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都護府(下)

撣國使臣派人返回撣國的第二日,王旭親自來到司空府見沮授。

剛見面,他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說:“公與,撣國之事,你認爲是否可成?我們該作何準備?”

沮授回道:“回稟陛下,若無意外,撣國王室應該會應允,自上次其使臣來過後,鴻臚寺便調遣人手對其進行全面調查,其境況實在不佳,面臨亡國滅種之危,如果不接受,他們最多隻能再堅持一年。同時,主公所提的條件雖然讓他們王室放棄權利,但卻給予了充分的認可。”

“撣國王室不但能持續存在,並且還可以持續享受尊崇的地位和財富,須知在那小國,王室每年的用度能抽出稅收的一層就不錯了,管理的權利歸屬朝廷後,撣國王室白白拿走三層,可以說會過得更爲舒適。依臣推斷,在如今這種局面下,撣國王室不會拒絕,只是會在王室的特權上進行一番討價還價。”

“恩!”王旭點點頭,皺眉思索片刻,問說:“那你覺得朕是否該讓步?”

沮授聞言,恭敬一禮。

“恕臣斗膽一言,若是特權事宜,臣以爲陛下應該讓步!”

“爲何?”

“撣國有撣國的文化和風俗,他們如今更習慣在那種環境下生活,可謂民心所向,妄自改革會觸動太多人的利益,必亂不可言,待撣國歸入我大楚,交流漸多。更多的百姓纔會慢慢厭惡他們的特權,直到有天成爲一種大勢,那麼才能順理成章。好比現在若廢除撣國的奴隸制度。那麼等於剝奪他們所認爲的尊嚴和榮耀,會刺激到撣國的百姓!”

“你的意思是,一切循序漸進,因地制宜,任其緩慢影響和發展?”

“正是!”

得到沮授的回答,王旭深吸口氣,隨之又憂慮地說:“可這樣的話。撣國仍舊自成體系,將來我們的都護府如何保證不改初衷。朝廷如何管理和限制歷任都護?稍不注意,將來的都護很有可能成爲那裡新的國王。”

沮授笑笑,從容地搖頭說:“陛下不用多慮,只要楚國朝廷不衰。那麼自能避免,如果朝廷衰敗,那麼不管撣國是否有獨立體制,仍舊有分裂之危,就好像漢朝那般!”

“如何避免?”王旭繼續追問。

“回陛下,撣國的地方管理體系雖然沿用舊制,循序改進,但都護府官員體系卻必須以楚國綱領組建,可設立左、右都護。一人掌軍,一人掌政,分歸內政體系和軍隊體系管轄。每隔兩年分別回京述職,並定期派人巡查。都護府等同於以一個整體取代了撣國國王,其下雖仍沿用舊制,可這都護府卻是一個整體在運作,而不是一個人。”

王旭瞬間釋然,高興地說:“如此甚好。今後就有勞你司空府和鴻臚寺多多用心,務必將其細節草擬清楚。都護府的所有官員也必須遵從楚國的政令和律法,不適用撣國的政策和律法。”

“陛下安心,待具體細節措施定下,臣必儘快交至諸葛臣相審覈,然後交往尚書檯議定!”

“恩!”王旭笑笑,轉而說:“公與,現在楚國基本穩定下來,你也不要太過操勞,平日裡要多多休息,有些不重要的事,就都交給下屬去辦吧!”

“多謝陛下關心,臣會盡量妥善安排事務!”

“那就好!”

王旭隨之離開了南宮司空府,經過這番交流,他也對撣國的事情有了個底,真正安下心來。

兩個多月後,撣國使臣再度求見,並傳來撣國王室的回覆。不出沮授所料,其迫於危急的形勢答應了要求,但對於其王室應該具有的特權還是做了些爭取。

王旭在認真看過後,大手一揮,欣然同意。

次日,他便下令鎮西將軍李嚴和鎮南將軍鄧芝,命二人分別抽調西軍和南軍兩萬人,合共四萬在永昌郡集結,以李嚴爲主,鄧芝爲輔,務必在三個月內進軍撣國,並協助撣國抵抗驃人。

命令中,王旭還再三叮囑,讓李嚴和鄧芝務必按要求處理撣國事務,入撣國後也不要先破敵,以守爲主,待收攏撣國的權利,建立起都護府掌控整個撣國後,再逐步縮減其軍隊,收編部分精壯,並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那邊的王室和貴族設立不同的私兵上限。

只有完成這一切,李嚴和鄧芝纔可以伺機出兵,擊破驃人。

事實上,李嚴和鄧芝也早就得知此事,雖然沒有正式命令下達,但卻已經提前做準備,非常清楚他們需要達成的目標。

這場開疆拓土的戰爭在楚國百姓之中傳得沸沸揚揚,民衆振奮,對於楚國的強大充滿了自豪感和榮譽感,甚至到後來傳得有些邪乎,這正是王旭和楚國文武想要達成的效果,一個新建的帝國需要這些來樹立起威嚴和凝聚力。

不過,從本質上來說,這終究是場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對楚國的大勢影響微乎其微,楚國朝廷此後的朝議中,甚至都毫不提及此事,所有的精力仍然集中在楚國的進一步發展和爭對魏、吳兩國之上。

大半年後,公元二一六年春,李嚴和鄧芝傳報襄陽,言已成功完成都護府的設立,完成對撣國的掌控,請旨南征驃人,儘快解決撣國的外部威脅。

王旭准奏,並在郭嘉的建議下,任命向充爲撣國左都護,主政!句扶爲撣國右都護,主軍!同時破格提拔南中各郡才華較爲出衆的小吏數十人,隨他們共同入駐都護府,成爲第一任都護府的班底。

此後不久,公元二一六年夏。楚國展開第三次北伐。

王旭集結青龍軍團、羽林軍、御林軍、南方軍團、西方軍團、鐵騎軍團,合計四十五萬,再加上諸將軍本身特殊衛隊合計三四萬。全軍主力合共近五十萬人,浩浩蕩蕩地殺出南陽,進軍中原。

同時更徵調醫官、預備役兵士、民夫等各類輔助人員數十萬,作爲大軍北伐的後勤保障。

大軍兵分五路,王旭親自掛印,左尚書令郭嘉爲總監軍。

一路由驃騎大將軍趙雲爲帥,太尉徐庶隨軍爲謀士。

二路由徵東將軍張合爲帥。尚書董和隨軍爲謀士。

三路由王旭親自率領,爲五路中軍。郭嘉統籌謀劃北伐所有事宜。

四路由平西將軍馬超爲帥,宗正蔣琬隨軍爲謀士。

五路由鎮軍大將軍周智爲帥,右尚書令龐統隨軍爲謀士。

襄陽交由丞相諸葛亮、司空沮授、司徒田豐三人共掌,在戰時代理楚國事務。

五路兵馬前三路兵進魏國潁川。後兩路出擊吳國汝南,勢如破竹,連戰連捷,攻克數十縣。

魏、吳兩國聯軍爲避楚國鋒芒,採取拉長戰線的策略,且戰且退,不爭一城一地,而是在兗州和豫州西部與楚國周旋。

這種戰略讓楚國打得很難受,有種有力沒處使的感覺。只能是逐步推進,特別是中原之地的廣博和四通八達,爲魏國和吳國提供了足夠的戰略縱深。可以很好地限制楚國大軍步伐。

郭嘉針對這樣的局面,幾度意欲集中兵力往北突破,期望打開缺口,直接威脅河北,而曹操卻始終親自坐鎮北方,謹慎應對。讓楚軍很難尋到突破之機。同時,當楚國集中兵力的時候。其它地方不可避免削弱,吳國會瞬間發動猛烈襲殺,抓住楚國薄弱的地方尋求突破。

這樣的局面讓楚國陷入兩難,北進過不去,東進又戰線太長、戰略作用也不大,南下豫州則是毫無意義。

楚軍就在這種兩難的局勢中與魏、吳聯軍拉鋸了四個多月。

儘管中原西部,無論是魏國兗州的潁川、陳留、陳郡,還是吳國豫州的汝南都遭受巨大損失,可他們似乎早就已經打定主意放棄這些地方,全然將這一大片地域當做可以消耗的戰場。

隨着冬季到來,持續了數月的北伐變得有些雞肋,雖然楚國頗有戰果,可卻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天氣很快變得越來越冷,楚軍露出疲態,大軍後勤補給的消耗也越加巨大,作爲北伐的總監軍,郭嘉日夜難眠。

臘月初七,郭嘉經過長達半月的仔細思考後,終於做出退兵的諫言,並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局勢,北伐中原根本就是一種戰略錯誤,魏國和吳國一北一南,將中原西部當做抵抗楚國的戰場,使得楚國根本就無法威脅到兩國的核心。

這裡已經不再是天下的核心之地,只是魏國和吳國設下的一片泥潭,誘惑着楚國在這裡犯錯!

這樣的建議猶如重擊,狠狠擊打到楚國高層的心坎上。

因爲先入爲主的原因,楚國北伐中原的戰略目標已經持續多年,付出的代價也極大,前兩次北伐更是取得豐碩戰果,所以大家幾乎都沒有去反思在如今的局勢下,這個戰略究竟是否還正確,特別是楚國的強大多少也麻痹了衆人。

此時郭嘉提出這個判斷,很快就引起王旭和衆文武的反思。

數日後,各軍統帥、將軍,還有衆多朝中重臣便全部認同了這個判斷。

早就有心退兵的王旭不再猶豫,很快做出撤退部署!

第三次北伐自此戛然而止,魏、吳聯軍在楚國退兵之時乘勝進擊,給楚國墊後軍隊造成極大損失,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王旭班師還朝,太尉徐庶、丞相諸葛亮、右尚書令郭嘉三人同時上奏,以謀劃不力爲名,請求自貶。

太尉是軍務計略的最高執行者,丞相是軍務計略的最高統籌者,右尚書令是軍務計略的最高決策者,不管出於何種理由,疏忽也好、偏執也好,既然最終結果證明是明顯的錯誤,那麼任職的人就要對第三次北伐的失敗擔責。

其中郭嘉擔任右尚書令,作爲最高決策者承擔主要責任,貶官三級,削食邑三百戶,罰俸兩年,但仍代理尚書檯事務。

諸葛亮擔任丞相,作爲最高統籌者,貶官兩級,罰俸一年,削食邑兩百戶,但仍代理丞相事務。

徐庶擔任太尉,作爲最高執行者,貶官一級,罰俸半年,削食邑一百戶,但仍代理太尉事務。

因爲第三次北伐的失敗非戰之罪,乃是戰略本身的錯誤,領軍將領多有局部的勝仗,可謂佔盡優勢,因而反倒功勳不小,不但沒有受罰,反而盡皆得到封賞。

一個月後,王旭召集尚書檯羣臣密議,探討今後戰略目標的轉移,並展開了爭對第四次北伐的展望和準備安排……

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96章 駭人聽聞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66章 徐晃,徐公明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494章 南陽奇人第450章 大好機會?第595章 挑撥仇恨第865章 興兵伐吳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347章 誰人該殺第359章 矛與盾第96章 駭人聽聞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779章 于禁的無奈第82章 長蛇之陣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20章 訓練私兵(下)第459章 膽大包天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331章 太守府謎案第743章 落魄楚王第494章 南陽奇人第114章 主公第98章 關門捉賊第582章 各有所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413章 嚴峻的形勢第503章 悲劇的妙才!第476章 黃敘的怪病第441章 劉表吐血第68章 大斧徐晃第782章 諸葛亮籌謀第92章 危在旦夕第546章 強破龍透關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797章 臨走之際第652章 不甘心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399章 割袍斷義第855章 鎮軍大將軍第267章 爾虞我詐第772章 燃燒的烈焰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608章 月影第290章 定計討董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327章 降服王獒第227章 朝堂之爭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506章 瞬息萬變第738章 陸遜的血淚第777章 孫策的魄力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288章 喜迎車駕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166章 蔡文姬第94章 重裝騎兵第598章 名將的新生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418章 算計劉焉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62章 羣臣進諫(上)第66章 徐晃,徐公明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410章 作威作福第225章 真相大白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283章 一舉多得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564章 好人,荀攸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359章 矛與盾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765章 西涼猛將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231章 洛陽風雲(上)第438章 圍魏救趙第829章 破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