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蜀軍八萬大軍準備傾力攻下房陵的時候,劉備的急信自成都飛馳而來。
成都城內到處傳出許多對劉備不利的消息。有說他想佔據漢中爲根據地,自立爲王甚至稱帝;也有說他將十萬川蜀大軍帶出霞萌關,更是想擁兵造反。這些消息原本是漏洞百出,但是那些劉璋舊部和益州土著大族卻都是深信不疑,大有“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之意。
一時間西漢朝中百官紛紛上奏,請求劉辯下旨傳令諸葛亮等人撤兵。朝中武將如李嚴、嚴顏等人更是蠢蠢欲動,隨時準備發難。最近幾天更是有從成都來的神秘人出入張任的營帳。
更火上澆油的是,益州郡太守雍闓起兵造反,與之呼應的還有益州南部諸郡的各大士族和彝人,一時間整個益州南部紛紛響應,烽煙四起,叛亂大軍直奔成都,將矛頭指向劉備。
諸葛亮接到劉辯從成都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聖旨,不得不下令撤軍。
八萬大軍如潮水一般退去,諸葛亮騎在馬背上回望着逐漸遠去的房陵城,忍不住仰天長嘆一聲:“爲山九仞,功虧一簣啊。眼看破城就在今日,房陵一破,即可兵鋒直指襄陽,則僞帝進退兩難也,如今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其大舉揮師南下,則江東危也。江東若亡,則陛下回歸中原遙遙無期也。”
……
漢水江畔,江風獵獵。
江岸兩旁旌旗密佈,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整裝待發的士兵,槍戟如茂密的樹林一般刺向蒼穹,鋒芒凜冽的鋒刃在陽光下閃出一片片奪目的光芒。
一杆蒼勁大旗上,金龍飛舞。正中繡着一個斗大“漢”字。
江面上,艨艟鬥艦林立,堵塞了整個江面。
江邊上立着一個高達三米的三層高臺。身着冕服冕冠的劉協在衆將士的簇擁之下昂然登上高臺。
鼓樂之聲大起,劉協整了整衣裳。接過身旁徐庶遞過來的三炷香,對着空中拜了三拜。
焚香祭拜完畢,江面上和兩岸的士兵歡呼聲雷動,陛下萬歲的吼聲響徹雲霄
劉協緩緩擡起頭來,掃視了一遍臺下,全場立即寂靜無聲。
劉協神色一凜,肅然陳詞:
“嗟吾將士,爾肅爾聽。黃巾寇亂。地方割據。董賊亂朝,李儒稱王。韓遂亂涼,西域犯邊。袁術僭越,袁紹道孤。西有宗賊,南有亂臣。諸侯並起,或叛或逆。惜吾大漢,禍延十年。憐吾百姓,憂患實多。烽煙四起,千里白骨。劉協惶恐,不敢不爭。枕戈待旦。征衣不解。弔民伐罪,殲厥兇酋。
嗟吾將士,同德同心。毋忘黎民。毋憚艱辛。毋惜爾死,毋偷爾生。壯烈之死,榮於偷生。嗟吾將士,保此漢室。嗟吾將士,護此生靈。傷有何痛,英氣如虹。死有何憾,忠魂永存。吾不殺賊,賊豈肯休。勢不兩立,義無夷猶。吾不犧牲。國將沉淪。吾不流血,民無安寧。國既沉淪。家孰與存。民不安寧,民孰與生。
嗟吾將士。矢爾忠誠。華夏之精,大漢之魂。嗟吾將士,共賦同仇。揮師江南,剿滅孫賊。
嗟吾將士,同書丹青。江山一統,盛世太平。嗟吾將士,如兄如弟。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高臺上的劉協臉色激動而慷慨,聲音透過丹田之氣傳遍兩岸,清晰的印在每個人的耳中和心中。江面上一片寧靜,只聽到緩緩的江流水聲、獵獵的江風聲和劉協那充滿磁性和激情的聲音。
一席誓師詞聽得猿傾耳,虎低頭。將士們個個聽得入神,熱血澎湃,熱淚滿眶,緊緊的攥着手中的兵器,只覺全身氣力無窮。
誓詞讀完,衆人猶在夢中,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漢江上空立即響起了崩塌雲霄的吼聲。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
劉協拔出腰中的龍淵劍,劍身直刺蒼穹:“出征~”
臺下隨即此起彼伏的響起了呼喝聲。
“太平軍,出征!”
“御林軍,出征!”
“荊州軍,出征!”
……
戰鼓咚咚,號角聲聲。
一隊隊人馬自臺下轟然拔寨起營,滾滾往東南奔去。
江面上,千船競發,百舸爭流,帆影點點,波濤滾滾,隨着獵獵的江風向江漢下流飛逝而去。
多日以後,長江南岸樊口的孫策,接到“潛蛟”密使送來的漢帝誓師詞,竟然驚得手中的酒杯摔落在地,臉色煞白,魂飛魄散。
正在冀州征討袁紹的曹操接到暗靈的密信之後,久久無語,揮退了左右,獨自在大帳中靜坐了一個晚上,次日臉色憔悴,一夜之間長出許多白髮來。
而正率軍平定益州南部雍闓之亂的諸葛亮,見了秘碟送來的誓師詞,不禁仰天長嘆:“此僞帝若是先帝嫡長子,我諸葛亮必捨命輔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八萬荊州軍和大部分漢軍都走的水路,劉協帶着飛雲騎、龍騎衛、近衛營、飛龍衛和修羅三十六騎走的旱路,從襄陽出發,一路經當陽、江陵,奔往烏林。
當陽之南長阪坡,乃荊山餘脈,是南北旱路往來的必經之地。
此時的長阪坡,草木青青,鳥語聲聲,因爲南北大戰在即,所以人煙稀少,看起來頗有荒涼之意。
寂靜的大道上突然傳來如雷的馬蹄聲,隨即塵頭大起,上萬鐵騎滾滾而來,給原本荒寂的坡道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劉協饒有興趣的四處張望,尋找着歷史上那些經典場面的地點。
縱蹄行走了一陣。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村莊,道旁的地裡還有百姓在耕種,倒也不怕奔馳而來的漢軍。而是拄鋤好奇的望着這羣騎着高頭大馬的士兵。
劉協心中一動,暗暗想到:“這個村子莫非就是當年子龍救阿斗。糜夫人投井的村莊?否則這四野荒無人煙,怎麼會突然多出一口井來給糜夫人自盡?”
想到這裡,他回頭望了一眼身邊的趙雲,暗暗苦笑道:“當年師兄在此發威,七進七出救阿斗,殺死曹營無數名將,奪青釭劍,驚退張郃。從此名揚天下。可惜這個風頭現在出不了了。”
一邊想着一邊奔馳而行,一座堅實的石木混建的橋出現在他眼前,劉協不覺一愣,突然策馬揚鞭哈哈大笑,催動飛雪從橋面上一躍而過。
張飛一聲大喝嚇退曹軍百萬的經典場面也不會出現了。自己的穿越,壞了多少猛將的英雄事蹟?
最吃虧的恐怕是二爺了,溫酒沒斬成華雄,顏良和文丑還活得鮮蹦亂跳的,過五關斬六將也沒機會了,單刀赴會也不可能了。最悲劇的是恐怕當不成千古武聖了。
……
十八萬漢軍在江北烏林一帶雲集。鬥艦千餘艘,艨艟過萬,走舸更是不計其數。
而江東軍則駐紮在赤壁和樊口一帶。擁軍六萬,樓船兩艘,鬥艦五百,艨艟過千,走舸無數。
樊口府衙,孫策臉色鐵青的坐在大堂之中,兩旁的諸將整齊的排列在兩旁。
在孫策面前的案几上擺放着一道聖旨,從江北傳來的聖旨。
“朕自十二歲御駕親征,伐李儒、滅韓遂、定西域、剿袁術。自昔日年幼在陳倉一敗之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此非朕之能也。乃漢室之運也,天下之望也。今朕治水陸軍十八萬,良將數百,旌麾南指,欲一統江南,結束戰亂,令大江南北之黎民共享盛世,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不再承人命草芥之悲。將軍有經天緯地之才,當識天下大勢,知世間大義,豈可爲一己之私慾,置江南數百萬百姓於不顧……”
孫策緩緩的問道:“漢帝前來招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衆將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中神色複雜,卻沒有一人應答。
一人挺身而出,大聲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孫策眉頭一皺,對着那人問道:“子布何意,喜從何來?”
那人正是江東名士張昭,只見他笑道:“昭以爲,無論江北之帝,還是西蜀之帝,皆爲漢室先帝骨血,皆爲正統。如今江北之漢帝,橫掃函谷關以西,輕取袁術,袁紹之覆滅也在旦夕之間,其仁德更是爲天下百姓所樂道,號爲大德仁君,其真漢家之真龍也。如今漢軍勢大,陛下又爲漢室嫡系血脈,既來招降,不如從之,既可保江南百萬之衆免於兵禍,也可全了主公忠義之名,光宗耀祖,何樂不爲?”
他越說越高興,說得神采飛揚,津津樂道,卻不見孫策的臉色越來越黑,眼中的殺氣越來越盛。
孫策靜靜的聽他說完,默然的擺了擺手道:“子布之意,且容商議,不知其他諸公尚有何高見。”
話音剛落,一人冷笑一聲站了起來說道:“子布爲自家老小計,而誤將軍耳。昔日老將軍對僞帝忠心耿耿,先是助其驅逐董賊,免於傀儡之尷尬,後在北氓山之亂時更是捨命相護,不惜與袁氏兄弟交惡,結果如何?先帝爲何而攻伐劉表,爲何而不幸夭折,諸位應當心知肚明。如此無道之君,豈可降之?黃蓋願隨將軍與昏君決一死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接着又有一人挺身而起:“昔日我等四人隨主公南征北戰,情逾兄弟。如今祖將軍和韓將軍不幸戰死,老將軍也含冤而去,全拜昏君所賜,若將軍果要降於漢帝,程普願以頸血濺於此堂。”
孫策聽了之後沉默了半響,突然拔劍而起,一劍將案几砍下一角,激聲道:“吾與昏君,勢不兩立,再敢言降者,如同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