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劉正中計

成都。

這座既沒有經歷黃巾之亂,也沒有遭受諸侯戰火的城市,一直保持着安寧祥和的氣氛。

比起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成都就顯得安靜了許多。

不過,這份安靜,被一陣突如其來的馬蹄聲給打亂了。

“大軍出征,閒人迴避!”

“大軍出征,閒人迴避!”

背後插着令旗的斥候,在大街上疾馳而過,留下了這樣一句呼喝。

在街上走動的百姓,以及沿街擺攤的小商戶,聽到這句話之後,迅速開始收拾東西,將街道騰空出來。

原本劉焉,乃至前代刺史、州牧治理益州,都以寬仁爲主,並沒有這樣提前清街的規矩,劉焉稱帝以後雖然有過類似規定,但他總害怕被刺殺,從未出過宮門,所以也不曾用過。

不過軍師中郎將法正認爲,如今益州重新歸屬朝廷,人心未定,自然需要一些嚴刑峻法,來安定地方,以免有人藉機生亂。

因此在他的親自主持下,便制定了諸多新的律令法規,這出征之前的清街令,便是其中一條。

在斥候離開之後,沒過多久,一陣極爲嘈雜的腳步聲便緊隨而至。

爲首的幾名將領,全身貫甲,胯下的戰馬,一看便不是凡品。

身後跟着幾隊騎兵,約莫幾千人,再後面便是步卒。

至於糧秣輜重隊,早在昨日便已先行出發了。

最居中的一名年輕武將,自然便是當今大皇子,劉正。

剛滿十七歲不久的他,如今乃風華正茂之時,身姿挺拔,容貌俊偉,加上銀光閃閃的甲冑,座下雪白的玉麒麟戰馬,剛一出現,便惹得周圍年輕少女們的一陣瘋狂。

四萬大軍,足足用了一個上午,才全部走出城來,隨後,街道上便瞬間恢復了原樣,大家繼續逛街,買賣,只是口中多了一份談資。

此次出征,名義上以益州都督吳懿爲主帥,吳懿是劉焉入川時的隨行將領,十多年來在益州軍中威望極高。如果說張任是益州本地士族中的武將領袖,那吳懿便是外來士族中的武將領袖。

更難得的是,吳懿本人德行操守極佳,平日裡多與那些文人往來,行事極爲謙卑,因此即便是益州本地士族,對他也是交口稱讚。

而張鬆與法正等人暗中準備迎接朝廷入川,在軍中的支持者,便是此人。當初張鬆藉助生石灰暗中相助馬超,其實便是吳懿的手筆。

因此,劉赫掌握益州之後,對這位原本歷史上劉備的大舅哥,蜀漢穆皇后的長兄,也是十分優待,加封益州都督,夷陵侯,他族弟吳班,也被調至洛陽,直接在禁軍中任職。

不過吳懿顯然不是愚蠢之輩,他自然知曉,陛下把大皇子派來益州的目的,益州新降,陛下能把如此重擔交給自己這個降將,已是令自己和益州文武感恩戴德,自己當然不能不識好歹,把益州兵權抓在手裡不放。

因此,吳懿很自覺地選擇了領兵兩萬,坐鎮廣漢,一來保證後援糧道通暢,二來隨時支援漢中,並派遣劉正爲先鋒,關平爲副先鋒,出征漢中。

上庸城太守府,傳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劉正小兒,果然中計,竟然脫離吳懿大軍,領區區兩萬兵馬做先鋒,來救援漢中,這豈非自投羅網?”

孫策看着探子送回的情報,大爲得意。

申氏兄弟新歸降不久,正欲表示忠心,便主動站出來。

二人中的兄長申耽抱拳道:“主公,劉正乃洛陽僞帝嫡長子,亦是僞朝廷大將張勇的親外甥,不論朝臣之中,軍伍之內,支持其爲太子者,不在少數,足見此人地位極高。倘若能將其生擒,非但可以大挫敵軍銳氣,更能在之後與關羽、張勇、朱燁、趙雲等人交手時,使對方心存顧忌,可謂一舉兩得。”

“大哥說得不錯,主公,末將尚未在主公麾下立得戰功,此番主動請纓,領兵先攻漢中,定爲主公擒得此燎!”

申儀顯得極爲興奮。

孫策大手一揮:“好,二位將軍果然忠勇可嘉,乃國之棟樑也。此番二位獻出上庸,已是大功一件,若真能攻下漢中,生擒劉正,某定當上奏天子,爲二位請功,屆時封侯拜將,名垂竹帛,亦非難事。”

兄弟二人聞言,喜不自勝,當即下拜。

“主公如此知遇之恩,我兄弟赴湯蹈火,難報萬一!”

“哈哈,快快請起。”孫策虛扶一把,隨後說道:“我予你二人精兵兩萬,會同你等本部八千兵馬,即日發兵,攻打漢中。某與公瑾自領兵三萬,緊隨其後,爲爾等助陣。”

“多謝主公!”申儀正要拜謝,大哥申耽卻說道:“屬下二人只怕獨木難支,久聞主公麾下強將雲集,還請主公派一二員大將相助。”

申儀很是狐疑地看着自己大哥,自己二人剛剛歸降,威望不足,倘若有江東將領一起出徵,軍中做主者自然是對方,即便有了功勞,也未必能有自己的份了,大哥莫非糊塗了?

不料孫策卻是笑道:“哈哈,義舉少多慮了。我孫策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不必有所顧慮。這兩萬精兵我既然交託於你,便是完全信任你二人,何須另派武將統領,豈非多此一舉?”

他主動走上前去,一把抓住申耽的手,正色道:“義舉少年之時,便四處出征,剿滅上庸、西平一帶匪患,武勇之名,某早有耳聞,如今同朝爲臣,還要與你兄弟二人攜手滅敵,還望賢弟多多保重,功勳固然重要,倘若因此傷了賢弟性命,便是十個劉正,也萬萬不及。”

申耽聽得熱淚之流,再次拜倒:“耽微末之士,得主公如此重託,雖死無恨矣!”

待二人走後,魯肅走了過來:“主公,漢中乃益州門戶,軍事重鎮,其首府南鄭城,雖不遠不如長安、洛陽那般堅固,卻也絕非輕易可以攻取,何況劉正也是當世猛將,申氏二人雖有幾分勇略,可要攻取漢中,只怕不易,至於生擒劉正,更是絕無可能。主公還是另派大將統領那兩萬精兵爲好。”

“子敬多慮了。”周瑜說道:“主公自然知曉此二人絕非劉正敵手。如此安排,正是要讓他輕敵冒進,如此主公大計,方能順利施展。”

“這……”魯肅還是有些憂慮:“聽聞劉正結義兄弟諸葛亮,多有智謀,洛陽軍不費一兵一卒,奪取漢中,便仰仗此人謀劃,還是不可不防啊。”

孫策聞言,面露輕蔑之色:“諸葛亮?一個少年郎罷了,縱有謀略,如何及得上我家公瑾?何況此番計謀,也是司馬仲達籌劃許久,諒他諸葛小兒能有多少本事,可破我計?”

說完,不等魯肅再說什麼,便當即下令:“傳我將令,全軍休整一日,明日卯時初刻,發兵漢中!”

第八章 盡在掌握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臨虎牢第八百五十六章 敗漢武卒第七百九十章 張勇受傷第五百五十六章 真的黃雀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九百四十四章 曹操火攻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第四百五十章 買你全家第四十章 解救衆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六百九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百四十八章 青州之亂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場夜宴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種地人才第五十二章 松林結義第五百五十一章 各方戰略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覆手乾坤第三十六章 獨守家門第三百七十六章 商界領袖第九百三十六章 龍騎雙槍第五章 收第一將第七百四十九章 法正之謀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八百二十五章 再陷重圍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叛親離第九百五十七章 孫策突襲第七百三十章 金刀再現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覽中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城中突變第九百十四章 街頭鬧劇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突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絕頂軍師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覽中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絕對意外第九十七章 猛獸激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殺四方第二百四十三章 幕後功臣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一千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六章 鬥熊孩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山村宅院第九百二十二章 爭奪書籍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雙霸之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動衆人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姓響應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襲匈奴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賊四起第八十一章 出兵殺賊第七百九十九章 飛來橫禍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一千九十五章 苗家遭難第六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趙雲奇功第六百五十一章 華佗自責第四百二十五章 竹苑收賢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人標準第七十三章 喜事天降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三方角逐第五百三十八章 詭異戰局第八百三十三章 荊州之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燕逃脫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牢異動第一千八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三人第一千六十四章 宿敵再見第八十一章 出兵殺賊第三百三十章 劉赫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以靜制動第八百十八章 漢中得手第五十一章 一齊打獵第二百六十章 盆滿鉢滿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七百六十二章 曹軍進攻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七十章 關程冠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黃巾兵臨第九百十八章 太學開學第三百零七章 劉赫登場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六百六十章 龐德血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偷襲洛陽第一千五十八章 血淚教訓第七百七十二章 山村宅院第一百七十五章 獸王登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曹操入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謀暗害第二百一十章 鮮卑到來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趙氏危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白袍小將第六百一十章 另類逼宮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