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出塞

第1272章:出塞

隨着窩闊臺領三萬殘軍退回寧夏軍,慕容恪重創東線十萬晉軍的計劃,可以說是徹底以失敗而告終。

出征時的七萬元蒙鐵騎,回來時卻只剩不足三萬,傷亡了足足四萬鐵騎,另外還折損了慕容俊、蒙力白、蒙力原三員大將,卻只拼掉漢軍四萬步兵外加四千漢騎兵。

總的來說,元蒙的這一戰可以說是賠大發了。

當然,這還只是開始。

窩闊臺此行極爲不順,慕容恪那邊也一樣。

慕容恪在戰前做了充足的準備,無論漢軍派不派援軍,他都有與之應對的計劃,而真當三萬漢騎東去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白起、王猛、諸葛亮、劉伯溫、戲志才,他們五人之間配合的天衣無縫,慕容恪的計劃從一開始就被諸葛亮識破,而白起和王猛則麻痹和迷惑慕容恪。

若不是慕容恪同樣極爲謹慎的話,恐怕早就已經中了漢軍的算計,並且付出慘重的傷亡。

計劃剛開始就慘遭卡殼,這也讓慕容恪意思到,自己比謀略比不過對方,既然軟的不行,那他也只能來硬的了。

慕容恪這次足足出動了二十萬大軍,短短數日之內,寧夏十城全部淪爲戰場,雙方爆發大小戰鬥二十餘次。

其中甚至有十五次,慕容恪都親自領軍,分別對陣白起和王猛。

面對王猛,慕容恪只覺得對上了一顆無縫的蛋,任他手段用盡也找不到任何破綻。

而面對白起,慕容恪則被全程吊打,兵法、陣戰、指揮都落下下風,他也輸的心服口服。

數日交戰二十多次,雙方都死傷了上萬餘人,但要知道,元蒙死的可是騎兵,而漢軍死的大半都是步兵,所以自然是元蒙的傷亡跟重。

兩個作戰計劃全部失敗後,慕容恪將兵力收回寧夏五城,他也不敢輕易的去試探漢軍了,而是準備等慕容垂拿下陰山城後,等陰山的大軍南下後,集中全部兵力直接橫推漢軍。

慕容恪將大軍都收縮回城內,也方便了秦昊實施接下來計劃的機會。

寧夏大戰剛一結束,秦昊就準備帶秦良玉返回了寧夏,他通過這種方式將東線指揮權交給蒙恬,但是秦良玉卻並不願意這樣離開。

通過之前的的幾場大戰,秦良玉也認識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她要是繼續留下的話,難免會被元蒙繼續針對。

但就這麼離開的話,秦良玉又心有不甘,她還想要將功贖罪呢,於是主動將主將的位置讓給蒙恬,並親自留下來輔佐蒙恬掌控大軍。

秦昊見此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畢竟有秦良玉這個前主將的輔佐,蒙恬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控全軍。

秦昊讓霍去病、趙雲以及騎兵部隊留下,而他自己則帶着姜鬆和高寵返回寧夏城,隨後不久就召開了軍政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題只有以一個,那就是反攻草原,也就是:出塞。

“如今我軍的兵力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步兵,而反攻草原卻只有騎兵能派上用場。”

秦昊將手中的報告放下,看着下方的衆位謀士,問道:“說說吧,這次反攻草原,逼鐵木真調兵回援,應當出動多少騎兵最佳?”

白起站出,進言道:“主公,秦晉聯軍的騎兵加起來,一共也只有十二萬騎,而湊到的騎兵數量太多的話,很可能會造成河套戰局全線崩潰,所以末將認爲不宜超過四萬。”

“白大都督此言差矣。”

戲志才站出,反駁道:“我軍一旦反攻草原的話,必定會吸引部分元蒙主力回援,到時元蒙在河套的兵力自然也會削減的。”

“是啊,元蒙已經實施全民皆兵,並且還在大量徵召新兵,如今國內可以說並不缺乏兵力,而我軍若只出動四萬騎兵,恐怕很難會令元蒙感到威脅,而到時鐵木真要是不調兵回去的話,那後面的計劃也就沒法實施下去了。”諸葛亮沉聲道。

秦昊聞言也點了點頭。

反攻草原只是計劃的第一步,等殺入草原的遠征大軍,對元蒙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並逼得鐵木真不得不調軍回去時,到時漢軍就要實施第二步計劃:出兵支援陰山城。

唯有這兩步計劃實施成功之後,漢軍的絕地大反擊纔有可能成功,所以這第一步可謂是重中之重,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差錯。

在和衆謀士經過大半天的商議之後,秦昊最終決定出動六萬騎兵,這已經是可以出動的極限,再多就真的不行了,畢竟後面的計劃也同樣需要騎兵出力。

至於這次領軍的人選,秦昊再次選擇了霍去病。

白起另有重任,而霍去病的騎兵作戰能力,在秦晉兩軍之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在之前的數戰中已經得到了認可,所以此次的主將人選非霍去病不可。

至於副將的人選,秦昊則選擇了龍且和冉閔。其他的隨軍將領則有:宇文成都、羅成、羅藝、定彥平……

值得一提的是,項羽得知龍且將參與這次出塞後,竟然主動向秦昊要求也去參加這次出塞的計劃。

秦昊雖不懂項羽爲什麼不怕身份暴露了,但自然是不會拒絕這個要求,於是將項羽編入霍去病的護衛隊,讓項羽跟隨大軍一起出塞。

東線已經有了兩萬六千騎兵,所以這次在寧夏暗中聚集,並出動東線與之匯合的騎兵,只有三萬四千騎。

當兩軍匯合之後,霍去病將帶領六萬騎兵,走雁門關殺入草原,然後在兵分兩路,向着龍城的方向殺去,並一路實施焦土策略,逼鐵木真調兵回援龍城。

深夜,三萬四千騎在寧夏城東門集結,爲首的兩員將領則是:龍且和冉閔。

大軍集結完畢後,冉閔和龍且相視一眼後,冉閔高舉兵器大喝:“出發。”

三萬四千騎向着東方而去,他們即將踏上光榮的出塞之路。

城牆上,秦昊看着出塞大軍漸漸遠去,不禁有感而發吟誦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第662章:巔峰之戰(十一)之天下無敵第466章:徹底封鎖 希望破滅第2060章:兵分七路(上)第1350章:百官回朝第2203章:齊明合併?魏宋態度第1260章:慘烈第1059章:奉天承運第374章:天衣有縫了第859章:韓擒虎投降?第2647章:曹魏未戰先遷都,魏宋明三國聯盟第1046章:滅佛第1869章:北漢首勝第1192章:玄武門之變(下)第2363章:戰神大混戰,呂布戰須佐第2489章:姜尚之死第1071章:英雄救美第1927章:大宗師在行動第872章:李存孝出關第540章:項羽百騎劫營(下)第1129章:以胡制胡第1612章:四神槍之銀槍澹臺譽第1631章:李靖敗王莽定青州第2717章:阿保機臨終遺計,遼太宗臥薪嚐膽第1526章:霸王騎覆沒2986.第2912章 擒項莊斬常遇春,烈火焚城現福主第2560章: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第985章:賈文和攜帝東歸第636章:中原大決戰(中)第2378章:東京攻防戰第1839章:甄宓與甄嬛第2869章:傅友德歪打正着,孔宣怒斬曹秋道第587章:天罡地煞一百零八英豪(中)第373章:謀聖的恐怖第2703章:李牧騎破河關,斛律光巧奪榆中第1671章:拖雷之死(終)第2045章:抓蘇秦關我張儀什麼事(上)第1020章:娘子軍戰南鄉第2359章:太一孤身覆滅神道教第2756章:野牛山決戰九,托塔天王擒鬥神第122章:玄字一號密探第2714章:楊行密聯手論欽陵,顯美破已是籠中…第2011章:轉攻爲守?第216章:不擇手段的秦溫第67章:霸道的秦昊第2257章:超出所有人預料的一戰第2658章:王翦嬴州挑羣英,大秦宣戰魏與宋第973章:董卓的妥協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1284章:我們的目標是封狼居胥第1844章:信息爆炸致‘水門’的部分黑子以及緋世之桐第875章:薛仁貴大擺龍門陣第1581章:橫掃梁山(中)第284章:低配版李元霸第690章: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第2442章:姜尚一戰敗公孫衍第128章:七千守十萬第917章:伊闕關之戰第11章:家族內鬥第2622章:韓世忠力挽狂瀾,弄玉任四國盟主第2781章:《修羅經》,樂毅的憤怒第1016章:冢中枯骨第1549章:燕趙韓三國聯盟第159章:飛劍斬單于第911章:援軍至第2032章:異族百召卡第2803章:曹操的選擇,新梁山五虎第1170章:楊門女將楊玉環第162章:暴漲的戰爭點第1261章:窩闊臺的毒計第221章:獻給劉宏的投名狀第1196章:龍且斬殺王世充第2346章:陷陣營VS神風營第2440章:雷震子下山,羣英援李唐第969章:二袁戰敗第285章:董卓之子董俷第1019章:李元芳與展昭第1488章:秦王求親明帝第460章:白起首戰第2459章:生擒與誘降土行孫(下)第975章:封王策(中)之袁家滅門第1487章:宋魏吳三國聯盟第1940章:董仲舒與朱熹第2140章:騰龍、武安第1884章:上陣父子兵第1063章:佛與道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540章:項羽百騎劫營(下)第327章:飛石對壘 霹靂車呈威第1780章:伐吳?攻秦?第1004章:新世界第599章:醫護營第1405章:朱溫政變(上)第18章:鬼谷子來了第823章:火燒連營?第1674章:放不放?第2237章:忍辱求和,割地賠款第1465章:夸父逐日第1248章:惺惺相惜第767章:破罐子破摔的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