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袁紹之死(中)

第1659章:袁紹之死(中)

渤海城內,趙王府。

“啓稟主公,現渤海城內雖有十三萬守軍,但老兵只有不到一萬,剩下的兩萬是新兵,十萬是緊急徵召的民兵……”

聽到鞠義這話,袁紹的眉頭不由緊皺起來,沉聲問道:“鞠義將軍,你到底想說些什麼?”

鞠義咬了咬牙,凝聲道:“主公,我軍兵力雖衆,但戰力孱弱,秦軍若是不惜代價攻城的話,渤海淪陷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故請主公先遠離渤海這是非之地。”

“不行。”

袁紹果斷拒絕,並道:“只有本王留下,才能堅定全城人死守之心,本王若走的話,渤海城根本守不下去。”

“可是……”

“好了,不要再勸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將軍只要守好渤海就行了。”

聽到袁紹這話,鞠義略作沉思之後,咬牙道:“主公,就算您不走,起碼也要把少主和軍師送出去。

現在的渤海城實在是太危險了,誰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打退秦軍,萬一咱們有個三長兩短的話,起碼要讓少主繼承趙國的旗幟,讓忠於趙國之臣有主可效忠,讓少主可以繼續和秦軍抗爭啊。”

鞠義此言,已經有些大逆不道了,可袁紹聽完後不但沒生氣,反而還露出了欣慰之色。

鞠義乃是韓國降將,袁紹對他終究有所防範,之所以會如此的重用他,也只是因爲除了鞠義袁紹實在是無人可用。

趙國大將基本都在鉅鹿戰死了,還活着的澹臺譽又身受重傷,如今的趙國國內,已經實在沒有可用之將了,

不過如今在趙國最危難之時,鞠義卻依舊全心爲自己謀劃,這也讓袁紹徹底的對鞠義放下了戒心。

“鞠義將軍,早在蘇烈圍城之前,本王就已讓田豐荀堪兩位軍師,帶着譚兒熙兒尚兒離開了渤海。

此乃我軍最高機密,將軍切記不要外傳。”袁紹一臉嚴肅的叮囑道。

鞠義一聽心中卻不由暗歎,主公終於還是防着自己,這麼大的事,竟然到現在才通知自己。

袁紹不僅僅只是瞞着鞠義,渤海城內除了少數幾個之外,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袁紹已經秘密將三個兒子給送走了。

袁紹之所以不公開,爲的就是堅定守軍的抵抗之心,可他不知道的是,這點反成了蘇烈攻訐他的藉口。

“主公,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負責鎮守北門的審配,和負責鎮守西門的蕭衍,並肩走進來,手中還拿着一張寫滿了字的大紙,正是蘇烈所寫的《告渤海百姓書》。

“主公,秦軍用弓箭,還有投石車,投放了大量的這種信箋入城。”

說着,審配將手中的的紙張遞給袁紹,並凝重道:“散的全城到處都是,而百姓也是一傳十十傳百,再不加以遏止的話,恐怕全城百姓都知道了。”

袁紹緊皺起眉頭,而接過紙張後一看,頓時瞳孔猛地一縮。

“告渤海百姓書:

袁家一門,四世三公,深受大漢國恩。

然袁氏本初,不思報國,反而擁立僞帝,是爲不忠;

爲一己之私,毀袁家數百年聲譽,是爲不孝;

爲一己之利,強拖全城百姓參戰,是爲不仁;

蠱惑全城百姓死守,卻偷偷送走子女,是爲不義;

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人人得而誅之……

另外,袁本初多有苛責百姓,天下各地均變法分田,唯趙一國繼續實施舊制……

今王師已兵臨城下,破城已在旦夕之間,還望渤海軍民回頭是岸,莫要繼續被袁紹賊子蠱惑,王師只誅袁紹一人,絕不殃及無辜……

獻上袁紹首級者,賞萬金,封關內侯……”

“嘭……“

袁紹重重的將詔書砸在案牘上,怒喝道:“攻心之計,攻心之計啊,蘇烈賊子,好生歹毒。”

書中除了大罵袁紹的品性外,還直至趙國最脆弱的軟肋,那就是沒有推行新田制,百姓沒有從新田畝制度中得到好處。

黃巾起義時期天下百姓反漢,大漢朝廷爲了安撫民憤,仿照《天國田畝制度》而推行新法,下方的各州郡後實施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要數秦昊曹操變法最爲徹底,而袁紹則最是敷衍。

袁紹出身大漢最大的世家,天生站在世家這一邊,哪怕是他想,也不可能爲了百姓,而損害世家的利益。

袁紹雖沒有推行新法,但在他的大力治理之下,麾下百姓也都勉強能吃上飯,日子相比從前確實好了很多,所以冀州百姓對他也還算擁戴。

可是如今蘇烈的這一紙文章,直接將秦國百姓分到土地後,日子多麼富裕,生活的多麼好,展露在趙國百姓的面前,直接揭開了趙國最大的傷疤。

兩相對比之下,趙國百姓肯定會心理不平衡,憑什麼人家就有地有糧自己卻沒有?而這股不滿也全都發泄到袁紹的身上。

最可氣的是,蘇烈還在文中隱晦的表示,等秦軍攻破渤海之後,也將會在渤海推行新法,到時所有人都會分到土地。

作爲趙王,袁紹太清楚百姓對土地的渴望了,現在蘇烈拿分田來誘惑渤海的百姓,可想而知百姓們會有什麼反應。

袁紹就算不離開王府,也能猜到到此時渤海城內,肯定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傳令下去,立即收繳所有的文書,百姓不得私藏,不得傳閱,不得觀看,如有違反者……殺無赦。”袁紹殺氣騰騰的說道。

話音剛落,文種立馬站出反對,道:“不可主公,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此做法的話,會徹底將百姓推到對立面,到時不用秦軍來攻,渤海城就會自己亂起來的。”

袁紹煩躁的抓了抓頭皮:“那先生你說該怎麼辦?”

文種沉思了一會後,開口道:“主公許諾,打退秦軍後,給百姓分田,唯有如此,渤海才能穩定。”

袁紹張了張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半響後苦笑道:“非得如此嗎?”

“只能如此。”文種無比肯定的說道。

第1725章:生擒韓信第533章:橫掃千軍第2209章:撕破臉皮,正面交鋒第2288章:火神祝融,涼州停戰第2731章:南朝第一猛將蕭摩訶第152章:火燒雁門關(上)第153章:火燒雁門關(中)第58章:劍指匈奴第1396章:官員的調動與任命(上)第1307章:鐵木真鼓音破火牛第2499章:定鼎關中(終)第2123章:盧龍血戰第2331章:秦宋吳三國羣毆東瀛第1741章:沿海戰火起第1250章:論戰第176章:大破黃巾方臘第1344章:齊天神將孫靈明第2272章:驚恐的各國,登基之期至第672章:萌萌噠第2809章:只有冥河和魔門受傷的世界達成第608章:阿爾託莉雅·潘達拉貢第2723章:楊爽敗王賁,土行孫出戰第905章:姍姍來遲的李第1987章:大破龍門陣(上)第1426章:掌中起舞第1982章:龍門再現第2640章:儒家老祖鎮元子,九天玄女贏玄衣第915章:攻破虎牢關2980.第2906章 秦明贛榆之戰,常茂斬李舜臣(下)第596章:大地之母后土第787章:討董聯盟(中)第679章:知己第2008章:張憲隕落岳飛怒第2514章:蜀隋秦三國分唐(中)第2338章:王翦首秀第2170章:軒轅贈軒轅第2397章:秦政治理嬴州第1201章:決戰長平(上)第1003章:穿越者王莽的前世今生(下)第923章:項羽與孔明第2739章:蒙恬救楊任,戰耶律德光第2634章:祝融赴秦和親的真相,蚩尤賠了妹妹…第2429章:宇文成都VS青獅白象(下)第2641掌:殘唐五代二十七猛將,鯤鵬上撫紅雲下…第595章:吾王亞瑟第2868章:曹秋道再戰孔宣,范蠡再破白起策第830章:鐵騎縱橫第1756章:薛剛VS真田信村第537章:第二次虎牢關之戰第395章:周瑜之父周異3006.第2932章 葦名一心VS淵蓋蘇文第1049章:單挑王趙雲第681章:新野2987.第291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第887章:呂布戰羣英(終)第2510章:華山論劍(4)之陣破燭龍現第2758章:李靖大敗三國聯軍,耶律德光斷橋求…第2199章:稱帝前的準備(上)第1540章:鏖戰第2633章:蚩尤弄玉大婚,南國公主身份第256章:項羽的成長第640章:朱元璋VS孫武(下)第241章:黃巢要借刀殺人第1430章:玄奘VS鑑真第1976章:河北秦軍第59章:軍師戲志才第1565章:第9位穿越者葉輕眉第160章:大獲全勝第2763章:十面埋伏,楊廣殞命(上)第1695章:聖皇第441章:秦昊的‘暴擊’第972章:裴矩舌戰羣臣第2057章:謀取盧龍(上)第1463章:再斬鹿馬二將第390章:曹劉孫聯手第2336章:倭奸計劃,橫掃九州第1579章:重見天日第2502章:秦隋談判,割讓武威郡第2743章:西方新超神,斯巴達克斯第2577章:包拯破案,燭龍露陷第2375章:近畿平原淪陷第1832章:冢虎司馬懿第1862章:這該死的無處安放的魅力啊第1269章:慘勝與誤會解除第1050章:王莽辱蘇烈第389章:霸王騎之殤第2483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上)第2798章:秦魏烏巢之戰(上),梁山五虎戰火…第1768章:戚繼光大戰上衫兼信(上)第2544章:吳王孫權,諸國反應第415章:世家對百姓的第一次妥協第521章:一如既往的……蠢第983章:軒轅關的歸屬第1856章:臥龍鳳雛第2814章:牛鴻瘋狂作死,冥河抗下所有第652章:巔峰之戰(一)之漫天箭雨第2828章:魏宋明三家分魔,安祿山立誓反秦第1887章:連奪兩郡第1474章:三議稱王第58章:劍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