番慷慨言辭,極力拉攏蜀中士大族。原本劉備有些想要學習劉峰,實行劉峰的新納糧制度,極力拉攏百姓,現今他兵力加上關羽,張飛引領的軍馬不過五萬,在各路諸侯中,實力最弱,但諸葛亮卻是極力反對。
一者,實行那新的納糧制度,確實對百姓們有利,但在記住主公的同時卻也將劉峰記住,一些有才學者不免認爲主公拾人牙慧。
二者,現今蜀中各種勢力衆多,劉璋雖然名義上是益州的主人,但實則益州境內劉璋只能算是其中個最大的勢力。名義上以其爲主,但是一旦有什麼事宜,須得各方勢力商議決策。也因爲益州縱然天府之國,但一直以來只能憑藉其地利固守,從未向外拓展過。
現今益州勢力最大的是大族,而天地等物都掌握在大族的手中,現今實施那新納糧制度豈不是在和這些勢力對着幹?進入益州本就勢力不穩固,安能得罪這些人,是以暫時不但不能實行新的納糧制度,而且要以維護這些大族的利益爲主。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暗暗點頭,倒是自己有些想當然了。自以爲劉峰那新納糧制度極好,可以得到百姓的擁護,現今看來再好的制度卻也需要合適的環境,並不是好東西就可以隨意的使用,施行。也難怪曹操那般精明,打着仁義的名頭,卻一直不曾使用劉峰的新納糧制度,而進行着其他的納糧制度討好百姓,雖然不及,卻也不曾使用劉峰的納糧制度,卻原來是這樣一個道理。
對此,法正,張鬆十分贊同。劉峰的理論固然得天下民心,卻也需要看環境,看成效。暫時在這士大族,閥門勢力充斥的益州,取悅於民實乃不智之舉。劉備見三人同時反對,自是不再提及。
法正,張鬆見流弊這般謙虛,虛懷若谷,心中暗喜之餘卻也微微擔心,前劉璋亦是如此,不免有些太過婦人之仁。
“軍師,現今已經數日過去,去不見我兩位兄弟,不知他二人?”劉備問道,臉上甚是擔心。
諸葛亮臉上含笑:“兩位將軍乃是當時猛將,兼且福祿極厚,主公無需擔心。但是那孫策兵馬沿途追擊,現今我軍已經深入益州腹內,正是賺取孫策兵馬的好時機。”見劉備還是不放心,諸葛亮笑了笑:“主公且寬心,翼德將軍雖然有些魯莽,但云長將軍智勇雙全,定然不會與孫策硬碰硬,以吾觀來,現今雲長,翼德兩位將軍只怕落在了孫策大軍的後方,兩位將軍打算從後方進行偷襲,兩位將軍被孫策大軍隔斷消息,是以不曾有任何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