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刀,直接入肉。
董襲的刀直接劈開了霍衝的肚子,彎曲的腸子從開洞的肚子中漏了出來。霍衝扔下了手中的環首刀,掏着自己的腸子,想要再塞進去,可是卻滑不溜秋的怎麼也塞不進去。
手忙腳亂的霍衝發出一陣陣恐怖的叫聲。
董襲不再管他,自然有親兵上前補刀。
項軍眼見霍衝已經不行了,雙目赤紅着,舉刀砍來。
他知道,沒什麼希望了。
董襲見此,毫不在意,舉重若輕的用盾牌一擋,手中的環首大刀豎劈過去,項軍身子倒也靈巧,微一側身,避了過去。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城門響起了巨大的轟隆聲,伴着陣陣喊殺聲。
項軍彷彿看到了無數的江東軍士卒穿過了城門,衝入城中。沒錯,歙縣的城門被撞木衝開了。
董襲趁着項軍愣神的功夫,環首刀已經劃破了他的喉管,鮮血四濺,這場面慘烈無比。
董襲冷哼一聲,猶如魔神一般,卻見他將手中環首刀狠狠砍下去,一挑,項軍的頭顱已經被紮在了刀尖上。
“爾等還不投降?”董襲高舉着項軍的頭顱厲聲喝道。
身後數百江東士卒齊聲高喊:“投降,投降,投降!”
隨着江東軍的怒吼,除了部分頑固者外,不少山越人和霍衝的僮僕都扔下武器,紛紛下跪投降。
歙縣接下來的事情,已經毫無懸念。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1月3日,平山越左都督周瑜領兵返回彭澤縣,侍衛司校尉孫輔隨行。宛陵郡內追剿山越事宜由宛陵郡都尉董襲接手,山越降衆的善後處理事宜由宛陵郡郡丞馬忠接手。
11月4日,平山越右都督韓當攻破九嶺山中的山越老巢,俘獲山越降衆數萬。鄱陽郡郡丞陸航接手山越降衆安置善後事宜,鄱陽郡都尉孫賁輔之。韓當隨即領兵返回彭澤縣,侍衛司校尉呂岱隨行。
11月8日,孫策加封侍衛司校尉周泰爲橫江校尉,侍衛司校尉蔣欽爲伏波校尉,侍衛司校尉蔣欽爲長水校尉。
三人依舊於彭澤督練水軍,受彭澤都督府都督徐盛節制。
11月15日,平山越左都督周瑜、侍衛司校尉孫輔、平山越右都督韓當,侍衛司校尉呂岱相繼返回彭澤縣。
11月20日,孫策領大軍返回秣陵。
大軍途徑馬鞍山鎮,鐵監石滿強獻上寶甲一副,孫策大喜,賞百金。
孫策當然有高興的理由,因爲這幅鎧甲與明光鎧極爲相似。
“明光鎧”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曹植所做《先帝賜臣鎧表》。但是,從後世出土的實物來看,明光鎧大規模出現的時間應該是在南北朝時期。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光鎧就是在南北朝時期發明的。
從理論上講,一種樣式的鎧甲從發明到流傳開來,再到大規模使用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說,明光鎧突然出現,孫策雖然驚喜,但並不是特別奇怪。
明光鎧最大的特徵是,胸前有兩片板狀護胸。
板狀護胸的防禦效果,從理論上講,要比鐵片綴成的鎧甲效果強。這也是爲什麼西方全身板甲的防禦能力要比中國的鎧甲強。
當然,明光鎧並不是全身板甲。只有胸前的兩部分是板甲,其餘部分仍是由大量的鐵鱗片通過筋皮串綴而成。
這幅鎧甲從動工到完成,約莫用了石滿強大半年的時間。孫策西巡之前,石滿強就已經開始打造這幅鎧甲。
光是將宿鐵打製成板甲,石滿強就用了大概一百天的時間。其餘各種工作,也是精益求精,所有的鐵部件所用全部是上好的宿鐵。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擁有一副鐵甲那可是極爲了不起的。
即使是在明清時期,鐵甲也是可以當做傳家寶的。
如今,在江東軍中,也就是司馬以上的中上層軍官可以擁有一副鐵甲,其餘基層軍官也只能穿戴皮甲,頂多是多了一塊護心鏡的皮甲。
侍衛司親軍之中,孫策用盡全力才達到了百分之百的人手一副皮甲。
至於其他郡兵等,着甲率能有百分之三十就很不錯了。
《通典》及《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四《軍械篇》中記載過,唐朝的着甲標準是着甲士兵佔士兵總數的百分之六十。
爲了提高士卒的着甲率,孫策想盡了一切辦法搞到甲冑,從各地蒐羅,自己打造,總之是無所不用其極,才堪堪讓侍衛司親軍的着甲率達到百分之百。
當然,隨着馬鞍山鐵礦的開發,江東將會的鐵產量會不斷的上升。
這些鐵做什麼?當然是首先製造武器和鎧甲。
孫策希望能夠打造出一支重甲步兵,以承擔重要的作戰任務。
至於郡兵等其餘軍隊的着甲率,孫策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來提高了。
一來,皮甲雖然製作簡單但是需要大量的牛皮或者其他牲口的皮,江東並沒有這些大量的原料來生產。
二來,即便有足夠的原料,江東也缺乏能夠製作皮甲的大量熟練工匠。
因此,孫策還不如在鐵甲上下下功夫。當侍衛司親軍的鐵甲率提高之後,可以將一部分不用的皮甲淘汰給郡兵使用。
離開馬鞍山鎮之後,孫策沒過多久,便率軍回到了秣陵。
12月3日,孫策終於領大軍回到了秣陵。
能在年前趕了回來,這讓孫策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在將近很長的一段時間之中,江東都不會再次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尤其是在對荊州方向上。
至於江北方向,孫策則需要伺機而動。
所謂守江必守淮,乃是被歷史屢次證明的軍事定理。
淮河對於江東來說,將會是第一道防線。
而淮南地區是第二道防線。
至於滾滾長江則是第三道防線。
爲了在幾年後爆發的官渡之戰中,取得一個有利的形勢,孫策有必要儘快實施自己的淮河防線計劃。
換句話說,郭嘉所建議的伺機奪取被袁術所佔據的淮南,是時候準備實施了。
此時的秣陵城外,長史張昭、濡須都督黃蓋、秣陵郡太守恆階、秣陵郡都尉孫河、秣陵郡郡丞弘諮、戶曹闞澤、議曹陸俊、典學從事張允及秣陵縣令步騭均前來迎接。
(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