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引經據典

“什麼,土垠縣竟被張玩逆賊攻下?”

傍晚時分,剛剛從西河橋完成訓練返回祖家莊,祖昭剛進門就聽堂弟祖湛告知這個消息。

到今天已經是臘月底,除夕日益迫近,應該歡慶的時節卻偏偏讓人不能有絲毫掉以輕心。

當然,這個問題給祖昭最大的驚訝之處,並不是叛賊不過年,而是在過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郡府、州府居然沒有采取任何針對叛賊的措施。一個月的時間,哪怕在本地募集義兵,哪怕從州府下面的其他郡抽調援軍,哪怕是派人去招安、降服張玩,多少肯定是有效果,不至於就這樣眼睜睜看着事態惡化下去。

這個問題,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

跟着祖湛來到中堂,祖陵、祖厲、祖恪等叔輩,還有縣府派來的縣丞都是一副嚴峻臉色,正在討論昌城和土垠兩縣目前的進展。祖昭進門後,簡單的向衆人一一行禮,然後問及具體到底是什麼情況,土垠是如何讓叛賊攻破的。

縣丞說,土垠一帶早有響應依附張玩的勢力出現,大多是以民間太平道徒衆爲主,也有個別當地的豪族大戶。早先一段時間昌城並沒有太大的動靜,無非都是一些虛張聲勢的舉動,一會兒要北上進攻郡府,一會兒又要跨境到遼西郡去劫掠,甚至還聽說要繞道去偷襲州府薊縣,總之看上頻頻有所動作,但歸根結底都是虛晃一招的動作。

祖昭聽完縣丞的介紹,一時沒有說話,而是細細沉思了一番,放佛是要從中過濾出一些新的線索消息。他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張玩一定在耍什麼花招,尤其是在土垠被攻克之下,頻頻做出的虛張聲勢這一節……

好一會兒之後,他心中有所覺悟,旋即正聲問道:“州府、郡府竟無應對之策?”

縣丞說道:“州府究竟如何對待此事,在下尚不得知。不過郡府眼下依舊混亂,雖說有文都尉與平剛縣縣府善後安撫,人心惶惶,謠言四起,仍是不容樂觀。最近到聽說州府已經下令,讓遼西郡陽太守暫時建領右北平郡。陽太守也聽說了昌城叛亂之事,似是十分重視,正打算從遼西抽調兵力協助平叛。”

祖昭又問道:“那爲何到現在還沒有任何進展?非但如此,倒教叛賊聲勢愈增!”

縣丞嘆道:“想必也是無可奈何。聽聞郡府那邊,文都尉一直主張招募義兵、調集邊軍,一舉開赴昌城鎮壓叛逆,甚至都已擬出了招募義兵的檄文,指日便要出征。可惜陽太守生怕期間會有閃失,要求文都尉無論如何暫時固守郡府,等待援軍。”

祖昭冷冷的笑了笑,說道:“對付叛亂,理應從快從速,越是拖延,越是助漲賊勢。一旦賊勢過大,不僅會此消彼長,消弱官府威信,更會在民間造成不良影響。文都尉主張速戰速決,絕對是上策之行。”

縣丞頗有擔憂的說道:“然則郡府兵力有限,賊勢實在過大,萬一有所不測,郡府一失,全郡皆失,如何是好?”

祖昭不屑一顧,好整以暇的說道:“賊勢雖衆,卻都是烏合之衆。戰場之事不在人數多少,而在運籌巧妙。文都尉集合全郡兵力近三千,若再招募義兵,也不比昌城之賊少多少。以郡兵之精銳,兵甲整備,豈能對付不了昌城叛賊?”

縣丞聽了這番話,陷入沉思,一時半會兒也不知該如何接話。

祖陵、祖恪等人對祖昭的分析入情入理,都有不同程度的贊同和讚賞之意。

祖昭緩緩籲出一口氣,頗顯少年老成之態,說道:“縱然遼西郡陽太守關心本郡之事,無奈陽太守畢竟不熟本郡鉅細,單憑臆斷,豈能成事?若有機會,我倒要向州府呈請此事,昌城之亂,決計不能再有拖延。”

他這番話說得大義凌然,並非一時興起,正如自己之前所做出的判斷,昌城叛賊的鎮壓不宜拖延太久。除此之外,他總覺得張玩背後仍有隱情,務必要儘快消除這一隱患,捕拿張玩之後調查清楚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後。

聽到祖昭說出呈請的話,祖陵、祖厲等人倒是沒怎麼多想,只當是一句感嘆罷了。

無論祖家再有多大的權勢、能耐,終歸只限於徐無縣本地罷了,離了徐無縣再要往上,那就有許多說不準的情況。

不過縣丞在沉默一會兒之後,忽地想到了什麼,連忙說道:“大公子若有真有此心,也未嘗沒有門路。遼東屬國長史公孫伯圭早前不是專程拜訪過祖老將軍,不僅如此,聽聞公孫大人與祖大公子同是師出大儒盧子幹,這份同門之情,多少能幫上大公子的忙。”

祖昭緩緩點了點頭,笑道:“還是縣丞大人記性好,險些便將這一茬給忘諸腦後了。公孫師兄如今正隨車騎大將軍在本郡募兵,若能得公孫師兄轉交呈請於張將軍,再由張將軍細說於州府大人,當真能有成事。”

縣丞道:“可不正是。祖公子此舉若能得張車騎與州府之賞識,必能有一番成就。”

祖昭謙虛笑道:“小子不過是憂心本郡賊患,別無他圖。”

當日午後,祖昭便拜見祖父祖舉,將呈請儘快鎮壓叛亂一事說於祖父聽。

祖舉自是知道祖昭與公孫伯圭的關係,也時常想過要好好利用這層關係。如今公孫伯圭承蒙車騎大將軍張溫器重,追隨車騎大將軍身旁,這等近水樓臺,理所當然更應該好好攀附。因此他對祖昭的提議很是贊同,並希望祖昭親擬呈請書,儘快擇日派人送到公孫瓚手中。

有了祖父的贊同,祖昭算是奠定了家族中的態度。此事能否成功,尚且還是未知數,不過無非是去一封信函而已,即便不成功也能看出公孫瓚對祖家到底是什麼態度。於是,下午時,他甄字遴句,洋洋灑灑寫一篇一千多字的呈請書以及一篇交給公孫瓚的私信。如今是文言文時代,一千字足以堪稱長篇大論。他將這七八年間所習得經文詩詞儘可能運用,再加上一些超前的軍事理論,又兼之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算得上是投入極大的心血了。

推薦一部昨天晚上剛看完的電影,《精靈旅社》,很逗的,風格也超讚。感嘆國人何時能有這樣的動畫片水片啊!】

第61章 ,硬上弓第25章 ,縣令之豫第32章 ,新的線索第91章 ,大破妖法第98章 ,城門失陷第70章 ,夜下出城第49章 ,絕塵而去第18章 ,西涼之禍第38章第30章 ,舌戰都尉第52章 ,四面圍攻第88章 ,故技重施第57章 ,縣府一會第36章 ,郡地有議第82章 ,新鮮吃法第48章 ,衝鋒陷陣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69章 ,火軍埋伏第127章 ,與之結盟第24章 ,局勢扭轉第90章 ,慘烈之死第85章 ,訓練之日第91章 ,流寇至外第50章 ,功變爲過第48章 ,大戰紀靈第52章 ,新有禍亂第17章 ,馬騰叛亂第79章 ,勢如破竹第16章 ,城下一戰第58章 ,新式軍服第1章 ,寒風襲來第41章 ,無可說服第114章 ,去而復返第38章 ,出兵平叛第33章 ,難得良將第55章 ,名家之後第5章 ,想即刻做第68章 ,戰敗和談第62章 ,平亂受封第8章 ,夜幕殺人第91章 ,流寇至外第59章 ,動盪不安第85章 ,吾亦前往第55章 ,風言風語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章 ,動員勞力第86章 ,引經據典第91章 ,流寇至外第11章 ,山野村夫第124章 ,殺公孫第6章 ,龍城飛將第30章 ,鄰縣探查第66章第87章 ,信到薊縣第57章 ,火計之計第71章 ,餘有予魚第33章 ,回程路上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1章 ,祖家少年第82章 ,新鮮吃法第75章 , 擂臺選將第91章 ,大破妖法第18章 ,西涼之禍第47章 ,策而後行第71章 ,餘有予魚第69章 ,分兵追擊第65章 ,血戰之際第22章 ,靈帝駕崩第5章 ,郡府之變第50章 ,胡騎遊射第2章 ,從容而去第97章 ,鮮卑之猶第88章 ,強力戰力第48章 ,大戰紀靈第84章 ,大戰文丑第76章 ,縣府公示第15章 ,飛來急報第77章 ,暗箭傷人第6章 ,龍城飛將第46章 ,田豫田憲第103章 ,董卓禍亂第82章 ,新鮮吃法第114章 ,去而復返第27章 ,連夜追查第114章 ,去而復返第19章 ,下自成蹊第68章 ,一箭之記第80章 ,新夜第47章 ,正面交鋒第74章 ,急轉而變第54章 ,善後之後第104章 ,刺殺未成第51章 ,夜騎搏殺第48章 ,漁陽一屠第96章 ,煽風點火第70章 ,夜下出城第96章 ,個有恩怨第34章 ,搭救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