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9章:國號爲秦,定都洛陽

第2219章:國號爲秦,定都洛陽

稱帝其實是件很麻煩的事,不是秦昊當衆宣佈稱帝就完事了的,之後還需要很多流程要走。

比如:定國號、定國都、定年號、頒佈檄文昭告天下、擇良辰吉舉辦登基大典、以及祭天祭祖祭神祭先賢。

除此之外,還要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各國遞交拜帖,請各國派使節前來洛陽觀禮。

秦昊登基大典必定是一場盛會,這關乎整個天下的走勢,自然不能只有秦國一國參與,沒有其他國前來觀禮的話,那豈不是秦國一國的自嗨了嘛。

除了以上的幾點之外,秦昊稱帝相比於其他人,還多了另一個步驟,那就是改姓。

始皇后裔的身份已經坐實,可秦昊卻還頂着‘秦’姓,所以稱帝前必須將姓氏給改回來,到時候新生的秦國纔是真正的秦國。 шшш●Tтkā n●¢Ο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

對於選何字爲國號這點,滿朝文武沒有任何爭議。

秦昊作爲贏氏子孫,始皇帝的直系後裔,而且王號就是秦王,除了‘秦’之外,不可能用其他的國號。

對於定國都,衆臣們的分歧倒是不大,只在洛陽和長安兩城中選擇,像鄴城、晉陽、襄陽、燕京等大城都沒有人提。

以秦檢爲首的秦晉一系官員認爲,既然要復辟就復辟的徹底點,以秦爲國號那國就必須在長安。

雖說秦軍還未拿下關中,長安也不在秦軍手中,但秦軍已經對唐開戰了,拿下關中不過是早晚的事。

等拿下關中和長安之後,再把長安改名成咸陽,原咸陽縣則直接併入長安。

秦檢等人觀點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那句復辟就徹底點也讓秦昊極爲認同,但最終他還是否定了秦檢的提議,而採用了諸葛亮劉伯溫定都洛陽的提議。

秦昊選擇洛陽而不是長安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奪取關中絕不是短期內能夠做到的事,而登基大典卻已經迫在眉睫,秦昊也不可能在等一年在稱帝;

其次,就算成功佔領了關中,涼州、漢中、隴西等地也依舊在敵方之手,不將這些敵方都攻下來關中就不會穩定,而定國都最重要的就是安穩。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昊不想什麼都向先秦,向秦始皇看齊。

秦昊雖借用了贏氏後裔的名份來複闢,可他要建立的是自己的大秦,而不是秦始皇的大秦。

國都若是定在長安,而後又改名爲咸陽的話,兩秦之間的重合點就太多了,定會被後人拿來作比較。

哪怕秦昊的大秦功勳遠超先秦,可先秦畢竟是祖先,有這層身份在,秦昊的大秦,先天就比秦始皇的大秦低一等。

秦昊不願意後人提到自己時,將自己放在秦始皇的後面,所以他不會走和秦始皇一樣的路,定都長安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秦昊更想定都燕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這個時代的幽州底蘊太差,燕京能夠成爲諸侯國都,卻承擔不起一朝國都的重任。

至於洛陽,雖屢經戰火摧殘,可卻依舊是天下第一大城,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都不是現在的長安可比的。

另外,定都洛陽等於在關西關東兩地諸侯的脖子上懸上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既能震懾關西諸侯又能威懾中原諸侯,可謂好處多多。

“好了,四叔不用在勸了,本王決意定都洛陽。”秦昊斬釘截鐵的說道。

秦檢等人秦氏一族的人,見秦國如此解決,一點商量的餘地都不留,只能一臉失望的退了回去。

至於使用什麼年號,衆文武再次起了爭執。

諸葛亮提議用‘章武’,章者文也,‘彰武’也就是文武;

張紘提議用‘黃龍’,黃龍者真命天子也;

郭嘉提議用‘黃初’……

顧雍提議用‘黃武’……

……

衆臣認爲秦昊內掃諸侯,外逐元清,征戰多年,未嘗敗績,所以年號中要麼有一個‘武’字來彰顯功績,要麼就有個‘黃’字來彰顯其尊貴,所以提議的年號不是‘*武’就是‘黃*’。

秦昊見衆人爭了十幾分鍾,可是依舊誰也說不服了誰,於是給了賈詡一個眼色。

賈詡會意後,故作咳嗽兩聲後,站出經驗道:“陛下覺得‘神武’這個年號如何?”

“神武?英明神武?”

秦昊精神一震,拊掌笑道:“舅父提議甚和本王之心,就定年號爲神武吧。”

秦昊之所以要羣臣商議,是想看看有沒有有新意的年號,結果所提出來的全是歷史上別人用過的,雖說如今都還沒被用過,可秦昊依舊不想用,他想要用獨屬於自己的年號。

讓賈詡站出來發表意見,只是想看看他有沒有好主意,不成他所想還真的和秦昊的意。

諸葛亮、張宏等人一聽,也都覺得神武這個年號,既恢弘大氣,霸氣十足,而且朗朗上口,最關鍵的還沒有被人用過,當真是最適合不過的年號了。

就這樣,秦昊的年號就此定下,爲後人津津樂道的秦太祖神武大帝就此誕生。

至於稱帝檄文,自然不可能由秦昊這個皇帝來寫,大秦國優秀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這要是還讓秦昊親自出馬的話,那秦國的文人們可是會擡不起頭來的。

寫檄文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能勝任的人還是有很多的,比如:韓非、屈原、王羲之、秦觀、王安石、文天祥、諸葛亮等等。

以這些人的文采,寫出一篇好檄文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

最終,在經過一番斟酌後,秦昊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屈原,他的文風辭藻華麗,大氣磅礴,堂堂正正,相對而言更適合寫這篇檄文。

屈原見主公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下定決心一定不辜負主公的信任,於是閉關準備寫出一份傳世大作來。

以屈原的文采寫檄文簡直是大小,僅僅用了一夜就已寫好了初稿,可他卻並不滿意,又精益求精的改了三天,改到改無可改之後,還找韓非諸葛亮幫忙潤色,最終秦昊的這篇稱帝檄文才得意出世。

第1065章:同福客棧第2427章:金銀雙錘VS金翅大鵬(下)第1551章:修羅場預警第2347章:秦倭混戰第1509章:妹夫你還活着第1310章:用錢砸死你第453章:臨死反撲 雄信之死第447章:漢水之戰的豐厚獎勵第2457章:生擒與誘降土行孫(上)第1375章:秦昊與龍且第2399章:玄境?這是要飛昇的節奏啊第2041章:帝與王第24章:以一敵八第1400章:李靖入北海第1657章:黃天化VS澹臺譽第2690章:秦宋明青徐之戰,牛莫忘三戰姜鬆第2221章:今日起吾名嬴昊第1223章:逼反趙匡胤(下)第2554章:白起趁火打劫,冒頓忍痛割地第1555章:範亞父第2176章:康熙乾隆第48章:十將隕滅 岳飛效忠第712章:亂世羣英(終)第1735章:一統冀州(上)第2267章:二分雍州,罷兵休戰第355章:重整旗鼓通知:紂王的名字改爲殷受第1938章:八方來援第2186章:大敗蜀楚聯軍第1218章:勝者爲王敗者寇第1840章:蕭美娘第1888章:孤城燕京(上)第1301章:老龍潭前龍門陣第1167章:楊業之死(中)第1970章:屠龍第1923章:涼州戰亂啓第403章:項羽張良VS秦昊鬼谷子第103章:草原的局勢第620章:大婚第982章:劉秀徵荊南第2573章:嫡皇子降世,狸貓換太子第1967章:馬山威大戰六神將第1220章:尚未開戰就註定落敗第2308章:新度量衡,鉅額海貿(下)第2456章:張繡大戰土行孫(下)第984章:澠池之會(上)第133章:修羅地獄(一更求訂閱)第1777章:倒黴的東吳第1237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203章:三萬鐵騎南下第1231章:魏延之死第2703章:李牧騎破河關,斛律光巧奪榆中第2522章:五國博弈?不,是七國第1588章:武悼天王VS梁山三虎(下)第364章:螻蟻的力量第2027章:秦清之戰(3)大戰山師駝第149章:強勢的丈母孃第795章:盟主(下)第2339章:紫電錘之威第2664章:黃飛虎VS惡來,賈復怒斬姜桓楚第1529章:五十萬秦明聯合軍第591章:呂布與呂玲綺第1568章:穿越者碰面第1345章:隱藏的六大戰神第236章:雁門七將戰項羽第1837章:穩定冀青第2811章:化血神刀,中之必死第1563章:南北中三漢並立(下)第343章:百家魁首與弟子第1091章:奇襲破函谷(中)第590章:雜家與農家的合作者第1500章:政變前的準備第2530章:冢虎力勸孫仲謀,郭子儀伏擊孫策第1592章:四大戰神來襲第1389章:忽必烈VS金兀朮第1403章:深不可測的金臺第2785章:陰謀顯現,牛如意死第1336章:兩百萬人口大召喚第2642章:系統62級,解鎖組合功能第2376章:徵倭的最後一戰第1966章:大漢終結者與大漢掘墓人第975章:封王策(中)之袁家滅門第1539章:破軍營VS大戟士(下)第733章:魔王的誕生(上)第2139章:龍且大戰金兀朮(上)第1015章:三分司州第2343章:一戰定九州第2241章:孫靈明大戰孔鵬(上)第851章:兵分三路第2662章:餘榮旺敗鄧九公,姜餘聯手戰賈復第905章:姍姍來遲的李第846章:楊廣的援軍第800章:痊癒的李元霸第2867章:孔宣大敗三戰神,不識擡舉曹秋道第2151章:滿清三猛戰呂布(中)2976.第2903章 東海四國海戰,周瑜VS朱棣第2234章:精銳不夠,雜兵來湊第1421章:廚神高要第395章:周瑜之父周異第657章:巔峰之戰(六)之兇威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