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2章:漢人聯軍徵中亞,李存孝VS牛莫忘…

第77章:漢人聯軍徵中亞,李存孝v牛莫忘(一)

西域大戰的規模可不小,反隋聯軍二十五萬五千,楊姬李三家聯軍七萬,涉及的總兵力都超過了三十萬大軍,這樣的戰爭規模哪怕是在中原也不算小了。

可任誰也沒想到,倉促開啓的西域大戰,結束的也竟會如此倉促。

幾乎就在秦軍取得伐隋之戰勝利的前幾天,楊爽以六萬楊姬李三家聯軍,正面擊敗王賁所率的二十萬十五國反隋聯軍,並取得去斬敵四萬、俘虜六萬的輝煌戰績。

如此大勝之下,楊爽自然想擴大戰果,但卻收到了楊廣戰死、大興投降,以及高歡向他求援,請求接應的消息。

楊爽、李嗣源、姬昌在得知這些消息後,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不得不去放棄了擴大戰果,以及乘勝追擊的想法。

因爲涼海二州已經落入大秦之手,而二十萬秦軍現在就在涼州待着呢。

“大秦如今的大部分的兵力都用在東線,在滅亡魏宋明蜀楚吳六國,徹底完成統一大業之前,就算李靖想對西域動兵,大秦朝廷也肯定不會同意的。

可若是咱們敢不顧大秦的威脅,強行滅亡西域十五國,獨吞西域的話,那就算大秦朝堂不願意,也必須要出兵西域,以平衡西北局勢。

真到那時的話,咱們所要面對的可就不是孱弱的西域軍了,而是十萬,甚至更多的秦軍。”

姬昌輕撫長鬚,對李嗣源和楊爽說道。

楊爽和李嗣源聞言都不由陷入了沉默,隋國現在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只靠他們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擋得住大秦的制裁。

別看他們現在手握十五萬大軍,但近半都是孱弱的西域降軍,面對秦軍主力根本不堪一擊。

在西域大戰中,二十五西域聯軍中雖只有一萬五千秦軍,還是王賁就地招兵,才組建不久的新軍。

可就是這一萬五千秦軍,卻給三家聯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聯軍近半的戰損都是這一萬五千秦軍打出來,另外二十四萬聯軍才佔另一邊,由此足可見西域軍弱到什麼程度。

所以,若是可以的話,楊爽、姬昌、李嗣源,寧願面對四十萬西域軍,也不想面對五萬以上的秦軍。

“還是先停戰,把戰果消化再論其他吧,以咱們現在的實力,還無法和秦軍正面交鋒。”李嗣源說道。

姬昌和楊爽也都點頭表示贊同,於是楊姬李三家聯軍都停止進軍,而楊爽更是回師西涼前去接應高歡。

西域十五國都正因戰敗而惶惶不可終日,可讓他們怎麼都沒想到的是,隋軍大勝之後不但放棄了追擊,將戰果最大化,而且還主動停止了戰爭,這讓西域十五國都感到極爲不可思議。

如今的反隋聯軍雖還剩下十萬大軍,但因連續戰敗士氣極爲低落,根本無法與十五萬三家聯軍抗衡,若是繼續打下去的話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三家聯軍在這個時候主動停戰,相當於是饒過了西域十五國一命啊。

很快,涼州的消息傳來,這才也讓西域十五國明白,三家聯軍並不是因爲好心才停戰,而是因爲楊廣的死,以及涼海二州都爲秦軍所佔,他們害怕秦軍會出兵西域,所以纔不得不停戰,大秦這相當於間接性的幫他們保住了國祚啊。

對此,西域十五國自然是歡呼雀躍,但很快卻又陷入了內鬥之中。

楊姬李三家聯軍雖主動停戰,但已經奪取的土地和人口,顯然不可能再吐出來。

西域十五國全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三家聯軍又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所以都迫切的需要恢復戰損。

但他們已經被楊爽給打怕了,不敢對強者揮刀,那就只能對更弱者揮刀,通過壓榨內部來回一波血了。

這場內戰來的快,去的更快,僅僅半個月就結束了。

經歷了西域大戰的慘敗後,各國的損失都極爲嚴重,根本就打不了太久。

可就是在這短短半個月內,疏勒、龜茲等四國,甚至是五大強國之一得康居國,都在這場動亂中慘遭滅國,被大宛、大涼、于闐三國所吞併。

西樑和樓蘭兩國擔心會落得同樣的下場,況且經歷了西域大戰的慘敗之後,他們也算是看明白了,只靠自身的力量是沒法自保,於是主動向大秦上表,請命爲附屬國,以圖自保。

紀曉嵐自然是接受了西樑和樓蘭的稱臣請求,而大宛、大涼、于闐三國又不敢對大秦的附屬國下手,所以這場內亂才結束。

至此,西域的本土勢力只剩下十國,其中西樑、樓蘭等七國都是大秦的附屬國,而大宛、大涼、于闐三國雖沒有向大秦稱臣,但和大秦的同盟關係也更加緊密。

在西域諸國內戰期間,以紀曉嵐爲首的秦方勢力也沒閒着,不但派使者去調節西域諸國的關係,還通過離間計離間了姬昌和宇文泰、以及楊爽和宇文憲關係。

宇文泰在西域大戰中表現亮眼,手中兵權不斷膨脹,也因此引起姬昌的忌憚,想要找機會剝奪他的兵權。

紀曉嵐得知後,給宇文泰寫了封信,承諾宇文泰只要倒向大秦,就代表朝廷封他爲太守,賜金封爵,卻故意讓這封信被姬昌截獲,以此來加深兩人之間的裂痕。

至於宇文憲,他本來就和楊爽不和,根本不需要紀曉嵐大費周折,兩人的關係就自動出現裂痕了。

在紀曉嵐的離間下,宇文泰搶在姬昌動手之前,和宇文憲一起率軍選擇了獨立,但在是否倒向大秦方面卻猶豫了起來。

宇文泰深知和大秦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早晚會被大秦吞的渣都不剩,但他背叛了姬昌,已經徹底得罪了姬家,三家聯盟裡面沒有他的位置。

就在宇文泰左右爲難時,高歡也率軍從隋國獨立了出來,並且主動前來尋求合作,於是兩個弱小的新生軍閥聯合在了一起,以圖自保。

就這樣,西域十國、五大軍閥,以及大秦,這十六個勢力合縱連橫之下,又合併成了四大勢力。

其中實力最強的自然是,楊爽、姬昌、李嗣源三家聯盟;

大宛、大涼、于闐三國聯盟緊隨其後;

大秦以及西樑、樓蘭等七大附屬國則排在第三,綜合實力雖弱於上面的兩者,但由於涼州秦軍的存在,反而是四大勢力中最不能招惹的;

宇文泰和高歡兩家聯盟的實力雖最弱,但也同樣不可忽視,是三方勢力都需要拉攏的存在。

大秦短期內顧不上西域,西域的這四方勢力互相制衡之下,相互之間反而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四方勢力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三國聯盟想要自保,大秦聯盟想要維持現狀,三家聯盟和兩姓聯盟卻都想要擴張,但目前的西域就是個火藥桶,誰也不敢成爲那個導火索,所以目標轉移向了更西邊的中亞地區。

“宇文兄,確定要西征嗎?”

高歡有些擔憂的看向宇文泰,說道:“根據情報,西域以西的絲綢之路中段地區,有着五大帝國和二十二王國,而且實力都不算弱,就憑咱們兩家這點家底,就算全部投入進去,恐怕也砸不出半點水花來呀。”

宇文泰卻一臉不屑道:“中原之外的諸國,都是些未經開化的蠻夷,數量再多也不過是一羣綿羊罷了,又豈會是羣狼的對手?

西域十五國足足二十五萬大軍,還不是被楊爽七萬大軍吊打?”

這時代東方的一切都領先世界,所以漢族的民族自豪感爆棚,根本不將除漢族之外的任何種族放在眼裡。

在大多數的漢人眼中,漢人才是世界第一等的優等民族,蒙清南蠻以及羌越倭等漢化的種族排第二,而其他所有種族都劃歸第三等。

高歡身爲漢人,自然也認同這一套理論,但他不會盲目自大到以爲憑自己這點家底,就能在波斯和貴霜兩大帝國的眼皮底下發展壯大起來。

宇文泰看出了高歡的顧慮,繼續勸道:“咱們又不是去招惹五大帝國,那二十二個王國,隨便滅掉一兩國,就夠咱們兩家消化一段時間了。

高兄,如今的西域四大勢力之中,你我兩家是最弱的一方,若是不想辦法壯大的話,將來早晚必爲另外三家蘇所吞併。

況且就算咱們不出兵,楊姬李三家也會出兵的,一旦讓他們三家搶佔了先機,西方諸國起了防備的話,咱們再出兵的難度可就大了十倍不止了。

不如搶在三家出兵之前,咱們兩家搶先出兵,好搶佔先機,打對方個猝手不及。”

聽到宇文泰這麼說,高歡思索再三,總算是放下了全部顧慮,決定和宇文泰一起出兵西征。

高歡和宇文泰兩家,在西域的地盤有十一座城池,以及十幾萬人口,自然不可能捨棄這一切傾巢出動,所以經過商議後決定各自出動一萬大軍,共計兩萬大軍,奇襲大月氏國。

中亞有五大帝國,九大王國,以及十三小國,而除五大帝國外的二十二國中,大月氏國是僅有的幾個還沒有向五大帝國臣服的國家,所以自然是高歡和宇文泰的首選。

中亞經過長時間的兼併戰爭後,好不容易纔穩定了下來不久,可如今卻又被中原大戰中的失敗者給盯上了,並即將重燃戰火。

高歡和宇文泰出兵後的十天,楊爽、李嗣源、姬昌三家也組成五萬聯軍西征,但他們沒想到高歡和宇文泰兩家也敢西征,並且還在了他們前面搶佔了先機,以至於讓他們這次西征的難度大增。

曾經大月氏國的勢力範圍,在西漢時期也曾進入過西域,甚至還想要稱霸西域,但隨着歲月的變遷,大月氏國早就退出了西域,更想不到西域的勢力會主動來攻打自己。

大月氏毫無防備之下,被高歡和宇文泰偷襲成功,打的節節敗退,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周邊的盟友金帳國和德里國求援。

周邊國家得知西域勢力入侵大月氏,並且打的月氏損失慘重,擔心自己也會被入侵,所以紛紛提高了警惕,可無論是裝備、統帥還是猛將,都和東方軍隊相差太大,所以依舊難以抵擋楊姬李三家的入侵。

楊、姬、李、高、宇文五家的西征大軍連戰連捷,自然讓大宛、大涼、于闐三國聯盟眼熱不已,但由於才經歷西域大戰的慘敗以及內鬥,目前尚處於恢復當中,實在無力再戰,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楊姬李高宇文五家西征了。

與此同時,投靠了吐蕃的耶律德光,也在逐步展開他篡奪吐蕃大權的計劃,但計劃的進行並算不順利。

松贊干布是吐蕃史上少有的明君,又豈會對耶律德光沒有防備?

松贊干布其實一開始就知道,耶律德光就是頭豺狼,但援隋之戰慘敗,吐蕃一次性損失了戰力最強十萬大軍,還徹底得罪死了大秦帝國。

吐蕃現在只靠剩下的十萬大軍,面對更加強大的大秦,實在沒有多少安全感,所以只能與虎謀皮,通過接納耶律德光,以及劉方、封隆之等隋國殘軍,以此來增強軍力對抗大秦。

松贊干布太高估了自己,他以爲自己能壓制住耶律德光,沒想到反而因此給吐蕃埋下了滅國大患。

最終,吐蕃沒有亡於大秦之手,反而亡在了耶律德光這些‘自己人’的手中,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大秦伐隋之戰,從大秦出兵三路,到斬殺楊廣,徹底佔據涼海二州,總共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而已,可謂是乾淨利落、無比快捷。

可站在魏宋明三國的視角,隨着羌族和吐蕃的參與,秦隋大戰的規模升級,涉及總兵力達到了近八十萬大軍,其中隋方近五十萬,而秦方只有三十萬,按理來說這一仗起碼也要打個兩三年纔對。

可讓魏宋明三國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面對三國近五十萬大軍,大秦還能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徹底打垮了隋羌吐聯軍,並攻佔了涼海二州,這讓魏宋明三國高層都驚駭萬分。

就在秦隋大戰的這兩個月期間,東線的中原也發生了不少大事,首當其衝就是兗州北線的戰況。

白起率軍強渡過黃河後,樂毅一邊退守白馬城,一邊命令殷紂放棄延津、文石津等要地,退守燕縣。

這兩個舉措雖保住了酸棗和陳留的北大門,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秦軍依舊在兗州北部肆虐,大量城池淪陷。

樂乘、樂間、樂進率八千精銳死守濮陽城,賈復率軍強攻,即將破城時,藍玉和牛莫忘卻率四萬明軍精銳前來支援,逼得賈復不得不撤軍。

牛莫忘從青南戰場被調來兗北戰場後,也很快就在兗北戰場大放異彩,鄔文化、餘元、餘化、秦牛、賈復等將都慘敗在了他的手上。

白起麾下衆猛將竟被牛莫忘一人給單挑了一輪。

牛莫忘在戰場上的無敵之勢,讓魏軍在兗北戰況稍微好轉了一些,但隨着李存孝的抵達,纔好轉的局勢又再度急轉直下。

前面部分內容忘了,把前面的內容回顧了下,耽擱了點不少時間

這一章是昨天的,晚上還會有一更

本章完

第493章:處境艱難第2472章:鎬京大捷(7)之成都再戰元霸第2781章:《修羅經》,樂毅的憤怒第788章:討董聯盟(下)第276章:郭嘉掌玄黃第983章:軒轅關的歸屬第335章:霸王精騎 開封戰起第1326章:秦溫病危秦昊返第580章:分崩離析(上)第1900章:燕京攻防戰(11)之攻守第735章:魔王的誕生(下)第811章:爾虞我詐第240章:雙門神爆發第1090章:奇襲破函谷(上)第1023章:桴鼓親操梁紅玉第322章:決戰啓 儒道會第2784章:敵後諜報戰,郭嘉的擔憂第1532章:席捲冀州(上)第1245章:六大超神將齊聚寧夏第944章:火燒洛陽(下)第155章:算無遺算第2458章:生擒與誘降土行孫(中)第2793章:張遼官渡戰曹操,高順生擒曹變蛟第1481章:第7位穿越者朱允炆第2400章:任紅昌有孕第1285章:詭譎第2724章:戰神中的守門員,土行孫戰論欽陵第2385章:東京攻防戰(下)第2365章:三神戰呂布關於冉閔之死的一些想法第1441章:科舉制出世第325章:李進越兮 巧舌如簧第560章:謀聖第253章:羣英薈萃的大時代第1503章:婚禮上的政變第1582章:橫掃梁山(下)第2526章:秦蜀止戈,吳楚交鋒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202章:精練步騎十萬軍第975章:封王策(中)之袁家滅門第421章:立秦昊爲帝第129章:任務晉級 招賢納士第1761章:滿堂奸佞第1009章:借陳慶之爲帥第1186章:無名小卒第1248章:惺惺相惜第477章:分封諸侯第294章:怒戰第1009章:借陳慶之爲帥第141章:請呂將軍指點一二第2035章:世界格局(下)第2582章:劉幕辭後,冊封太子第1131章:龍騎士(下)第73章:高爐鍊鋼法和馬具的問題第1380章:諸葛亮VS朱元璋第158章:五方搶殺於夫羅第1621章:魔童哪吒第1405章:朱溫政變(上)第1651章:黃天祥斬殺田虎第1063章:佛與道第1459章:岳飛三攻江陵城第894章:進擊的秦用第358章:三代楊家將第149章:強勢的丈母孃第1348章:三英大戰羅士信第174章:呂布兵敗第1254章:楊四郎VS楊門女將第2830章:二日滅義軍,亞瑟擒毛遂第898章:三英戰呂布(下)第378章:張飛戰典韋第1329章:一戰隕命百萬第1087章:秦昊仗劍闖江湖(7)第182章:袁家的野望第2523章:秦蜀大戰陽平關第318章:大作戰計劃第995章:獎勵與聖王第1743章:朱棣VS武田信玄3004.第2930章 秦政VS王莽(下)第2431章:敗孔鵬,斬獅象(上)第692章:謝曉峰VS燕十三第2394章: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第2157章:努爾哈赤之死(中)第925章:震懾羣英第2331章:秦宋吳三國羣毆東瀛第1986章:張八百VS李三千(下)第1816章:斬李元霸一臂第387章:楊家將揚威第2219章:國號爲秦,定都洛陽第1200章:殺張超擒王匡第2225章:堅壁清野,蕭關告急第419章:你即不會也殺不了我第1980章:張八百VS李三千(中)第2348章:肥後大捷第2034章:世界格局(中)第1133章:龍女之心第1404章:結盟宋江第1563章:南北中三漢並立(下)第1718章:三大超神虐猿神第232章:以己爲子與天對弈第2307章:新度量衡,鉅額海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