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早就明白公孫瓚與劉虞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要麼公孫瓚將劉虞趕出幽州,要麼劉虞將公孫瓚趕出幽州,所以回到幽州以後,劉和的許多佈置都是針對公孫瓚來的。
劉和阻止公孫瓚和袁紹吞併韓馥的領地,是爲了限制公孫瓚的勢力快速膨脹;劉和從公孫瓚那裡將趙雲挖過來,是在變相削弱公孫瓚的實力;劉和讓趙雲在騎字營訓練精銳騎兵,讓慕容平在射字營訓練精銳弓弩手,目的是爲了對付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劉和派人前往遼東聯絡公孫度,雖未成功,但目的依然是要牽制公孫瓚。
劉和如此處心積慮地防範和針對公孫瓚,當然是要扭轉劉虞被公孫瓚害死的命運,同時也是在扭轉自己的命運。
如今公孫瓚率領大軍進逼薊城,根本目的是要撼動劉虞在幽州的根基,擴大自己的戰略騰挪空間,劉和作爲劉虞的兒子,那是一定要站出來跟公孫瓚死磕到底的。生逢亂世,有爹的孩子像塊寶,沒爹的孩子是根草,劉和絕對不會坐視公孫瓚蹬鼻子上臉,反過來騎到老爹的頭上作威作福。
沒有任何爭議,劉和所有手下都贊成出兵回援薊城,將公孫瓚給打回去。至於打成什麼樣,那就要看形勢的發展變化,反正堅決不讓公孫瓚撿到什麼便宜就是。
經過一番緊急商議,劉和最終確定了出兵數目和出征人員。
此次回援薊城,劉和準備帶走一萬兩千兵馬,其中正在訓練團各分營內參加強化訓練的五千五百人全部隨劉和出戰,另外再從各城抽調六千五百人湊齊一萬兩千之數。
隨劉和一起出戰的武將有趙雲、太史慈、慕容平和孫禮四人,謀士有李嚴、劉政和徐邈三人,如果加上劉和這個半吊子軍師,勉強能夠湊齊一個四將四士的班底。
劉和走後,由長史劉惠負責兩郡政務,由龍虎衛偏將軍鮮于銀統攬兵事。另外,魏攸前往高柳接替夏侯蘭,統領四千士兵留守高柳城;夏侯蘭和劉放前往廣寧接替李嚴和孫禮,統領三千士兵繼續防範白山以北的閻柔部;韓珩前往寧城協助程緒留守,麾下有三千兵馬;鮮于銀留守馬城,麾下有四千兵馬。
邊塞四鎮的兵力已經被劉和攤薄到極致,僅剩一萬四千士兵留守,若非去年底狠狠重創了軻比能部,劉和恐怕連一萬兩千兵馬都不敢帶走。
因爲部隊集結和調動還需時間,劉和在發出命令之後便立即帶着慕容平、劉政和徐邈四人往薊城方向趕路,隨行的是射字營和戟字營的一千五百多名士兵,另外還有一千騎兵。
太史慈和魏攸趕往高柳,其中魏攸接替夏侯蘭,太史慈則負責將高柳的車字營和鉤鑲營一千精銳另加兩千普通士兵直接帶回薊城。
趙雲接到命令之後,將直接率領兩千五百名騎兵從後追趕劉和,另外五百名槍字營的精銳則交由路過的劉放帶往廣寧。劉放抵達廣寧之後,李嚴和孫禮則率領刀盾營、斧椎營、槍字營的一千五百名精銳士兵外加一千普通騎兵向東而行,與正好經過的劉和匯合。
看起來有些繁瑣,實際上卻是多股部隊同時運動,所以並不混亂,等到劉和走到涿縣時,除了太史慈率領的三千兵馬還在後面,其餘九千人已經全部集合整編完畢,秩序井然地向着薊城開進。
薊城留守兵力有六千之數,其中騎兵三千,步兵三千,鮮于輔又在城中,因此足以支撐半個月以上,而劉和最多隻需十天時間便可趕回。
薊城之內,劉虞已經接到兒子率軍回援的消息,此時正氣定神閒地看着州中官員議論紛紛,並不急於表態。
別駕趙該一臉憂色說道:“從雍奴傳回的消息,公孫瓚於兩日之前率兩萬大軍已經進城。與此同時,安次方面傳回的消息證實公孫瓚部將公孫越和鄒丹率一萬騎兵佔據了安次,與公孫瓚形成犄角之勢進逼薊城。”
治中齊周接着說道:“潞縣方向也有消息傳來,公孫瓚部將單經率兩萬兵馬入城,兵鋒所向亦是薊城。”
功曹從事公孫紀說道:“這次公孫瓚有備而來,聚集了五萬大軍從三個方向進逼薊城,我們卻只有六千守軍。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這次公孫瓚的兵力是我們的十倍,只怕難以抵擋啊!”
騎都尉鮮于輔冷笑說道:“敢問公孫從事,既然難以抵擋,我們又該如何?”
公孫紀回答:“不如交出殺害公孫瓚部下的兇手,這樣就能讓他平息怒火,或者可以退兵。”
“哼,不過就是五十遊騎而已!人是明輝和太史子義他們殺的,當時朱曹掾亦在場,是不是要將他們統統交出去呢?”鮮于輔質問公孫紀。
朱曹掾便是李敏,魏攸如今在劉和手下聽用,劉虞於是讓李敏接替了魏攸的職事,讓他協助自己。
公孫紀被鮮于輔問的一窒,轉頭看了看劉虞,然後不再吭聲。
東曹掾李敏開口說道:“公孫瓚此次出兵,圖謀乃是佔據廣陽和涿郡,不是簡單的交給他幾個人就能解決問題。我覺得如今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當務之急是整軍備戰,同時從各地抽調援兵趕來薊城,做好與公孫瓚持久作戰的準備。”
鮮于輔嘆口氣,氣呼呼地說道:“如今哪裡又能抽出援軍來呢?公子麾下只有兩萬六千兵馬,卻要防守幽州西北方長達四百多裡的邊界,本來就十分吃緊。加之他如今正在各個駐軍城池中進行‘大練兵’的行動,若是這時候讓他出兵,豈不是完全打亂了他的部署?居庸關尾敦麾下有八千士兵,長期駐守軍都陘,防範北方的烏桓人作亂;五阮關張瓚麾下有六千士兵,扼守着飛狐道,一刻也不敢離人。我反覆推算過,從這兩處關隘中最多可以擠出五千兵馬前來支援薊城,其中尾敦出三千,張瓚出兩千。”
齊周於是提議:“可否向冀州韓馥求援,讓他派一萬兵馬從中山進入涿郡襲擊公孫越和鄒丹的後背?”
趙該搖頭:“只怕是不行。且不說韓馥與公孫瓚和袁紹簽訂有互不進犯的盟約,沒有正當的理由不好插手幽州的事務,我估計用不了多久,他比我們的日子還要難過,到時候說不定還要派人前來向大人求援呢!”
“怎麼會這樣?”齊周有些愕然。
鮮于輔回答:“公孫瓚一旦回師幽州,袁紹就無人牽制,他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對韓馥動手。韓馥手下目前僅剩兩萬兵馬,根本抵擋不住袁紹的虎狼之師,到時候只怕是凶多吉少。”
公孫紀滿臉焦慮地叫嚷:“這也不行,那也不成,難道我們就這樣坐困愁城不成?”
一直不曾開口的劉虞,緩緩說道:“大家不要焦急,吾兒已於數日之前親率一萬兩千兵馬出發,如今正在回援薊城的路上,有他來援,何懼公孫瓚?”
公孫紀明顯有些信心不足地說:“大人,就算公子率軍回援,也才帶回來一萬出頭的兵馬,抵抗公孫瓚似乎還是過於單薄啊?”
“怕什麼!公子當初只用五千兵馬就將軻比能的一萬多騎兵殲滅一半,如今我們加起來能有兩萬三千兵馬,只不過比公孫瓚少了兩萬人而已,誰說就不能戰而勝之了?”
衆人心裡一陣腹誹,覺得鮮于輔這筆帳算得有些扯淡。且不說居庸關和五阮關回援的五千兵馬還停留在口頭上,單說己方最終能夠湊足兩萬三千兵馬,與公孫瓚的兵力差距也是兩萬七千,而非兩萬。被鮮于輔刻意省略掉的這七千兵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足以改變一場戰鬥的最終結局!
劉虞今日聚集大家議事,其實就是想看看衆人的態度,至於如何對抗公孫瓚,他並不指望能從廳中諸人這裡得到行之有效的計策,他還是將希望放在了即將趕回來的兒子身上。
這個兒子,成長速度遠遠地超出了父親的預期,以至於劉虞如今遇到重大難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兒子發去急報,讓兒子來替自己出頭。劉和接到消息的第二日便率軍回援,這讓劉虞覺得兒子沒有白養,心裡時刻裝着他這當爹的安危。
同一時刻,雍奴城內,公孫瓚已經將行轅設在了縣令王鬆的官衙之內,王鬆和他那些手下則被趕到了城內一處破落的院落中,隨時聽候奮武將軍的差遣。
公孫瓚詢問長史關靖:“關長史,這兩日可有消息從薊城傳來?”
關靖搖頭:“啓稟將軍,自從上次獲悉殺害五十名遊騎的主謀是鮮于銀,薊城目前的守軍數量爲六千,暫時沒有消息傳來。”
公孫瓚再問:“單經率領的兵馬可否抵達潞縣?”
關靖回答:“回將軍,已於三日前進駐潞縣,隨時聽候將軍的調遣。”
“哼!這次我倒要看看劉虞能撐多久。我以五萬兵馬從三路進逼薊城,到時候劉虞還不讓出薊城,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大哥,弟弟有個主意。聽說劉備手下的關羽和張飛十分厲害,不如命其率軍前來充任先鋒,到時候正好可以在戰陣之前挫一挫趙雲的威風,也可以向天下人證實劉家小兒不過是譁衆取寵而已!”
“好!二弟此計甚妙,關長史,你立即以我之名給劉玄德去書一封,命其即日便派遣關羽和張飛前來我帳前聽用!”