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給孫權回信之後,只教張飛暫且在不要與曹丕交戰,十日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卻也不長,諸葛亮還是十分等得起的,唯有張飛有些不情願讓孫權的援軍左右了這戰場之上的局勢,但是敵衆我寡之下,除了如此做來最爲穩妥張飛也是並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只能按捺下性子,與諸葛亮在汝南郡中等候孫權的消息。
一切也是正如同諸葛亮預料的那般,當孫權收到諸葛亮的回信之後,心中躊躇了一陣,便召集了江東新一代的朝臣商議此事,沒有周瑜和魯肅的朝堂,讓孫權覺得頗爲清淨,當他將諸葛亮書信之中的內容向衆臣描述了一番後,衆臣這纔開始低聲議論起了此事。
“二位都督以爲此事我等該當如何處置?”孫權等了半柱香的時候,見得呂蒙與陸遜二人皆是立在那裡並不言語,這才幽幽的問道。
孫權心中是如何想來,呂蒙與陸遜自然是有數的,他們知道以孫權的性情,若是不想出兵相助的話,那定然就不會召集羣臣,而是私下與二人商議一番回信便罷了。
如今既然孫權召集了羣臣,又將此事廣而告之,那其心中所想,就是同意出兵之事,但這等白白相助他人之事,若是放在以往,朝堂之中定然是一片反對之聲,故而今日若是想要讓此事順理成章,只有孫權不置可否之下,呂蒙與陸遜二人力挺此事,方纔是孫權所期盼得到的結果。
二人聞言後又是如同以往那般對視一眼,呂蒙隨即整了整衣衫,跨步上前,高聲言道:“此事依我之見,乃是我江東之大機遇,我江東兵精糧足,派遣兩萬人馬前往汝南無關痛癢,若是此番當真能幫助諸葛亮將曹丕擊退,我江東所得,定然比之兩萬人馬的消耗多上許多。”
呂蒙說到這裡,並未詳加解釋,只是用雙目瞟向孫權,見其微微頷首,這才略一轉身,面向朝中衆臣。
果然,呂蒙剛剛言罷,堂前便有一江東老臣出言反駁,直言江東辛苦所得之兵,不應爲了討好諸葛亮而去做那無果之事,言辭之間也是十分難聽。
這樣的情形,呂蒙早已有所預料,當下面色不變,微微一笑道:“想當初赤壁之戰,我江東精銳水軍幾乎是全軍出動,雖是也將曹操八十萬精兵盡皆敗於赤壁,但最終卻也落得個竹籃打水的下場,徒勞之下,一無所得,此事又是如何說來?如今我江東韜光養晦了這些時日後,又怎能再犯了當日的錯誤?諸葛亮在汝南的兵馬本就不多,不然也不會爲了我江東區區兩萬人馬便答應結盟之事,我兩萬人馬協助其擊退曹丕之後,又爲何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呂蒙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言論之後,衆人皆是沉默不語,這樣的說辭,顯然是相當於在揭開周瑜與魯肅等人的傷疤,之前二人尚且在朝堂之上時,這番言語自然無人敢於說出,此時二人已然不在,呂蒙又位高權重,故而這番有失偏頗的言論,並沒有人站出來反駁,孫權的心理,跟隨了他數年之久的這些江東老臣心中還是有數的。
“既然子明心中對於此事已然有了計較,不知遣何人領這兩萬兵馬北上爲好?”
孫權見一時間無人反駁,心中也是唯恐夜長夢多,畢竟那些老人之中多半對於之前並沒有什麼大的功績的呂蒙心中並不信服,一旦有一人站出來反駁,事情就不好辦了。
孫權這一出言,衆人更加看出來了孫權心中乃是何意,自然也就沒有人再去反駁,而呂蒙聽聞此言,又是看了看身後站着的那些將領,這才轉過身來答道:“諸葛亮此人,頗爲奸猾,我等雖意欲與其結盟,但卻也不能被其當做是先鋒前去與曹丕大軍相抗,故而此番出征,蒙願親自帶兵兩萬,自合肥北上,在汝南與諸葛亮合兵一處,而後再做打算,只需數位將軍與我同去即可,不知主公以爲如何?”
呂蒙既然提出了此事,其心中也是有意與諸葛亮暗中較量一番,看看這個曾經協助劉備將周瑜與魯肅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臥龍先生究竟有何了不得的能耐,他雖與周瑜政見不合,但心中卻也是一心向着江東的,之前江東在諸葛亮手中丟掉的東西,呂蒙也是有心趁着這次機會從諸葛亮的手中拿回來一些。
“既然子明親自請纓前往,又怎能有不允之意,堂前衆將,若是被子明點到者,不得違抗將領,只管跟隨子明前去,並要盡力配合!”
江東朝堂之中向來無事,此時呂蒙親自請纓前往,孫權自然也是樂見於此,並且對於呂蒙心中的擔憂,孫權也是心知肚明,故而這一番話,便算是一個強心劑,使得呂蒙心安。
兩日後,呂蒙率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北上而去,直奔汝南。而與此同時,劉封與飛羽衛也是風塵僕僕的回到了成都。
劉封此番出走的消息,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故而劉封進城之時也是並未使人大張旗鼓的迎接,只有徐庶早早在劉封府門處等候。
“子龍與孟起二位將軍是否回來?”對於這件事,劉封可是從未忘記,一見到徐庶,尚且還沒進入府門,便急切的問起來。
“主公莫急,二位將軍已然在數日之前便回到了城中,庶聽聞主公即將歸來後便暗中將二位將軍召至朝堂之中等候,此時多半已然是到了朝堂之中。”
見得徐庶面上一片淡然之色,劉封便知多半二人所帶回的是好消息,於是並未推開府門,徑直便和徐庶往旁邊的朝堂之上去了,雖然劉封知道自己的二位夫人此時應該是正在府中翹首以盼,但以劉封的性情,自然也是不會讓趙雲與馬超在那裡白白的等候自己。
果然,劉封跟隨徐庶到了朝堂之上,便看到趙雲與馬超皆是身着便裝,坐在那裡相互交談,面上皆是掛着微笑。
“二位如此神情,莫不是有捷報告知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